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影视教育的融合发展及其实践路径

2021-12-29沈玲玲

关键词:影视艺术专业

沈玲玲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视觉艺术系,安徽 芜湖 241000)

在当代社会,影视艺术以其通过时空、视听叙事把握世界的独特艺术魅力,成为中华美育精神展示、表达的主渠道之一,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素质的影视专门人才是影视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人才的重要培养输出地,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提出应当着眼双主体建构、体系化建设以及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与路径[1]。高等院校作为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着眼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模式的创新,探究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脉络与逻辑,不断改善教育效果、拓展实践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内涵化+专业化”的实用型教学体系建设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对影视艺术专业教育、影视通识教育相结合的高校影视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初步探索,影视课程逐步融入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体系和专业培养体系。在专业团队的积极探索中,课程内容与形式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凸显了立德树人的作用。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征和高校特色的影视教学体系,科学制定、动态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育的现实需要。高校影视艺术专业教育需要建立“内涵化+专业化”实用型教学体系,不断强化人文素养,夯实专业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作思维、艺术水准与技术水平,不断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培养质量。

(一)通过课程思政深化专业课程的内涵价值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的“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四个回归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影视课程中去,通过影视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优秀案例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2]。广大师生的影视创作策划、调研拍摄、编辑制作与作品呈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项目传承为载体和平台,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

“文史哲导论”“影视作品欣赏与批评”等课程强化了影视艺术类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视听思维训练等内容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社会,锻炼了其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较为准确地理解、把握事情的本质,从而在创作中清晰地表述主题、内涵。同时,学生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学习,形成了一定的新格局、新视角,可以不断提升文化修养与审美观念,提升所创作品的思想内涵。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应以课程思政教育为抓手,把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应做到以教研室为基础,引导教师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把影视创作主题同国家政治方向、经济与文化建设需求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教育强国梦。

1.思想性

影视课程内容是意识形态的视听载体,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其以具体可感的内容见证了时代发展、历史变迁,传达了人文价值、时代精神和民族风貌,促进了文化认同、思想共鸣和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等电影以多个故事单元描述了国家、家庭、个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强有力地提升了大学生群体的民族自豪感,《大江大河》《山海情》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展现了普通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通过全民议题的多元探讨引发广大师生对于社会发展的重点关注与深度思考。

2.审美性

高校美育教育肩负着中华优秀文化培育和审美传承的重任,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应加速学科及专业间的互动与融合,理性分析各个专业领域中的审美要素,拓展审美认知教育的范围,提升师生的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纪录片《航拍中国》通过空中俯瞰的视角,全景呈现气势恢宏的中国大地之美;《超级工程》以港珠澳大桥、北京地铁网络等标志性重大工程的光影之美凸显时代印记;《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人物故事紧密融合,传达了真人、真事、真情。纪录片《美丽中国》等影视课程内容兼具美学与哲学审美意涵,具象灵动的视觉印象、环绕震撼的听觉享受使深刻的哲理以审美表征再现,课程融入形色之美、光影之美、情感之美、故事之美,唤醒了学生的审美追求,开阔了艺术视野,提升了影视美育的效果和水平。

冷料斗为拌和站出厂时设置完成,每年由厂家安排人员进行重新校核。在几年的使用过程中不曾进行移动,且进料数量符合要求。

3.艺术性

影视课程内容丰富且具有多样性,其通过独特的环境介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鲜明的人物塑造展示人情冷暖、典型的事件记录直击社会现实,将大千世界浓缩在画面中,以专业的拍摄技术控制、精良的画面结构安排、多样的叙事风格设计吸引眼球,传输百姓心声和艺术价值。《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产神话动画电影,是国内兼具艺术与文化特性的大体量文化项目,此类电影以丰富的荧幕形象、灵动的动作设计再现了中国经典神话故事,以动画人的文化创新诠释了文化自信。

(二)通过教学体系重构拓展专业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当前,高校积极探索在线教学的全新教学形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形态,进行知识、技术、经验分享,并对资源进行整合。依托“慕课”“精品课程”“智慧课堂”等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促进了影视艺术内涵式教育。此外,还优化了“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影视课程内容是文科、理科等多学科知识的集合,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打通专业壁垒,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思维方式,以复合型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影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三个层次:理论教学为传统文化课程理论学习;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安排课程实验、创作实践等两个阶段;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深化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课程设置整合教学资源,利用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名家系列讲座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创作兴趣。

高校影视课程中的“人、景、物”艺术风格以及“声、光、色”技术技巧等影视要素有着突出的视听效果,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学习文史哲等理论并对其深度分析有利于大学生文化底蕴的提升。文史哲理论学习是思维训练,通过思考、分析、理解、探讨、评论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系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在有限的容量里准确、清晰、快速地抓住事情的本质,把事情讲清楚。其中,赏析类选修课程“影视作品赏析”、实践类专业课程“影视摄影与剪辑”、史论类专业课程“中外电影史”“当代影视评论”等影视课程各高校已普遍开设。通过优化“文史哲”教学研究体系、弘扬“真善美”经典价值观念、构建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新生态,可以在深化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形式、提升文化水平等方面激发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巨大的发展活力。

二、“多能化+融合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提出,影视艺术教育要守正创新、继承文科原有的传统,融通艺术其他领域,守艺践行[1]。通过学科评估、师资培养、资料整合、模式融合等形式可以解决专业教学与实践融合的问题,厘清艺术性与专业性、理论与实践教学间的重心等问题;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通过视频、教案、教材等教学资料的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区、跨领域共享与交流,能够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以便于更大范围的学生更便捷地获取知识。

(一)“双师型”师资培养

“双师型” 教师建设是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业界的优质教育资源支撑大学传媒教育优秀人才的培养,是“基于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3]。加强教学组织与师资建设是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文科背景下,高等教育中影视艺术教育的应用型属性最为显著,应注重教师的“双师型”结构,加大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以下能力特征。

1.艺术修养深厚,学术研究扎实

高等影视人才培养要响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标准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弘扬“真善美”的经典价值观念,以具有丰富文化知识的影视教学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高校影视艺术教育通过集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影视作品,传播传统美学理念和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思维、艺术素养、创新能力。

影视艺术教学团队应深入了解影视产业成长历程,研究影视产业的现状与发展问题;以“双师型”师资培养为核心,运用扎实的学术理论及艺术素养为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以深厚的学术理论、多样的教学手段、专业的研究能力探索影视教学创新之路。首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师的特长以及专业方向进行理论课、实践课和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重新划分和定位,以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形成规划思路和实施举措,通过“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项目”等形式推动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其次,通过招募高层次人才、聘请学界知名教授阶段性授课、举办学术论坛以及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可以通过“专家+助教”的形式,专家重点开展理论教学,助教根据理论课程进行实践推动,确保师资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多样性。

2.实务能力高超,专业技能精湛

影视艺术教学团队要注重学思结合、思创一体,定期开展以思维提升为主要目标的“读书会”和以眼界提升为主要目标的“观影会”。二者相辅相成,既拓宽了视野,又深化了思想深度。在专业互动中可以促进不同学科背景、年龄阶段的相关人才进行学术研讨和创作分享,以专业理论评论与技艺传承优化师资梯队建设,并在新思维、新手法、新作品的交流碰撞中提升专业教师的艺术素养。影视类教师应深入产业一线,以挂职锻炼、业务调查等形式进剧组、进媒体、进机构,以具体的项目实践提升业务能力。例如通过纪录片、宣传片以及新闻、综艺节目等实际项目的策划、拍摄与制作,熟练操作摄制数字设备,灵活运用手机、无人机等辅助设备满足不同层次的制作需要。

(二) “双融合”运行机制

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与国家政权、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深层次的强关联,探美、寻善与求真往往占据主导地位[4]。新文科建设强调跨学科合作交流,以学科交叉促进知识融合,以内容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1.理念、模式的双向融合促进学科、专业联动

课程体系重建理念是将戏剧影视学与美术学、设计学与文学、哲学、社会学及工科等进行交叉。高校影视艺术教育需落实:公共基础课程服务基础内容;专业核心课程服务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传播力提升。专业方向课程应对接影视行业当前主流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5G等技术在本行业的前沿应用。通过专业联动,融合各学科相关专业骨干教师达到师资共享、培养综合能力、打通专业界限、组成跨专业教学团队的目的。例如影视艺术教学中软硬件问题需要数字媒体、计算机等专业的技术做支撑;深化课程思想内涵需要文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其他专业贯穿其中;影视创作成果需要新闻传播类专业进行作品推广,以促进作品的多样展示。通过高校间、院系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形成一系列调研报告,引发师生思考,进而形成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影视创作实践,达到学科联动、专业联动的效果。

2.资源、活动的多元整合推动学界、业界协同

面对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影视艺术教育的核心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重点是加强学界学者、业界专家间的合作,通过高校协同、学界与业界协同、区域协同等共同作用,深入推进合作机制创新,推动产教融合发展[5]。影视艺术教育需要从专业实验教学环境、教科研活动、教风学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形成校内外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相互补充、同步发展的格局。区域内协同培养要注重整合优质团队、平台、市场资源,组建区域联盟实现资源的互联互通,推动专业设施设备、灯光摄影影棚、实景拍摄基地等资源共享。

加强与媒体以及相关单位沟通,聘请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单位的专业骨干作为校外导师(实践课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专业实操技术,参与实践课程、项目研究及毕业创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加速实现学生的专业理论、实践技能与社会应用的无缝链接,通过具体的媒体环境、制作团队开阔视野,引导学生在基层宣传工作中体现专业特色,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体化+情境化”的专项实践课程建设

高校影视艺术教育需要构建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采风考察、实地实务实操的实习实训、展示评论竞争的学科竞赛、接地气显实效的校园活动、谋发展写新篇的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实践体系,以平台建设推进大学生美育等各项教育服务,同时辐射服务周边教育机构,形成影视教育基地,推动地域文化的有序传承和发展。

(一) 建立多类型的实训与实践平台

首先,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应优化整合学校内部人才资源,通过校园电视台、广播台、记者团等平台、社团以及学生助管、助理等相关工作,建设一体化的媒体实践平台,把实践训练纳入课程管理。校园实践平台不仅包括传统概念中的实验室和实习平台,而且应该包括日常教学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服务目标的校园媒体。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践平台可以成为媒体人才教育依托的基础[6]。其次,让学生参与到校园影像建设和文化宣传中去,以专业能力推动学校的动态宣传影片以及校园新闻图片的采编摄制,全面提升学生与校园的和谐共生、合作共赢,提升学生的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再次,广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开展校地、校企等多方面合作,为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实训创造广阔发展空间。通过参与专业采风、剧组考察、公司运营、项目创作融入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校友创办的影视传媒公司的各个环节中去,强化学生的社会实际项目实操训练,以具体的节目策划设计、剧组协调工作、影片拍摄制作开阔视野,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最后,广泛利用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红色经典、产业转型等文化宣传活动挖掘校外资源,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暑期“三下乡”“聚焦脱贫再发展,探索乡村振兴路”“重燃红色星火,联动绿色扶贫”等暑期社会实践进行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队,鼓励以地域为单位组织团队进行实践活动。此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可以以专业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专业能力,充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创作能力。

(二)打造多层面的“双创”与展赛平台

将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纳入影视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创新创业类网络课程、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通过具体的影视人才创业案例、影视策划与制作实例开展理论与实践教育。积极推动影视创新创业的项目化、具体化,通过已完成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成功开办的影视公司等一系列贴近时代、区域、专业的教学形式,为大学生提供理论支持、政策支撑、示范模板和实践平台。利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等各级各类专业赛事、艺术展览,推进学生课程作业的成果转化。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通过分类指导、精准对标实现参赛标准化,加强作品策划、制作、参赛、展示、评论的良性循环机制建设,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及综合创意能力。

两大实践平台的建设应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影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平台应设置多层次的“基础实验+专题实践+创新创业”和多模块的“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交互指导+考试测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一体化教学,注重参赛项目化,注重创作情境化,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展开训练和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全面激发学生协同合作、朋辈学习、自觉研讨、自主研发的热情[7]。高等院校影视艺术课程教学属于学科知识能力的范畴,职业职务的能力培养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提高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更精准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能力及水平,为广泛的就业适应性奠定良好基础。

结 语

当代影视产业的多元发展催生了对高层次、复合型影视艺术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作为专业人才选拔和输送的主渠道、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的主阵地,应重点关注影视人才培养的时代性、融合性、系统性,促进影视艺术教育的学术思想、文化内涵、培养模式与实践创作在变化中转型、转型中提升、提升中探索。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大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的融合教育模式不仅丰富了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完善了人才培养机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影视教育的融合发展要整体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从五个方面来着手推进改革:围绕内涵重构与外延拓展相结合的专业建设路径,改革课程体系;加大核心课程建设的力度,改革课程实践教学;全面加大实训力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分专业方向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突出过程性考核,拓展实习基地,要进一步挖掘影视艺术的创作规律、思考表达方式,关注新发展、新事物、新成就,培养复合型影视理论与创作人才,用专业的影像记录手段、便捷的现代传播手段创造出更多的反映伟大时代、表现灿烂青春的艺术作品。推广影视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是时代命题,是在新理念的引领下进行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影视文化的蓬勃发展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即时互动的视听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影视作品的制作理念,高校作为影视艺术教育与科研的主阵地,应积极推动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全民文艺修养。

猜你喜欢

影视艺术专业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纸的艺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