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2021-12-29朱志颖

科学咨询 2021年34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形式班级

朱志颖

(兴化戴南镇茅山学校 江苏泰州 2257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基础上,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关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全面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一、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现状

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阅读和写作经验,在阅读过程中很难自主对阅读内容进行区分。课外阅读书籍质量参差不齐,会大大降低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此外,小学生一般自制能力较差,对阅读内容和作者思想表达缺乏深入的理解,导致阅读低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通过课内以及课外的大量阅读来积攒写作素材,学生常常由于缺乏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开始以流水账的形式进行写作,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缺乏有效性,很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应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读写学习能力很难得到实质性提高[1]。

二、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内涵意义

(一)提高学生阅读以及写作的有效性

以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体现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以阅读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以写作的形式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的主题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以课外阅读的形式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大量的词汇短句,阅读学习更多的故事情节,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使学生感同身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在开展主题写作的过程中才会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提高写作基础。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以写作练习的方式对阅读所学新词汇新内容进行强化练习,对文章内容进行布局,对比阅读过程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积极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阅读和写作效率,完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趣味教学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生一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性格上活泼好动,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在阅读和写作学习的过程中很难静下心来长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活动,实践教学表明,一些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词汇储备量低,且缺乏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种畏难的学习情绪。部分学生以敷衍的态度对待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导致写作教学很难发挥出具体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素质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读写结合的形式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阅读和写作两种模式的切换来达到创建趣味课堂的教学目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做好铺垫[2]。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分析

(一)读前写作增强班级学生阅读学习的体会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为学生确定本次课堂的学习主题,从教材内容的角度出发,组织学生进行读前写作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课本主题内容的理解,开展写作活动。教师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出发,组织学生阅读学习文章内容,鼓励学生找出自我写作和文章作者写作之间的不同和差距,巧妙通过教材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对比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领悟教材文章表达的内容,发现自我表达和文章作者表达所应用词汇、表达技巧以及情感抒发等角度的不同,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写作方法和情感表达方法,通过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学《观潮》一课时,教师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展示钱塘江大潮的胜景,组织班级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之前,根据视频开始写作,写作完成后与教材文章进行对比,找寻自我写作与课本写作之间的不同,通过对比的形式欣赏课本教材内容,学习作者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切入角度,以阅读的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对比写作角度和写作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表现手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二)读后写作锻炼班级学生阅读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后写作习惯,也就是速成的读后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使学生以阅读的方式了解教材课本内容,通过阅读掌握文章主题内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发展,记录文章内容中的精彩部分,并通过自主分析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读写结合教学理念下,在学生充分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之后,要求学生书写阅读感悟,可以使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对文章内容进行全面学习和理解。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读后写作,为学生提供自主表达平台预留自我表达空间,使学生在读后写作的过程中发现阅读和写作的趣味性[3]。

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文章内容以轻松明快的语言介绍了爬山虎的爬墙过程,对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和爬山虎叶子的特点进行了具体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读后写作的形式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之后写下读后感。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使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身特点,从观察的角度出发进行文章内容的书写。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积极思考,以读后感的形式记录文章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阅读和写作方法。

(三)读中批注帮助学生整理阅读写作的思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在阅读之后对文章内容进行批注,教授学生阅读批注的技巧,观察学生的批注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和写作教学活动。批注一般以阅读时的想法为主,或对阅读中印象深刻或阅读中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批注,记录阅读时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学生阅读批注的习惯。以写作的形式帮助班级学生整理阅读学习思路,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和写作技巧,以阅读和写作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在阅读和写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语文学科素养[4]。

例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文章内容以故事的形式描写了小英雄雨来的英雄事迹,故事内容中包含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发展,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以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形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批注,学生可以将阅读中的疑问记录下来,向教师或班级其他学生进行请教。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批注,帮助学生记录阅读的所思所感,整理作者的行文思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在这一过程中使班级学生掌握故事写作的具体方法,以真实生动的语言进行故事起因、经过和结局的描写,以读写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有效性。

(四)减轻课业压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适当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可以为学生预留出更多的自主阅读和写作时间,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悟和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以阅读的形式拓展自我视野,以写作的形式进行情感熏陶和自我培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开展自由的写作活动,使学生发挥想象力,以阅读的形式丰富写作内容,以观察生活的形式丰富自身阅读情感。减少课堂教学对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束缚,教师帮助学生筛选阅读书目,在为学生确定阅读学习主题的前提下,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书写活动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5]。

例如,教学《琥珀》一课时,文章内容围绕一块琥珀开展,根据琥珀的形状和其中包含的小动物进行了几万年前故事的推测。文章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文章逻辑严谨且有理有据。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要求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并以第一视角来记录生活,鼓励学生开展阅读学习活动,通过群文阅读来具体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以阅读活动的形式提高写作教学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以课本教材内容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使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形式班级
班级“四小怪”
Harry Potter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