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高职学生影响表现形态透视及治理
2021-12-29赵丽梅李云飞
赵丽梅,韩 雪,李云飞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随着网络上出现大量的博人眼球的篡改国家历史、诋毁社会历史、丑化国家领袖和民族英雄的文章、帖子、段子,甚至有很多公众人物和“流量明星”在微博上不惜虚构史实,大肆发表和转载一些不当言论,直接或间接地彰显了这些人背后的政治意图以及错误的价值观念。在当今法治历史时期,抱有明确政治意图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助于网络平台大肆传播,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作用。作为思想较为活跃、上网用网频率高的高职学生来说,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和行为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深刻揭露其错误与荒谬。
一、网络中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原因
当前,我国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中的泛起促使我们进行反思。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产生并非偶然,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国内社会转型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影响,更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有力支撑。
从国际背景来看,上世纪90 年代的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急剧转入低潮,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走向,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思想走向,而在这个时期西方反共势力则更加企图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从国内背景来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社会上突然出现了一股怀疑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他们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号,在思想领域提出了所谓“告别革命”“告别乌托邦”“告别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张。他们在“反思历史”的名义下,利用我们党经历的曲折,任意夸大党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编造历史、诋毁英雄人物,制造思想混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变得日益普及,人人都是网络信息制造者。尤以青年为主要群体,为了吸人眼球,获取流量而赚得人气用以盈利,在网络上徒张声势,对国家历史、打着“学术研究”和“重新认识”的名号对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只抓一点或某些局部事实,以偏概全,无限放大其缺陷。用所谓人之常识、常理、常情来污蔑特定历史事件、历史情境中英雄人物的超常行为,以今天的标准要求、评判(实际上就是变相地贬低、否定)英雄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中的思想和行为。
二、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特点
高职学生在广大的青年网络用户中占有着很大的比例,而他们又是我国宝贵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在未来的成长中很多人都将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由于高职学生在认知发展和思维方式的不成熟性和不可控性,这些群体就成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
(一)传播媒介多样化
历史虚无主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表现出了媒介的日益丰富性,比如通过QQ、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型社交传媒进行传播。这些APP 几乎成为网络用户每日必须要使用的软件,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们更加热衷于使用这些社交聊天软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散布者大量地使用这些软件平台,向广大的网络用户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调查表明,近30%的受调查者是通过传统媒体渠道接触,而70%则是通过微博、微信及朋友圈,抖音等新的途径和方式接触到历史虚无主义信息[1]。由于这些社交软件的使用频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思潮的传播。西方敌对势力不惜花重金雇佣专门的写手,专门写一些文章、帖子、段子来定向地推送给目标浏览者。
(二)传播内容隐性化
过去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内容主要通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方式进行传播,受众群体很容易将其识别出来。现在,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内容变得更加隐蔽,如将历史虚无主义内容改编并嵌入到大众喜闻乐见的恶搞视频、流行音乐、吐槽弹幕、网络游戏中,这些通俗、大众化的信息很容易让群众信以为真。同时,为迎合网络视频简短化、娱乐化的特点,历史虚无主义编撰者随意剪辑、拼凑历史片段,植入幽默搞笑的话语将其编辑后,在各种网络平台发布,使“三观”尚未形成的青年大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网络上时而会出现着对我国国家领导人的歪曲、抹黑,否定他们的历史功绩,甚至无端编造一些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还有为诋毁我们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英雄人物等。
(三)传播群体大众化
过去传统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受到信息技术和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其传播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和部分历史爱好者,影响范围比较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90后成为“网络土著居民”,人人都成了互联网的代言人,上网人数大规模增加,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群体开始大众化,从小学生、青少年再到中老年,从农民工、知识分子再到白领阶层,无一例外的会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2]。
三、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高职学生思想形态透视
(一)削弱高职学生的政治信仰
高职学生尚未步入社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他们的想法往往不够成熟,有的学生还不能够明白是非,很容易被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迷惑,开始质疑人生、怀疑社会,逐步削弱政治信仰。历史虚无主义颠倒黑白,篡改历史,给大学生造成思想混乱,政治观念倾斜,形成负面甚至是错误的政治认知,进而削弱共产主义在大学生政治信仰中的核心地位。近些年来,部分西方国家打着“自由”的旗帜,宣扬美化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严重冲击大学生的政治意志,使大学生政治意志动摇,从而淡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
(二)弱化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监管的漏洞,致使一些高职学生胆大妄为,甚至冒着违法的风险,蓄意歪曲社会事实,恶搞、质疑甚至诋毁英雄人物,随意在网络上散播,将社会责任意识弃之不顾[3]。而网络中扭曲的历史和错误的价值观念一旦渗透到高职学生中,就会破坏他们已有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等,从而导致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三)扭曲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在新旧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下,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也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普遍呈现出价值多化、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强等特点,也存在功利心强、心理扭曲、焦虑恐惧的问题,他们极容易受到其它思潮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者编造的“新历史故事”,从诋毁和否定革命领袖的历史功绩出发,歪曲丑化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在情感认知、思想态度及具体行为都将产生严重影响,出现愤世嫉俗、轻生厌世、重利轻义气、极端个人主义等情况,致使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严重扭曲和偏差。
四、应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与治理
(一)不断强化学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学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是职业院校战胜风险挑战,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总览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党的最高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对于职业院校学院党委来说,总览全局、协调各方,就必须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有更高的政治占位、更远的发展眼光、把好舵、定好策、从政治、思想和组织上不断加强领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权[4]。发挥学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关键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署,切实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等专业队伍建设,使其成为高职院校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培育高职学生积极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消极影响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依法管网治网力度,不断净化网络空间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管和治理,是应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举措。首先,国家要加快推进依法管网治网,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监管体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专门调查架构,完善问责惩戒机制,实现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管理常态化、制度化、法律化。其次,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信息挖掘功能,甄别网络舆情动态,建立防控体系,对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涉及的各类历史信息进行全面排查,消除不良信息和错误言论,并对相关的账号进行查封,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相关的发帖人进行民事诉讼,甚至是刑事诉讼,坚决切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的渠道。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大数据系统实时掌握学生用网动态,一对一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精准打击网络虚无主义。最后,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教育网民自觉抵制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倡议文明上网。
(三)强化高职学生的政治信仰,端正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应该增加能够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课程,帮助他们提高辨别错误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性、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5]。一方面,要立足思政课主渠道,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只有教育感召高职大学生相信中国共产党、拥护和热爱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情感的认同,才能为反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借助公选课、社团、讲座等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教育教学,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师生学习生活各方面,引导高职学生了解历史真相、理清历史脉络,得出历史结论,引起高职学生对红色精神的情感共鸣与认同,并对红色精神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和讲解,开展革命理想信念教育,促进高职学生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在教育中激发学生炽热的爱国之情与崇高的人生追求。只有青年大学生能够领悟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理论、奋斗目标、纲领路线和历史事实,他们才会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