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下的中学生生命教育
2021-12-29王紫茹佟玉英
王紫茹,佟玉英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的频发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及思考。生命教育应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一课,虽然部分地区已开展生命教育,但生命教育普及化仍有待加强,生命教育课程不完善等问题还是比较明显。在社会加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生命观往往受社会影响,而一个人心理社会的发展也会影响生命观的形成。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提到了珍爱生命,其中包含: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1]。部分学生生命观非常薄弱,把结束生命当成抵抗学习压力或报复家长期待的筹码,还有很多学生对自己人身安全不能做好有效保护。只有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才能珍爱生命,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表现为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这个阶段的生命教育尤为重要。如何利用社会影响并结合中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做好生命教育,让中学生从生命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值得进一步探索。
一、用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看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人格发展分成八个阶段,强调社会文化是发展的决定因素[2]。当青春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需求,尤其为下一阶段迈入大学校园作准备时,很容易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晰,对周围人的定位不清楚,包括对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毫无概念。而进入青年期,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出现同一性整合失调, 就会导致自己无法认识自己或确认自我,自我处于一种毫无布局的扩散、弥漫状态,这就被称为“同一性扩散”[3]。所以,在中学时期做好生命教育基础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虽然中学生对自我、他人、大自然和社会都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很多认知是不完整、不客观的,当面临升学压力时他们又很容易产生不适应感,从而产生一些极端想法。虽然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有了独立的想法,但其想法并不成熟,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让他们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就容易出现自杀或伤害同学、父母的事件;学生对保护自我生命的能力不强,在面对突发疾病、身体伤害时没有防范的措施或发生伤害后第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正确处理;面对一些校园欺凌、网络暴力和精神伤害时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被伤害或不能及时自我调节,也不会寻求家长、老师、同学的帮助。生命教育开展后的效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的,但它却会在学生之后的求学、就业道路上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清晰了解个人生命的重要性,清晰了解他人生命的重要性,并与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从而健康成长。
二、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课程不系统且缺乏及时的动态调整
我国的生命教育起步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对其他起步较早的课程并没有非常的成熟及系统,这就导致课程的内容覆盖并不是很全面,课程的衔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生命教育应有的全部内容集中整合,无论是在生命教育的设立、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开展,还是教学效果的评价上,生命教育都必须有相应的课程指导框架,这样才能将生命教育规范化、系统化[4]。
中学阶段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逐步系统化生命教育的同时,还有很多的中学生未上过一堂生命教育课程,所以逐渐普及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全面普及生命教育课程,就很难通过大规模的课程教学反馈出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会减慢对生命教育系统性完善的速度。现阶段的生命教育有各种形式、各种版本,也有部分学校开展了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但很多编写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师也仅是凭个人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进行内容编排,其是否真的有效、符不符合生命教育的逻辑都需要更专业人士的评估。生命本就是复杂的,生命观的形成也是复杂的,对应生命教育课程也不应该是简单的罗列,而应该是根据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层层递进编排课程内容,心理社会理论中自我同一性阶段是容易让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的一个阶段,生命教育对这个阶段尤为重要,通过生命教育课程完成个人对自己生命社会价值的认知,才会在接下来的人生中打好生命教育的基础。生命是动态发展的,社会也是动态发展的,不能把活生生的生命教育死板化,而应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及时更新。由于生命教育的资源相对并不丰富,它动态调整的频次和内容的更新也存在比较迟滞的问题。虽然中学生无法充分接触大自然与社会,但是生命教育仍需要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生命教育知识。
2.获得重视度较低
面对升学考试及未来就业的问题,生命教育在大多数人眼中的重视程度较低,很多家长对生命教育知之甚少,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了解更是模糊不清。中学阶段是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生命教育其实能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身体心理的知识传授。个体生命在社会中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个体生命组成人类生命,人类生命组成社会生命,但生命教育经常被误解为只是为了防患一些极小概率威胁生命的事件发生而已,没有看到生命教育将会综合影响中学生的各个方面,并会影响到社会层面。人应该在遵循心理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关注生命教育,赋予生命教育更高层面的教育意义和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生命教育的效果并不能一蹴而就,现阶段的生命教育课程大多是阶段性课程,且已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学校定期开展的实践教学数量较少,质量不高,让很多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感受不深。这些现象的发生追根溯源是生命教育做得不到位,很多学生自始至终都未接受过这么重要的课程。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学生的生命观往往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形成,这就导致一些学生自杀自残、伤害同学甚至父母。只有当这些痛心疾首的事件发生后各方才会反思,但其实是生命教育环节的缺失以及生命教育课程的缺漏。
3.发挥作用未落实
生命教育课程形式多样,标准不一,造成难以进行统一的效果评价,无法衡量一个学生是不是真的对生命有足够的认识、是不是形成了正确的生命观,也无法检验其在真实场景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否增强。有的生命教育课程只教书本知识,因为条件的限制没办法展开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无法在真实场景中锻炼能力;还有的生命教育课程仅仅开展几次活动演习,没有从生命教育的基础理论讲起,学生容易把实践环节仅当作简单的活动课。中学生的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能力还在发展中,生命教育所学的知识和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几次课程、几次演习就可以做好的,生命教育也应该根据科学的课程框架加上正确的授课模式让学生真正受益。未踏实地做好生命教育,结果相当于没做生命教育。如果通过生命教育课程掌握了生存技能的学生比例有所提高,这就是生命教育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像一些偏远地区的中学进行的自然灾害基本逃生练习,这种结合地区特点的特色生命教育课程数量比较少,普及程度也不是很高,生命教育课程很难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4.未与社会责任教育相融通
升入中学后,中学生的责任感会有一些提升,但由于接触的范围仍然以家庭和学校为主,对社会了解甚少,不清晰自己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社会责任是什么,对生命也没有敬畏感。由于没有社会责任感,再加上不成熟的心理,中学生就容易产生一些极端想法。很多中学生仅仅知道该如何珍惜生命,但由于毫无社会责任感,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空有生命教育知识,但只要符合自己的想法既使自杀或伤害他人生命都是理所应当的。责任感的培养如何能在生命教育中实现,也是生命教育无法逃避的问题。社会责任感的概念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如何能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是应该有这份担当的,然后再与生命联系到一起,培养社会角色的责任意识,这一环节尤为关键。明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是会影响到很多方面的,认识自己在学校中的角色定位、未来进入社会的角色定位都是相当重要的。还有很多中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并不认为自己将来在社会发展中会有重要的作用,而是认为学习是为自己的成绩服务、为家长的期望服务,不能把生命与责任相联结,稍有不顺心意的事情便结束生命,这些都是责任感缺失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三、用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探索生命教育新路径
1.与心理健康课、体育课相联合完成生命教育
随着中学生心理社会的不断发展,可对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建立同一感进行生命教育从而达到最佳效果。生命教育不仅限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其中既包含对生命的保护,也包含心理层面的健康和如何将身体素质提升到最佳状态。中学生青春期是生理心理发展非常关键的阶段,生命教育过程中发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连同心理健康课进行解决,身体素质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体育课进行提高。某些学生愿意参与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但生活中不喜欢与其他同学接触,非常孤僻;还有的学生广交好友、帮助同学,但自己的身体健康管理却非常不理想,这些都不能称之为生命教育有了较好的效果。生命教育课同心理健康课与体育课是有关联的,将三者相联合的课程组合可以更加丰富和完善学生对生命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及他人的生命。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将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完全理解清楚,但通过这三种课程相联合并因材施教,能让中学生由课程联想到心理、身体与生命是有关联的。生命教育课如果仅仅停留于珍惜生命的表面含义,学生往往也不会深入了解其内涵,只会应付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课程。只有从多维度同时建立起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才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各个环节衔接的重要性,进而最终实现生命的良好延续。
2.深入开展实践环节并增强考核反馈机制解决心理发展隐患
在生命教育课程实践设置的各个环节中应成体系地进行设计、演习及学习效果评估。偶尔几次的场景模拟实践、浅层面地给学生灌输生命的重要性,并不能让学生有质的改变。实践环节现场模拟要真实,并且注意设计的细节,如何以细节打动学生,继而让学生自发地愿意参与生命教育实践环节非常重要。演习环节的课程节数设置要合理,较少次数的模拟演习学生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很容易在真正发生危险时由于不熟练或是忘记生命教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错误操作,只有多次预演训练才可以让学生真正熟悉。实践环节课程内容编排要有一定的顺序,比如从易到难、从对个人到对他人再到对整个社会。层层递进的生命教育课程会让学生整合对生命教育碎片化的理解,在脑海中形成整体的理解,并把原有的一些自私的想法、对生命冷漠的态度扭转过来,让其认识到生命与生命之间是有联结的,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教育课程是有温度的。
在每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环节结束后,应有相应的考核。考核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演习成果检验双管齐下,并加入反馈机制。生命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纠错环节的意义非常重要。比如从学生理论答题中能看出该生的生命观是否有重大偏差,如有重大偏差教师应采取约谈或与家长沟通,发挥生命教育在中学生心理社会发展过程中纠偏的作用。生命教育课程课后反馈的意义要大于课程结束后仅仅给学生进行的分数排名,因为及时发现学生生命观的问题,不仅能纠正观念、阻止学生过激行为,从某种角度看也可以让学生去影响家长,促进社会和谐。另外,模拟演习环节后的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经常有一个固有思维,只有和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程才予以重视,对实践类课程有一种玩耍的心态。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生命教育的态度是比较难的一个问题,但生命教育课程的考核一方面可以检验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生命教育逐渐重视起来。
3.与地域特点结合开展特色生命教育
不同地区间人文社会环境是不同的,不同地域的中学生生命观也是有差异的。生命教育课程既需要根据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也需要它不断随着社会发展而更新。生命教育可分为日常生命教育与特色生命教育,中学生日常生命教育主要包括:火灾的逃离、恶劣天气灾害的躲避、溺水求救、他人对自己身体攻击或心理攻击的应对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化解等方面;特色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地震高发地区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逃离,雷雨频度高的地区防雷防雨水防触电,雾霾强度大的地区防止呼吸道感染等方面。每个学生既要学习日常的生命教育课程,也要学习地方特色生命教育课程,但对于不同地区实际情况,需要调整地区特色生命教育课程的授课比重。这种因地制宜的特色生命教育课程通过次数强化,既能保证学生有基本的生命观意识,也能让不同地区的学生真正受益于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本就是鲜活的,生命观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特色生命教育也应该是不断更新的。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随当地情况进行更新,要适应当下环境,所以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就应该及时予以内容更新,及时展开新内容教学。虽然生命教育课程不一定能把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所有知识点覆盖全面,但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是不可忽视的。由于部分生命教育教师编写课程能力有限,在编写特色生命教育课程时,可由专家教师团队指导完成,通过线上的方式反馈给一线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再进行编写授课。
4.根据心理社会发展特点在角色互换中完成生命教育
中学生非常容易受社会影响而树立自己的理想,对于这些学生如果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职业体验进行生命教育就可获得双赢的效果。虽然现在很多生命教育课程已经不局限于课堂,但是与社会相融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生命教育与学生未来发展、职业发展关联性不强,使得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生命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石,但生命教育不能只围绕生命进行,要清楚生命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有的放矢地进行生命教育。中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其心理非常容易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而影响对生命的认知。在生命教育实践环节不应该仅仅让学生参加地震演习、火灾逃生和突发疾病急救等,更应该让学生扮演急救员、疏散员、小护士等职业角色,体验救助生命带来的责任感与成就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生命教育后,当学生再面对生命问题时,便会想起救助一个生命的不易,心理上也就更有社会责任感。让中学生从自救者变成救他者,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观念逐步扭转。发挥社会的力量让中学生参加到职业体验中,从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对概念性理解转变为对可触摸到的生命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惜他人的生命。与此同时,学生体验的一些职业也为未来职业选择提前开拓了道路,这种具有双重意义的生命教育,既让学生有参与感,也让学生觉得不是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从而在角色互换中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