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及推进路径
2021-12-29吕备,姚瑶
吕 备,姚 瑶
(1.淮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2.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系;贵州毕节 551700)
我国国民教育一直遵循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讲话中要求,全社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3]。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但是,学校不重视劳动教育、家庭软化劳动教育和社会淡化劳动教育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扭转,中小学生劳动意识不强、劳动机会匮乏、劳动习惯缺失的现象令人担忧不已。本着“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5],本文主要在阐述劳动教育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剖析现存问题,并在“做中学”视域下提出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路径和策略,以期为增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供参考。
一、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
劳动可以增智、树德、育美、强体,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工作核心内容之一,具有多重实践价值。
(一)劳动教育能满足中小学生走向社会实践的需要
我国国民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着力点,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能够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劳动能力。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不仅能满足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学校办学面向社会、面向时代的需要。劳动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社会性、实践性,学生要在社会生活和劳动场域中获得劳动知识,养成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中小学落实党和国家相关要求,切实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初步养成劳动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为他们未来走入社会参加生产劳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小学还可以将劳动教育打造成敞开校门、面向社会的育人方式,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这一开放空间,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认识世界,掌握改造世界的技巧,塑造自我形象。
(二)劳动教育能丰富中小学生的实践经验
中小学生接受全日制教育,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和学校活动,很少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中小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且阻碍了他们的社会化发展。《意见》要求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小学中高年级要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初中要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4]。可见,劳动教育是各级学校有所侧重且衔接一体的、最终指向社会劳动实践的系统教育活动。中小学如果要全面落实《意见》关于劳动教育的指导精神,就要坚持以丰富学生的劳动经验为核心目标,充分调动中小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培养他们从事劳动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锻炼和增长才干。学生在参与劳动过程中不仅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养成基本劳动技能,而且有机会与其他劳动者开展交流和合作,深化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因此,加强劳动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劳动实践经验,更有利于他们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三)劳动教育能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是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学生的全面发展被定义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和谐发展,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学校要围绕这五个方面开展协同化教育活动,不断完善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6]。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思想情感,培养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利于巩固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可以以劳动目标为驱动,锻炼学生的承受力、意志力、判断力,引导学生运用个人才智提高劳动效率,或者调动学生的集体智慧去解决劳动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学生丰富劳动知识、增长实践智慧,以弥补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存在的短板;可以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增强动作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养成强健的体质,有助于他们提高体育运动技巧和运动水平;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的思想观念。总之,加强劳动教育能够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之困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体力劳动的背景下,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上,忽视了劳动教育。受此影响,一大批青少年学生不会劳动、不愿劳动。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中小学劳动教育陷入了困境。
(一)劳动实践意识淡化
目前,社会普遍存在轻视劳动、轻视普通劳动者的现象,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观念尤为盛行。学校和教师往往以德育、智育和体育为主体,将劳动教育和美育视为“副业”。中小学生生长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文化知识学习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原本就缺乏参加劳动的机会和养成劳动观念的自觉性,在缺少学校和教师引导的情况下,自然难以形成参加劳动实践的自觉意识。当前中小学德育、智育和体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实施体系,而且有相应的课程教学为保障。相比之下,劳动教育不要说形成实施体系,就连基本的课程设置也难以得到保障。有的中小学虽然设置了劳动课,但是学生活动仅限于教室,与真正的劳动实践相距甚远。有的中小学为了腾出时间和场地满足文化课教学需要,干脆取消了劳动课。长期的惯性积累不仅使学生淡化了劳动意识,而且弱化了劳动课教师的主体地位,导致全体教师轻视劳动教育。
(二)劳动实践功能弱化
劳动教育既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称“五育”,那么应该有其独特内涵。就内容而言,劳动教育更要关注学生劳动情感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形成劳动技能的同时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并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实施形式而言,劳动教育既要拥有独立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拥有满足劳动实践活动需要的场地和基本设施,又要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相互配合、相互融合。但是,过去中小学或者将劳动教育纳入广义的德育工作范畴,重视学生的劳动思想教育而忽视引导他们参与劳动实践;或者将劳动教育窄化为打扫卫生、搬运桌椅等活动,使学生远离了真正的劳动场域。长此以往,劳动教育逐渐丧失了独立的主体地位而被边缘化和形式化,劳动的实践锻炼功能自然难以得到发挥。
(三)劳动实践方式异化
在劳动实践意识淡薄、劳动实践功能弱化的大背景下,中小学师生自然容易形成对劳动实践的偏见。同时,学校的一些做法也容易异化学生的劳动行为。中小学异化劳动行为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教育被视为传递劳动技巧知识的渠道,教师组织学生在劳动课上闭门读书,满足于学习书本上的劳动技巧;二是以手工制作课、工艺操作课替代劳动课,教师指导学生在封闭的有安全保障的教室里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就算完成了劳动教育工作,并不实质性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参加劳动实践;三是教师将劳动当作是对学生的惩罚手段,让那些不遵守校纪校规或学习落后的学生承担更多的卫生扫除任务,或者负责班级中的体力活儿,并美其名曰“接受劳动教育”。这些异化劳动方式的做法也异化了学生劳动观念,导致学生养成好逸恶劳的不良思想,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的基本路径
面对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小学应该针对新时代对当代劳动者的素质要求,重视劳动教育的系统规划和扎实推进。学校要在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指引下,针对劳动实践的特点,着眼于“做中学”,调动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等多方力量,共同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提供人力、物力和其他条件的支持。
(一)重视劳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
强化劳动教育的基础就是做好劳动课程的设置、规划和实施工作。中小学要按照《意见》的有关要求,统筹安排各学段的劳动课程,并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各学段劳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主题、实施方式和开展场所。劳动课程设置与规划工作完成之后,中小学还要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配置师资。《意见》建议的劳动形式和内容安排不仅涉及校内资源,而且涉及校外资源,因此中小学不仅要安排校内教师承担劳动课的教学任务,还要聘请社会人员担任劳动课兼职教师。此外,中小学安排的劳动方式要尽可能贴近实际需要,面向学生劳动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使学生便于参加、乐于参加。
(二)打好劳动教育的文化底色
中小学要重视校园劳动文化建设,通过营造浓郁的劳动文化氛围点燃中小学生的劳动热情。学校要全方位加强劳动文化建设,可以利用墙报、黑板报传播劳动文化,或者开辟劳动文化角落,使学生在校园内时时处处都能受到劳动文化的熏陶;可以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3·12”植树节开展热爱劳动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召开劳动教育主题班队会,使学生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还可以发挥现代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通过校园广播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传播“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讲述劳动模范的故事,树立学生身边的劳动先进典型,不断强化学生的劳动荣誉感。此外,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力量均要参与劳动文化建设和劳动教育工作,家庭尤其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作用,使学生在家中就感受到良好的劳动氛围,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坚持以基本劳动技能培养为根本目标
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不能因为重要就提高对中小学生的劳动要求。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要把握好尺度,要在引导学生培养劳动意识、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和养成劳动习惯等方面多下功夫。其中,重视学生基本劳动技能培养是关键。首先,要以基本劳动技能训练为依托。学生劳动过程中有四项重要的表达方式,分别为语言、手势、绘图和模型制作。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上述表达方式,才能腾出注意力专注于劳动活动本身。教师在组织实施相关劳动活动时,要将这些基本技能养成作为安排劳动方式的前提,不要好高骛远、拔苗助长。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劳动技能的迁移与运用。学生在劳动课中形成的劳动技能,需要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多加运用才能得到巩固,并逐渐积淀为劳动素养。中小学劳动课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实践中主动运用掌握的劳动技能。比如:学生在学会手工制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法动手制作生活中常用的小工具,或者开展小发明、小创造,设计和制作实用型的新产品;学生在学校农业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家中花坛种植蔬菜或花草。最后,要强化劳动技能整合学习。学校在规划劳动课程时要兼顾其他学科在劳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作用,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融入劳动教育主题和内容,使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四)注重学生劳动品质的养成
首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劳动动机。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培育,取决于学生面对具体劳动时怀有的动机和兴趣。劳动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强烈动机,使学生带着热情参与劳动实践,并在参与过程中养成对劳动的浓郁兴趣和热爱之情。在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时,教师既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艰辛,也要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使学生的参与动机与劳动实践形成良性互动、相互强化的关系。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劳动态度决定了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学生如果以应付态度对待劳动,劳动教育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劳动教育要重视学生劳动基本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劳动态度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劳动竞赛、表扬激励、批评教育等方式促使学生端正劳动态度。最后,指导学生养成劳动品质。劳动品质主要表现为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和具有坚强的劳动意志。劳动品质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接受劳动教育的成效,而且影响学生在家庭和社会实践中参与劳动的成效。中小学劳动课教师要有意识设置有一定技术难度和需要耗费一定体力的劳动形式,让学生必须多动脑、多用力、多合作才能获得优质的劳动成果,以此激励他们勇担劳动责任、磨炼劳动意志,促进他们养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品质,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参加生产劳动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中小学要重视劳动教育,发挥其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方面的育人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在新时代青少年身上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