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溢价如何通过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要素收入分配?

2021-12-29鹏,常

吴 鹏,常 远

推进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初次收入分配问题,即如何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状况。但目前,中国要素收入分配呈现出“强资本、弱劳动”的现象,导致依靠资本收入的群体和依靠劳动收入的群体收入差距拉大。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激发各类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积极性,缓和要素收入分配差距,在提升质的同时实现量的有效增长,最终实现量与质的统一。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可能是收入不平等加剧的来源,也将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主要方式。同时,技术进步是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推手,使未来的发展更加依靠技术进步和技能劳动。通常,技术进步具有偏向性,偏向于技能劳动或者非技能劳动。如何发挥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将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中国崛起。本文立足高质量发展背景,系统探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技能溢价与要素收入分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作用机制,为技术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研究

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经济增长的典型化事实,包括要素收入分配保持不变,即长期内资本和劳动要素分配份额保持不变(Kaldor,1955)。1980年以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并且出现持续下降趋势(Krueger,1999;Rodriguez et al,2013;Karabarbounis et al,2014),“Kaldor事实”受到质疑。一些学者开始从资本产出比(Harrison,2005)、劳资谈判机制(Blanchard et al,2003;Ahsan et al,2014)、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刘亚琳 等,2018)、技术进步(Acemoglu,2007;Growiec et al,2018)等方面研究引起要素收入分配变动的成因。随着偏向型技术进步研究的深入,偏向型技术进步已经成为解释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Acemoglu,2002;罗知 等,2017;文雁兵 等,2018;Alvarez-Cuadrado et al,2018)。Acemoglu(2002)利用CES生产函数给出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机制,指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并非直接作用于要素收入分配,而是通过改变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方向来影响要素收入分配(Acemoglu,2007)。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国内学者发现偏向型技术进步也是引起中国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黄先海 等,2009;张莉 等,2012;陈宇峰 等,2013;王林辉 等,2015)。

(二)关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技能溢价的研究

偏向型技术进步主要有资本或劳动偏向型、技能或非技能偏向型。因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更具解释力(Acemoglu,2002;Winchester et al,2010),已有文献从不同层面、用不同方法验证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技能溢价的关系。Acemoglu(1998;2002)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对技能劳动的需求增加,技能溢价上升,技术进步表现出技能偏向型,造成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的工资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依靠高人力资本和技术禀赋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欠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引进技术和机器设备等,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因资本与技能劳动力具有互补性(Krusell,2000),进而造成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技能溢价持续扩大的现象(Acemoglu,2003)。Parro(2013)发现,国际贸易使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更大。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存在正向效应,使技能溢价上升(Johnson,1954;Katz et al,1992),且技能溢价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出现周期性变化特征(Balleer et al,2013)。Krugman(1979)认为技能溢价和要素偏向有关,只有当技术进步偏向于高技能劳动力时,才会使技能溢价扩大,造成收入不平等加剧。Crifo(2008)发现OECD国家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技能溢价正相关,收入差距加剧。Weiss(2009)却认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引起的技能溢价不一定造成收入差距拉大。国内学者利用中国的数据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呈双重偏向型,即资本偏向型和技能偏向型同时存在(王林辉 等,2012),技能劳动需求增加(宋冬林 等,2010),引起相应劳动报酬提高,导致技能溢价上升(董直庆 等,2013),加剧收入分配差距。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技能溢价通过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深度探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技能溢价与要素收入分配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中梳理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

二、理论模型

(一)模型设定

由内生增长理论可知,技术进步由模型内生决定,技术进步表现为要素增强型。由于CD生产函数的要素替代弹性为1,并不适用于分析偏向型技术进步。因此,本文使用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借鉴Acemoglu(2002)和董直庆等(2013)的研究,将生产函数设定为双层嵌套型,表示为:

(1)

其中,

Y

表示产出,

K

表示资本,

H

L

分别表示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

A

表示资本效率,

B

B

分别表示技能劳动效率和非技能劳动效率。

α

β

为分配参数,分别反映资本与劳动、技能与非技能劳动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

(2)

依据式(1)和式(2),可得要素边际产出,分别为:

(3)

(4)

(5)

依据式(4)和式(5),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边际产出之比为:

(6)

对式(6)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求导,得:

(7)

借鉴Acemoglu的设定,把技术进步引起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边际产出之比的变动率称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TR

为:

(8)

由式(8)可知,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主要由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的替代弹性

θ

与技能劳动的相对效率决定。当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相互替代时,

σ

>1,即

θ

>0,技术进步偏向于高效率要素。若技能劳动效率高,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正值,即

TR

>0,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若非技能劳动效率高,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负值,即

TR

<0,技术进步偏向于非技能劳动。当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互补时,

σ

<1,即

θ

<0,技术进步偏向于低效率要素。若技能劳动效率高,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负值,即

TR

<0,技术进步偏向于非技能劳动;若非技能劳动效率高,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正值,即

TR

>0,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当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替代弹性等于1,

σ

=1,即

θ

=0,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零,即

TR

=0,技术进步为中性。

(二)模型分析

1.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技能溢价的关系分析

完全竞争市场下,要素边际产出比等于要素报酬比。令技能溢价

w

为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工资比,可得:

(9)

其中,

w

w

分别为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的工资报酬。

对式(9)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求导,整理得:

(10)

(11)

由式(11)可知,技能溢价由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技能劳动相对供给决定。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技能溢价正相关。当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时,

σ

>1,即

θ

>0,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相互替代,若技能劳动效率高于(低于)非技能劳动效率,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非技能)劳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正(负)值,提高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使技能溢价提高(降低);当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时,

σ

<1,即

θ

<0,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为互补关系,若技能劳动效率高于(低于)非技能劳动效率,技术进步偏向于非技能(技能)劳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负(正)值,将抑制(促使)技能溢价提高;当要素替代弹性等于1时,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零,与技能溢价无关。技能劳动相对供给与技能溢价负相关,即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提高,技能溢价下降;反之,技能溢价上升。因-∞<

θ

<1,故

θ

-1<0。不论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如何,只要技能劳动供给大于(小于)非技能劳动,技能劳动相对供给为正(负),将抑制(促使)技能溢价提高。

据此,本文提出假说1:

H1:技能溢价由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决定。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提高,技能溢价增加;反之,技术进步偏向于非技能劳动,技能溢价降低。

2.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

依据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的定义,再结合式(3)、式(4)和式(5),整理出劳动收入份额

LS

与资本收入份额

KS

,分别为:

(12)

(13)

以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收入份额之比衡量要素收入分配,由式(12)和式(13)得要素收入分配

δ

,表示为:

(14)

式(14)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求导,整理得:

(15)

其中,

M

=

β

(

B

H

)+(1-

β

)(

B

L

)

M

对时间求导,再将式(11)代入,整理得:

(16)

将式(16)代入式(15),求要素收入分配关于技能溢价的导数,为:

(17)

由式(17)可知,要素收入分配与技能溢价的关系由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以及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替代弹性的相对大小决定。

依据

ρ

θ

的大小,可出现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

ρ

>0且

θ

>0时,即

e

>1且

σ

>1,资本与劳动为替代关系,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也为替代关系。此时,要素收入分配与技能溢价正相关,技能溢价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资本收入份额下降,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状况。第二种情况:

ρ

<0且

θ

>0时,即

e

<1且

σ

>1,资本与劳动为互补关系,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为替代关系。此时,要素收入分配与技能溢价负相关,技能溢价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资本收入份额上升,恶化要素收入分配状况。第三种情况:

ρ

<0且

θ

<0时,即

e

<1且

σ

<1,资本与劳动为互补关系,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也为互补关系。此时,要素收入分配与技能溢价正相关,技能溢价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上升,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状况。第四种情况:

ρ

>0且

θ

<0时,即

e

>1且

σ

<1,资本与劳动为替代关系,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为互补关系。此时,要素收入分配与技能溢价负相关,技能溢价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恶化要素收入分配状况。

Rao等(1969)发现资本与技能劳动为互补关系,资本深化将提升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进而使技术进步表现为技能偏向型。换言之,资本与技能劳动的关系通过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技能溢价,进而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状况。故上述四种情况可整合成两种情景:

第一种情景:两类要素均为替代或互补关系,要素收入分配与技能溢价正相关。即,技能溢价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提高、资本收入份额降低,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状况。一方面,资本与劳动为替代关系,劳动相对资本增长更快,劳动收入份额相比资本收入份额更高,即资本收入份额降低、劳动收入份额提高。资本与技能劳动互补,资本增加,同时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增加。若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也相互替代,技能劳动效率高,同时技能劳动相对供给也高,技能溢价上升。此时,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使技能溢价增加,进而促使劳动收入份额提高以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状况。另一方面,资本与劳动为互补关系,劳动相对资本增长更快,劳动收入份额相比资本收入份额更低。若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也互补,技能劳动效率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使技能溢价上涨,劳动收入份额提高,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状况。

第二种情景:两种要素的关系不同,即替代且互补关系或相反,要素收入分配与技能溢价负相关。即,技能溢价提高,劳动收入份额降低、资本收入份额上升,恶化要素收入分配状况。一方面,资本与劳动为替代关系,劳动相对资本增长更快,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资本收入份额下降。资本与技能劳动互补,资本和技能劳动供给同时增加。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为互补关系,技能劳动效率高于非技能劳动效率,技能溢价上升,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恶化要素收入分配。另一方面,资本与劳动为互补关系,劳动相对资本增长更快,资本收入份额提高,劳动收入份额降低。而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相互替代,技能劳动效率低于非技能劳动效率,技能溢价上升,抑制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导致要素收入分配的恶化。

据此,本文提出假说2:

H2: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技能溢价与要素收入分配的关系。若资本和劳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这两类要素的替代关系相同,技能溢价上升,劳动收入份额提高,进而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状况;若两类要素的替代关系不同,技能溢价上升,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从而恶化要素收入分配状况。

三、实证模型与数据处理

(一)构建模型

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技能溢价与要素收入分配的实证模型,利用中国的数据,验证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否与理论预期一致。实证模型1为:

模型1:

Y

=

μ

+

βW

_

HL

+

γ

CV

其中,

i

表示地区,

t

表示时间;

Y

表示因变量,主要包括要素收入分配和劳动收入份额,

W

_

HL

表示技能溢价,

CV

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老龄化、高等教育、技术进步率、经济发展、市场化及国际贸易。

μ

表示个体效应,

β

γ

表示变量的估计值;ϑ表示随机误差项,均值为零、方差为常数。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处理

中国国民收入核算系统中,按要素回报类型将GDP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四类。借鉴白重恩等(2009)、吕冰洋等(2012)、陈宇峰等(2013)的做法,把生产税净额从GDP中剔除,将产出分为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两类。其中,劳动所得为劳动者报酬,资本所得为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劳动收入份额(

Ls

)为劳动所得占总产出的比重,资本收入份额(

Ks

)为资本所得占总产出的比重,要素收入分配(

S

_

ineq

)以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收入份额之比衡量。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居民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越高,要素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反之,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要素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所有数据均采用省份收入法GDP数据,2004年以前的数据来自《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2005年以后的数据来自各地区统计年鉴。借鉴董直庆等(2014)的研究,以是否接受过大学教育作为划分技能和非技能劳动的衡量标准,技能劳动为接受过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而非技能劳动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者。参考董直庆等(2013)的做法,技能劳动相对供给(

H

_

L

)采用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与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之比,其值越大,技能劳动相对供给越多;反之,技能劳动相对供给越少。由于劳动生产率差异,使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获得不同的劳动报酬,体现为人力资本性质差异,因此技能溢价采用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工资之比衡量最为有效合理,通常采用大专及本科以上毕业生工资与高中毕业生工资之比。因《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及《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数据库都未统计按教育程度划分的工资数据,也没有按职业类型划分的工资数据,只有按行业划分的工资数据,本文借鉴宋冬林等(2010)和陆雪琴等(2013)的测算思路,以技术工人较多行业的平均工资作为技能劳动工资的替代变量,以技术工人较少行业的平均工资作为非技能劳动工资的替代变量,以两者之比作为技能溢价的替代变量。本文综合目前中国16个行业大类的技术工人情况,同时参考Liu(2009)的做法,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行业平均工资作为技能劳动的工资,以制造业平均工资作为非技能劳动的工资,两者之比作为技能溢价的替代变量(

W

_

HL

)。该指标值越大,说明技能溢价越高,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工资差距越大;反之,技能溢价越低,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工资差距越小。上述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并经2000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控制变量主要包括老龄化、高等教育、技术进步率、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国际贸易。其中:老龄化(

Old

)采用老人抚养比衡量。老人抚养比越高,说明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老年人的人数越多,老龄化程度越高。高等教育(

Edu

)采用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衡量。技术进步率(

Tech

)采用Solow(1957)的测算方法,以经济增长中剔除劳动和资本要素贡献后剩余的那部分进行衡量。经济发展(

L

_

gdp

)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衡量。市场化(

Market

)采用非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占城镇职工人数比重衡量。国际贸易(

Trade

)采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衡量。

(三)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分析主要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因港澳台数据统计口径不同,重庆市的收入分组数据等缺失较为严重,故将其剔除。对于部分缺失数据,本文并未进行处理。本文选用1994—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保证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可比性,对受价格影响的变量经以2000年为基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平减,对相关变量进行对数处理。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份的统计年鉴,运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续表1

四、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技能溢价的关系

利用中国1990—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技能溢价、技能劳动相对供给及

θ

值,测算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标。国内外研究发现,大多数经济体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为替代关系,即替代弹性大于1。比较国内外有关要素替代弹性的研究发现,董直庆等(2014)运用标准化系统和非线性似乎不相关模型,且直接利用中国数据估计要素替代弹性,其估计结果更具稳健性,也能更好地吻合中国真实的要素替代弹性,故本文取参数

θ

值为0.996和0.947。依据式(8)的设定,测算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见表2)。由表2可知,以

θ

=0

.

947测算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略大于以

θ

=0

.

996测算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但差别不大且数值基本为正值。整体上,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说明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技能偏向型。

表2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测算结果

依据测算结果绘制出技能溢价、技能劳动相对供给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变动趋势(图1和图2)。图1和图2表明,1991—2018年间,不同要素替代弹性下,即不同

θ

值,技能溢价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与技能劳动相对供给的变动趋势相差较大,说明技能溢价可能主要由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决定。

图1 θ=0.996下技能溢价变动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探究技能溢价变动是否主要由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引起。依据AIC信息准则和BIC信息准则,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为1阶。在AR(1)的基础上,引入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模型2:

DH

_

income

=

β

+

β

DH

_

income

-1+

γ

TRI

+

ε

其中,

DH

_

income

表示第

t

期技能溢价变动,

DH

_

income

-1表示第

t

-1期技能溢价变动,

TRI

表示第

t

期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β

β

γ

表示系数估计值,

ε

表示白噪声过程。本文利用1990—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

θ

值下对ADL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估计结果见表3。在不同要素替代弹性下,模型的估计结果差别不大,一定程度上说明ADL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Wald检验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AIC信息准则和BIC信息准则均最小,说明ADL模型的变量是合理的、结果是有效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变动的影响为正,显著水平为1%,说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使技能溢价上升。若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正值,技术进步表现为技能偏向型,技能溢价提高;若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负值,技能溢价降低。AR(1)项对技能溢价变动的影响为正,显著水平为1%,说明技能溢价变动的滞后期会对当前产生正影响。Sigma项对技能溢价变动的影响为正,显著水平为1%。在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模型的残差进行自相关检验,发现残差自相关检验Q统计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均无法拒绝原假设,说明残差项不存在自相关性。因此,技能溢价主要由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决定,且表现出较大的正相关性。这一结论与假说1预期一致,验证了假说1。

表3 ADL模型的估计结果

五、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一)技能溢价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以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为因变量,检验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是否与理论预期一致,以验证假说2。模型1的估计结果见表4。

表4 技能溢价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实证结果

表4第(1)列和第(4)列的结果表明,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这可能因模型遗漏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内生性问题。本文选用DM检验和Hausman-Wu检验,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内生性问题。固定效应模型下,DM检验与Hausman-Wu检验均在5%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说明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固定效应模型下的估计值不再是一致估计。然而,处理内生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工具变量,即与内生变量相关、与误差项无关。通常选用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故本文选用滞后期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和技能劳动相对供给作为工具变量,采用工具变量法对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工具变量估计下,Sargan检验在5%的水平上无法拒绝“工具变量与误差项不相关”的原假设,意味着模型所选的工具变量是有效的、合理的。结合模型的整体估计效果,本文以表4中第(2)列和第(5)列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为-0.287,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3.58,显著水平都为1%。这说明,提高技能溢价,将抑制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扩大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差距,进而起到恶化要素收入分配的作用。上文分析表明,技能溢价由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决定,说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大小将影响技能溢价变动。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和劳动存在互补关系,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表现为相互替代,造成中国的技术进步具有资本偏向型和技能偏向型的双特征。此外,中国经济发展初期主要以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尤其是资本要素投入,使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程度加深。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型与技能偏向型,使技能溢价提高,造成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资本收入份额提高,进而导致要素收入分配状况有所恶化。这一结论与假说2预期一致,验证了假说2。

控制变量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老龄化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显著水平为1%,说明老龄化程度越高,劳动收入份额越低,要素收入分配将恶化。高等教育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正,显著水平为1%,说明高等教育有利于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状况,也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关键在于提升居民获得较高收入水平的能力,而教育是提升居民获得较高收入水平能力的主要方式。技术进步率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显著水平为1%,说明技术进步率越高,要素收入分配将会恶化,劳动收入份额也将下降。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型与技能偏向型使技术进步率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抑制作用。经济发展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显著水平为1%,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以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本要素,造成资本收入份额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导致要素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市场化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正,前者显著水平为5%,但后者不显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措施,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造成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不显著。国际贸易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为负,而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正,但都不显著。

(二)老龄化下技能溢价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划分标准,以老龄化程度超过10%为分界点,老龄化程度高于10%,该经济体进入老龄化阶段;反之,说明该经济体处于非老龄化阶段。按照此标准,将全体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一是老龄化阶段下的子样本,二是非老龄化阶段下的子样本。与上述实证分析相同,经模型筛选和检验,比较分析老龄化与非老龄化下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估计结果见表5。

表5 老龄化下技能溢价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实证结果

不论是老龄化阶段还是非老龄化阶段,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均为负,显著水平为1%,但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别。其中,老龄化阶段下,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较低,分别为-0.346和-5.979;非老龄化阶段下,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较高,分别为-0.914和-8.350。这说明,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会受到经济社会是否处于老龄化阶段的影响。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改变,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也将发生改变。老龄化阶段下,老龄化程度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显著水平为1%;非老龄化阶段下,老龄化程度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这说明,经济社会处于老龄化阶段与非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程度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明显不同。与上一节的模型回归结果相比,其他控制变量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三)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本文选用两种方式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检验。一种是改变因变量的测算方法,将要素收入分配换成资本收入份额与劳动报酬比重,估计结果为表6中第(1)和第(2)列;另一种是改变因变量的度量方法,将要素收入分配换成城乡收入差距、最高收入水平、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之比,估计结果为表6中第(3)~(5)列。

由表6可知,不论是整体样本还是老龄化阶段和非老龄化阶段下的子样本,技能溢价对资本收入份额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对劳动报酬比重的影响都显著为负;技能溢价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均为正。估计结果表明,提高技能溢价,引起资本收入份额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进而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上述实证结果(表4和表5)相比,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说明本文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表6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依据内生增长模型,分析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技能溢价与要素收入分配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探讨技能溢价与要素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第一,技能溢价由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决定。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提高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技能溢价增加;技术进步偏向于非技能劳动,技能溢价降低。第二,技能溢价与要素收入分配的关系受到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因两类要素替代关系的不同,其影响方向也将不同。若两类要素的替代关系相同,技能溢价上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而改善要素收入分配;若两类要素的替代关系不同,技能溢价上升,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进而恶化要素收入分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和劳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的要素替代关系不同,技能溢价上升,引起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进而恶化要素收入分配。第三,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会受到经济社会是否处于老龄化阶段的影响,与非老龄化阶段相比,老龄化阶段下技能溢价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影响较小,且老龄化程度对要素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为负。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合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首先,优化资本和劳动的要素结构,实现要素结构的有效配置,以提高要素效率。改革开放以来,要素投入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源,资本和劳动要素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错配,且要素效率较低,扭曲了劳动要素的定价机制,造成劳动收入被压低,导致要素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要改善要素结构错配,实现要素结构配置合理和高效,发挥市场定价机制的作用,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状况。其次,积极引导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要素。中国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型和资本偏向型特征,造成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引起技能溢价,进而使要素收入分配恶化。要积极引导技术进步偏向劳动要素,改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缓和要素收入分配差距。最后,关注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适时调整技能溢价与要素收入分配的关系。

总之,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要继续推动技术创新,改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的关系,有效发挥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与要素收入分配的作用,同时还要关注经济社会是否处于老龄化阶段,以确保技术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缓和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