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共同体建构:高校社区党建实践与启示
——以长沙市X高校社区为例
2021-12-29李京结王浩斌
李京结,王浩斌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1]由此可见,现今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体现居民自治意愿,推动建构多元主体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一、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依据
社区是包括了一定地域、人口和共同价值认同的一个微观型的区域社会[2]。自1978年至今,中国社区经历了从“政社合一”社区管理模式到“政社互动”多元化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3],实现了从行政控制为主到多中心协同治理的历史跃迁。国家基层社区自建立以来经历了政府领导到政府管理再到共同治理三个阶段,实现了由单位制到街居制再到现今的社区制的变革[4]。
2012年,“社区治理”的概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指出要“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体现了群众自治对于实现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城乡社区治理纳入全面深化的改革布局之中。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实现党领导下的“政社互动”,保证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的自治权利,促进城市和乡村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法治化、科学化、现代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城乡社区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意见》的提出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城乡社区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进行了总体上的指导,指明城乡社区治理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5]的总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使命和任务越来越繁重。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引领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城市社区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城市社区已经构建起覆盖全体居民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居民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也在逐渐提升。但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潜在的基本公共服务需要逐渐变成了全面的现实需求,社区治理中存在着供给不充分和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这种双重困境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发展,阻碍着居民发展获得感的提高。
在此背景下,笔者在对长沙市X高校社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探讨高校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希望能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城市高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一些帮助。
二、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现状
(一)“哑铃式”党员结构导致党建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X高校社区虽然成立了“党员工作服务中心”和“党建联盟组织”“红峰动力站”等部门来激发社区党员的热情,但是由于X高校社区党员普遍的特点——老龄化,存在近一半的退休职工党员,党员结构不合理,中青年力量较少,老龄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弱化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制约了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充分发挥,阻碍了基层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这也是高校社区的通病。
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分工不明确,交叉式的人员构成使得社区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存在效率不高、责任划分不明确的问题。高校社区人口数量庞大,人员素质总体上很高,这对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交叉式的社区工作人员与党组织人员的构成,使得社区居民在体验社区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方面大打折扣。
(二)社区居民缺乏身份认同
高校内的单位型社区,社区居民的高文化水平、高素质水平并没有使高校社区避开社区治理中普遍存在的社区居民身份认同缺乏、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意识不足的问题。高校和街道的共管制度,也使高校社区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建设之中,但是由于社区居民构成的单一性、两套管理模式的分离性,使得高校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身份认同感并不是特别强烈,很少参与社区生活、关注社区治理模式。
高校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不高。通过调研发现,社区虽然也有网上办事处、网上信息公开、网上党务管理等制度和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宣传工作,但是居民群众关注度不高,归根结底是社区宣传工作不到位和社区居民自身参与意识不强导致的。
(三)社区需求反馈机制不健全
社区需求反馈机制不健全。居民因为性别、职业、收入水平等不同而产生多层次的需求,高校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服务供给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矛盾。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服务有着明显的需求偏好性,虽然高校社区在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日渐完善,但是高校社区尚未建立通畅的需求反馈机制,而且由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单一性,使得社区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时候并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导致在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存在着社区“支、居”两委“自上而下”供给的状况。
三、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创新举措
X高校社区深入推进“政社互动”型社区治理,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不断地领会中央文件精神和实践探索,围绕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1]的社区共同体治理新格局,强化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且,随着国家社区治理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推进,社区的环境风貌和社区居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日益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虽然X高校社区在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亟待改进之处,但是其高校社区治理模式对于高校社区治理的不断发展仍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
社区工作人员要不断扩展社区工作的时代内涵,提高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和紧迫感了解;要在继承和弘扬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吸收借鉴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及心理疏导、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志愿服务等表述,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空间;结合社区实际,通过电视、电话、微信、QQ等传播媒介,解读与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营造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动员社区居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制定完善社区民约,使社区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通过广泛开展各类社区活动,营造你帮我、我帮你的社区互助互爱风尚,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治理参与度和社区居民身份的认同感。
(二)坚持党组织领导,打造社区共同体治理格局
基层党建作为党和国家开展基层民众服务建设工作的核心,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以确保时刻将党作为开展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社区自治的关键就在于党的建设以及政府的主导。“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6]以政治建设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按照“便于组织协调、便于资源共享、便于机制衔接、便于服务管理”[7]的原则,提升基层党组织区域统筹和领导协调能力。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带动,引导社区内的组织和居民共同开展学习教育、共同引领舆论导向、共同举办文化活动、共同开展文明创建、共同研究社区事务、共同解决社区难题。综合运用智慧党建等平台开展党建工作,让社区治理通过党建工作打破传统条件限制,实现对党务、学习、活动、监督、宣传、民生等工作的全面整合。依托智能软件实现对党建工作的整合,理顺党建活动流程,实现党建工作一体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提高街道党建工作质量,把隶属于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联系松散的各类组织紧密联结,建立区域共享、集约高效的服务体系。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为导向,不断延伸基层党组织服务管理触角,努力使各类社区工作人员与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业委会等成员角色互融、同向发力,实现服务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服务力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服务内容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形成多元联动、无缝对接的社区服务网络。
(三)培养社区自组织,合理划分“掌舵者”和“划桨者”
戴维·奥斯本在其著名的《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中提出了“掌舵者”和“划桨者”[8]这样一个划分权责的观点。作为高校社区要划清政府、学校组织、党组织、居委会的工作范围和领域,同时要认清社区自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坚持进一步发展培育民主议事类、居民互助类、志愿服务类、兴趣团体类等自组织,满足社区居民日趋增长且多元化的需求。划分“掌舵者”和“划桨者”,要做到有效放权,划清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工作范围和领域,政府应在政策引导、社会组织规范管理等方面着力,在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端应由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承接,给予社会组织发挥的空间,让其充分发挥连接政府和居民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第一部门和第三部门各司其职,有序配合,共同建立社区治理的健康秩序,才可使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得到高效充分满足。
(四)建立需求反馈机制,完善双向监督评估机制
在社区治理中,高校社区居民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结构明显呈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建立双向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通畅的需求反馈机制,使各主体在社区治理工作上有更好改进,也可以促进社区更好发展。居民委员会不但要自己监督自己,更要坚持社区党组织领导,组成共同的监督组织。此外,居民委员会在进行社区治理的时候也要积极主动多多听取居民的建议,形成多元互动的长效监督反馈机制。
高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居民自身能力与意识的提升、参与社区治理相关途径的开拓和完善。在“共建、共治、共享”背景下,高校社区治理方式和水平不断创新和提高发展,高校社区居民自觉自发地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也逐渐提高,但是现有的模式仍旧无法满足高校社区居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需要立足于高校社区治理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基层党建的凝聚作用,从而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切实打造和实现社区治理共同体,在实践中领导高校社区治理不断完善,走向善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