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艺精神”的现代教育价值及其实践路径

2021-12-29苏久青

关键词:鲁艺文艺精神

苏久青

(沈阳音乐学院 思政教研部,辽宁 沈阳 110818)

一、“鲁艺精神”的内涵

(一)“鲁艺精神”的内涵界定

阐释“鲁艺精神”内涵,其基本前提需基于对鲁艺历史发展线索的清晰认知。延安鲁艺诞生于1938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工作者和党的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鲁艺秉承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八字校训和鲁迅的斗争精神,坚持抗日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罗迈在《鲁艺的教育方针与怎样实施教育方针》总结报告中,曾明确指出了由中央宣传部讨论拟定、经中央书记处通过的鲁艺教育方针:“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立场,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历史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文艺理论与实际,训练适合今天抗战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团结与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使‘鲁艺’成为实现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与核心。”[1]52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鲁艺师生从“小鲁艺”走向“大鲁艺”,与群众同吃同住,深入生活吸收民间艺术精华,创作了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鲁艺的宣传画、木刻版画、街头画报、窗花、大秧歌等作品,均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立场。鲁艺的作品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展现出真挚而强烈的民族性,它既引领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成功地展示了党的形象、宣传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了空前的社会动员,为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艰苦的岁月里,延安的鲁艺人成为在抗战烽烟中用艺术作为武器的抗日战士。正如鲁艺的校歌所说:“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战士,用艺术作为武器,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争取自由解放奋斗不息……”

在党的领导下,鲁艺师生从战争中学,到实践中学,将对文艺理想的追求与拯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的价值追求相统一。而在生活、工作、教育、文艺作品中所形成的“鲁艺精神”,正是鲁艺人思想情感、品格意志、价值信念、精神追求、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综合体现[2],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人民为中心,吹响时代号角,汇聚思想,凝聚斗争力量,并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而不断完善和发展。“鲁艺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升华,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鲁艺人投入中国革命战争、建设的大潮,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鲁艺精神”仍要发挥其时代价值。

(二)“鲁艺精神”的现代教育精神内涵

自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鲁艺精神”经历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与时代变迁,不仅从未过时,还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鲁艺人的后辈及更多的文艺人高举具有红色基因的火把,让文艺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除了对文艺人的精神家园建设,“鲁艺精神”所蕴含的现代教育精神,也具有重大意义和普遍适用的推广价值。“青年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对象。”[3]“鲁艺精神”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而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艰苦奋斗传统教育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鲁艺精神”所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鲁艺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重视对鲁艺师生的马列主义教育,又重视以作品语言传递对根据地受众对象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宣传教育。1940年7月,朱德同志作了《三年来华北宣传战中的艺术工作》的报告,他强调指出:“一个好的艺术家,应当同时是个政治家。艺术家要加强自己的政治修养,才能做一个好的艺术家。”[4]“‘鲁艺’初期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专修与选修三种,但必修课中就有: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艺术论等”[1]53,将马列主义的学习放在了重要位置。冼星海、古元、光未然、郑律成等鲁艺人身上也都诠释着“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价值理念[5]。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引导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明确人生发展目标,把握时代的脉搏,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鲁艺精神”所蕴含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就是鲁艺校史中老一辈艺术家在面临民族危亡时刻、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历史选择:他们毅然投身革命、建设、改革,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自我,发挥作用。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使其明确社会和个人价值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认清自身在社会中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激励学生创作更多贴近时代和大众的艺术作品,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再次,“鲁艺精神”所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就是鲁艺自创办伊始,整个办学历程中始终从未被弱化的艰苦奋斗精神。早在1938年2月,鲁艺发布的招生条件里即要求:一是对抗战要有明确认识与坚强、胜利的信心,并曾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二是在文学与艺术上有基本的修养,并决心从事抗战文艺工作;第三条就强调要有“刻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1]51。鲁艺的培养目标中也曾明确提出了“艰苦奋斗”。在第三届教学计划中规定:“培养坚持长期抗战,坚持统一战线,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能吃苦耐劳的,适应于前后方的艺术工作者及干部。”[1]52鲁艺师生还经常开荒种地、挖窑洞、修校舍,帮助附近的农民播种、锄草、收割。在物资匮乏的艰苦战争年代,鲁艺人土台唱戏、酸枣刺当图钉,延安鲁艺的教学实践历程无一处不承载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对学生的艰苦奋斗传统教育,锤炼其意志品质,有助于激励学生在学校课堂汲取理论智慧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走进基层,参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创作出彰显时代特征、贴近民心、鼓舞民心、凝聚思想、汇聚力量的文艺精品。

二、“鲁艺精神”的现代教育价值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6]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正是“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朱德同志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演讲中曾经指出:“艺术家不应当在群众之外,而应当在群众之中。不应当是旁观者,而应当是参加实际斗争的战士。”[7]延安文艺座谈会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时代呼唤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生活,从文艺发展规律出发,挖掘艺术素材,潜心学习,研究创作内容和技巧,创作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凝聚精神力量推动历史前进。延安时期,文艺工作者到工农兵群众的生活斗争中去,将广大的劳动人民作为“大鲁艺”的“大先生”。他们自觉地沿着这个方向创作出大量生动、活泼,为民众所喜爱、为革命战争服务的优秀作品。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及艺术创作中的“鲁艺精神”教育,使其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追随人民脚步,主动了解群众所需,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服务大众的艺术精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更多层次、更多样式、更高标准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坚持“推陈出新”

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抗日战争时期,鲁艺的艺术家们对艺术发展道路进行了探索,创作出许多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为了使文艺作品更易被根据地人民群众接受,更好地普及和大众化,鲁艺的一些音乐家较好地吸收民族、民间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一些画家开始学习民间版画、年画、剪纸等传统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作品的艺术风格随之产生变化。“创新是文艺的生命。”[8]“鲁艺精神”为当代文艺作品创作提供的重要借鉴就是既要对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文艺作品借助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丰富了作品内容,创新了风格,借助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介拓宽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平台。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既要弘扬主旋律,凝聚奋进力量,又要兼收并蓄,探索创新,以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创作服务社会大众,以更多的艺术精品奏响新时代奋进强音、加快新征程的前进步伐。

(三)坚持“开放包容”

“鲁艺精神”发源于偏远的陕北黄土高原,传播在中国苍茫大地,其文学作品对欧美各国都曾产生一定影响,如鲁艺师生创作的木刻版画作品即独树一帜。这种深远影响力离不开鲁艺人开放包容、对外交流的思想。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弘扬传承“鲁艺精神”,在坚持传统经典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外文化精华,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和再加工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优秀艺术人才的现实需要。当代大学生易于接受人类优秀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可以为文艺创作、研究提供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文艺工作者既要以经典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要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推动文化交流。例如,经典杂技舞蹈《足尖上的芭蕾》将中国杂技和西方芭蕾相结合,刚与柔、技巧与舞蹈的完美融合,让人对高超的技巧叹为观止,领略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之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革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必须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中国形象、传递好中国声音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三、新时代传承“鲁艺精神”面临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使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为复杂和严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为显著。但是,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文化解构与颠覆却从未停止。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思潮对大学生极易产生影响,而充满热情、思维活跃的广大青年学生,对文艺“为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理解还不够深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人们对外来事物更具接纳和包容度,一部分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等随之发生变化。外来文化作为最直接的国际资本输出,其以高科技、高品质、鲜活的情节、异国风情等特质迅速抢占国际和国内市场。影视文化给国人视觉享受和心灵感悟的同时,也夹杂着其个人至上、自由万岁、贪图享乐等不良思想,这些都严重地冲击着国内传统的文化主流思潮[2]。大学生由于思想单纯,对这些不良思潮尤其是资本主义贪图享乐作风、个人主义的影响和渗透,辨识度不高。中西意识形态的碰撞,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西方文化的输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鲁艺精神”的践行与传承。

(二)过于强调文化课成绩的人才选拔机制阻碍了对“鲁艺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自觉践行

当前,艺术院校的招生模式大多综合参考高考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纵向来看,部分“双一流”高校的艺术专业看重学生文化课成绩,关注考生文化底蕴。但横向来看,针对同一所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培养,则在录取上更强调专业课成绩比重,文化课成绩达标即可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选拔机制短期内对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较为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文化课基础的薄弱往往容易使学生缺乏更具宽度的视野和更厚重的文化素养。而文化底蕴的短板,也会导致文艺人才在遭遇挫折时心理抗压能力差,作品深度、内涵不够深刻等突出问题。因此,学生对文艺的本质认知的迷茫,也阻碍了对“鲁艺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自觉践行。

四、“鲁艺精神”现代教育价值的实践路径

(一)将“鲁艺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体系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高等院校应深刻领会“鲁艺精神”的现代教育价值,将“鲁艺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体系,充实艺术教学内容。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首先,要理解、吸收和弘扬“鲁艺精神”。要自觉运用网络、新闻媒体等媒介,将“鲁艺精神”教育内容模块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中讲授“鲁艺精神”,通过分析艺术作品案例进行主题教育。其次,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融共进,引导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鲁艺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根据不同专业,教师应挖掘“鲁艺精神”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优秀作品,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和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鲁艺精神”,提高学生学习“鲁艺精神”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将“鲁艺精神”植根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积极开展“鲁艺精神”进校园活动,邀请老一辈革命家、艺术家及“鲁艺精神”传人进行“鲁艺精神”宣讲,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从思想上重视“鲁艺精神”传播,从组织上推动和构建校园良好的学习风气。要加大对“鲁艺精神”研究的经费投入,丰富传统教育载体,在校园建立鲁艺广角或鲁艺展馆,为师生提供“鲁艺精神”宣讲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将“鲁艺精神”搬上艺术舞台,通过迎新晚会、音乐节、社团活动等,以歌唱、舞蹈、朗诵等形式演绎优秀作品,领悟“鲁艺精神”的真谛,深刻体会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扩展“鲁艺精神”教育价值的深度和广度。

(三)将“鲁艺精神”融入社会教学实践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汲取前人的成果和经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产生的最终源泉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鲁艺精神”源于抗战年代西北黄土高原,高校践行“鲁艺精神”,发挥其现代教育价值,要大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实践内容。例如,可以师生同行到延安进行革命旧址和抗战纪念馆参观和学习,寻访鲁艺前辈,重温经典文艺作品,生动的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充实“鲁艺精神”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鲁艺精神”的时代背景和内容,体会“鲁艺精神”在抗战中发挥的重要宣传作用,切实提升“鲁艺精神”对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激励、引导学生走进基层大众,通过实践所学,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了解人民多样的生活,寻找和发现创作灵感,创作出贴近百姓生活,举旗帜、聚民心的文艺作品。

综上所述,在历史长河中历经83年淬炼传承至今的“鲁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体现着中国人热情纯朴的真挚情感和现实朴素的艺术精神。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肩负文化和社会责任,发挥“鲁艺精神”的现代教育价值,在实践中探索“鲁艺精神”传承的创新路径。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对于切实加强文艺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帮助其上好崇德尚艺的必修课是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猜你喜欢

鲁艺文艺精神
1942,文艺之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让鲁艺精神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绽放新时代光芒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延安鲁艺“小调大王”——安波
鲁艺精神的传承发展之路——以音乐传播载体的发展为切入点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拿出精神
鲁艺后裔的追求——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