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文创产业的开发现状与基本路径

2021-12-29珍,惠

关键词:连云港文创文化产业

王 珍,惠 波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6)

受限于人口体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区位性质以及人才集聚水平等因素,连云港文创产业发展较为滞后。近几年,连云港出于产业转型的需求,通过搭建市县两级政府“文化+”文创平台,致力于深挖、转化以非遗为代表的地方文化资源,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体系,促进了文创产业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文创产业生态。连云港文创产业的开发与发展,为国内中小城市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路径。

一、连云港文创产业发展基础

文创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和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点,是一种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产业集群开发模式。与第一、第二产业不同,文创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对人才、科技、管理、资本投入和市场运作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地方文创产业发展既取决于地方产业政策和市场规模,更取决于地方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水平、人才储备,以及该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等因素。连云港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和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拥有天然不冻良港和山海相依的自然景观,但因位属苏北地区,处于长三角经济带的边缘,城市人口规模、人才集聚能力、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创产业的发展。

(一)人口规模与人才集聚力

人口规模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基础,而高水平人才则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住建部统计显示,2019年连云港市区人口223 万人,其中城区人口94.38 万人[1]。按照国务院2014 年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按照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划分,连云港属于中等规模城市[2]。从人口规模增长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连云港常住人口为459.94 万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20.59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46%,低于同期全国年均增长率[3]。此外,2016—2019 年,连云港常住人口增长总数约为3.89万人,自然增长人口总数约为11.76 万人,这说明该市人口增长基本保持平稳状态,略有外流[4-5]。连云港公安部门的数据显示,2018 年连云港户口迁出人口为5.62 万人,迁入人口为3.62 万人,净迁出人口达到2 万人[6]。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和外流现状显示,连云港人才吸引力有所不足,这与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的结果较为一致。该报告显示,2019 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 强中,连云港位居第88 位,人才吸引力指数仅为3.7,在江苏地级市中排名末位[7]。连云港人口规模体量以及人才集聚水平必然对其文创产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二)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产业发展规模与水平的直观表现。连云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近年来增速虽有加快,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截至2017 年底,连云港在全国首批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中GDP 排名第13 位,人均5.84 万元,远低于江苏省10.7 万元的平均值,比全国平均值低0.12 万元[8]。据统计,2020 年和2019 年连云港GDP 总量分别为3 277.07 亿元和3 139.29 亿元,在江苏省地级市中排名第12 位,其中2019 年GDP 全国排名第79 位[1]。华顿经济研究院正式发布的“2021 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以GDP 总量排名前110 位的地级市及以上级别城市作为年度入围城市,按照硬经济指标(权重0.618)和软经济指标(权重0.382)综合得分排序,连云港列第76 位,其中软经济指标中的“文化分值”为35.62,列第81 位[9]。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将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作为一级维度,评估中国内地337 个地级市及以上级别城市,发布了《2021 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连云港被划归三线城市,排名第87 位[10]。

二、连云港文创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现状

连云港拥有发展文创产业的天然优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十大幸福城市、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城市,2020 年获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连云港有锦屏山将军崖岩画、孔望山摩崖造像、尹湾汉简、郁林观东崖碑记等诸多历史遗存,古墓葬遗址出土了蛋壳陶、水晶串饰等传统工艺品。近年来,连云港非遗项目有6 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第一至第四批次),39 项入选江苏省省级非遗名录(第一至第四批次,含扩展项目),297 项入选市级非遗名录。经过历史演进和传承发展,连云港形成了西游文化、山海文化、淮盐文化、陆桥文化、孝文化等多种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

与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不相匹配的是,连云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连云港文化产业总值2017 年为96.5 亿元、2020 年为134.36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17 年为3.47%、2020 年为4.1%,年平均增速为9.8%[11]。而2015—2019 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年均增速接近13%,相关经济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95%上升到4.5%[12]。可见,无论就增速还是就生产总值占比而言,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云港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还表现在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上。2016—2018 年,连云港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在省内一直排在第13 位,文化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和营业收入在省内排在后三位[4]。

与其他中小城市相类似,连云港文创产业发展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1)人才储备不足,尤其缺乏高端人才;(2)文创产品研发缺乏行业龙头企业,现有企业多为小微企业,数量与规模较小,产品关联度低,没有形成集群产业体系;(3)政府资金扶持有限,社会资本投入低,无法建立文创产业园区或全产业链体系;(4)文化消费市场小,文创产品消费部分依赖旅游市场,没有形成区域内良性消费体系。

三、连云港文创产业突破困境的基本路径

《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2023)》指出,要以“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精品发展、融合发展”为原则,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强调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深挖地方文化资源,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以加快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面对上述种种制约因素,连云港文创产业要想突破当前的困局,必须选择符合自身实际并且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文化资源的路径,尤其要善于发挥非遗资源优势,打造政府主导的具备地方特色的小规模、平台化文创产业体系,解决目前存在的产业基础薄弱、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资源转化能力弱、文化品牌缺乏、人才集聚能力不强等问题。

(一)凝练城市文化品牌

城市文化定位的目的是找准城市在国内诸多城市中的坐标点,并据此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而城市文化特色与品牌的确定,必须在深挖地方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凝练出地方核心文化并将之置于国内大环境下予以考量。多年来,连云港城市文化定位一直变动不居,随着当地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而不断调整,如在“港口兴市”时期致力于打造“陆桥文化”“港城文化”,在“旅游兴市”时期则转为打造“山海文化”。连云港的种种城市文化定位因为附属于地方经济发展而忽视了自身属性,同时与地方文化缺乏内在联系,无法据以形成文化特色与品牌。

连云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应该始于2016 年举办的中国花果山“画说美猴王”全球工艺美术作品创意设计大赛。直至2018 年,该市通过凝练以非遗为代表的地方文化资源,才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以西游文化为核心,涵盖水晶文化、镜花缘文化的城市文化品牌体系。其中,作为核心品牌打造的西游文化是在凝练、转化文学名著《西游记》的基础上,吸收了地方非遗传统民间文学——花果山传说、二郎神传说、孙悟空传说等文化成分形成的,并在近年来作为文化名片广泛用于赛事、文博展会、旅游、设计、网络等领域。近年来,连云港确定城市旅游标识为“斗战胜佛”,对外以“大圣故里、乐见西游”为品牌发布推荐;市博物馆牵头打造了“萌西游”IP 以及“猴小帅”“孙小圣”等原创IP;举办“西游文化嘉年华”抖音挑战赛、“画说美猴王”西游记文化创意主题大赛、西游音乐节等赛事。经过数年打磨,连云港文创产品取得了一些优秀成绩,《悠游西游》《归来》等西游文化文创设计作品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级赛事或文博展会上屡获大奖,2020 年“西游文化嘉年华”抖音挑战赛以3.7 亿次的播放量获得江苏城市十大传播创意话题第二名。这些成绩说明,以凝练文化品牌为抓手,可以带动文创产业的开发与创新。

(二)打造平台化文创产业体系

连云港相关部门曾依托企业着力培育“716”文化产业园区、赣榆非遗产业园区等项目,但无论规模还是效益都不突出。经过实践探索,连云港文化产业立足产业实际,采取政府牵头成立“文化+”服务平台的方式,打造重点文化企业,培育小微文化企业,整合政府、高校、文化企业、金融投资、非遗机构与传承人等相关资源成立文创产业联合体,借以凸显品牌、集聚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与升级。但是,仅有产业联合体还不足以提振连云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信心,基于地方实际进行的产业机制创新才能使得该市文创产业得以加快发展。连云港要采取“以我为主”“握指成拳”的理念,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持之以恒地进行精打细磨。无论是持续打造东海水晶产业品牌,还是加强由连云港文创投资、江苏海洋大学等八家高校及文化企业构建的“西游”文化产业联盟;无论是精心筹划西游文化艺术节、水晶节、徐福节等节庆展览,还是建设西游小镇、美猴王国、西游主题公园,连云港都需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中力量不断打造平台优势,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逐渐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三)培养人才促进发展

驱动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从业人员的创造力。开发个体或团队只有依托某种主体文化理念或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进行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才能将无形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形的文创产品,实现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养或引进人才,建设一支以高端人才为领头雁的人才队伍,是连云港文创产业提质升级的关键。长期以来,连云港文创产业发展步履缓慢,没有龙头型文创企业,除了与地方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资源发掘不到位等因素有关,关键因素是缺乏产业人才。为了加速文创产业发展步伐,连云港需要采取挖掘培育本地人才、柔性引进产业所需高端人才、联合培养预备人才等措施,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将人才资源高度集中于需要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项目,带动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连云港围绕地方文化特色品牌打造的“文化+”平台,集聚了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投资行业、地方高校、文化企业和网络企业等领域的人才,并与猪八戒公司、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围绕地方特色文化品牌项目开展长期合作,开发了十余个系列产品品牌、30个主题近400 款文创产品,初步形成了品牌规模效应。这一事实证明,抓住了人才就等于把握住了文创产业发展的脉搏。

Potts 和Cunningham 曾对多个国家文化产业相对增长率、就业增长率等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口增长率大致是其他产业平均水平的两倍[13]。连云港市文创产业发展已经初见成效,为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与成为地方社会经济支柱产业的预期仍有较大差距。连云港要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机制和体制,以地方文化资源尤其以非遗资源为基础,走创新开发与转型升级之路,扭转文创产业总值在省内排名靠后的局面。

猜你喜欢

连云港文创文化产业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陶溪川文创街区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奇妙的连云港之旅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