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探析
——基于马克思劳动观

2021-12-29邵可嘉

科学咨询 2021年34期
关键词:本质马克思劳动

邵可嘉

(青岛滨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青岛 266555)

2020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做出了总体规划和具体指导,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数字革命对劳动的冲击”“重视脑力轻体力”等问题也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应该构建怎样的劳动观?应引导学生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劳动?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劳动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学校教育应该重点回应的现实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劳动教育的理论来源、当前国内高校劳动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解决困境的实现路径等角度出发进行阐述。

一、劳动教育的新时代意蕴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是进入小康社会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需要。这需要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设 计上下功夫,要在“全面”上做文章。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需要具备劳动素养,特别要在劳动精神、劳动情怀、劳动境界层面上加以自觉修养和修为。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渊源

笔者看来马克思关于此问题之所以认识到了现实性的根源,就是因为从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问题的确证来源于感性活动,也就是做到既“承认现存的东西”同时又“了解现存的东西”,而要做到这样,只有在“感性活动”的根基上才有实现的可能性的,从感性活动出发,才能够真正理解在一切思辨哲学的视野中作为分裂的存在的事实,才能够清晰理解作为分裂的实体与主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真实关联。在此,笔者也将论述劳动在人的本质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证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和历史性。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确证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

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认为“现实的个人”就是“他们的活动”,也可理解为就是劳动实践活动,“现实的个人”压根就不是单纯的肉体的存在,也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一种存在;只是作为这样的肉体存在,他就只有动物式的需求和存在样式。从形式上来看,这就似乎是真正感性的唯物主义。实际上,整个思辨哲学的思辨立场也恰恰是由此发源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会想到,并且也必然会想到以“宗教”“意识”等其他理性的东西,在同作为肉体存在和由这个存在所诞生的就几乎是具有同样生存需求的人与动物之间,做出所谓的本质的区别。但是这样一来,在这里所出现的正是生物学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完全不同的思辨立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由于人是具有“精神”“理智”等一切“意识”形式的东西,是因为人的存在就是人之作为“理智”“意识”的本质存在。整个思辨哲学就是沿着这条道路,把人的特殊存在当成了人的本质,把“现实的历史的人”的特殊存在当成了“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而费尔巴哈之所以一再强调人的社会存在,但是终究难以避免地陷入思辨哲学,正是因为这种本质上的生物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发点。

所以,对整个思辨哲学的超越就具有了必然性,必然的表现为对“现实的个人”的非生物学、非人类学的规定,表现为对作为哲学和历史前提的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一切规定性的超越。这样的全新的哲学规定性和本质的超越,马克思将它表述为“感性活动”,表述为“生产物质生活的活动”。马克思指出:“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1]。”与此同时,马克思还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1]。”人们是自己本身思想和观念等的生产者,但是这里所涉及的人当然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进行着真正活动的人,这些人受着自己的生产力一定的发展所制约,也受着与自己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交往制度的制约。人们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另一个方面,劳动即实践活动在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就如马克思讲到:“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1]。”这就说明,劳动活动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从最初的生产生活方式到由于人们的需要借助于劳动活动这个中介,使得人的本质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呈现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换句话说就是,劳动活动的表现形式和当下的社会状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表现着当下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具有现实性。因此,劳动使得人的本质是拥有现实性的。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确证了人的本质的历史性

马克思看来,劳动活动就是人自己的一种“自我享受”的形式,而且也是人进行自我实现或者“人的现实的实现”一种根本途径。让人的本质获得公开的、现实的展现出来,必须是通过劳动活动这个中介。马克思明确的说明了把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透明的展现出来的,其实就是工业。马克思将劳动活动看成是人的类本质这样一种存在,代表着人一直是居于一种自我生成和自我创造的这样一种过程当中,即代表着人是没有某种固定拥有或者想象的这样一种本质。在这个层面上,马克思指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整个世界历史只不过是借助于人的实践活动或者劳动等而诞生的一种过程,是自然界对于人来说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黑格尔的影响,并且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这样的思想。他坚信劳动就是人的自我创造又自我肯定的这样一种过程,而且这样一种自我创造和自我肯定的一种过程同时就是一个辩证的展开的一种过程。在《手稿》中,马克思并不是全盘否定黑格尔的,一定程度上却是对黑格尔的伟大理论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马克思看来的黑格尔的伟大理论贡献其实就是黑格尔将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肯定看成是一个完完整整的过程,准确把握住了劳动的本质,将人理解成就是人自己的劳动活动的后果的。就是这个原因,人在其本质上就是实践活动的,是社会的,更是历史的和具有来源的,人的对象世界才是历史的、真真正正的世界。

马克思则是非常重视的强调人的社会性的,更是进一步追问这种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历史性是何以存在的。尤其是在《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在《44手稿》中,马克思不止一次突出地说人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同时还突出说人的类本质就是劳动。马克思之所以会将人的本质特征理解成为人的社会性,因为马克思把劳动当作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过程,而且还从劳动的社会性作为起点来对人的社会性进行详尽的阐释和论述的,也看到人的社会性本质具有着历史性。对劳动及其人的本质的历史性的理解上,马克思对各种想象的人性论进行了最为根本上的超赶,当他走进到人的本质的现实历史性领域之中,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就达到了真正的来自于现实当中的统一性。进入到人的本质的现实历史性层面上,也就充分彰显出马克思提出的劳动活动确证了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历史性。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活动在其本质上自始至终都是具有社会性的,最基础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就是生产或者劳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前提条件下,这种社会交往活动都是一种物化状态下或者说是异化状态下的活动。资本主义社会状态下或者是市民社会当中的真实情况,也就是异化状态下的劳动的最根源性的表现,就是使劳动成为单个人所具有的孤立的一种活动,使得个人和社会之间出现决裂、使得人和人之间出现决裂,它不承认劳动的社会性质。所以,马克思看来的劳动异化状态下的第四个规定性即将人和人相异化或者是社会关系的异化状态。马克思把人的本质最终归结成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一种论断,对于异化状态下的劳动最终也是归结于社会关系的一种异化状态。

马克思完成了对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历史性的科学分析,他是从劳动活动的社会性质出发来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和阐述,从而也就达到了对“现实的个人”的理解的高度。

三、高校劳动教育的迷雾现状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劳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坚持的教育方针,内涵不断丰富,但是纵观劳动教育当前在高校的实施情况,还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短板。

(一)高校劳动教育现存制度的虚化

当前,在劳动教育的实施开展过程中,各高校虽然内容有所涉及,但是对于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的顶层设计、经费投入、具体规划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够系统化体系化,总的看来,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表现为文件学习足够、具体实施不足的现状。即使部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也仅仅停留在活动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缺乏最基本的理念、系统组织,长期计划以及可操作性难度过大。比如,部分高校已经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纳入学分体系,通过课程化规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部分高校采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完善社会实践的开展,但是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形式化、无组织性等现象。比如,有些学生美其名曰社会实践,实则将实践活动演变为“观光旅游”,走马观花,社会实践的内涵与意义浅显化。

(二)高校劳动教育涉及的内容范围狭小

劳动不仅具有提供物质基础的价值,也是“人存在的方式”的终极旨意,每一个人都应该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应该在劳动中得到锻炼与成长。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却因场地、师资、经费等资源的不足,导致高校劳动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深化。在劳动教育的参与范围上,存在劳动教育精英化倾向。比如,大多数的社会实践活动基本采取学生干部队伍,主要源于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学生骨干,这类社会实践团队在时间保障、物资保障和指导教师保障等方面非常充足,在成果呈现、特色呈现等方面也有很大优势。其余大部分学生基本采取自愿组队的形式,回家乡就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成效很难得到保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教育的实效性。在劳动教育内容上,由于对劳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不足,劳动教育主要通过专业实习或者社会实践进行呈现,部分高校将劳动教育等同于社会实践,这是一种将劳动教育狭隘化的现象,同时对各项教学活动中所蕴藏的劳动教育资源挖掘不足。

与此同时,也有高校在开始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进行校本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新时代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新思考

(一)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基本理念

第一,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第二,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二)拓宽高校劳动教育内容的范围

第一,拓宽讲解说明。围绕劳动为什么、是什么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加强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指明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的危害,让学生明辨是非。加强劳动知识技能的讲解,让学生认清事理,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术。讲解要与启发思考、示范、练习等结合起来。

第二,加强项目实践。围绕劳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注重劳动价值体认,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求,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强化规划设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构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强化身体力行,锤炼意志品质,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

第三,强化劳动教育文化。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要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本质马克思劳动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童年的本质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