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对策研究
2021-12-29杨萍
杨 萍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225009)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和主张,不以别人的是非为是非,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发自内心的认同,对文化强国发展前景能够形成倾向性广泛共识,是对文化生命力抱有坚定必胜的信念。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五千多年岁月和风雨的历练,积淀了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四大名著、二十四节气、中医中药等中华传统文化,也形成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孝悌”等道德观念和生存智慧。这些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集体记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炎黄子孙文化自信的基石和底气。
(二)中国特色革命文化的自信
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凡此种种,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也壮大了文化自信的思想阵地。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髓和主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和时代解析,是对文化自信内涵的丰富。
二、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一道,构成了我国重要的战略理论,必须始终坚持。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对“四个自信”了解甚少更谈不上传承,文化自信存在一定的缺失。
(一)奉行虚无主义,无视传统文化的作用
部分学生脑子里民族意识淡化,道德信仰危机,当面对形形色色的道德观念时,由于缺乏对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索性玩起拾人牙慧的“后现代”深沉,把脑子清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做选择,以为这样可以明哲保身,殊不知,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因为空洞的脑袋迟早会被装点别的什么东西,这时候装什么就至关重要了。
(二)淡化弱化传统文化,丧失传统文化初心
提到传统文化,很多人便会联想到文绉绉的“之乎者也”,对传统文化缺少应有的敬畏和尊崇,与脍炙人口的网络语言、充满挑战性的网络游戏以及其他有关感官刺激的重口味(包括黄色文化、暴力文化等)网络文化相比,无论感官冲击力还是趣味性都没有竞争力;同时,受功利主义影响,高职学生觉得这些提升人文素养的作用似乎不能立竿见影,更热衷于对就业有直接帮助的专业课程。
(三)以点概面,怀疑或否定传统文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总有其两面性。不可否认,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优秀部分,也不乏等级观念、宗法关系和小农意识等一些糟粕。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不能形成正确认识和积极认同,一味关注其负面部分,片面放大糟粕部分,用偶发的小概率政治事件来替代常规事件,以偏概全,以此怀疑或否定传统文化,甚至存在排斥、抗拒、诋毁传统文化的现象。
(四)推崇西方文化,传统文化自信出现重心漂移
近年来,国人似乎也有崇拜、模仿西方文化的趋势。追捧日韩或英美影视作品,对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热情高涨,而主动阅读历史类书籍的却寥寥无几,对书法、棋艺、茶道、武术以及其他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了解甚少。传统文化敬畏感日渐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冲击、压缩乃至被替代的风险。
三、主要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教育主体缺位
首先,学校迫于科研排名和就业排名等现实原因,片面地、功利性地把工作和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程上,人文专业和相关素质教育课程能压缩则压缩,不能压缩的则列入边缘化选修课中,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学生精神文化意识薄弱、文化自信危机的诱因。其次,从家庭教育来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存在断链现象。一些家长是伴随市场经济成长的,经济意识较强而文化意识较弱,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次,从政府功能定位来看,一方面,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导向意识不足,财政投入力度不够,制度和法律建设不完善,存在职能“缺位”现象;另一方面,政府对文化产业统管过多,角色长期错位,造成文化类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保障,制约了企业发展的活力。
(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缺乏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文化消费市场存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一方面,西方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无端质疑中国,利用新冠疫情大肆抹黑中国;他们凭借垄断全球最优质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利用文化双向交流的机会,携带政治阴谋,披着文化思潮的外衣,在我国文化消费市场输入他们的文化产品,隐蔽而巧妙地大肆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宣扬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推崇西方低俗、庸俗和恶俗的价值观,打乱我国实现文化自信的步伐和节奏。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因循守旧,缺乏新的素材和新的刺激,缺乏对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行动力,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包装,造成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与时俱进,不符合新形势下大众的兴趣和口味,导致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被束之高阁,国民每天接受的是他国的文化产品,久而久之,本国的文化安全基石就会越来越脆弱。处于“三观”形成和发展期的高职学生,如果缺乏坚定的立场或对外来文化的甄别能力,就很可能致使文化消费选择出现异化,在不经意间建立起以西方为主的参照系,不知不觉中被外来文化渗透和同化。
(三)新媒体渠道管控存在漏洞
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单纯地依靠课堂、依靠书本、依靠教师来获取信息,而是通过数字媒体、网络、移动等终端了解社会。新媒体这把双刃剑在帮助人们获取便捷信息的同时,各种有害的、非法的、具有煽动性的、暴力的、色情的信息也开始在人群中不知不觉地扩散。作为“线上文化消费”重要主体的高职学生,自律能力不足,易受消极、顽废思想的干扰,容易萌生寻求刺激、追求冒险的猎奇动机,容易引发蓄意发泄的情绪,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源。
(四)传统文化消费没有达到预期
首先,文化需求得不到释放。文化消费不同于物质消费。大多数的文化消费是一次性消费,消费过程很短,因此,人们受文化价值认知偏差影响,往往愿意花几百元吃一顿大餐、买一件衣服,却没有花几十元钱看一场电影的欲望,大部分人的人文情怀被逐利思想取代,在人们的消费选择中文化消费往往排序靠后。受文化水平和层次影响,文化消费以流行视听娱乐消费为主,很少阅读经典,传统文化消费几乎成了曲高和寡的摆设。其次,由于现有的文化供给量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导致文化消费定价偏高。以景点门票为例,5A级景区门票旺季都要达到150元左右,虽未超出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却远远超出了人们的心理价位,因此抑制了人们的文化消费冲动。
四、新媒体时代构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高职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必须看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无比广阔的舞台、无比深厚的底蕴和无比强大的定力,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对本民族主流文化的高度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并积极笃行。
(一)供给主体齐抓共管,形成正能量教育合力
虽然每一个中国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但并不能自发产生文化自信,必须依靠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的广泛参与,依靠先进文化的指引、高雅文化的熏陶、生动活泼的娱乐消费文化的激发使人们在情感上认同、在行动上自觉接受,从而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1.学校层面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传统职能之后的第四大职能。诚然,新形势下大学各种硬指标考核排名压力很大,但是必须统筹兼顾学生全面发展对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求,对于短期内不能看出明显效益的文化育人工作还是应该坚守并常抓不懈。一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上,保证教师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学习理解文化消费和文化产品所传递的精神内涵与价值体验。同时积极创造学习机制,从领导干部到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全员培训,使他们对传统文化、媒介管理等知识有系统全面的认知,具备高度的文化责任感和历史担当,言传身教,带动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养成。二是逐步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发挥好课堂主阵地作用,除了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必修课程外,还应该适当开设如中国古诗词赏析、中华经典品读、中华剪纸艺术、书法等传统文化公选课,将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学生头脑。注意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比如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以及参观名胜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等活动,了解风土人情、民俗风尚,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体验不深、认同不高的问题。三是要拓展校园文化。可以在宿舍、食堂、图书馆旁边建造书报亭,提高校园内体育馆、音乐厅、阅览室、报告厅、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利用的便捷性,鼓励师生创作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鼓励开办画展、音乐会、分享会等,切实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密切关注师生文化消费的网络阵地,组建新媒体舆情监管队伍,及时把控校园舆论和新媒体舆情的敏感问题,合力搭建校园文化环境的各级“防火墙”,防止网络教育阵地沦陷。
2.家庭层面
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第一任教师就是家长。家长如果能够真正负起责任,意识到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孩子的文化传承教育,为孩子订阅有关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书籍报刊,鼓励孩子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激励孩子观看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并且通过自己和孩子一起“每周学一首诗词”“每月读一本经典”“每季走近一位大师”“每学期汇报一次心得”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为孩子良好品德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3.政府和社会层面
继续完善制定相关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政策,“盘活”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对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宣传与开发,优化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故居旧址、名胜古迹等布局,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投入和税收支持,保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有效供给。另外,还要重视文化人才的供给,保护并培养一批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高端紧缺型文化人才、高层次领军人物,鼓励他们围绕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定期推出一批有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文化成果。
(二)对文化产品客体实施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
在内容上,尽可能挖掘传统典籍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元素,提炼出与大学生现代生活所追求的正当利益和行为期待保持一致、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图式相契合的教育内容,以此不断补充、拓展、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形式上,由于新媒体背景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标配,因此,可以抓住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融合的切入点,借助贴吧、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结合视频、音频、声音等生动活泼的传播形式,利用大学生熟悉和推崇的话语体系,通过好看的故事、好玩的游戏、好听的歌曲将具有正能量的文化推送给大学生,真正使传统文化能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热爱,并在大学生心中扎根。
(三)激发文化消费需求
1.解决好文化消费的自觉与认同问题
要充分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由来、形成过程、发展状况,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强调文化自信并不是要求过度信赖现有文化发展水准,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紧扣“优秀”二字,把认同和传承的重点放在核心思想理念上,放在中华传统美德上,放在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上。马克思认为,一个人“要多方面享受,就必须具备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因此,要提升人的修养,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理性选择网络文化消费内容,科学掌控消费时间,提高对海量网络信息的甄别、过滤和选择能力,有效分辨、鉴别那些为吸引大众眼球捏造的无真实来源的媒体信息,同时负责任、讲道德地转载分享,从而解决传统文化从“爱一时”到“爱一世”的问题。
2.解决好文化消费的经济能力问题
文化自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当代的重建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国家“硬实力”所提供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机制,只有收入高了,“闲钱”多了,才会激发人们文化消费的欲望和能力,带动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
(四)做好文化消费市场渠道的把控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都为人类文化发展贡献了力量。在文化交往过程中,不能因为一些国家经济实力强大,就抬高这个国家的文化价值;不能因为一个国家的国力不强,就轻视它在文化方面的发展与贡献。在多元的开放的文化市场,主流文化与外来文化应该保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主流文化安全是前提,对外来文化一味堵是行不通的。马克思说:“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那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的形式呢?”越是堵,人们越是好奇,越会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它。与其这样,不如积极主动地净化文化消费市场环境,形成主流文化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以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姿态接纳外来文化,及时制止低俗、反动、腐朽的文化产品,从源头上做好文化市场的“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