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泸州老年教育的调研与思考

2021-12-29邓祖明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泸州市泸州民办

□刘 著 邓祖明

【内容提要】通过对泸州市老年教育情况进行调研,深入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探讨政府主导、各级支持、社会参与拓展老年教育的可行性,提出了在质量上提高、体制上规范、方式上创新、模式上变革的初步思路。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提出,要“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老年教育这个“夕阳事业”乘势而起,育先机、开新局。

泸州老年教育的现状

据泸州市民政局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01.8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72.60万人,占总人口的14.25%,标志着泸州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泸州市注重老年教育经费投入和老年大学校区建设。2019年,四川省民政厅分别拨款100万元、50万元,用于泸州市老年大学、泸县老年大学发展。泸州银行、攀枝花商业银行、西南医科大口腔医院、西南医投集团等单位,主动参与老年教育事业,在资金、技术、活动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援助。

目前,泸州老年教育多点开花、层次发展。市老年大学和龙马潭区、泸县等6个区(县)老年大学运行规范,蜀南气矿、泸州天华公司、攀枝花商业银行等企业也建立了老年大学。据统计,2019年,全市10所老年大学(学校)共招收近2万人次学员。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广播电视大学、市文化馆、市妇联等,还开办了太极班、书法班、排舞班、妇女合唱团等,吸引1万多人次学员参加培训。泸州市老年大学在全市老年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龙头引领作用,据统计,2019年开设295个班次,招收学员14384人次;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春季学期没有开课,秋季学期复课开设155个班,招收学员7028人次。

泸州市针对老年教育“一座难求”新矛盾,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模式。2019年4月,在市政府主导下,市老年大学与西南医投集团签订了“融合老年教医养,开启老年新生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春江酒城嘉苑共建“泸州市老年大学春江学院”,开启“教、医、养”三位一体老年教育新模式,拉开了校企合作序幕,开了教育、养老两大行业结合的新局面。

泸州老年教育的困境

一是社会需求与学校现状的矛盾。泸州老年教育招生对象是4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适龄人数远超承受能力,老年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和供量缺乏的矛盾比较突出;这批适龄老年人中,许多接受过大学教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安排,对教学品质的需求高。新冠疫情的发生,对集中开展老年教育的大班制也提出了挑战,必须求新求变。网络的普及,网上购物、网上交流等新的生活方式对老年教育提出新课题,老年教育必须在危机中寻新机,以适应时代发展。

二是“一枝独秀”与“百花齐放”的矛盾。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市老年大学无论教学场地、招生人数、办学规模、专业设置都走在全市前列。龙马潭区、纳溪区老年教育发展状况较好,其他区(县)及企业老年教育基础建设有一定差距,有的区还没有区级老年大学。全市126个乡镇(街道)、1144个村(社区)中,大多数没有老年教育机构,没有老年教育阵地。

三是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的矛盾。政府办学如收费低,门庭若市,“一座难求”;但若收费过高,体现不出公益性,不符合办学宗旨,不利于老年事业发展。社会办学如收费低,难以维系;收费高,生源又无法保障,门可罗雀。

四是机制体制的困境。目前,泸州市老龄办归卫健部门管,老年教育由民政部门牵头,退休的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活动由老干部局组织。原市老年教育指导中心已注销,市老年大学对县(区)老年大学没有领导、指导职能,只能靠市老年大学协会组织开展全市性活动。企业等民办老年教育机构缺乏政策支持,办学机制有待完善。

对泸州老年教育发展的思考

一要扩充老年教育资源。对全市可利用的老年教育资源进行详细挖掘整理归类,变“一枝独秀”为“遍地开花”。在老年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院校开展老年教育,在总工会、文化馆、乡镇(街道)、村(社区)、大型企业等增设老年教育机构。依托有旅游资源的乡镇、气候适宜的景区、环境优美的社区,打造特色颐养小镇、康养民宿区、老年教育示范点。整合现有资源,打造适合老年人的教育文化产品与服务品牌,为全市超过户籍人口数20%的老年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完善老年教育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资源有了,覆盖广了,社会效益就会逐渐显现,老有所学就不难了。

二要培养老年教育人才。目前,老年服务人才较多,但从事老年教育的专业人才相对缺少。建议重点依托西南医科大学、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河学院等院校,培养从事养老服务、老年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将老年教育服务管理、养老文化事业知识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提升老年教育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发展老年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市、县(区)争取本级教育部门支持,建设老年教育专家库和师资库,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制定激励措施,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生、退休教职工等到老年教育机构兼职任教或从事志愿服务。

三要拓展老年教育渠道。理顺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变“九龙治水”为职责清晰。明确主要负责部门,将老龄办、老年教育指导中心、老年大学协会等尽量整合,让老年教育规范运行。探索建立老年教育通用课程教学大纲,促进教案教材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加强对老年群体教育需求调研,根据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身心特点,利用互联网搭建网络平台,形成“互联网+”的老年教育新模式,为足不出户的老年人提供远程教育。推进老年人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方便老年人通过手机、电视、电脑、平板等接受教育。探索网上老年教育免费模式升级为合理收费模式,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要探索民办老年教育。泸州诸多针对中、小学生的校外辅导机构,都是晚上、周末开展辅导教学,工作日的白天,场地、设备、教师等往往是闲置的。因此,笔者认为,可充分整合资源,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探索老年大学与校外辅导机构合作办学,实现双赢。从政府的层面,支持独立举办、合作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民办老年学校。可借鉴校外辅导机构发展民办教育的运营模式,推动民间资本投向老年教育,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另外,通过冠名、合作建设等形式,吸引企业捐赠或投资老年教育。政府主导、各级支持、社会参与,对从事老年教育事业的民办企业,在校舍建设、租赁、用地审批等方面给予实际支持。加大对老年教育经费投入,政府出台鼓励措施,参照补贴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模式补贴民办老年教育机构,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老年教育。■

猜你喜欢

泸州市泸州民办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老窖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油纸伞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邢兴怀 泸州老窖香水背后的男人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对泸州市游泳池安全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