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俗语谚语: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12-29焦旭召
□焦旭召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浙江杭州 310015)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1]俗语谚语是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地理教学中巧用俗语谚语,能使课堂教学别具一格,既可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又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巧用俗语谚语提升教学实效。
一、设疑激趣,导入更新颖
“万事贵乎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是精彩课堂的重要一环。它像一块磁石,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它像一只无形的手,引领学生进入思维的殿堂。地理课的导入通常是视频剪辑、配乐图片、猜地理名称等。若教师巧用俗语谚语作为导入,则“起句如爆竹”,令人耳目一新,能瞬间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文地理》(以下简称“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二节《富庶的四川盆地》时,教师可巧用以下俗语导入: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然后提问“蜀道”在哪里?“难于上青天”说明这里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征?这片曾经“不与秦塞通人烟”之地为什么又会被誉为“天府之国”?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关系?教师层层设疑,荡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在饱满的情绪中渐入深思的佳境。
再如,教学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一节《丝路明珠》时,教师可采用以下俗语谚语作为导入:
1.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2.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2]
学生判断出该区域是新疆后,教师再提问:俗语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新疆?于是,一个飞沙走石、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的新疆便在学生大脑中勾勒出来。这时,教师再巧妙呈现当地的民谣: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然后提问学生对新疆的印象。学生的认知冲突瞬间被激活,探索欲望顷刻被激发,教师趁热打铁追问:茫茫大漠往往是“天上无飞鸟,地下无水草”,可为什么新疆竟可以发展出赫赫有名的绿洲农业呢?然后,顺利提出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丝路明珠》”。
可用于地理课导入的俗语谚语还有很多,如我们可以由郭沫若《沁园春·雪》中的句子巧妙导入教材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节《耕海牧渔》(日本):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
由耳熟能详的俗语导入教材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第三节《母亲河——黄河、长江》:
1.不到黄河不死心。
2.跳进黄河洗不清。
3.长江后浪推前浪。
4.长江不拒细流。
引用如下俗语导入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第一节《海拔最高的牧区》:
1.青稞美酒飘哈达。
2.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3.早上穿皮袄,中午赤膊佬。
以如下俗语导入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一节《水乡孕育的城镇》:
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以如下俗语导入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节《气象万千》:
1.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2.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诸如上述的俗语谚语都形象凝练地描述了地理事物的特征,用其作为导入语,既形象生动,又新颖别致,便于学生总体把握地理区域和地理事物的特征。
二、深化理解,突破重难点
地理教学中,教师常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一些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分布规律等容易产生混淆,即便费尽口舌地讲了好多遍,甚至让学生做了很多相关习题,学生还是不理解。此时,教师若能转换思维,巧用俗语谚语进行教学,则可让学生在解读俗语谚语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地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混淆点,突破重难点。
比如“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概念,相似度高,学生仅凭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很难辨别。而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许多有关气象的俗语谚语。在讲授“气候”和“天气”的区别时,教师便可巧用以下俗语谚语:
1.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2.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学生思考后,教师请他们着重关注以下词语:“四季”“冬暖夏凉”“四时”,以及“一雨”“夜来”。这些词语清楚地表明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一个地区的“气候”一般变化不大,而“天气”则具有多变性。然后,教师再出示一组俗语,让学生辨别哪些是描述“气候”,哪些是描述“天气”:
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泥鳅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4.蚂蚁搬家,将有雨下。
5.东风急,备斗笠。
6.风急云起,愈急必雨。
7.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经过对俗语谚语的对比分析,“天气”和“气候”中易混淆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如台州市2017年中考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合卷中的第21题第(3)小题,要求分析北方地区春季农业生产“春雨贵如油”的原因,学生出错率极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理解俗语谚语的意思:北方地区春耕季节农业生产急需用水,但这个季节北方地区又易发生春旱,所以俗语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为了突破降水对华北农业生产的影响这一知识难点,教师可以出示以下俗语谚语:
1.麦死春不雨。
2.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继而请学生思考:“三月无雨旱风起”描述的是我国哪一地形区或地理分区?“麦苗不秀多黄死”“麦死春不雨”说明麦苗生长受哪个自然要素的影响?试分析降水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出示其他关于“雨”的俗语谚语进行知识拓展:
1.黄梅时节家家雨。
2.淮海多夏雨。
3.沾衣欲湿杏花雨。
然后提问:上述俗语谚语分别描述的是我国哪一地理区域的“雨”?是哪一季节的“雨”?其在降水方面的异同点有哪些?
学习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节《草原风情》一课时,“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形象地描述了内蒙古高原平坦辽阔、牧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景观,与“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云贵高原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如下俗语:
1.风吹草低见牛羊。
2.一川碎石大如斗。
3.风沙茫茫大如天。
更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内蒙古高原自西向东不同的自然景观,进而思考其形成的深层原因。
地理俗语谚语与教材、图册一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如能巧妙引用,将有助于突破知识重难点,深化强化学生的理解。
三、开拓思维,学习探究化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教师可借助俗语谚语设置探究学习的情境,营造积极的探究氛围,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地区的分界线,水田、旱田的分界线,800mm 等降水量线,一月份0℃等温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以及河流冬季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等。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在自然条件、人文风情等方面存在着迥然不同的差异。该线地理位置重要,又是中考的重点难点,但其解说不易,因而颇令师生头痛。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地图,在此基础上巧用俗语谚语,引导学生从气候差异、农业生产差异、饮食差异、交通差异等角度去探究秦岭南北的不同。展示材料:
材料一:1.山前桃花山后雪。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材料二:1.走千串万,比不上淮河两岸。2.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材料三:1.南吃大米北吃面。2.南人驾船,北人骑马。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探究1:“山前桃花山后雪”中的“山”指的是什么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的“淮”指的是什么?“山前”与“山后”,“淮南”与“淮北”在气温、降水方面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对“山前”与“山后”,“淮南”与“淮北”两地的自然景观有哪些影响?
探究2:“走千串万,比不上淮河两岸”描述了淮河流域怎样的场景?“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说明“山北”“山南”在农业生产方面有何不同?
探究3:“南吃大米北吃面”“南人驾船,北人骑马”说明“南”和“北”在饮食、交通方面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与两地的自然环境有怎样的联系?
探究4:总结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在气温、降水、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方面的差异。
又如,在讲授长江时,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长江流域”图,然后带领学生阅读俗语中的长江。展示材料:
材料一: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材料二: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2.九曲回肠,水乡泽国。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材料三:1.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2.晚稻不过秋,过秋九不收。
在品读俗语谚语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探究学习:
探究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中的“长江头”“长江尾”分别指哪里?
探究2:材料二分别描述的是长江上、中、下游哪一段的特征?其特征是怎样的?
探究3:材料三展示了长江流域怎样的农业生产特色?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探究4: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长江的俗语谚语?请尝试用一句或几句俗语谚语描述你心中的长江。
俗语谚语蕴含着古人对地理现象的深刻总结,教师可巧用其设置探究情境,补充相关的地形图、气候图、河流图等,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精神。
四、升华课堂,结课显情怀
我们常常用“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其实好的课堂亦是如此:导入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课要有力有情。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可巧用俗语谚语结课,承上启下,画龙点睛,后发制人,达到“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的效果。
教师可以这样为《海拔最高的牧区》结课:“青藏铁路的开通使‘羊肠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西藏解放以前,交通运输十分落后,过河只能靠溜索)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它为青藏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成为青藏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为我们的‘天路’点赞!为我们的祖国自豪!”
教师充满激情的解说,激起的是学生深深的家国情怀,点燃的是学生的拳拳爱国心、浓浓爱乡意。
在学完我国的地形、气候特征后,教师在结课时可以采用俗语谚语为接下来要学习的《母亲河——黄河、长江》设置悬念,如: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然后提问:同学们,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说明我国河流的流向有怎样的特征?这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有无关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解决这些困惑,请同学们自主预习本课,思考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借助俗语谚语结课,制造悬念,当学生产生“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时,教师进而鼓励学生深入文本阅读,潜心寻求答案,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又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增强了自己的文化自信!
在教学教材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可持续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时,教师也可以引用俗语谚语进行结课:“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认真思考:是要‘小鱼抲光大鱼稀,眼前快乐后来苦’,还是要‘起捕早,勿如养鱼老’?是要让后代过‘上无一片瓦,下无一寸土’的生活,还是‘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言至于此,老师的眼前浮现出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耳畔响起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铮铮誓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你、我、他,国家共同的选择!”
教师引用俗语谚语结课,让学生在两难情境中进行情感选择,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又给学生情感价值观以正确引导和升华。
用俗语谚语结课,可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唤起学生的丰富想象,于“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情感,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更显育人情怀!
我们中华民族有悠悠五千年历史,数之不尽的俗语谚语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为我们的地理教学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悉心积累,将俗语谚语巧妙地引入地理课堂,点燃学生思维,点亮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