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病原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建构

2021-12-29刘大伟

林区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病原学专业课课程思政

刘大伟,李 丹

(东北农业大学 a.农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30)

引言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1]因此,高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主题来开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礼记·大学》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讲大学的宗旨是使人的道德提升。站在现代人的视角,大学更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良好格局。在此背景下,高校要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换,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文以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基础课植物病原学为例,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途径和存在的问题。

一、植物病原学课程的性质及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植物病原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植物病原学是我国农业院校或综合型大学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它也是学好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和药用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基础课[2]。植物病原学课程主要介绍引起植物病害的各类病原物的一般性状,主要的植物病原类群及重要属、种的鉴别特征和致病特点。与其他植物病理学方向的专业课程相比,植物病原学课程并不强调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互作,也很少涉及“病害三角”关系的内容,而是单一地从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角度出发,研究它们的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植物病原学课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基础性强,该课程内容的覆盖面广、跨度大,既涵盖菌物界的真菌、原生动物界的根肿菌、藻物界的卵菌,还涵盖原核生物界的细菌、分子寄生物病毒、动物界的线虫以及植物界的寄生性种子植物。二是应用性强,该课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农业、医药、食品、化工、环保等领域都有广泛地应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修复、菌种资源开发利用、维持生态平衡、公共卫生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息息相关。三是创新性强,该课程涉及的病原物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特性,例如,种类繁多、分布广;生长旺盛、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等。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得植物病原学研究发展迅速,从而推动了农林生命科学的整体发展。

(二)植物病原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2016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因此,高校应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专业课要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格局。植物病原学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最早接触专业学习的课程之一,对学生了解植保、学习植保、热爱植保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作为专业授课教师,一定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处入手,从细节落脚,产生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效果[4]。通过讲述我国杰出科学家献身农业科技事业的先进事迹,剖析社会上发生的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热爱农业事业、探索科技前沿的学习热情,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二、“课程思政”在植物病原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一)植物病原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专业课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并提炼出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将“立德树人”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使思政与专业能够有机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1.讲述老一辈科学家事迹,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6]。因此,在植物病原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讲述老一辈科学家对植物病理学科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弘扬他们在科学研究中的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激励学生学习前辈为了民族复兴而刻苦专研、迎难而上的家国情怀。

在讲解“植物病原真菌”这一章节时,向学生讲述我国真菌学创始人和植物病理学奠基人戴芳澜先生的事迹。虽然历经乱世与战火,戴芳澜先生始终矢志不渝,为我国植病学发展和真菌学扎根开疆拓土。当时,一无条件、二无经费,在教学之余,戴先生不仅要采集大量标本、搜集文献资料,还要把标本逐个解剖测微,鉴定其目、科、属、种,难度非常大,可以说在真菌学领域,戴先生做的是从零到一的工作。通过戴芳澜先生事迹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实事求是做学问、低调踏实做事情的态度,学习他们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在讲解“植物寄生线虫”这一章节时,向学生讲述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线虫学家刘维志教授的事迹。1987年,沈阳农业大学刘维志教授在年近50岁的时候远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边分校进修线虫分类学,之后又到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从事大豆胞囊线虫研究[7]。学成回国后,刘维志教授引进了美国先进的线虫学研究技术,为中美建立大豆线虫合作关系作出了贡献,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线虫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向学生介绍刘先生先后两次远渡重洋学习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分年龄,只要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就一定能够成功;坚定学生“学成必归,报效祖国”的信念。在讲解“植物病毒”这一章节时,向学生讲述东北农业大学“植保三大姐”之一张明厚教授的事迹。张明厚教授在大豆花叶病毒株系划分和分布研究上有所建树,享誉全国。1983年,她到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病毒实验室学习,每天要读上三个钟头的美国最新版《植物病毒学》,时刻关注当代植物病毒学科最前沿的消息。她利用国外先进设备,找出了流行于中国北方的大豆顶枯病原,并研究出大豆花叶病的防治方法。她出国十个月省吃俭用,用节省下来的5 000美元生活费给学校买回两麻袋资料、书籍和实验仪器用品。通过向学生介绍张明厚教授的故事,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东农植物病理学科老一辈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以校为荣的情怀和为国家植保事业而努力学习的拼搏精神。

2.讨论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培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和信仰更易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既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又影响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因此,在植物病原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认识,讨论社会时事和学科发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领和思政教育。

在讲到“植物寄生线虫”这一章节时,向学生介绍松树“癌症”——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危害。1982年,松材线虫病在我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中山陵首次被发现,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被发现,最北端已到辽宁省,并入侵黄山、泰山、张家界等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区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讲解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的危害及其传播扩散的主要原因,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领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刻内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讲到“植物病原真菌”这一章节时,向学生介绍稻瘟病的“飞防”技术。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安全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是确保水稻高产稳产的前提,也是植保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当前,生产上利用植保无人机喷雾防治稻瘟病,植株着药全面,雾化效果好,农药利用率大大提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符合我国提出的“双减”要求。通过讲解我国在农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先进技术以及相关的农业政策,让学生体会科技的力量以及党和国家支持农业科技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激发学生学习农业的热情,坚定为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理想信念。在讲到“植物非侵染性病害”这一章节时,向学生介绍2011年沈阳“毒豆芽事件”,生产者使用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防腐剂等添加剂生产豆芽,从中牟利。通过讲解“毒豆芽”的加工过程,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牢记“食品安全大于天”的原则。

(二)植物病原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途径

1.设计“思政育人”课程目标,使思政进大纲、进教案、进课堂

植物病原学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阐释各类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生长发育和侵染、传播特性以及所导致的植物病害特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课程培养目标,而轻视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目标的问题。因此,教师需重新设计植物病原学的“思政育人”课程目标,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文化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9],构建成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课程目标,拓展思政内涵,挖掘思政元素,使思政进大纲、进教案、进课堂。

2.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水平,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课程思政”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教师必须自觉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时时处处体现育人的职责,扭转偏重传授知识与能力,忽视价值传播的倾向[10]。这充分说明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否成功至关重要。古人云:“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这说明为师者不仅要传授学生“谋事之才”,还要传授学生“立世之德”。因此,专业课教师作为建构“课程思政”的主体和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水平和综合素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做到率先垂范,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3.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至课下

由于植物病原学课程教学学时有限,并且教学内容量大,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的“思政育人”功能,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至课下。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利用新媒体平台学习知识,传播文化,弘扬正能量已成为一种风尚。因此,教师通过建立微信订阅号、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通课程微博等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学习我国优秀植物病理学家的事迹、党和国家在农业领域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涉及植保的时事报道。通过课下的延伸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三、植物病原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专业与思政不能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思维,而不是教条地、机械地将思政内容安排进入课堂,更不是“课程”+“思政”的简单加和[11]。由于很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深,对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导致专业课不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专业课教师的道德、文化及能力水平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为了做到专业与思政有机融合,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专业课教师要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及时关注并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会议文件精神,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二)缺少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难以反映“课程思政”的成效

当前,“课程思政”在全国各大高校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如何判定“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还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因此,高校急需建立“课程思政”成果的判定标准,为专业课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方向。采用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多方面对“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进行反馈[12],联合高校学生工作处、团委共同建立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量化考核标准,以评促建,最终实现专业课传授知识的教学目标和价值引领的思政目标。

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理念,强调专业技能传授与思想政治引领有效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体责任人,在做好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师德水平,既为学生“授业解惑”,还为学生“明德传道”,充分发挥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热爱农业、学习农业,坚定他们献身农业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病原学专业课课程思政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