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红段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021-12-29田方林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段子理论课政治

田方林,魏 榛

(1.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沙坪坝 401331;2.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公共教学部,河北 保定 071000)

红段子是网络段子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其政治立场上的正确性、思想导向上的正面性、情感态度上的积极性、精神追求上的高尚性等特质,使其显现出值得充分发掘并有效利用的潜在价值。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显然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当前这个几乎“全民段子时代”[2],适度运用网络红段子这一媒介形式,可以更形象而生动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网络红段子的主要类型

“红段子”是“通过互联网,在电脑、手机等媒介上传播的一种正面、积极的语言及思想,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健康向上的内容达到提高思想水平、宣扬社会美德、激发生活激情、启迪美好人生、催人奋进,能够相互传播和交流的短信”[3]。根据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当前广泛传播的网络红段子大致包含以下一些主要类别:

(一)时政性的网络红段子

近年来,我国在众多行业领域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新成果,带来新变化,形成新现象。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这些新成果、新变化和新现象在改善物质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提振精神面貌等方面呈现诸多积极作用。为此,一些网民创编了不少反映这类社会时政新变化的红段子。例如,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上,我国近年来不少的国防建设新成就得以向公众展示。尤其是,先进的东风系列导弹的展出,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民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互联网络上很快流传出一则广告版的《东风导弹快递》红段子:

东风快递的主要服务:(1)东风11:国内快递,主要业务方向是台湾省;(2)东风15:亚洲快递,主要业务方向是日本;(3)东风17:服务亚洲和西太平洋,主要客户是美国驻日韩基地,业务亮点是时效性好,高超音速,发件后还能变更收件人;(4)东风100:关岛快递,业务亮点是可以给大型水面舰船发货;(5)东风41:洲际快递,北美地区全覆盖,可以机动揽件。(6)东风5C:洲际快递,北美地区全覆盖。和东风41的区别在于,一是固定网点发货,二是专营大件货。品牌宣言:国庆大典,专业快递,东风品牌,使命必达!

(二)哲理性的网络红段子

历史上,我国民众很早就注重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从各方面去提炼经验,总结教训,形成诸多充满智慧的社会认知、生活体验与人生感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愈加丰富和复杂,人们经历的变化更多,产生的困惑也更多。为此,网络上不时出现一些包含一定哲理的红段子,以深刻的经验总结与人生体悟,为人拨开迷雾,催人砥砺前行。例如,一则题为《跌倒在优势》的网络段子讲道:

三人外出,其中一个人带着雨伞,一个人备着拐杖,一个人什么都没带。归途逢大雨,不料手里有雨伞的人被淋湿,手里有拐杖的人被摔伤,啥都没带的人反而平安无事。原来,带雨伞的人在雨中走得毫无顾忌,淋湿了衣服;有拐杖的人在泥泞中走得粗心大意,不时摔倒;两手空空的人无论在大雨中还是在泥泞中都走得小心翼翼,反而无事。看来,人们的跌倒常常不是源自其劣势,而是源于其优势。

(三)励志性的网络红段子

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影响自身的良好发展。尤其是,偶尔出现的一些突发性、灾难性的重大事件,可能明显制约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甚至可能让人家毁人亡,沉重打击其生活信心。为此,网友常常创作一些励志性的红段子,为相关民众呐喊助威,加油鼓劲。例如,针对生活中的诸多坎坷与不顺,一则题为《路》的网络段子鼓励人们说:世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四)爱国爱家的红段子

中华民族自古就形成了博大的家国情怀和深深的爱国传统。爱家是爱国的基础,爱国则是爱家的延伸,爱家与爱国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近年来,一些网友创作出的红段子从不同方面表达出对家乡的浓浓之情,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例如,一则《中国的不易》网络段子曾从多方比较中称颂我们党的英明领导,赞赏中国的发展成果,感叹中国的发展艰辛:

几十年来,猛然感到中国的发展真的不易:要同美国比国力,要同北欧比福利,要同加拿大比环境,要同德国比制造;要拿华为比苹果,要用长城比丰田,要将C919比波音。这是要以我们一国之力pk全球的高端啊!

总而言之,诸如上述之类的红段子在网络中比比皆是,不一而足。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力量增长、军事实力增强、国民素质提升、生活水平提高和精神面貌振奋等方面的可喜变化,引起越来越多的民众关注,获得越来越多的心理认同,产生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

二、网络红段子的主要特征及其可资利用的价值基础

(一)网络红段子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资利用的价值基础

从上述几个范例中可以看到,网络红段子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并由此展现出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资利用的价值基础。

1.内容上的实,使其具有可资利用的内容基础

内容上的实是指网络红段子所反映的内容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一样,网络红段子的创编并非凭空捏造而空洞无物,它们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近年来社会中的新变化、新发展、新成果、新现象和新问题,而这些正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必要归纳总结、阐释说明、引用例证的重要素材。因此,网络红段子对社会发展变化较明显的观照与反映,使其具有可以利用的内容基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现实性条件。

2.形式上的新,使其具备可供利用的形式基础

形式上的新是指网络红段子在呈现形式上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灵活性。网络红段子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表现形式。从近年来网络红段子的创作看,它们常常是对诸多文学形式的模仿或改编,从而形成新奇而灵活的表现形式。同时,绝大多数网络红段子篇幅简短,形式精巧,不拘一格,令人称绝。在当前的信息爆炸时代,民众的阅读日趋碎片化。很多的网络红段子在篇幅上都比较短小,形式上都比较新颖,这一鲜明的形式特征既构成它们能够在线上线下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为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以积极利用创造了良好的形式条件。

3.风格上的趣,使其有着可以利用的心理基础

风格上的趣是指网络红段子在表现风格上幽默风趣,甚至滑稽可笑,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而开怀一笑。众多网络红段子之所以能够在民间广为传阅,不仅因为它们在内容上关注现实,形式上新奇多样,篇幅上短小精悍,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不同程度地满足民众的一些快乐而健康的心理需求。一方面,网络红段子在其生发的不同环节中,能满足不同的心理需求。对于一条形式经典、内容实在、表现形象、洞察深刻、表达幽默的网络红段子,创编者能因其高明精巧的创作而获得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传阅者则能在对某些形式网络红段子的品读和传播中,形成一种对某种身份的认同感和对于某个群体的归宿感。另一方面,网络红段子在其传播中对受众具有积极的心理效能。通过对社会中新发展新成就的风趣描述,网络红段子能激发一种愉悦的振奋感和自豪感。通过对真善美现象的诙谐赞颂,网络红段子能激励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在大学生思想愈加活跃的新时代,我们非常有必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看,网络红段子表现风格上的趣味性带来的诸多心理效能,正构成可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驾驭和利用的心理基础。

4.性质上的红,使其有了得以利用的社会基础

性质上的红是指网络红段子能够激发并传播正能量,具有政治立场上的正确性、思想导向上的正面性、情感态度上的积极性、精神追求上的高尚性等突出特征。网络中,不少红段子以新奇多样的形式,以诙谐幽默的风格,正面反映社会中的新发展、新变化,热情赞赏发展中的新建树、新成果,积极倡导社会中的新气象、新风尚,从不同方面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进步。这是网络红段子能够被广大群众所喜欢,尤其是能够被主流社会所肯定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我们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4]。据此,始终传播正能量的网络红段子具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得以利用的坚实社会基础。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妥善运用网络红段子的积极价值

正是因为网络红段子内容上的实、形式上的新、风格上的趣和性质上的红这四大突出特征,使其有了可资利用的内容基础、形式基础、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妥善运用网络红段子可有以下三方面积极价值: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适当运用网络红段子有助于强化教学的现实性、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要让课程教学内容在学生那里入耳、入脑和入心,我们就必须将书本理论联系于社会实际:一方面以现实例证理论,用现实检验理论;另一方面让理论面对现实,用理论解释现实。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通过“走基层”等方式,掌握并武装了群众,才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近年来,每当社会中有突出的发展变化、喜人的发展成就出现时,常常有一些网络红段子及时跟进,展现民众难以抑制的喜爱之情。2015年,中国第一位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网络上很快出现一则《屠奶奶的家乡》的红段子:昨天,有记者在颁奖现场问屠呦呦:“您可以简单地向世界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宁波吗?”屠奶奶用一口纯正的宁波方言答道:“阿拉宁波有五个区,一个是不能去(北仑区);一个是还是去(海曙区);一个是将不去(江北区);一个是真还去(镇海区);还有一个是仍旧去(鄞州区)!”世界人民:我了个去!宁波难不成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城市?到底能去不能去啊?不言而喻,民众对屠奶奶的崇敬喜爱之情,对屠奶奶的家乡宁波的赞赏之意,在这条红段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显而易见,类似这样的网络红段子能比书本理论更现实、更可信地展现中国的最新发展成就。因而,将网络红段子适时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借助其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形式,有利于突破教育环境的狭窄局限,克服课堂教学过多的理论性和空泛性,进一步加强其现实性和针对性。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灵活运用网络红段子有助于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由于较强的理论性与较高的抽象性,在不少学生眼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因而学习的兴致不高,动力不强,效果不佳。与此同时,一些网络红段子不仅在内容上紧扣社会时代脉搏,也在形式上短小精悍、新奇多样,更在表达上风趣幽默,富有“笑”果。据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适度引入网络红段子,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和有趣,让学生在捧腹大笑中走进现实,在开怀一笑中掌握理论,在会心一笑中接受思想。

3.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适度运用网络红段子有益于传递正价值,激发正能量

近年来,在我们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一些手机和网络运营商大力推动“红段子”的编创和传播活动,产生了诸多颇具影响力的红段子。这些网络上的红段子紧密联系社会的新气象、新风尚,反映着人世间的真情正气、美言善行,“关注的是人生、社会发展的一种正面引导力量,所要唤起的也是人生体验中的正面因素,如希望、振奋、温馨、力量等等”[6]。网络红段子典型地表达出一种求真向善尚美的精神追求,反映着一种充满朝气、积极进取的社会风貌,产生出一种鼓舞人心、催人奋发的精神力量,呈现出一种净化社会、弘扬正气的社会功效。网络红段子展现出的较强的感召力、激发力以及凝聚力值得重视。因此,将一些经典的网络红段子适度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直接向大学生传递正价值,激发正能量,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更好实现。

三、网络红段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总体而言,网络红段子以其强烈的现实观照展现出一种联结理论与现实的沟通价值,以其新奇的表现形式和幽默的呈现风格而具有一种增强趣味和激发兴趣的调节价值,以其积极的思想导向而显现出一种催人奋进的驱动价值。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显然可以对网络红段子作出合理的价值淬取,通过妥善驾驭,令其为我所用。

(一)切实立足教学内容,妥善把握引入网络红段子的恰当时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们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沿阵地,是我们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渠道,教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向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不能动摇。在此前提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适当引入网络红段子,以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但绝不能变为简单而肤浅的单口相声,绝不能为了搞笑而哗众取宠。因此,我们必须切实立足于教学内容,把握好网络红段子的引入时机。一般而言,课前复习旧课时,可以适当引用网络红段子进行新课导入,做好从现实观察到理论学习的过渡;课中阐释理论时,可以针对性地运用网络红段子进行分析例证,做好从理论学习到现实对照的迁移;课后巩固理论时,可以适当选用网络红段子进行巩固深化,做好从理论掌握到实践运用的转化。

(二)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精心筛选合适的网络红段子

让网络红段子进课堂,其目的是借之搭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桥梁,适当丰富和活跃理论性的课堂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吸引力与教育性。尽管网络红段子都具有内容实、形式新、风格趣、性质红等特征,都可不同程度地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毕竟不是随意闲扯的脱口秀,而是有目的、呈系统、按计划的教学活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应随意地引入网络红段子。让网络红段子进课堂时,我们应不忘初心,做好精心筛选。具体而言,一方面,需在内容上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网络红段子,使其有助于对相关知识理论的阐释说明、分析例证或深化巩固;另一方面,可从形式上选择一些篇幅短小、形式精巧、幽默风趣的网络红段子,适度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网络红段子与教学内容的联系越紧密,越有针对性,越具有信服力;网络红段子越新颖、越幽默,越容易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三)注重提升教学技能,充分吸收网络红段子的教育价值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利用网络红段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其进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积极的育人作用。一般而言,网络红段子进入课堂要经历选择、引入、解析、消化和吸收几个环节。其中,选择是基础,引入是途径,消化和吸收是目的,而解析是关键。对于网络红段子只是选择和引入,却引而不析,存而不论,我们就难以消化其所承载的积极资源,吸收其所包含的丰富“营养”,最终难以充分发挥出其教育价值。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我们不仅要精心备课,做好课前准备,还要注重提升教学技能,高效开展教学活动。对于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网络红段子,我们不仅要选好,还要讲好,更要用好。网络红段子常常以新颖的形式和幽默的风格,反映社会中的新发展、新变化,褒扬发展中的新建树、新成就,赞颂随之而生的新气象、新风尚。对此,我们应当以熟练的教学技能,引导大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深入把握网络红段子的形成背景、核心内容、逻辑机理、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进而因势利导地以美好的理想蓝图去振奋其精神,号召其行动,鼓舞其信心,充分吸收网络红段子的育人价值。

在当前这个网络时代,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满天飞舞,充人耳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遭遇着来自大量负面信息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网络红段子带来的千载难逢之机遇。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以开放的姿态拥抱这个“段子交往”日渐成风的时代。笔者相信,只要心怀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只要拥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满腔热忱,对网络红段子积极而合理利用,就能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能进一步增强其育人成效。

猜你喜欢

段子理论课政治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政治攀附”
嘻哈段子铺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段子来了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