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

2021-12-29袁保华

林区教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技能高素质创新型

袁保华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州 510925)

引言

截至2019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 423所,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成为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为满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为适应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适用型人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要求人才培养的结构方式急需做出改变以适应发展的步伐。虽然目前毕业生基本能够满足用人需求,但普遍存在综合能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职业迁移能力不足、发展空间亟待提高等问题。传统的普通育人培养模式更注重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却严重忽视了学生如何转化知识到生产实践中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也完全忽略了当代大学生个体化的需求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些都有赖于学校与时俱进地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构建体系, 以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学生自身需求为源头, 加快力度推进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战略, 为适应行业转型升级要求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革新和人力资源支撑。对于重组现代产业体系结构、提高学生核心竞争能力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空间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为良好地服务于现代国家产业体系储备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要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高职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2]。

一、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现实意义

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在2006年文益民、周劲松、彭跃湘合著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讨》中被提出,其中指出了什么是创新型人才,以及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与素养,具有革命性指导意义。另外还指出:“在当前国家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有必要将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时代主题。”强调了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就是“应用型+创新型+技艺型”人才的综合体,三者互为影响,缺一不可,这使得这类人才不仅仅是熟练的高级技术工人,更应该具有创造性技能[3]。高技能人才发源于技工教育界[4],早在1995年就被提出,指掌握熟练的技能、熟练的技艺、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服务在生产领域岗位一线,并在实践工作中能够解决实际操作技术问题的人才。这一人才分类的局限性不言而喻,其只注重了在工业生产领域的技能,高技能更多反映的是技能层次,而高职院校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培养的人才方向也是不同的。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相对较低,基本是只能满足在一线完成简单技术的人员,谈不上创新能力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管理越来越规范,对用人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求又一次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已提高到高素质高技能并重的层面。随着“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最强音,我国虽然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是更要成为制造业强国,更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并在研究设计、应用开发、实际操作等领域都能发挥智慧与激情。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资源,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支撑。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上需要做更深入的实践和探究,而不能仅把学生当作手工技术人员培养,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与职业精神的培养,而是要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5],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职业态度。在高素质的要求下,将学生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同时塑造,良好的职业精神才是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获得职业发展空间的内在素质要求。

二、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投入了巨大力量。课程建构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直接影响着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教师对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塑造和期待。管理学基础课程是很多高职院校目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教学应侧重于使学生在具备基本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管理技能和方法。这些技能具有深刻性、复杂性、权变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很难离开管理情境与管理对象而独立进行,管理技能也不是简单的动作技能,而是一种依靠心智、思考、运筹、指挥、协调、沟通等因素的智慧性技能。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依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理解管理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艺术,为学好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该课程的实践性并未体现出来,如高职院校对于该课程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高,在排课和教学资源分配上不均衡,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不完整,或者直接是理论到理论的讲解,而实践教学部分直接压缩成企业管理案例讲解。课程开发也显得简单,教师的授课方法还是沿用“原理+案例”的模式,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力争引进国外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在传统的重原理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影响下,一个案例实际上只起到理解的作用,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服力是有限的。更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的通道狭窄、应用转化能力不强,使学生的管理应用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无法转化为创新的动力[6]。课程评价考核基本偏重于理论笔试,学生为了考试取得高分,基本都是死记硬背一些概念、案例分析结论,根本无法体现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能反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不能完全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固化的思维模式下本课程的实际功效形同虚设,另外与合作企业的实践教学深入不够,无法给学生提供真正的管理实践体验,学生对于管理技能的锻炼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

三、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深化课程改革

理实一体化融合需要立足于扎实的课程改革,逐步由理论知识体系转化为工作过程,既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又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也要改变理论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的现状[7]。《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进一步要求职业院校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更加明确了“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观点出发,一定是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推动力。高职院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技能需求的压力,不论从哪个层面改革, 课程体系都必须与一定的教育目标相联系并服务于此目标[8]。要落实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的教学改变,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处于主导作用,但是方向却不同,训练是同时进行的,技能训练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正如第斯多惠的教育主张“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注重实践方法的诠释。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设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与实训目标,建立素质和技能拓展全过程框架,完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项目,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做到边学边做,教师边反馈学习动态边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实践技能中体会到理论的来源与支撑,同时可以用实践技能训练检验理论知识的可信度,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教师讨论,在转化过程中学生提升的是动手动脑的思维空间,以此突破师生界限,结束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2.推进技术技能与文化素质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出发,文化素质课程门类设置对于掌握技能技术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技能与文化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延续,文化素质类课程的开设能够培养学生行为准则的确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培养表达和阅读、思考与判断、学习与发展等方面的能力。技能与文化素养的融合同时也决定着学生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契合。管理学基础是融合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知识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掌握基本管理技能的同时,更需要从人的本性去理解管理的真谛。在教学实际应用中除去公共基础课程外,还要重视文化素质选修综合课程,强化立德树人理念。文化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涵盖的内容不仅包含语文、政治、思想道德,还需从学生的信仰与格局、人文与艺术、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引导。学校也可以采取名师名家系列讲座形式、读书分享会形式再结合社会实践技能来提升学生的领悟与思维水平。在高职课程体系设置中,文化素养课程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意义是深远的,决定了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走多远、做多久的问题。

3.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加强教学效果

“管理学基础”课程以组织、决策、计划、领导、控制和创新六大管理职能为基本框架来设置课程内容体系,在“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教师要考虑如何把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供给学生与时俱进的企业管理案例、与市场时时接轨的新闻资讯,以及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线下”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同时也突破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解放思想,对处于信息化开放时代的学生应是启发式教育,信息爆炸时代一位教师可能面对多名学生的信息资源,而学生容易看事物的表象,教师的作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本质,这符合管理学逻辑思维的培育,同时也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线上(慕课)平台进行学习,如北京大学“华文慕课”、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网、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一批课程平台都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这些网站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优质的学习平台,深受全国各高校和社会的认可与好评。另外,很多名师名家也都开通了自媒体通道,如管理学大师余世维老师的线上教学深入浅出,案例真实有效,对于打开学生管理学见识大有裨益。网络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重复性,尤其实现电脑与手机同步学习的功能后,学习变得更加便捷了。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成为改革的最大亮点,教师引导学生谨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念,拿来主义虽好,但毕竟不是自己的所学见解,所以合理地将现代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手段深度融合既是对教师的考验,也是一场改革。利用“互联网+教学”,又不依赖“互联网+教学”。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开拓学生眼界、塑造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创造,而不能成为教学简单化、教学内容泛化的缘由。

4.多元评价与过程考查机制相融合,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管理是科学方法与实践手法相结合的管理思路。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管理思维与技能技巧思路的养成,所以传统的闭卷笔试考核方式不足以检验学生掌握管理的全部能力。传统的考试形式基本安排在学期末的时间段,重结果、轻过程,无法考核出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阶段性的水平,束缚了学生技能技术的培养,改革考核输出方式势在必行。考核方式采取“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过程考核尤其重视。没有过程的考核结果经不住检验,也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过程考核中应以“教师评定+小组评定+学生自我评定”为主,对掌握管理能力、管理技能、管理素养作出综合性的评价。每一项学习任务结束后,由教师组织大家进行阶段性考核,并占总成绩的50%。教师可以在每个学习任务中随时给予学生反馈意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表现。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以及团队要及时给予肯定,并指出突出的具体原因,让大家参考学习;对于表现不足的学生以及团队也指出原因,对症下药,以便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构成考核方式的第二部分是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占总成绩30%。主要从学生的学习认知、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创新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几个方面考核,多维度地提升学生的自我魅力,使其掌握管理学真谛,人人都是管理者。甚至可以引入合作企业对学生表现进行考核,模拟工作岗位的考核形式,让学生体验职场制度。期末总结性考核占总成绩20%。在执行过程中多元评价与过程考核机制对教学过程确实增加了复杂度,但以此严格执行下去,对教学课程改革无疑是如虎添翼,使教师在整个组织教学过程中增添了信心。

结束语

在教育发展历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也更具有社会吸引力,与普通教育取得了同等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行业间用人需求日渐提高,新型职业不断涌现,旧职业不断更迭,职业教育的转型速度也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革新思路。要想源源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撑,就需要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提升社会认可度与加强服务经济社会对智力型、应用型、技能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导人们主动选择职业教育。在创新办学机制体制引领下, 高职教育改革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放在首位,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清晰办学思路,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完善课程体系。过程是教师的考验,需要教师适时更新知识储备,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兼具职业与教育双重属性的目标要求为己任。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只有找到合适的改革思路才能匹配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

猜你喜欢

高技能高素质创新型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思路与对策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