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西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实证研究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

2021-12-29王晋茶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豫西村落技艺

王晋茶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472000)

一、豫西传统村落概况

(一)建筑形式

地坑院采用了建筑上的逆向思维,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形进行下沉式挖掘,让建筑物与大地合二为一,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形迹,这与民居建筑中普遍使用的上竖式材料堆砌,耸立于地面之上的建筑物迥然不同[1]。

从上往下看,地坑院是一个方形的天井窑院[2],站在院中央往上看,天似穹窿,有天地之合之势,因此,可以看出地坑院的整体建筑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3]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例证。

(二)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位于豫西的三门峡陕州区,是仰韶文化发源地,使位居于此的传统村落也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地坑院里的营建技艺、剪纸艺术、澄泥砚制作技艺被选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院内无形的婚俗文化等黄土塬里展示出的场景、礼仪,与天井院内的窑洞、窗花、方格土布映衬在一起,传达出院内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审美境界,有形的物质遗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民居文化生态的基因。

1.营造技艺

地坑院这种一反常规的建造方式,决定了其营造技艺别具一格、珍贵罕见。营造地坑院需要经过择地、相地,定向、放线,挖天井、窑院,砌窑脸、檐口、拦马墙,加固窑顶、建排水,扎窑隔、安门窗,粉墙、作地面处理,砌炕灶等。以上各个步骤都包含正确的尺寸、做法要求。这些营建技艺搭配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众多行当工匠的通力协作,才能建造出一座座关系到家族兴衰成败、子孙繁衍等大事的方院子。2009年3月,地坑院的营造技艺先后被三门峡市政府、河南省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 年被文化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村落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好例证。地坑院剪纸文化源远流长,受仰韶的彩陶文化、商周的宫廷文化、汉唐艺术以及道家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村落剪纸艺人的剪纸作品中经常能见到仰韶彩陶上的鱼形、绳纹、水纹、日、月、云等美妙的图形及青铜器纹饰、汉唐砖雕的花鸟图案等身影[4],另外,村落居民春节会贴的黑色窗花、结婚时贴的黑色顶棚团花等也广泛体现出夏代崇黑的观念。

3.澄泥砚

澄泥砚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品和书法用具之一,它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时期。从唐朝开始,澄泥砚便和端砚、歙砚、洮河砚并列为“四大名砚”,迄今为止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澄泥砚制作工艺独特[5],使用仔细澄洗过的细泥加工后烧制而成,质地细腻,加之澄泥砚贮水不易干涸、历寒不易结冰、发墨不易损毫、滋润胜水等特点,受到前人的广泛赞誉。澄泥砚可因烧制过程及时长不同,呈现出众多颜色,甚至一砚多色。这些五彩缤纷的澄泥砚由种类繁多造型古朴的澄泥砚瓦制作而成,十分珍贵奇特,其中“虎砚”“蛙砚”“莲花簸箕砚”等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更有一些造型奇特的随型砚,大者近尺,小者二寸。

二、地坑院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地坑院是我国用典型减法营造的古老的生土建筑之一,这种负建筑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公元1139 年,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在《西征道里记》里这样记录:“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方法是“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又说,窑洞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这可成为研究南宋历史的依据之一。豫西附近许多村落都有明清时期地坑院的遗存、遗迹,加之地坑院中内容广泛、题材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大多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成为研究清末民初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当时当地民俗风情的珍贵史料,极具历史价值。

(二)科学价值

地坑院看似古老的技艺,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依据。我们从其营造技艺可以看出,它拥有完整规则的营建工艺口诀以及基础数据,其中绝大部分和现代建筑理念相吻合。如:(1)主位应稍偏,根据:“庙正院不正”;(2)主位应高大,遵循口诀:地势“上高下低”,天井定“上宽下窄”,主窑设为“九五窑”,其他窑设为“八五窑”等,反映尊主理念;(3)窑洞内要“前高后低”、必“前宽后窄”、定“扑门仰窗”等要求,与通风采光的基本原理相适应;(4)独特的模数制,地坑院建造过程中使用土工尺子,5 尺的长度与古时男子的普遍身高相仿,并且通过尺子的数值合理控制各个建筑部位,以保证人体活动所必需的空间;(5)地坑院的环境负荷约为零,体现出了这种古老建筑的生态性、极强的环境适应性以及传承有效性。

(三)艺术价值

1.独特性

地坑院不仅建筑形态、建造方式独一无二,而且传统民居中蕴藏的古老语言、历史传说、民俗民风、夏朝崇尚黑色的颜色偏好文化以及黄河金三角秦风晋韵,更是与河南生态相互交织映衬,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文化园地。

2.艺术性

地坑院构思奇异,拥有自己独特的空间和建筑符号。20 世纪30 年代,德国人包·鲁道夫斯基(Rudofsky Bernal)在其著作《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用“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评价三门峡地坑院,这便是地坑院专属的艺术魅力。

(1)设立专项基金,2017年河南省财政厅设立了“支持自贸区和跨境电商发展专项资金”,运用B2B模式作为扩大河南省贸易出口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传承发展价值

地坑院中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传承发展价值,尤其是陕州澄泥砚。澄泥砚的传统制作工艺、烧制手法及古朴独特的艺术造型极为罕见珍贵,但市场上却不多见。近年来,他们开发出的不同种类的工艺礼品,美轮美奂,造型精致,这已然成为该地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具有很大的传承和发展价值。

(五)学术价值

重视原创性建筑以及技术的探索、持续关注建筑群及非物质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不断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性,作为生土建筑代表之一的豫西地坑院正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三、面临的困境

(一)大量被遗弃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居住观念的改变、当地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国家土地整治政策的导向等原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豫西传统地坑院被大量废弃,有的甚至被填平复耕。

(二)传统技艺濒危失传

现在掌握地坑院营造技艺、澄泥砚制作和剪纸艺术的手工艺人已年龄偏大,加之几乎不再修建地坑院,珍贵的营造技艺已无用武之地,正面临濒危失传的境地。随着现代社会书写工具的不断发展和变迁,花样繁多的笔具琳琅满目,传统砚台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导致澄泥砚瓦的生产者销声匿迹,此项传统技艺也正陷入失传的窘境。据调查,在20世纪90 年代,有人开始生产澄泥砚的工艺礼品,豫西人马寨村制砚人的后代,开始重操旧业烧制澄泥砚台,但由于传承空间受到挤压,缺少创新,导致式样陈旧,不受市场欢迎。长此以往,此种技艺必定失传。因此,做好陕州地坑院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豫西文化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文化认同缺失

在豫西的传统村落中,很多都处于“寒窑”和“冷窑”的状态,以前人丁兴旺的地坑院景象一去不复返。究其原因,可以说是人们文化认同缺失导致的[6]。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把高楼大厦作为生活质量高低的评判依据和追求目标,地平线下的地坑院就自然而然地被村民当作贫穷的象征,其文化价值被后人逐渐忽略。

四、保护与传承措施

(一)政策保护

行政措施:三门峡陕州区政府制订并实施了为期五年的保护计划[7],开启全面保护传统村落的新征程。陕州区政府还将澄泥砚的保护列入建设文化强区规划中,多种举措并施,加大保护力度。

建立长效保护机制:通过建立保护地坑院领导小组等专门机构更好地给予地坑院有效的保护。健全地坑院研究保护推广中心的职能[8]。

(二)传承保护

一是建立几所民间艺术保护中心,例如组建地坑院营建技艺公会,成立传统村落营建技艺研究保护中心等。

二是积极实现活态传承[10]。实时公布各项技艺传承人名录,同时为他们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如将民国时期亲身参与过澄泥砚瓦制作的技艺人——“永兴堂”王国仓等,给予补助。

三是采取保护和传承传统生产工艺的举措。在陕州区人马寨村成立澄泥砚瓦传承研究基地,旨在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全方位把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全部记录下来,建立数据库。同时政府给予补贴,帮助人马寨村继续生产澄泥砚,使此项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下去。

四是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从科学角度提升保护层次。如政府通过持续搜集遗落在民间的各式传统砚台,回收保管、分类整理,不断研究,把最终完成的研究成果以出版专著的形式,实现对其的发展和保护。

(三)发展保护

正如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楼庆西评价的那样,“地坑院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在农村,它全面记载了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形态,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1]这种在特殊的人文历史环境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地坑院型传统村落,面对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正经历着一场劫难。抢救与保护豫西传统村落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各方协同,不断运用新方法和新技术让其文化价值传承下去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豫西村落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豫西地区雪松的栽培与管理
豫西烤烟成熟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