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饭圈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道德危机与正向引导

2021-12-29

林区教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饭圈偶像榜样

姜 丹

(宁夏大学 教育学院,银川 750021)

娱乐产业和移动互联网的急速发展,使偶像崇拜衍生出一种新样态——“饭圈文化”。饭圈是粉丝在追星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较强的认同专一性、组织纪律性、商业运作性的利益团体。“饭圈文化”是互联网背景下形成的具备狂热的情感崇拜、行动组织、心理满足特征的一种青少年亚文化。在我国,“饭圈”主要由青少年粉丝群体构成,“饭圈”中的青少年群体被称为“饭圈青少年”。在2020年“两会”上,多位代表提及“饭圈文化”乱象:线上“饭圈”争斗引发网络暴力,线下机场围堵破坏公共秩序,“饭圈”乱象愈演愈烈,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引发道德危机。本文针对青少年在“饭圈文化”的裹挟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思想道德问题,对“饭圈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成因进行剖析,并从教育及社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使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回归正轨。

一、“饭圈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特征分析

在“饭圈时代”,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从单向崇拜发展为双向互动,二者之间的黏度更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也被打上“饭圈文化”的烙印。

1.单一性、娱乐化

“饭圈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媒介的传播与渲染。有些大众媒介为了达到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对影星、歌星、体育明星等娱乐化偶像进行过度塑造,对偶像明星的日常活动、工作情况、情感生活等进行无孔不入的追踪报道。有的大众媒介还热衷于把偶像明星塑造成集歌星、影星、商界精英、主持人为一身的“多栖”明星,这样“多元化发展”的偶像明星势必会对青少年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当一盘盘娱乐快餐被端到青少年面前时,他们便开始更加关注娱乐性偶像,其他类型的偶像则被拒之门外,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因此呈现出单一性、娱乐化的景象。例如,章洁等(2007)对浙江4 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在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中,娱乐明星占77.5%,杰出人物和政治人物分别为3.4%和2.8%,形成截然反差[1]。

在这类娱乐性的偶像崇拜中,“饭圈青少年”们注重感官的满足和对表象的追逐。他们所崇拜的偶像大都具备青春靓丽、面容姣好、时尚新潮等特征,往往对偶像的外部形象更加关注,而忽视了其内在品质,缺乏对偶像个人才能、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价值认同,使得偶像对青少年的影响无法上升到精神层面。

2.非理性、完美化

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时,人们通常会理性地看待对方的优缺点,并对不同对象的品质进行合理的评价。而在“饭圈思维”中,世界是非黑即白的:“自己的偶像那么美好,诋毁他的人肯定都是阴险的、邪恶的。”在“饭圈青少年”的眼中自己偶像的形象是完美无瑕、无可挑剔的。由于过分仰慕和崇拜,他们往往会对偶像的形象进行主观的“加工”,不加选择地、无条件地接纳偶像全部的品质、价值观以及行为表现,即使偶像犯了错误甚至触犯了法律,“饭圈青少年”也不以为然,甚至会为偶像的不合理言行进行辩白。同时,“饭圈青少年”绝不允许任何个人和群体有质疑、批评等一切有损自己偶像形象的言行。这种非理性的偶像崇拜会给“饭圈青少年”带来诸多消极的影响。

3.消费性、商业化

“饭圈”是一个由大众媒介、经纪公司以及商业资本共同参与的组织,具有极强的商业运作性。大众媒介自身的商业本质决定了它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并通过偶像商品化(即把偶像塑造成一种消费符号)以及生产与偶像连结的消费产品这两种方式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饭圈”中粉丝们有组织地为偶像租广告位做宣传等属于前者,买偶像周边产品等则属于后者。同时,圈内的粉丝会通过“做数据”(即提升有关偶像话题的浏览量、点赞量等量化数据,以此增加偶像人气)的方式去提高偶像的曝光度,经纪公司和商业资本通过运作使偶像明星的高曝光度转化为高利益。

“饭圈”中粉丝对偶像的追逐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在“饭圈思维”中,狂买偶像同款、狂刷偶像电影、狂抢偶像代言的商品,这样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粉丝,而那些舍不得花钱的粉丝则会在“饭圈”内受到排挤,这也导致了“饭圈”内相互攀比的风气盛行。青少年由于自身自制能力有限且缺乏理性,极易迷失在这种幻象化、物质化的偶像消费中。

二、“饭圈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道德危机

“饭圈”互撕骂战、网络暴力、跟车跟机破坏公共秩序等“饭圈乱象”,无一不体现着“饭圈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狂热性、极端性、盲目性、非理性。长期处在非黑即白、党同异伐这样畸形的“饭圈逻辑”中,会使青少年价值观偏失、成功观错位、是非观扭曲,进而引发道德危机。

1.价值观偏失

“饭圈”内党同异伐、非黑即白的思维逻辑以及行为方式,导致不同“饭圈”之间经常出现粉丝斗争,在这样的斗争当中,总是会出现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以及让人瞠目结舌的人肉搜索,每当“饭圈”互撕骂战,“饭圈”中的学生粉总是“冲锋在前”,成为商业资本、大众媒介和经纪公司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所利用的“工具人”,这些看似是无关大局的“饭圈”内部争斗,而事实上,每一次“饭圈冲突”都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一次削弱,冲击着主流价值观。与此同时,“饭圈”的封闭性也使得“饭圈青少年”沉迷于圈内的偶像崇拜而疏离于外部的世界,加之长期受“饭圈思维”逻辑的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难以穿透“饭圈”的圈层化壁垒,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出现偏失,偏离大众主流方向。

道德行为源于价值观,受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2]。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因此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非常重要。如果青少年在这一时期价值观出现了偏失,那么在未来他们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也极易出现问题,甚至触及道德底线。

2.成功观错位

成功观是指人对成功这一概念的认知和体验[3]。“饭圈文化”背景下的偶像崇拜容易使青少年形成追名逐利、急功近利的心态,引起成功观的错位,这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一个思想道德的风险点。

娱乐偶像明星往往能够轻而易举地收获名利,娱乐圈内凭借媒体恶意炒作、花边新闻等一夜成名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偶像明星成名后不仅收获了大批的粉丝和极高的人气,还拥有了强大的吸金能力,这样的“成功捷径”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饭圈青少年”极具吸引力和诱惑力。他们羡慕明星们动辄百万豪车、千万豪宅的奢靡生活,也羡慕他们有无数粉丝的疯狂追捧,在这种羡慕的心理机制下,便渴望自己也能够过上粉丝云集、不劳而获、锦衣玉食的生活。于是一些青少年纷纷加入艺考大军,近年来艺考热度的居高不下也是对一些青少年急功近利心理的一种映射,而有些青少年则是绕开艺考之路,或借助网络进行炒作,或参加各种选秀节目来实现自己的“明星梦”,他们不会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获取成功,而只想通过投机取巧名扬天下、尽揽财富。但是青少年并不了解这些一夜成名的背后是商业资本的运作,甚至还可能存在着不能见光的肮脏交易。成功观应该建立在奋发向上、坚持不懈、不断进取等各种优秀品质的基础之上。青少年如果把名利的获得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奉行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成功观,那么在不顾一切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很难保证他们不会为了名利舍弃道德,使道德沦为换取利益的牺牲品。

3.是非观扭曲

娱乐圈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某位明星因言行不当触犯了道德底线,有些媒体非但不对其进行应有的谴责,反而对这些失德事件进行炒作,使得这些明星因曝光度的增加积累了人气,身价飙升。同时,在狂热的、非理性的“饭圈青少年”眼中,自己的偶像是“神”一般的存在,偶像不会犯错,即使偶像犯了错,有道德瑕疵,他们也愿意相信偶像是有苦衷的,是情有可原的。长期处在这样畸形的娱乐圈氛围以及“饭圈逻辑”当中,必然会导致青少年无法作出正确的是非判断,是非观念模糊甚至扭曲。

是非观不仅是一个知识问题(真假),更是一个道德问题(善恶),是即善,非即恶。当一个人黑白不辨,善恶不分时,一切丑恶的、触犯道德底线的行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三、“饭圈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成因探究

“饭圈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及其所引发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危机是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榜样教育失效

榜样教育的无力增强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盲目性。传统的主流榜样教育凭借其形象性、示范性和感染性在青少年的品德培养方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偶像选择的空间在扩大,了解偶像、与偶像沟通互动的渠道也在拓宽。面对客观环境的变化,传统榜样教育却仍然故步自封。一方面,教育内容远离生活,主要以塑造“高大全”式的精英人物和英雄人物为主,忽略了学生身边具有人格力量和精神导向的平凡人物。另一方面,教育手段单一,以说理为主的榜样教育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强制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导致学生并不认可教育者为他们树立的榜样,因此很难达到思想和精神上的共鸣,榜样教育趋于失效。

2.偶像产业化发展

在消费文化趋势的推动下,偶像开始产业化发展,“饭圈青少年”所崇拜的偶像大都来源于商业运作与策划。在偶像产业化发展的时代,偶像沦为一种消费符号,资本把偶像包装成一个光鲜的“品牌”进行兜售,让粉丝买单,这使得偶像的商业价值远远超过了他的社会价值。于是,商业资本为了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一方面大批量“生产”偶像,另一方面激发偶像崇拜的狂热性,使粉丝甘愿为自己的偶像花费大量的金钱。此外,媒介传播在偶像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媒介技术迅猛发展,青少年时刻被笼罩在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当中,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通过大众媒介随时接收到关于偶像的一切讯息,与偶像进行广泛且频繁的互动;大众媒介通过技术合成,使偶像的感性特征得到强化,但却忽视了对偶像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的传播与弘扬;媒介对偶像的过分包装和渲染,把偶像明星推向远离现实生活的“神坛”,增加了偶像崇拜的虚幻性,使青少年对这样的“完美偶像”产生不切实际的依恋和幻想。

四、“饭圈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正向引导

在传媒作用日益强大的今天,“饭圈青少年”的出现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对此我们不必张皇失措,但是面对“饭圈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也不能置若罔闻,应当从教育以及社会两个层面出发对“饭圈青少年”进行积极引导,使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回归正途。

1.构建偶像教育新模式

心理学家岳晓东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学校榜样教育与学生偶像崇拜二者相互对立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偶像——榜样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他力图协调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调动学生参与榜样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开拓榜样学习的新方向、新资源与新模式[4]。偶像——榜样教育的实质在于化偶像为榜样,以克服“纯榜样”和“纯偶像”各自的局限,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偶像榜样化,可以通过下述三个途径来实现。

(1)偶像选择多样化。降低“饭圈青少年”对娱乐偶像崇拜的狂热性,就要引导他们树立多元化的偶像崇拜观,把从代表主流文化的精神领袖、道德楷模、行业精英到我们身边具有人格魅力的平凡人物都纳入青少年偶像选择的范畴之内。学校可以邀请具有美誉度和影响力的社会杰出人士到校进行演讲,以此加强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例如,2020年11月抗疫英雄李兰娟莅临某医学院作学术报告,师生们的热情程度堪比追星,同学们表示,在成长的道路上,这样的偶像可以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力量。除此之外,教育者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那些平凡但不平庸的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把它们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养分。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身边的好人好事,通过讨论分析,提炼出优秀人物身上所具备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力量。

(2)偶像形象平民化。偶像也是平凡世界中的普通人,但是在“饭圈青少年”眼中它们的偶像是自带光环的。这种偶像光环会产生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遮蔽了其他特征,如果对方被标明是“好”的,那么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并且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今,一些娱乐偶像的“美好“形象根本就是他们在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他们真实的人格我们是难以知晓的。青少年偶像崇拜中的这种晕轮效应会加剧偶像崇拜的盲目性,因此教育者要引导青少年去除偶像华丽的“外衣“和神秘的“光环”,学会对偶像“脱敏”,理性地看待偶像所获得的成就,打破“一夜成名”的幻想,把偶像和自我置于平等的位置,让偶像走下“神坛”,与偶像展开心灵上的沟通和对话。

(3)偶像认知多元化。“饭圈青少年”对偶像的认知趋于单一化,这种单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偶像认知的表象化,只关注偶像的外在形象,偶像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流于表面,青少年对偶像的模仿仅局限于服装、发型、语言、动作、神态等[5],偶像崇拜的育人势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二是偶像认知的完美化,偶像的缺点和不足会被自动屏蔽,这使得青少年难以对偶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因此,教育者一方面要注意对青少年进行引导,使他们对偶像的关注点从外在形象转向内在人格,从不同层面(个人才能、成功经验、高尚道德情操等)凝练出可供青少年汲取的养分;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青少年在偶像崇拜过程中的批判意识。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校可以以此为立足点,开展一系列具备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育活动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理性评价。

2.全社会构建综合导向机制

尽管青少年正确偶像观的建立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引导,但是应对“饭圈文化”对青少年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完善对粉丝团体的管理。为了整顿娱乐圈乱象、净化文化环境,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部政策法规进行监管,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只针对艺人本身、大众媒介及商业部门,并没有涉及对粉丝团体的管理。如今,我国粉丝团体的组织性、严密性明显增强,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但是,由于“饭圈”是近几年刚刚涌现的新鲜事物,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规范,加之“饭圈”中堵机追星、贷款追星、网络暴力等事件的频发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粉丝团体的管理已迫在眉睫。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另一方面,要为“饭圈”制定合理且完备的组织规则,清晰地界定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饭圈”活动应接受社会的监督,使其在道德和法律准绳之下健康且有序地运行和发展。

其次,大众媒介应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避免因对商业利益的片面追求而使得偶像塑造呈现出单一化、娱乐化的趋势。一方面,应改变塑造对象的单一化、娱乐化,将媒介资源更多地给予代表着先进观念和主流文化的各行业精英模范。另一方面,应改变塑造手段的单一化、娱乐化,不能只注重对偶像外在形象的包装,对偶像的宣传和报道应更多地指向其艺术造诣、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等方面,同时也要杜绝为了追求娱乐效应而利用偶像的绯闻、隐私进行炒作的行为。

最后,偶像明星作为维系“饭圈”的核心,要增强责任意识,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发挥好模范引领作用。一方面,偶像人物要注意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人格的完善,自觉维护法律法规,遵守社会秩序,传播正能量,以此来引导青少年向上向善。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在与粉丝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彼此鼓励,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饭圈偶像榜样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大众偶像
整治“饭圈”乱象
在疫情面前,见证一场『饭圈』的成人礼
偶像报
偶像们都恋爱了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