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三重审视
2021-12-29李春峰
李春峰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统筹规划,在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形势下民族问题的新特点以及民族工作的新阶段特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团结的新观点、新认识,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价值引领。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深入挖掘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理论根源、核心内容和时代价值,有利于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展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和政策实践,切实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拓展民族工作新境界,进而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一、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理论根源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不是无土之木、无水之源,其生成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根源。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团结思想为理论基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思想为文化底蕴,并且继承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一)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团结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团结思想是其对民族解放斗争进行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的,为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对各民族之间对抗、不平等、剥削压迫等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揭示,他们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剥削关系,进而使得民族之间存在剥削关系。只有消除私有制,实现共有利益,才能实现真正的团结。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对民族团结的重要地位做了界定,认为只有实现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并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的深刻号召。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影响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生产力、分工以及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带动民族团结程度的提升,还认为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及所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列宁则结合俄国具体实践,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团结思想。列宁主张各民族是完全平等的,要联合起来反对一切压迫,实现解放。除此之外,列宁还对民族区域自治进行了细致研究,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民主集中制的必要条件。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民族人民一律平等,要通过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一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在新时代的深刻展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二)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激流勇进的强大文化底气。“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思想进行继承创新,实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重要理论成果,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思想。例如,孔子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要坚持对各民族坚持“仁爱”的态度。墨子则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各民族之间要和谐相处。除此之外,古代的“天下为公”思想、“和而不同”理念、“大一统”思想等,都是民族团结思想的集中表现,为中华各民族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同舟共济、共同奋斗以及中华民族的稳定统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思想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团结思想,在汲取其精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推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来实现民族团结以及提出“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3]的重要论断等。这是对“和而不同”等民族团结思想的继承发展,不仅提升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文化底气,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经验继承: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为指导,对做好民族工作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理论探索与政策实践。在这段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在继承前人民族团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各自时代民族特点和民族实践,为民族团结融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为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奠定了理论基础。
毛泽东立足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对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和政治保障进行了探索,他认为民族团结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同时毛泽东还认为党是民族团结的政治保障,只有党实现团结,民族才能团结,这些理念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民族工作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新特点,赋予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新的时代内容。邓小平强调经济发展是搞好民族团结的重要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等,这一系列理念为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道路。江泽民立足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丰富发展了党的民族团结思想,他进一步科学精准地概括了我国的民族关系即“三个离不开”思想,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胡锦涛顺应新世纪新特点,结合新阶段新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两个共同思想,进一步遵循和完善了党的民族团结思想。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继承发展了历代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事业的科学理念与实践经验,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是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光辉典范。
二、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作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引领,内涵丰富,具体包括民族团结的目标引领、根本保证、思想根基、现实依托以及制度保障五个方面。
(一)目标引领:同心共筑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作为我国自近代以来各民族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最终价值归宿,更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审视历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创造性地将完成中国梦的伟大使命与民族团结工作联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集国家前进愿景、民族发展前途和每个中华儿女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一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科学论断,这是对中国梦与民族团结关系的高度凝结与概括,即各民族要通过推进民族团结来营造同呼吸、共命运的氛围,加强各民族中华儿女对祖国、对民族的认同,一起在中国梦这个共同的价值追求的指引下,努力奋斗,砥砺前行,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不懈努力。总之,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将中国梦与民族团结联接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国梦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最终目标和归宿,赋予民族团结事业鲜明的目标指向,为每个民族和每个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民族团结事业则促进国家和民族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从而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二)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一切工作和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也不例外,正是因为党的领导,我国各族人民之间才建立了密切的血肉联系,中华民族才开辟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未来,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继续推进民族团结事业取得新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4]这凸显出了党的领导对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保障作用,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保障民族团结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重点推进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尤其是要坚持“三个特别”原则,打造明辨是非、维护民族团结、具有浓厚热爱群众情感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切实发挥其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骨干力量和推动作用。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推进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发挥政策的扶持引领作用,并将政策优势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优势,真正维护好各民族的友好团结关系。总之,要切实发挥党的领导对民族团结的保障作用,深刻凸显党的领导优势。
(三)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基本国情,结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以及民族问题的新特征,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论断,并且经历了由“牢固树立”到“积极培养”再到“铸牢”的转变过程,逐渐成长为全党的共同意志,是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重要体现。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基本遵循,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点任务,对民族团结工作有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新时代要始终坚持“五个认同”,引导各族群众自己树立起对国家、对中华民族、对文化、对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认同是团结的本质,加强对文化等的认同,有助于凝聚共识,筑牢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画出民族团结的最大同心圆,最终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希望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状态。除此之外,还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民族的价值情感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民族团结奠定情感与心理基础。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思想、价值与情感认同作用,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基础和思想保障,擘画了一幅中华民族交流交融、团结互助、命运与共的美好蓝图。
(四)现实依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渐渐团结融合、聚为一体,演进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更加丰富,具体包括交往、交流、交融三个层面的内容,通过交往,形成经济上的互相依存,通过交流,形成文化上的互相认同,通过交融,形成心理、情感、文化、意识上的彼此关联与共同发展;作用更加凸显,对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民族工作会议和其他重要场合强调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程度。这为民族团结工作规划了具体路径,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也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即通过建立相互嵌入的社区结构和环境来推动各族人民之间形成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美好局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总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民族团结的现实依托与实践路径,要始终推进其深入发展,真正推动各民族实现大团结大联合。
(五)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设立和实行,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各项政治权益得到了保障,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了人民主体地位。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也得到快速发展,棘手的民族问题和矛盾也得到顺利解决,大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长时间的历史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着显著的优越性,是开展民族工作、推进国家治理的一大创举。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5]。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团结的制度保障,是新时期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制度支撑。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抵制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错误言论,同时要深入贯彻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升级,做到以制度保民主、保发展,以民主促团结、以发展促团结,切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繁荣。
三、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扬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优良传统,同时结合了民族工作的新阶段特征,致力于构建和谐美好的民族未来,既立足当下又高瞻远瞩,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创新:有利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作为集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于一体的科学理论架构,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为深厚理论基础,立足新时代国情世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团结的新理念、新战略,实现了理论创新,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的思想宝库,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对民族团结的领导,发党对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要坚持民族平等,实现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共同迈进小康社会,达到共同繁荣的美好局面。这一系列观点和措施,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团结思想的继承,也融入了新时代的新内容,实现了创新。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三个交往”以及“两个结合”等具有先进科学性和创新性的重要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野阐述了民族团结面临的新形势、新方向,规划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新路径、新举措,刻画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美好愿景。总之,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发展的新局面。
(二)行动指南:有利于科学指导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发展的生命线,对民族团结的重要地位做了精准定位,激发了各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为民族团结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民族团结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例如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切实推进了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得到了长远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面临着新的阶段性特征。为此,必须继续深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切实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引领民族团结取得新发展、开辟新境界,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维护祖国统一,为实现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三)经验借鉴:有利于指引世界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多个民族并存的多民族国家,这使得世界的发展变得多姿多彩、丰富灿烂,但是也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民族问题,比如因为文化、宗教等差异造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为民族主义的猖獗盛行导致的民族分裂问题以及因此带来的保护主义、恐怖主义抬头等问题,给世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解决上述民族问题已经成了世界大多数多民族国家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议题。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国情,着眼于世界发展局势变化,提出来的一系列关于民族团结的新理念、新认识,既有深远的中国意义,也有着显著的世界意义,有助于为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推进社会治理提供经验借鉴。比如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以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为出发点,致力于推动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这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从国内视野向国际视野的扩展,是其思想内涵的延伸。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也蕴含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对促进沿线国家的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总之,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的重要思想理论,对世界上其他存在民族问题的多民族国家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