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中职生源学生现状及教育管理思考

2021-12-29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础课生源理想信念

庄 岩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2014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考录取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职院校成为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继续求学的选择。完善和提升高职阶段中职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1]。

一、高职院校中职生源学生的现状

(一)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缺乏

中职院校通常重视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和引导工作在中职教育期间占有较大的比重,针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占有比重较少,这导致了中职生源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较为缺乏,需要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在树立理想信念、坚定民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和引导。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亟待养成

在主观层面上,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缺乏主动性的、创新性的学习;在客观层面上,学习氛围不浓厚、育人没有形成合力,使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两个层面的原因都使中职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自我管理上中职生源的学生出现崇尚自由但又无法妥当的管理好自己的矛盾,即使在思想层面能够认同校园管理,但在执行层面却经常出现无法约束自己的情况,呈现出自制力、自控力和自律力不足的状态。因此,积极改善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十分必要。

(三)对基础课程的不重视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中职生进入高职学习的初期会展现出其优秀的专业实践操作水平,但多数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基础课程不重视、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的情况。一方面,这可能与中职生源学生主观上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基础课学习不感兴趣或学习内容不够直观、有效有关;而在客观方面,中职学习期间教学内容更加倾向于专业课程,对基础课教学的投入较少,也会造成中职生认为专业课比基础课重要的感觉。另一方面,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这与中职生的学生来源相关。通常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之前在传统文化教育当中不适应、无法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因此针对中职生源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四)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仍有欠缺

部分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的时候,对本专业未进行充分了解,对整个行业环境和现状也没有充分认知,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便进入中职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导致其对中职阶段的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多数中职生源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较为欠缺,仅仅是对未来职业生涯有大概的模糊认识,并没有对自己职业生涯系统科学的规划,也缺乏对职业精神的深刻理解。部分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还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和职业责任是构成职业精神的重要品质,还未培养起良好的基本职业素养[3]。

二、高职院校中职生源学生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职生源学生的现状使其在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上面临较大挑战,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缺乏会影响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在面对职业选择的时候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同时,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这就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学习习惯不好和学习能力欠缺直接会导致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低下,进而导致个人职业能力提升空间受限。对基础课程的不重视会导致专业基础不牢固,由于专业基础不牢固而无法顺利跟上专业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步伐,以致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只停留在粗浅层次上,最终影响个人的提升和发展。职业理想是提升职业能力的强大内驱力,是遇见职业发展瓶颈时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将无法坚定职业信念和树立职业目标,从而遭遇职业倦怠和盲从,最终限制高职院校中职生源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提升高职院校中职生源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

(一)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增强理想信念教育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立项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高职院校教育也需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坚守育人初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4]。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职教师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贯穿高等职业教育始终,使理想信念教育落地落实。

(二)构建网格化协同育人体系,齐抓共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力推进“校家企社”四位一体网格化协同育人理念,对促进中职生源高职学生的培养管理具有深远意义。加强“校家企社”四位一体网格化协同育人机制的组织制度建设,着力提升校园、家庭、企业、社会对中职生源高职学生协同育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构建“校家企社”四位一体联动培养的网格化协同育人管理模式[5]。利用各种电子平台,如QQ群、微信群、钉钉群,增加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打造“校园家庭”管理信息通路。进一步增强校企合作,开展校企广泛深入的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校园企业”培养模式通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校园社会”育人资源通路;真正实现“校家企社”四位一体网格化协同育人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强力对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注重因材施教,满足中职生源学生学习需求

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需要针对不同生源的高职学生因材施教。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制定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用学生能够接受、乐意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果。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的是普高生源与中职生源在应用同样的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中职生源对专业课程学习的需求,可以考虑适当接续中职阶段的专业课程并持续深化,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加大基础课的教育力度,优化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基础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增强学生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提升中职生源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四)引入企业文化资源,促使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和规划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校企合作是其鲜明的特色,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优秀的职业教育资源。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能够让学生通过企业文化了解行业环境和行业现状,对行业有更加充分和具象的认识,促使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和规划。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引入优秀企业文化资源进校园,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学生的深度影响和熏陶,对明确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大意义[6]。此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在培养模式、育人标准、人才评价机制等方面优势互补,使企业文化、行业文化、产业文化逐渐渗透到中职生源高职生的教育工作中。使企业标准、行业标准、产业标准逐步融入到中职生源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共同搭建校企文化融合的中职生源高职学生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中职生源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随着新时期国家教育战略的调整,中职生源学生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占比不断增大,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断优化和提升对高职院校中职生源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对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教育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猜你喜欢

基础课生源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
跨省生源调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