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创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2021-12-29朱晓红
朱晓红,董 理
(河南工业大学 漯河工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目前,“专创融合”不仅着力于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在校内的融合,而且已经开始向校外的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多重支撑平台延伸,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赋予人才素质培养更多内涵。“专创融合”对“双创融合”的升级形成有力支撑,是我国“双创融合”理论的突破,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为载体,融入创新创业思维,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观念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创融合”理论发展历程
(一)“双创融合”理论研究与发展
我国创业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世纪末期,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行业就业容量有限,大量毕业生存在就业问题,急需扩大行业范围,改变就业观念[2]。对口式精英教育、自主择业和守业为特征的素质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分配、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三个阶段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跟随社会需求发展变化的目标一致性[3]。素质教育体现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培养层面,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创新创业精神是人才素养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点,素质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新的育人模式[4]。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应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并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环节[5]。创新创业教育是培育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素质,而不是创新课程与创业课程的叠加,需要将二者的精髓相融合,创新是为了创业,在创业中创新[6]。创新与创业有紧密关系,创新是行动基础和原动力,创业是表现形式和行为体现。创新是一种能力,表现为个体在社会上能够向上发展;创业是一种状态,表现为个体在社会中生存的形式。创新意识是大多数个体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创业对个体能力和品质要求更高,仅极少数能够达到[7]。“双创融合”的核心在于创新、创造、创业在教育过程中的融合[8]。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受教育者成功地创办一个企业,而是通过创业教育的学习,埋藏创新的“种子”,在适当的时间就会开花结果[9]。
(二)“专创融合”教育理论研究与发展
目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与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置,独立设置了创造学课程或创新课程,但要明确创业教育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发展[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服务于专业或学科人才培养,这是“专创融合”的基础,“专创融合”促进了专业间和产业间的知识流动与更新,也有助于专业教育的创新,由获取旧知识向创造新知识转变;专业教育要融入新技术、新工艺等前沿性知识,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项目成果为导向,解决跨专业、跨学科的实际问题,以探究式、启发式、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由“被动听”向“主动研”转变[10]。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不是通过几门课程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受制于“验证性”“维持式”教育和即插即用式的实训实习,要着重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1]。创业者在创业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主动学习,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创新能力,并提升创业过程中学习的成就感[9]。“专创融合”的师资队伍可以通过整合校内专兼职教师,通过创业指导师、SYB和KAB等项目培训,使部分专业教师实现业务复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教学案例和毕业生创新创业案例的内容[12]。
(三)“专创融合”政策理论的发展
2002年以前部分高校自主探索“专创融合”的相关理论;2002—2010年在教育部主导下开展“专创融合”政策理论的多元探索;2010年以后是教育部主导的“专创融合”全面推进阶段[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我国要完成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战略,必须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通过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习惯,加强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开辟大学生就业新渠道,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适应我国新的经济形势和国家战略发展,要与专业相结合,在专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融合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教育也要结合专业教育,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以创新创业思维梳理、归纳和扩展教育资源,在专业教学中有意识地应用创新创业思维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要与现实相联系,突出实效性,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指导。袁贵仁在《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指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要从“两张皮”向互通互融转变,专业教育不能仅注重已知知识的传授,更要从已知向未知探索中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其相关能力。2018年颁布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文件中,已经将“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作为重要考察指标。
二、“专创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有偏差
目前许多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创新创业大赛,课程设置只是增设创业类课程,理论多而实践少,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由创新创业大赛或相关项目取代,这种方式确实为在校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渠道,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创新创业大赛所关注的只是一个结果,而“双创融合”要面向大众,要面向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要注重创新创业的全过程,但由于目前创新创业课程标准还没有具体实施,导致教学内容空洞,没有实效性[12]。“双创融合”教育在全国的推广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以“互联网+”为引导的创新创业大赛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各学校集中主要力量,积极参与各项创新创业竞赛,但部分学校重视创新创业大赛的竞争,而忽视了创新创业的教学过程[7]。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以相关知识和案例分析为主,资金和场地成为制约创新创业实践的主要因素,实践内容较少,培训时间较长、效果较慢,为了短时间得到成果,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就成了主要方式[13]。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
一直以来,高校存在着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狭隘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业培训速成术,或认为“专创融合”会对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造成影响。这些认知偏差成为“专创融合”的阻力,跨学科的专业间、课程间互动以及师生共创、创学结合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尚未形成[10]。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热衷于开办创新创业园区,以开设几节创造课、创新课和创业课为具体形式,其着眼点在于精英创业和创业技巧,忽视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3]。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并未有较大改变,传统学科的专业教学体系已经固化和相对成熟,创新创业课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基础课一起孤立在专业教学体系之外,专业教学中的维持性教学和验证性教学与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难以融合,造成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两张皮”现象[14]。
(三)“专创融合”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专业教育注重专业老师的知识、学历、经验以及知识体系,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解决现实需求问题的,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分析,要有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资源整合能力和较强的专业素养,现阶段这样的老师并不多[10]。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但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不足;而专业课教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领悟不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任务[13]。
三、“专创融合”的路径
(一)从思政上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有利于全方位育人。将思政教育、工匠精神、中华文化等内容融入培养方案,形成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目标定位,坚持“价值引领”的方向[15]。德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德育内容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增加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意识,通过培养风控意识、抗压能力、受挫能力,为创新创业提供保障[16]。“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要强调立德树人,把握好知识学习与价值观教育的统一;教学内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教学形式要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17]。
(二)有意识地推动专业课与创新创业课的融合
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在专业课教学计划中分配相应的课时,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相融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寻找创新创业的思路。教师要作为参与的主体之一,对创新创业全程跟踪并提出相关建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表现和微创新进行褒奖,而不是以创新创业竞赛结果或项目成果作为唯一成绩[13]。要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设置相应的学分,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性。在日常考评中要体现师生互评,特别是专业课教学评估中要有创新创业专项考核,教师也要对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进行评价,要体现创新创业的价值,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资金和政策的帮扶[18]。“专创融合”过程要突出实战与实践,专业竞赛要体现创新创业,可以通过科技作品、创意策划、专业创新等方式丰富创新创业实战内容,通过第二专业或辅修专业让学生以跨学科的方式拓宽创新创业的知识基础[19]。
(三)加强“专创融合”的师资建设
“专创融合”教育要有一支既懂专业又懂市场的教师队伍,可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引进企业家、创业投资者、政策决策者和行业专家与学者,同时派出教师接受创新创业平台和国外创业教育的培训,亦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以获取相关经验。鼓励师生平等探讨创新创业问题,提高学以致用的意识和习惯[14]。教师要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教师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信心,对学生起着启发性作用。教师要注重在职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积极了解社会和行业发展状况,对市场有充分了解才能对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通过引入行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扩大师资力量。[20]要不拘一格选聘“专创”复合型人才,拓展学校内外人才选用途径和方式,以“选、训、引、聘、挂”多种形式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8]。我国正在推行“双元制”模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不可少,以重建信息技术知识、教学知识、学科知识三个核心要素,形成“技术—教学”“技术—学科”“教学—学科”“技术—教学—学科”四个复合要素,“双师创新型”教师应具备教学素质、工程技术素质和创新素质,且三者具有包含、融合、促进的关系[21]。
(四)“专创融合”实践的模式
王志凤和王桂花(2020)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探讨了“三线两创新专创融合”模式,通过专业技能线、“双创”能力线和理念方法线所构成的“三线”,体现学生不同时期、专业与“双创”、企业与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促进跨学科知识融合和“双创”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习兴趣,尊重学习规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终身学习的习惯[22]。朱晓东、顾榕蓉和吴立保(2018)把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为理念的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构建梯度式课程体系,通识型“专创融合”教育输送创新意识
和创业精神,明确学习动机,走出课程、走进社会,感受身边的创新创业;通过深度型专创教育,突出“专业+创业”教育的特性,注重学科交叉,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挖掘创新创业潜质;通过因材施教型“专创融合”教育,确保有创新创业偏好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指导,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以上三个层次的“专创融合”教育模式构成了递进课程体系[18]。彭华涛和朱滔(2021)提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专创融合”的多种模式:以“一流教学师资+拔尖创新人才”形成科学研究团队,依托科技转化项目,形成师生共创的模式;以校友、政校、产教为依托,构建资源整合与开放平台模式;以“孵化器+科技”为基础,形成龙头企业或资本的“孵化器+”模式,推动人才、创新、文化、成果螺旋上升,并建立“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多重PDCA循环检查与改革[23]。姬忠莉、吴烽和李昆益(2020)提出将“双创融合”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中,由培养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创新技能型复合人才转变,必须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做出实质性改变,打破专业限制,实现专业之间的互通,以专业群为依托,实现不同专业之间教学资源、项目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使创新创业平台达到共享,并根据专业差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