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有效实施的实践性探索
——以河北省“国培计划”为例
2021-12-28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田宝军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田宝军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 年开始全面实施。“国培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启动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是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培计划”的实施范围广、投入力度大、实践尝试多、影响程度高,开创了我国教师培训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自2010 年启动“国培计划”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经费180 亿元,共培训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1500 万人次,覆盖了中西部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打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师培训体系,填补了城乡教师的素质鸿沟,贡献了教师教育的中国经验。
河北省作为中西部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河北省将“国培计划”作为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重点实施了包括面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中西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累计吸引了40 余所省内外高校、62 个项目县、5 个培训机构参与。据统计,截至2019 年底,河北省已累计获得中央财政经费11.52 亿元,培训教师103.38 万人次。按2019 年河北省教师规模(幼儿园15.23 万人、小学37.77 万人、初中19.92 万人)计算,平均每位教师参加培训1.42 人次。
近年来,在“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河北省积累了大量的教师培训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教师培训体系作出了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更新培训理念
近年来,河北省坚持将“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作为实施“国培计划”的行动指南。纵观以往的教师培训,多是以一种“输血”的方式进行。这种“输血式”的培训通常以培训者为中心,主要由培训者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等传统形式将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传递给参训教师。它不仅难以从根本上促进参训教师专业发展,还会招致参训教师的反感。在“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河北省遵循“需求为主,调剂为辅”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努力改变传统的培训范式。河北省强调培训者与参训教师之间实现双向互动交流,坚持以参训教师为中心,注重参训教师的行动参与、实践体验,促使参训教师自发地持续学习、实践、反思,激发参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五级联动”工作格局
近年来,在“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河北省强化统筹管理,构建了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联动”的教师培训体系,明确了市级、县级、校级的培训重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评价标准和培训运行机制。在充分发挥国家高端精品培训项目的引领作用的基础上,明确了“省级统一规划、示范引领,市级区域统筹、培育骨干,县级主体实施、覆盖全员,学校精准联动、校本研修”的各级教师培训重点,形成了上下一体的工作格局。
河北省坚持一体化设计“国培计划”各类培训项目,实施基于“五级联动”的专业水平梯次提升、贫困地区底部攻坚、教育信息能力提升、紧缺学科教师强基、培训团队素质提高的教师教育“五大工程”。河北省统筹采取名校访学、工作坊研修、送教下乡等多种培训形式,开展了从新教师到卓越教师、从骨干教师到全员、从紧缺领域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全覆盖式培训。
建立规范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
完善运行机制是保障“国培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河北省从承训单位的遴选到培训项目结项等各个环节,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有序的原则,对“国培计划”项目做好管理。
严格把关承训单位招标。根据国家关于“国培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河北省按照“质量优先、相对集中、特色突出”和“统筹国培省培,兼顾幼教义教”的原则,采取网络申报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有关专家,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遴选“国培计划”项目承训单位。
择优遴选项目申报。在“国培计划”项目申报方面。河北省要求申报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国培计划”项目申报。各申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承办能力,通过“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提交申报材料。
在“国培计划”项目遴选方面。河北省专门成立了评审专家组,按照“质量优先、相对集中、突出特色”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采取匿名网络评审的方式,择优遴选“国培计划”项目承训单位,确定培训项目及具体规模,并报送教育部、财政部审定。
全面监管项目实施过程。河北省利用“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对“国培计划”项目进行全程监管和绩效评估。同时,河北省构建了权责清晰的省、市、项目县、校四级组织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国培计划”项目过程监控与评估的全覆盖。尤其在对“国培计划”项目的过程监督上,河北省组建了“国培计划”项目专家团队,深入“国培计划”项目训培单位,对“国培计划”项目进行全程指导。
另外,河北省还组织有关专家对“国培计划”项目承训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随机检查和评估,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国培计划”项目承训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保证“国培计划”项目评价覆盖培训的全过程。
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教育领域区域共同体建设与培训合作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共享,对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和提高区域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整合县级教育资源,深化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分布广、数量多,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的主要基地。河北省将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打造为区域内的教师学习中心、教师研究中心、教师教育资源中心、教师教育服务中心,积极促进教师进修学校、教研、电教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网络研修体系,助推教师资源共享的常态化、长效化。
积极推进“五位一体”共同体建设。在“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河北省形成了以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省内高校(师范类院校为主体,非师范类院校积极参与)、专业培训机构、教育科研组织、优质中小学为支撑的“五位一体”共同体。
近年来,河北省加快完善高校—机构—县—校协同实施与管理机制,构建送培到县培训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河北省积极构建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优质中小学—片区研修中心的送教下乡培训服务体系,最终形成了上联高校、下联片区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立了融合发展的新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优化培训者师资,实现专业引领
分类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近年来,河北省积极组建“国培计划”专家库、教师培训专家库、信息技术专家组等专家团队,为教师培训提供智力支持。
河北省积极建立动态调整的“国培计划”专家库。“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经常深入“国培计划”项目承训单位和县级教师发展中心,采用在线问卷、实地调研、查阅过程性材料等多种形式,对训前调研与立项、训中项目实施与改进、训后项目跟进与总结考评等进行全程评估指导。
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由领域专家、高校教师、一线优秀教师组成。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人选需要经过个人申请、市级推荐、省级评审、公示等一系列程序,才能得以确定。河北省通过建立教师培训专家库,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培训者队伍,并促使其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信息技术专家组根据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的实际需要,选聘若干名信息技术领域专业人才作为成员。这些成员对健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发挥着积极作用。
培育教师培训团队。河北省重点面向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机构,实施教师培训者团队能力提升培训计划、教研骨干研训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和京津冀协同推动河北省深度贫困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计划,培育高水平教师培训团队。河北省根据培训开展情况和参训教师匿名评估,对教师培训团队实行动态管理。
组建智能化专业团队。河北省专门组建了智能化专业团队,为“国家计划”项目增质量、补短板。该专业团队较多地承担“国培计划”中“互联网+教育培训”类型的项目。该专业团队能够顺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教师创设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提供整合型课程,推动教师职后教育实现转型升级。
落实重点项目布局,促进优势项目发展
开展阶梯式培训项目。河北省紧紧围绕“服务教育改革,提升专业教学能力”这一核心,根据各层级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制定了“新教师入职培训扫弱点,骨干教师培训增实力,青年教师培训促常态保质量,培训者团队研修、信息化管理团队研修两手抓,未来教育引领团队研修项目把握教育新动态为亮点,中小学校长研修项目以推进整校发展为支点”的“国培计划”项目协同一体总方案,系统地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项目、青年教师培训项目、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省外研修项目、校长类培训项目,形成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高校、机构和项目县协同申报、协同实施,高校与教师发展中心对接培训内容、对接培训进度”的新格局。
开展重点式培训项目。在实施“国培计划”的过程中,河北省注重从重点领域和教育改革两个方面入手,对教师进行培训,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开展重点领域教师培训项目。例如,在示范性培训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农村中小学紧缺领域教师集中培训项目。农村中小学紧缺领域教师集中培训项目内容涉及传统文化、艺术学科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培养基层教学骨干。
二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相关专题培训项目。例如,根据各层级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开展紧缺领域教师集中培训项目。紧缺领域教师集中培训项目内容涉及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等多个方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相关专题培训项目推进了基础教育领域各项改革,有助于培养基层教学骨干。
实施精准扶贫培训计划。近年来,河北省积极实施底部攻坚,精准帮扶,在保证贫困县教师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国培计划”的覆盖面。除了面向包括贫困县在内的所有县(市、区)的“国培计划”项目以外,还专门实施了面向贫困县的专项教师培训计划。河北省结合贫困县教师的显著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县农村特岗教师培训计划、贫困地区“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计划、农村教师送教下乡培训计划、农村教师工作坊研修计划,努力提高教育薄弱地区教师的专业水平。
借力互联网,开启培训新模式
集中培训发挥重要作用。集中培训是以集中面授的形式开展培训,是河北省“国培计划”采用的主要培训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培计划”效能。近年来,河北省采用理论引领式、任务驱动式、案例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集中培训,切实提高了集中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置换培训突出特色。置换培训是河北省“国培计划”采用的重要培训模式之一。近年来,河北省内高校的师范生通过顶岗实习前往全省各地,获得了教学实践的机会,有效提升了个人的教学技能。而被置换下来的一线教师则通过参加置换培训,获得了重返高校的机会。置换培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院校研修、“影子教师”研修、返岗实践。在置换培训的过程中,一线教师经过专家指导、学员实践等环节,能够丰富自身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技能,促使理论和实践实现融合。置换培训能够满足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使一线教师能够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一线教师有充裕时间去高校接受系统化技能培训和教育理论培训,加快其专业发展的进程。
“两送一扶”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通过多次调研,笔者发现送培到县、送教下乡、“一对一”帮扶等培训模式深受河北省农村教师欢迎。通过采取“两送一扶”培训模式,有助于帮助农村教师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极大地满足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需求。特别是在2020 年,河北省“国培计划”增加了贫困地区“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对贫困地区进行了全方位帮扶,有效带动了贫困地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互联网+教育”创新培训新模式。河北省“国培计划”采用“互联网+培训”这一形式,积极构建“统一管理、分网学习、集中研训、坊内研修”的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充分结合网络研修和线下跟踪指导,突出体现在工作坊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中。线上由“国培计划”承训单位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供教师自主选学;线下由“国培计划”承训单位依托中小学信息化管理团队和县级信息化培训团队的力量,对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实现对区域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充分发挥其对跨校、跨区域教研和校本研修的促进作用。
总之,近年来,河北省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不仅实现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全覆盖,还在管理体制、内容资源、培训方式、团队构成等方面,探索出大量的教师培训做法。特别是在2015 年后,随着“国培计划”重心下移,河北省以加强基层教师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对“国培计划”五级体系的关键链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构建中国特色教师培训体系贡献了燕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