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地方传统文化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研究
——以河南传统文化为例

2021-12-29蔡伟奇张艳丽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传统英语

蔡伟奇,张艳丽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0)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英语课程作为综合素质课程,肩负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使命[1,2]。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充分发挥英语课程人文属性在育人方面的优势,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这既是实现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一个渠道。通过探索河南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教学提升跨文化意识,通过对接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提高国际交流能力,通过跨文化意识培养弘扬河南传统文化。

一、地方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意义

将地方传统文化尤其是河南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有其积极的意义。英语课程是人文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但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底子薄,在教学中教师偏重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西方文化的输入,相对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不仅导致中国文化的“失语症”[3],而且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缺失。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人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培育十分重要[4]。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培养学生以英语语言为工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方式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积累的学习,也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同时又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5]。大学生要了解本地的文化资源,主动体验身边的历史文化,感受本土文化的亲近感。英语教学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从而达到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向,旨在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文化自觉使人能够认识母语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异同,能够从另一个不同的参照系反观自己的母语文化,同时又能对异文化保持较为超然的立场,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被同化[6]。培养这种文化自觉有助于强化文化传承,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自信心。通过探索地方传统文化,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思想及价值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与鉴赏能力,以期达到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的文化自信,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育人的双重目标。

二、河南传统文化内容的选取

河南位于中原腹地,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河南传统文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美食。河南饮食文化多姿多彩,洛阳、信阳、开封等地市均有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也有独特的食材和食谱。二是工艺美术。历史上河南有众多的窑口,以钧窑为例,民间就有“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钧瓷一把泥”的说法。三是历史文化。学生们都熟悉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经典,河南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故事的流传地就在汝南,被誉为“梁祝之乡”。四是古代建筑。赵州桥闻名天下,而河南境内却有比赵州桥早几百年的临颍小商桥。五是乐器。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还是世界上最早可以吹奏的乐器。六是历史人物。中原地区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涌现出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太昊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创造了占卜八卦和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并创作了相关乐曲。许慎,编撰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张仲景,收集医方撰写《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行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七是武术。最为天下知的武术是少林武术,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的说法;与之比肩齐名的还有焦作陈家沟太极拳。八是宗教文化。河南是道教的发源地,佛教在洛阳也很盛行。道教是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道家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著作有很多,如老子的《道德经》、孙思邈的《千金方》等。九是民间戏曲。河南戏曲剧种丰富,有曲剧、豫剧、越调等,其在丰富人民生活、传播中国传统价值观方面意义重大。

三、河南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条件

就目前我校选取的教材来看,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十分有限。英语教学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可以为学生创造语言学习环境,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地方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学生有心理上的亲近感,可体验、可感悟,便于传统文化传播和英语学习。遍布河南各地市的博物馆、历史遗址、文化景点等资源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直观的文化体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直观式教学模式,他认为教导应尽可能通过感官去进行,使它能费较少的劳力被记住[7]。以禹州钧瓷文化为例,禹州钧瓷博物馆、钧瓷窑厂、神垕古镇等区间内的物品及相关设施均配有相应的中英文介绍,学生可以通过馆藏图片、实物、影像等手段观看其英文内容,了解钧瓷的发展历史及艺术魅力。教师可以根据实地体验,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使所讲授的英语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记忆;还可以通过引入学生的作品,使学生相互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梁祝爱情传说故事内容制作成PPT,学生既可以从发生地、故事情节、相关文学艺术作品等方面着手介绍这一爱情故事,也可以从中西文化鉴赏角度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涉及传统美食,学生们参与度与参与热情会更高。以“碾转”为例,“碾转”是用快成熟的麦子经加工烹制而成的食物,青黄不接时是农家人的保命饭,意为“青黄相接”;而丰年时却是农家人“尝新”的青物之一。了解美食产生的历史,就能体会传统习俗文化的意蕴及魅力。

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开展形式各样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也给学生进一步接触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机会。

四、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本研究侧重于教学资源库的创建,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作为首要工作,把学生课外学习当作课堂的有效延伸,引导学生参与资源库建设。

首先根据学生生源地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分类搜集典型性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料。比如禹州的学生去探寻钧瓷的历史和现状;焦作的同学可以去陈家沟调研太极拳的相关人物及其背景;漯河的同学可以去了解小商桥和贾湖骨笛的历史及价值。其次,根据学生的英语储备情况,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阅读中英文对照资料。再次,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用英语介绍所搜集的相关资料及自己的体会、感想,并以PPT形式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

陶行知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自身文化内涵的提升与地方传统文化资料库的筹建和分类。根据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搜集创建英语教学资源库,以保证授课内容的适用性。推荐学生了解文化艺术类专业词汇的英语表达时,可以参考CCTV英文频道、新华网英文版、中国日报英文版等外文网站,以及一些相关的期刊论文,力求给出较为准确的英文翻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形成理想的课堂教学氛围,根据每个学生愿意从事工作的种类和数量,为学生提供有选择性的学习资料、机会等,成为学生产生意义学习动机的促进者。

(二)课堂内容的有效融合

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教师应选取最为典型的地方传统文化事例进行讲解,以点概面。通过让学生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展示美轮美奂的实物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的知识内容和表达方式。通过讲解传统文化,了解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智慧,强化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觉。

谈古是为论今,了解过去可以强化学生的身份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但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明白过去的文明是先人所创造的,未来要靠我们这一代去开创,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如果一味地追求传统文化,而忽略了其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必定会造成主体意识的缺失,不利于传统文化认同。

从英汉差异角度入手,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及思维方式的异同,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解决学生的困惑。运用差异式对比教学,比较中国地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把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融入英语教学中。比如世界文学史的永恒主题——爱情,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经典,东方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其共同点是歌颂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但由于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其中也存在着鲜明的差异。其一是爱的含蓄与直率的差异,罗密欧与朱丽叶受萌芽的资本主义影响爱得热烈,而梁祝受儒家思想影响爱得含蓄;其二是社会背景和伦理痕迹的差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奔放热烈,而梁祝的爱“发乎于情,止乎于礼”,这些都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通过对比教学,帮助学生用开放包容的思维,辩证地看待外国文化及其价值观,共赏多元文化之美,实现文化的交流与鉴赏,强化文化自信与文化精髓的输出。

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对外输出以及跨文化的传播与交际,翻译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异文化准确地理解我国的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播,实现中外文化的融合,文化的翻译是重要的环节。学生收集整理的有关传统文化的中文和英文资料,以及制作的PPT展示材料,都需要教师在汉英互译方面进行协助。因此,教师针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英文教学,可选择以翻译为教学突破口,强化听说读写多项技能。学生通过对自己熟悉的人与事进行讨论和表述,将英语学习与中国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增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提高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兴趣以及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

总之,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可以发挥其人文课的属性,实现英语课堂语言教学与文化育人的双重目标。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传统英语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