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经修养,何故彷徨——评《日本成长小说及其文化特性研究》

2021-12-29岳笑囡

科学咨询 2021年45期
关键词:著者文学小说

岳笑囡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241)

“成长小说”是指“一般以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描写主人公从童年、少年、青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主人公的成长,是内在天性展露与外在环境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在影响作用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促使他不断思考和反思。错误和迷茫是主人公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1]

国内学界的成长小说研究自20世纪末开始形成热潮,芮渝萍的《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孙胜忠的《美国成长小说艺术与文化表达研究》,徐秀明的《遮蔽与显现:中国成长小说类型学研究》,王军的《西班牙当代女性成长小说》等著作分纵、横向考察了德、英、法、俄、美、中等国家的成长小说发展史及其各自不尽相同的美学特征。

成长小说研究始于西方,故而学术界取得的重要成果也多限于西方文学领域。而在东方文学中,中国成长小说研究已经有所建树,却罕见对日本成长小说的解读,系统性研究更是几近空白。在这样的研究现状下,青年学者陈婷婷的《日本成长小说及其文化特性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成为国内第一部整理日本成长小说系谱的学术著作。该书通过梳理日本成长小说自20世纪伊始至20世纪80年代的流变脉络,构建出了具有创新价值的日本成长小说理论框架。

“成长小说”这一文类的最初范本源于歌德的《威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这已成为学界通识。有关该文类的界定,意大利文学评论家弗兰克·莫罗蒂(Franco Moretti)和日本的成长小说研究者池田浩士等学者均提出,将成长小说局限于德国17~18世纪的教育小说的这一看法,属于Bildungsroman(德语,多译为教育小说、修养小说)在狭义上的定义,在其广义定义上则应当包含世界文学中的成长文学[2-3]。同理,日本近现代史上几乎每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都会催生出成长小说,并且其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也会随现代化进程而相应改变。

日本的近现代史即是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相互碰撞、冲突、融合的激变史。它带来的诸种思潮百家争鸣、价值取向混乱、灵魂在新旧夹缝中进退失据等历史印记,深刻地烙入日本成长小说主人公的主体性建构之中。自近代涌入日本的种种西方文学思潮和小说技法令日本近现代文学萌芽生发,但其精神底流仍是东方式的,其与大和民族暧昧的语言、崇尚“物哀”美学的文学书写传统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构成了日本成长小说有别于西方成长小说的独一无二之色彩。

从文本外部来看,将个体成长置于历史洪流之中的成长小说向来是与时代的对话。那么,日本成长小说的流变同社会语境的变迁之间存在怎样的动态关系?主人公的人格成长是一种怎样的文化隐喻?再从文本内部来看,日本成长小说既具备成长小说的共性,又有着自己的审美尺度。那么,其美学风格又当如何诠释?种种问题的存在,意味着该领域仍是一个有待挖掘、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空间。

在框架结构上,该书绪论首先对“Bildung”这一成长小说核心理念的内涵追根溯源,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将日本成长小说由点到线的发展演进过程划分为三大时期,前三章分别阐述每一时期的文本生成语境,并对该时期的代表性文本进行细致解读,据此梳理出日本成长小说的流变脉络。第四章建立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透析日本成长小说的文化特性。

该专著既然试图厘清日本成长小说近80年来的系谱,那么在数量庞大的文本中必得删繁就简。著者基于文本结构、成长向度、人格修养、体裁篇幅这四大维度来进行文本筛选,大致依循明治、大正、昭和的政治时代史进行阶段划分,重点考察各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共8部小说,其全文共囊括20余部作品。其中既有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文豪夏目漱石和森鸥外的早期作品,亦有大众文学家山本有三、五木宽之的畅销长篇,更有若干尚未被译介至国内的“小众”作品。在对日本成长小说范畴的界定上,该书著者持谨慎态度,在尊重中日两国的专家意见的前提下,于合理范围内提出自己新的考量。

依据一定的标准、恰如其分的文本选择让文学理论有所归依。该书十分注重将宏观理论探索与微观文本研究相结合,对每部小说独具一格的艺术风采的批评鉴赏,亦使这部学术专著的读者得以享有兴味盎然的文学阅读快感。值得一提的是,该著作虽“着意于对日本成长小说的理论探讨与美学维度阐释”[4],其本意却不在于圈定成长小说为某一特殊文类而空谈一家之言,它将自身置于更宏广层面上的“具有普遍性的、随现代化进程而自然衍变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立场”[4]。著者始终将思想文化史同文本中展现的人之存在方式相联系,用以论证文学与文化间的互渗和共振。

“Bildung”作为成长小说的最重要内涵,最初是一种古典主义教育概念,追求让人内在的各种素质全面发展,通过完善自身进而参与社会改良和公共政治生活。然而,理想和现实的鸿沟在日本成长小说形成伊始就以极度难以调和的姿态出现,通过该书第一章对明治期(1868~1912)成长小说的剖析即可看出,日本近代知识分子正是因为充分摄取了先进文化,通过文学和艺术等进行了自我修养和陶冶,才让他们在缺乏自由的时代环境中,对自己的人生使命感到彷徨。相比西方经典成长小说,日本成长小说的主人公很少能够成为成熟的大人,亦难以获得名声和地位,他们的成长具有先觉者的特质,也不可避免陷入先觉者的悲哀。

该书第二章指出,大正时期(1912~1926)的成长小说相较于明治时期来说,在主人公身份、对自我的把握,对性的感知等方面出现了明显差异。但这两个时代的作品立场并非全然对立,大正期追求独立、自由的风气同明治末期悄然兴盛的青年“修养论”之间乃是流与源的关系。修养论至大正时代发展成为“大正教养主义”思潮,其核心旨趣是重视人格培养,追求精神自由,探索人与自然乃至宇宙间的关联。以教养主义为首的几种主要的时代思潮均与大正期成长小说发生着密切互动,其典型例证便是被誉为日本“小说之神”的志贺直哉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暗夜行路》集结了大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文学创作与人生境界、自我存在与生命价值等问题的思考,主人公逡巡于理想和现实之间,被“渴望孤独”又“向往亲密”的情感需求拉扯,一度濒临精神分裂,最终他以一种极具宗教意味的方式回归“自然”。不同于西方成长小说中对自我主体性的重视,《暗夜行路》的主人公反是将“自我”于无边虚空中消解,达到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经由这种超自然的体验之后,其迷茫痛苦才得以解脱。著者指出,主人公的漫游是一种寻找清净山水、回归田园的封闭式成长路径,这种重视且享受在孤独中的内省的思想,正呼应着“大正教养主义”的精神修养特征。除此之外,有学者指出,小说前半部分中,主人公的“原罪”意识最后是以东方式的为人处世观来加以克服的,而后半部分中,主人公通过与自然乃至宇宙的调和,达到天地人相互一致的境界,也是东方式调和思想的根本内涵。[5]由此管窥,自近代涌入日本的西方文学思潮和小说技法虽令日本近代文学萌芽、生发,但其精神底流仍属东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日本成长小说与西方成长小说之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市民社会的兴隆期,歌德当时有意识地强调对德国国民的指导和教化,以《威廉·麦斯特》为代表的德国成长小说所传达出的理念与国家、社会等公共空间密切相关,包含着作者试图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政治理想,因而其中的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往往是积极入世的。该书著者通过对典型文本的阐释,指出日本成长小说中的社会维度是相对萎缩的。第一是因为日本社会中的近代自我长期受到政治权力的挤压,文学空间亦只能局限于个人事务领域。第二是因为教养主义提倡的通过广泛阅读来独自修养的人格成长法欠缺公共性和政治性,使其不具备对抗外界秩序的力量,故而主人公只能通过在自身内部构筑起相对稳定、调和的秩序,来淡化外部世界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因此,其成长具有迂折反复、格局狭小、思多于行的特征,流露出回避他者的“出世”倾向。

该书第三章将昭和时代分为战时期、战后前期和战后后期来分析日本成长小说的嬗变。战时期的成长小说刻意回避了意识形态的渲染,几乎不流露对任何理论和思想体系的推崇,但这一现象恰恰正是意识形态的表征。著者敏锐地发现,一部分“转向文学”甚至具有与成长小说相同的结构和叙事。在这一章中,著者依然注意将以教养主义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介入文学研究。在战后前期的混乱无序之中,教养主义“圣经”——《三太郎的日记》(阿部次郎 作)仍在被无数大学生争相阅读,领悟该如何把握生活的方向,抓住人生的本质,依然是彼时知识青年最大的希求与渴望。20世纪60年代过去之后,青年们共同反抗体制和权力、共同抱有激昂情绪的时代也随之终结,开始走向经营个人生活的时代。在现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单一的价值秩序已经瓦解,教养主义自身存在的悖论亦日益暴露,故而成长小说中透露出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和“去教养化”。同时,这一时期的文本较之于先前,主人公给人以更为鲜明的“青春期”况味。

昭和时期(1926~1989)跨度很长,经历了数次社会的动荡与剧变。相对于其他年龄层,青年一代的自我和人生最为显著地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预。书写青年的人格发展的成长小说的意义即由此体现,它所描述的大多并非孤立、罕见的现象,而是透过个体遭遇的挫折、经验、顿悟或成长的延宕来展现一代人所面临的历史情势与时代风潮。诚如著者所言,成长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成长小说纵横维度的交织点上,在自主可控的范围内选择人生道路,历史和人物心理在其人生运动轨迹上构成了某种统一。

该书第四章在整合前三章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日本成长小说的文化特性予以揭示。指出日本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与西方经典成长小说更为贴近,总体呈现的是人格的“上升志向”,但具有迥然相异的文化内涵。著者提到了几个关键性成因,一是教育敕语提倡的主从伦理已经内化为日本国民性的一部分,主体往往会质疑甚至否定“遵循自我天性生存”的个人主义,造成其行动上的犹豫和心理上的不安。二是日本文学历来的非政治性与社会公共意识的稀薄,导致日本成长小说中对社会图景的勾勒模糊不清,主人公的成长空间相较于德、英等国的成长小说狭窄得多。即使是吸收了德国式修养精神的大正教养主义,其核心价值诉求却是走向泛国界化、泛公共化,缺乏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力量,也让成长主体滋生出让精神游离于时代之外来打破自身困境的思想倾向。三是务实的国民性格与求真的文化传统,使得日本成长小说在叙事特点上浸润着日本文学特有的“私小说”特质,多穿插各类独白式文体,不讲求故事情节,偏重情绪化而非理性的表达。简言之,日本成长小说不仅关联着东西方的不同文化,更体现出日本人精神世界的独特性,跛行的近代自我与内省、封闭的知识分子气质等特质融合、交织,构建起独特的日本成长小说诗学。该书在这一点上所作的探索,体现出著者在本质性创新上所付出的努力。

成长小说从17世纪开始绵延至今,映射出每一段历史时期中的人承受了怎样的外界压力,浸染了何种文明与文化,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中如何被塑造、被改变。从一个个个体或璀璨或黯淡或跌宕或平凡的人生中,我们窥见的是其背后社会历史的巨变,以及处在历史现场的人对生命、事业、理想、信仰、爱情、家庭等他们认为最具价值的事物的理解。而贯穿在上述著作的问题意识、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中的,正是此种先端的学术视野与温暖的人文关怀。该书无论是探讨日本成长小说发生的渊源,或是通过文本分析以考察主人公的成长路径和社会文化思潮之间的呼应与抵牾,抑或是在揭示日本成长小说的艺术审美与文化内涵之时,都从未轻视过历史、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呼应与互构。

由上,这部新近的《日本成长小说及其文化特性研究》为学术界注入了成长小说研究的新鲜血液。该书在呈现日本成长小说整体面相的同时,又能兼顾日本文学的书写传统和日本文化的审美特性,勾画出日本成长小说的诗学特征,是一部结构规整、论证严密且内容详实、注解细致、文体凝练成熟的学术著述。读者通过此书可以概窥日本成长小说的系谱,了解日本成长小说的叙事范式及其东方式的文化特性,亦可从中发现日本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新的阐释视角。即使脱离时代背景来看,主人公在灵魂疆域与世俗生活之间迷惘、困顿的成长历程亦可看作具有普世意义的隐喻,让人不禁掩卷沉思:“究竟知识误我,我误知识?”何以评判“修养”对人格的塑造,于人生的意义,于时代的价值?当今的我们需要的又是怎样的“修养”?

猜你喜欢

著者文学小说
我们需要文学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参考文献中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只著录其姓吗?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部论坛》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