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三维进路
2021-12-29关诗雯王立地
关诗雯,袁 野,王立地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86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一重要论述,为涉农高校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学界对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涉农高校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特殊性,在研究中需立足于其自身特点进行探索,方能真正发挥协同育人实效。因此,依托现有的基础性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探索如何有效解决涉农高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阻隔的“孤岛化”问题,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提升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涉农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理念上尚未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涉农高校虽具有较为深厚的学科底蕴,但其专业课大多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这意味着其授课教师大都出身于自然科学专业背景。与思政课教师相比,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储备不足,导致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欠缺。这往往会致使其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对专业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职责,以呈现出重教书、轻育人的尴尬局面,不利于涉农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
二是在教学上尚未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事实上,部分涉农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尚存在教学边界划分较为明显、教学方法运用缺乏灵活性、教学载体选择相对单一等现象,难以实现各类课程在教学中“跨界”融合。因此,当前涉农高校在教学上尚未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格局。
三是在队伍上尚未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涉农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离不开育人队伍的协调配合,但实际上却因各类课程教师间缺乏互动交流、各职能部门间责任划分尚不明晰、家庭-学校-社会间工作交叉重叠等现象,导致各方育人力量相对涣散,在队伍上尚未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格局。
二、涉农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三维进路
(一)理念协同:树立“三个理念”,奠定思想基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协同是推进涉农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先决条件。鉴于此,涉农高校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理念协同。
一是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涉农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把各类课程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涉农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方向一致、步调同频,在课程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架构新时代的知识图景和价值坐标。
二是树立教书育人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2]然而,受制于自然科学专业背景,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普遍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困境,致使其对课程思政存在两种认知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在片面地追求专业知识客观性的过程中,陷入了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功利化泥沼,造成专业课教学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对立;二是部分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意识层面习惯于将自身定位为“智育”角色,而机械地将“德育”划分至思政工作者的职责范围,在教学中缺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责任自觉。上述认知误区造成了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进程。鉴于此,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应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理念,既要善做“经师”,又要乐做“人师”,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孤立化、局限性的思维定势,将价值塑造同课程中固有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让各类课程都发挥育人功能,真正提升涉农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效。
三是树立学生发展理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优势在于高校可通过全面聚焦学生的主体诉求,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效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不断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对接,以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涉农高校独特的办学使命决定了其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具有特殊性。因此,涉农高校要顺应国家在农业领域的战略发展需要,立足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依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围绕学生思想实际、关照学生现实生活、服务学生发展需求。在专业课教学中,增加对党和国家在农业领域路线方针政策的阐释和解读,提升以社会热点和学生难点问题为导向的解疑释惑能力,切实增强涉农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3]。
(二)教学协同:推动涉农高校教学内容、方法与载体创新发展
教学协同是推进涉农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4]为此,涉农高校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学协同。
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涉农高校应逐步打破不同学科专业间的界限壁垒,构建“专业”和“思政”相互补充、良性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一方面,将专业元素纳入思政课教学,为其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撑。涉农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机融入农林类专业相关教学案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参与思政课教学实践,通过开展“专业个性化”思政课教学,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提升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在专业课中挖掘并融入思政元素,为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必要的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立足专业课的自身特点。涉农高校专业课的诸多概念和原理中蕴藏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涉农高校学生获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应在课程体系中找到能与思政课立场、观点和方法精准对接的契合点,善于挖掘和提炼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效激活其中蕴藏的教化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如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融入农业学科发展史,通过了解伟大祖国在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史中创造的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增强涉农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专业自豪感。如融入农业领域科学家精神,通过弘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菌草之父”林占熺等农业领域科学家敢为人先、潜心科研、躬身为农的事迹,激发涉农高校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和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概言之,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反哺思政课程,通过打造二者相互促进、相生相长的课程生态,实现涉农高校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涉农高校课程思政要以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法论——“八个相统一”为指导,充分汲取其中的理论精髓和精神滋养。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落地生根的关键在于思政课程的引领。除教学内容外,课程思政还应在教学方法上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涉农高校学生所修课程大多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相比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具有意识形态不显、价值理性欠缺等特点,这无疑会在客观上导致涉农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不足的现象。鉴于此,涉农高校教师要注重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切不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如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涉农高校应在充分发挥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作用的同时,深度开发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将国家在农业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生态文明教育等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互融互促中,锻造涉农高校学生心向“三农”、情系“三农”的赤子情怀。
三是在教学载体上,涉农高校应构建一二三课堂协同联动的全方位教学体系,通过创新教学载体,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当前,涉农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脱节的现实困境。解决这一困境,需矫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与日常生活的主体性之间的背离,以促进双方良性转化[5]。鉴于此,涉农高校应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创新教学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辐射至传统课堂教学之外,构建课程教学新范式。首先,深耕第一课堂,筑牢育人主渠道。涉农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系统整合教学资源、深度开发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其次,开辟第二课堂,搭建育人大平台。涉农高校可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与乡镇政府、涉农企事业单位、农林生态发展园区等联系,联合共建校内校外“三农”实践教学基地,以供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开展实践教学[6]。此外,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可联合组织学生开展助力“三农”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建立田间学校、组织田间观摩、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方式,带领涉农高校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农业生产实际,增进其知农、爱农、为农情怀。最后,拓展第三课堂,探索育人新空间。涉农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顺应“互联网+”教育趋势,针对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慕课、微课等线上教学活动,将传统课堂教学延伸至虚拟网络空间。此外,涉农高校还可利用“B站”、“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农业领域杰出人物事迹介绍短视频、举办“我的‘三农’情”主题微电影展示活动、组织校园“环保形象大使”线上评选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涉农高校学生的知农爱农情怀和强农兴农担当。
(三)队伍协同:以涉农高校为核心,促进“内圈-中圈-外圈”育人队伍同频共振
队伍协同是推进涉农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关键环节。打造以涉农高校为核心,“内圈-中圈-外圈”三个圈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育人队伍,确保涉农高校、家庭和社会切实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农业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
一是内圈: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涉农高校应积极探索一体化育人路径,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打造为“育人共同体”,实现两类教师职能互补、优势叠加,从而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7]。在教学层面,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二者应形成课前集体备课、课中互进课堂、课后交流反馈的闭环式教学模式。在科研层面,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二者可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为主题,也可结合农林类专业和课程联合申报课程思政相关教研或科研项目。在机制层面,涉农高校可通过专业培训、考核验收等方式,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教学团队,以“结对子”传帮带等方式,不断壮大队伍规模,实现育人队伍梯队化发展;可选树一批协同育人“教学名师”,为其设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可常态化举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相关教学沙龙、专题研讨,组织观摩精品示范课,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进校指导教学等方式,在全校范围内掀起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教学活动热潮。
二是中圈:涉农高校各职能部门协同。涉农高校各职能部门应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做出全面规划,既要绘好“路线图”,又要确定“任务书”,更要列出“时间表”,不断提升二者协同育人实效[8]。一方面,涉农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应落实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党政办公室应统筹谋划、整体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工作方案;教务处要充分发挥分类指导、综合协调、评价监督的作用,确保教学各环节、各方面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涉农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应落实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学服务工作。如后勤处应做好校内农业教学科研试验田、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公寓以及宣传栏等硬件设施的维护与维修工作。
三是外圈:家庭、社会与涉农高校协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全面落实涉农高校主体责任外,还需统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凝聚育人合力。一般而言,涉农高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各有其优势和侧重,但在实际上却呈现出部分工作交叉或重叠的现象。这不仅导致了育人资源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三方工作热情消减和责任推诿等不良后果。因此,在推进涉农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涉农高校的主导性作用、家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社会的支持性作用,确保全员育人不缺位、全过程育人不断链、全方位育人不失衡,从而形成涉农高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融合的一体化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