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①
2021-12-28周映萍
周映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消费观在本质上是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种体现。消费观的产生是客观世界作用于主体意识的结果,因此消费观问题是客观世界问题在主体意识上的反映。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不是受其影响,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他们在年龄上接近成年人,另一方面他们在心理上更趋近未成年人。大学生的消费观也有其特殊性,掌握这些特殊性,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理解、教育大学生十分重要。
(一)超前消费主义
笔者认为所谓的“超前消费主义”是一种异化的超前消费观念。消费宏观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必要消费,另一种是不必要消费。前者我们无怀疑的理由,后者我们有批判的义务。应当注意,对于超前消费主义者的界定,不应当以其付款方式决定,而应当以其消费目的决定。具体而言,以借贷的方式,购买生活必需品,或者学习用品,或者支付学费,不应该被认为是超前主义的消费,而以借贷的方式,甚至高利贷的方式,购买不必需的物品,例如名牌包,新款高配手机,出国旅游等,无疑是超前消费主义。对于超前消费主义的产生,当代法国理论家波德里亚认为:其并非是社会大生产的结果,而恰恰是商品紧缺的结果。当然,这种紧缺是人为制造的,也就是常说的“饥饿营销”〔1〕。不仅大学生,很多成年人也会受此影响,产生超前消费观。
(二)炫富消费主义
社会上超前消费主义的风也吹进了大学校园,很多大学生重视物质的攀比与享受,却忽略了精神世界的构建和追求。盲目追求和依赖名牌,不顾自身实际消费能力。笔者曾接触过家庭经济并不富裕,但是钟爱名牌衣服和鞋子的学生,在自身消费力达不到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校园贷,“拆东墙补西墙”,从最初的借几千元到最后借高利贷欠款十几万,把自己置于高利贷的旋涡,最后不得不让整个家庭背负起他因虚荣引发的债务,全家用了几年的时间才还清债务。“炫富消费+超前消费”不仅导致了自身的堕落,还直接危害家庭与社会。
(三)狂热消费主义
波德里亚曾经惊呼:“消费是一个神话。”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折期,除少数学生思想较为成熟,多数人的思想倾向、兴趣爱好都是不成熟稳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周围都是狂热的消费者时,很少人能保持冷静,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我们生活在被商品大数据包围的时代,只要使用手机,就难免被数字化的商品橱窗影响。日复一日,受商品信息的刺激,很难克制购买的欲望。
(四)伪友爱消费主义
法国理论家德里达在其最重要的作品《友爱的政治学》中,以较大篇幅探讨了什么是友爱。大学生人情方面的消费非常惊人,其中大部分很难说是理性的。例如在两性交往的过程中,一些女生会要求男生购买高价物品以表示自己的诚意,并不考虑男生的实际消费能力。此外,同学间的交往也有类似不良的倾向,例如朋友生日的礼物消费,常常超出个体的支付能力。过度的人情消费给学生造成的压力不容小觑〔2〕。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成因分析
(一)物质基础
一个良性的社会,其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必然是相适合的,同样一个良性的个体,其物质基础和思想观念也应该是相适合的。但在我国,由于地区差异,落后地区的大学生到发达地区求学,其消费观很快就会和他的物质基础脱节,即发生马克思所谓的“异化”。在没有网络金融的时代,这种“异化”并不明显,学生能以其他方式加以调整。当网络金融深入校园以后,这种“异化”变本加厉,让原本没有物质基础的学生一下有了超前的资本,炫富的资本,成为消费教的狂热信徒〔3〕。
(二)家庭环境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经济基础,有不同的消费观,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家庭的消费观如果原本就有问题,那么大学生到了学校以后,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问题就会变得更加严重。以炫富为例,出身富裕家庭的学生会天然地给周围的同学一种压力,迫使周围的同学一起炫富,因此时常会看到富二代、富三代往往是成群结队的。他们的聚合或是出于炫富欲望和权力欲望。另外,一些中产以下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价值观的偏差,将财富追求作为人生主要的目标,鼓励孩子参与炫富,结交有权势的朋友。
(三)学校教育
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如今高校大规模扩招,师生比常达不到教育要求,教师住处和学生宿舍隔得较远,除了上课时间的接触,课后的交流并不多。而与学生接触多的大学辅导员多是一些年轻人,虽然可以天然与学生打成一片,却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同时,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有效地抵消掉这些负面因素。
(四)社会问题
消费是经济成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鼓励消费,促进经济,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是促进消费主义的异化。大学生思维活跃,其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阶段,容易受到社会媒介的消费暗示作用。当前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是社会消费异化的结果,大学生急需正确的引导、关心和帮助。他们是未来社会的组成者和建设者,如果大学生没有正确的消费观,那么未来社会的消费观将更加畸形,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消费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PH消费观教育刻不容缓,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性消费观教育理论和实用的课程。有学者认为消费观教育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教育活动,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附属。也有学者认为消费观教育应当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活动,这样更加有针对性。笔者认为,在现有教学、课程体系下,将消费观独立,有重复建设的问题,增加了不必要的教学成本,也未必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但如果将消费教育融入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实现有的教学内容,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将产生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一)正确认识消费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正确认识消费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开展消费观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消费观是这“三观”的直接体现,“三观不正”,消费观不可能正。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具有高度科学性的理论体系,其对于纠正不良的思想观念,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因此消费观教育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因而没有必要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消费观问题既然是“三观”问题,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针对“三观”进行教育,将消费作为“三观”教育的一个把手,一个切入点。简单来说,“三观”教育是宏观的思想教育,而消费观教育是微观的思想教育。以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多于实践,引入消费观教育以后,可以通过大量的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素材,最终起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4〕。
(二)加强世界观教育,树立消费生态观念
世界观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的世界观,一种是不科学的世界观。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狂热消费主义,是因为其本身的世界观是不科学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当前,全球疫情肆虐,全球经济遭遇严重困境,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倡导合理消费尤为重要。合理消费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让国家和政府能够有充足的物资进行合理配置,去帮助经济困难的社会群体,这是实现社会正义的物质基础。同时,合理消费,也是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前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部分生物资源濒临灭绝,都和炫富消费有关。炫富消费是原始世界的产物和遗留,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我们应当以科学的世界观,认识消费,抵消原始文明的不良影响,积极保护环境,共创人类未来。
(三)加强价值观教育,树立消费经济观念
有度的消费,必需于生存的消费,都是合理的消费,正义的消费。而一切不合理的消费,超前消费,炫富消费,狂热消费,伪友爱消费都是错误价值观的结果。因此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本质上理解消费,才能使他们合理消费。学校可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主渠道,在这两课的教学过程中加入“科学消费观”的内容,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经济能力与消费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理性消费引导,在“双十一”或者各种重大重要节日活动前,提前召开班会,利用网络宣传推送等手段提前给学生“打预防针”,避免学生加入疯狂“剁手党”,或掉入消费的陷阱。增开关于理财的讲座或选修课,倡导绿色生态、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以主题班会为抓手,辅以勤俭节约等美德教育、校园理财达人展示等,培养大学生情商、智商的同时,加强财商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在大学内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5〕。
(四)加强人生观教育,树立消费法治观念
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消费观,因为你不知道消费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两者的差别是人生观的差别,同时也是消费观的差别。有了正确的人生目的,就会产生正确的消费行为,以达到这个目的。没有正确的人生目的,就会产生不正确的消费行为,为达到这个不正确的人生目的,最终可能触犯法律。此外,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基石之一是诚信,没有诚信,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就会崩溃,商业和金融体系也会崩溃。消费行为必须符合法治的要求,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防诈教育、消费维法维权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白,不合法的借贷活动坚决不能参与,因为一旦参与不仅危害自己,也危害社会。
(五)加强友爱教育,树立消费伦理观念
无论是我国古代,还是西方的希腊罗马,都存在着一种德里达所谓的“友爱文化”。友爱,在一般人看来,是某个群体间的,或者仅限于彼此的。而事实上,真正的友爱是普遍的,是公益的。加强友爱教育,培养学生的仁心,树立正确的消费伦理,应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做法:营造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倡导学生和学生真诚交往,互相帮助。开展团建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开展主题班会研讨,学习古代美德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