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诗词,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注入“源头活水”

2021-12-29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

亚太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源头活水诗词法治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 余 飞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办好思政课意义重大。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将其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修养,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其逐步成长为有人文情怀、扎实学识、高尚道德,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下将从把诗词作为道德与法治课重要教育教学资源的原因以及运用原则和方法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诗词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原因

(一)诗词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是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只有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传承诗词,挖掘诗词的时代价值。

2.是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底蕴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筛选整合和合理利用,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诗词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诗词我们可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波澜壮阔。将诗词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丰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涵,增强其育人价值。

3.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有效方式

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重要的德育课程,如果一味说教则难以被学生所接受和欢迎,因此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将诗词运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实现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加之诗词本身的独特魅力,则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深刻性,创造有新意、有深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徜徉在极富文化底蕴的课堂上。

(二)诗词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1.中华诗教传统

在中国这个诗歌的国度中,在漫长的历史里,诗歌在文学之外,还曾经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担负着人文教化的功能,即为“诗教”。诗教是人格的教化,也是价值的培养,还是观察社会和评论社会的方法。诗教的功能和目标与当前的思政学科具有高度一致性,是可以实现“古为今用”的。

2.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

道德与法治是学校重要的德育课程,也是为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打下重要基础的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渗透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是教育部组织编写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编写原则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知识领域融合起来,囊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国际交往教育等。诗词同样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两者在内容上有契合性。

3.学生的认知能力

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对于诗词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因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入诗词资源不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

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运用诗词的做法

(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运用诗词的两点建议

1.遵循继承性,体现时代性

诗词是特定时代的文化产物,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局限。因此,在将诗词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辩证对待、批判继承,实现创造性转化。切勿不加分辨,生硬地将诗词作为教育教学素材,对学生形成完全错误的引导。

2.注意诗词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契合性

充分考虑诗词内容、情感、创作背景是否跟教学需求相一致,是否能很好地服务于课程教学。比如在讲“青春飞扬”这一课时,需要能体现远大志向、自信自强的素材。李白《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毛泽东《七古·咏蛙》中的“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都符合上述要求,但是创作《将进酒》时,李白在政治上受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于是难免会借酒兴抒发满腔不平之气。而《七古·咏蛙》则是作者求学阶段所作,正值青春年少,书生意气,激扬文字。因而,综合考虑诗词创作背景和诗人的情感后,毛泽东的《七古·咏蛙》显然更契合本课要求。

(二)笔者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诗词的具体实践

诗词中蕴含的宝贵育人价值,为今天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提供了优质的素材资源,应该加以开发利用。

1.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找寻具有契合点的诗词(以九上教材为例)

表1

2.根据课堂教学情感需要,开展课堂微活动

(1)通过朗诵,打动学生。通过配乐配图朗诵,带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帮助学生酝酿、表达情感。笔者在《我们的梦想》一课教学时,节选《中华世纪坛赋》(作者:魏明伦),组织学生配乐配图朗诵。学生都被融入真情的朗诵深深地感染和打动。

(2)通过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达到“了解之同情”。诗词创作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传达着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情感。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更易于读懂诗歌,与作者产生共情,达到利用诗词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框“青春飞扬”,在讲到自信自强时,笔者就引入毛泽东的《七古·咏蛙》:“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让一组学生分享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时年十六岁的毛泽东,正在离家乡五十多里的湘乡县东山小学求学。他胸怀大志,看到学校附近的良田美景,于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描述出青蛙的气势豪迈,充分表达了“万里江山我为主”的宏伟志向,极富感染力。同是少年时代,同为求学而来,这些都与学生当下的状态近似,容易引发共情,形成感召。笔者还让另外一组学生介绍“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背景,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毛主席的远大志向和豪迈、自信的性格的理解,从而实现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人文性

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的知识内容较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和探究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深深浅浅话友谊”,可以创设任务情境来进行课堂探究并实现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的目标。

表2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把诗词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在当前国家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贡献一己之力。

猜你喜欢

源头活水诗词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源头活水”——写作教学策略之课本素材的利用
原文呈现,注入节选文本的源头活水
诗词之页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