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恋爱关系分析与教育引导

2021-12-28徐雅姗江钦徐

南方论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留学生教育

徐雅姗 江钦徐

(徐州医科大学 江苏徐州 221004)

在“一带一路”协议背景下,来华留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当前,有关留学生教学管理、跨文化适应、日常管理工作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而鲜有涉及到留学生恋爱关系的研究。留学生恋爱问题是高校学生思想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因其既关系到这个群体在华顺利健康学习成长,又关系到校园安全稳定,从长远来看,也会影响到留学生对中国的态度和印象。本文从“社会交换论”角度深入分析来华留学生恋爱关系的特点,恋爱产生的积极影响和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引导留学生恋爱行为的教育举措。

一、理论框架

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价值期望理论,涉及个人对执行某项行动的结果的期望与他们对这些结果的主观价值或报酬之间的平衡。[1]根据该理论,社会关系就像是经济交易,人们在这种交易中将彼此交换的物质或非物质商品视为一种价值。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在某种程度上会跟踪他们交换的商品,并判断他们所收到的商品与所给商品是否平衡。该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随着时间变化,关系会发展为信任、忠诚和相互承诺,各方为此要遵守某些交换规则,互惠可能是最著名的交换规则。交换的内容不仅是含有经济价值的物质方面如金钱、食物,而且包含超越物质层面的内容如爱、信息。[2][3]

留学生恋爱动机的产生也是交换意识的产生过程,恋爱过程也是资源交换过程。交换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如财富、地位、社会资源如社会关系、人力资源如外貌、才能、人品等,内在资源如感情、信任、依赖、承诺等。[4]留学生恋爱动机既呈现一般大学生的恋爱动机的共同点,也有其独特性,综合以往研究[5][6],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慰藉性:这种动机多典型产生在来华第一年,留学生远离父母亲朋好友孤身来到中国,处于跨文化适应阶段,留学生心理上容易感到孤独寂寞无助,会从身边可用的社会支持系统资源寻求被照顾、被关爱、被支持、被安慰、被理解的感觉。[7]

功利性:在华生活和学习,消费开支给留学生带来经济压力,除了维系基本的生活开支外,有的留学生还有更高的经济需求,如购物、旅游、娱乐等。当个人经济实力无法满足这些需求时,有些留学生把目光投到身边有财力、背景强的异性身上,希望通过建立恋爱关系,让对方帮助自己分担经济压力。再者,当面临学习和生活中的中文语言障碍和困难时,留学生会希望通过恋爱方式帮助自己学习语言和融入东道主国家文化和生活。

娱乐性:大学生自由时间宽裕,家长和学校管束较少,一些自律性弱的大学生受青春期性本能驱使,以娱乐和消遣为目的进行恋爱。[5]

从众性:部分留学生自尊心强,好面子,看到周围的朋友成双结对后,容易被周围的群体孤立而感到孤独和自卑,因此有些留学生出于这种社会认同心理,急于满足虚荣心,为了恋爱而恋爱。

体验性:体验性动机有两种产生原因:一是有的留学生没有恋爱经历,因此想要体验恋爱感觉,追求“不为天长地久,只为曾经拥有”;二是对异域文化出于好奇心,所以想要体验和异域文化的人恋爱感觉。例如,实际工作中,留学生女生说想找中国男朋友,原因是从来没有和中国男生谈过恋爱,觉得中国男生很神秘。

友情性:有较为理性的留学生,在遇到适合自己的异性时,基于以学业为重的考虑,从发展友谊开始,通过朝夕相处,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等到合适阶段再发展成为正式的恋爱关系。

志趣性:受过家庭良好教育的留学生,有着较为成熟的爱情观,他们本着“志同道合”的原则,从事业理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性格爱好等多方面寻求和自己相似、相匹配的人。

“慰藉性”动机本质上属于内在情感交换,当双方都得到资源满足时,关系会稳定,而当一方不满足于这种资源交换或者资源交换在一定时刻得到满足不再需要时,会逐渐结束恋爱关系。 “功利性”动机是典型的物质资源交换,这种交换的暂时性和主观性决定了恋爱关系基础的脆弱,当一方认为付出大于回报变成不等价交换时,会结束恋爱关系,甚者产生报复心理。“娱乐性”和“体验性”这两种恋爱动机背后是失衡不对等的人力资源交换,追求的是单方受益,不会给予真正的承诺。“友情性”和“志趣性”的恋爱动机体现出来较为持久的人力资源对等性交换,更强调的是内在资源如信任、感情、承诺等的交换,这种恋爱稳定、成熟、理性,若排除客观因素,会向婚姻靠拢 。

二、恋爱关系对留学生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爱对个人的自我实现至关重要”。[8]在恋爱过程中,留学生培养亲密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减少孤独感,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感,培养责任心,激励双方为未来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学习。在一项对我国7所高校300余名泰国留学生开展的调研显示,婚姻与恋爱关系是影响来华留学生毕业后去留的首要因素。[9]在跨文化恋爱关系中,留学生从交往中学习多元文化,积累国际知识,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二)负面影响

1.影响学业。大学生过度沉浸于爱情,学习注意力转移,逐步发展为低出勤率、挂科、留级甚至被退学的情况[10][11][12]。有的留学生不能理性地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时间,失去学习动力,直接影响到学习和前途。在实际案例中,某南亚男生成绩一直不错,后来结交了一个校外人士后,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恋爱中,结果导致成绩明显下滑,多门科目不及格,在大五时被学校留级处分,甚至面临无法毕业的危险。

2.增加留学经济成本。恋爱需要时间和金钱去维系,购买礼物,饮食、旅游,娱乐活动等行为不仅占据学习时间,并且容易助长高消费的习惯,给留学生家庭带来额外的经济压力。以来华留学本科生为例,就读医学专业项目的留学生大多来自亚非发展中国家,家庭条件一般。部分留学生投入恋爱关系后,热衷于酒吧高消费娱乐,个别留学生出现夜不归宿的情况。

3.无法处理恋爱挫折 引发心理疾患。在处理恋爱分手问题时,容易出现不能理性对待的情况,继续纠缠对方进行恐吓或者威胁。恋爱关系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抑郁症、躁狂症等心理疾病。[10]有些留学生情感上过度依赖恋爱对象,处理恋爱问题能力差,遇到挫折就痛苦万分,情绪失控,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在以往工作中,曾有一名留学生女生因为男朋友认为自己过胖而轻度绝食、失眠,经过心理疏导后才恢复正常状态。

4.易发跨文化交际冲突。来华留学生的恋爱对象不仅局限于同国家的留学生,还会和我国学生以及其他不同国家的发展亲密关系。由于文化背景差异,留学生在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交往时,容易在文化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产生冲突。比如,有些留学生来自“一夫多妻”制度的国家,因此交友观念开放,还有些留学生会要求其他国家的异性交往中要在着装以及言行上符合自己国家的习俗。

三、引导留学生建立和谐恋爱关系的措施

“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13]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留学生恋爱关系问题复杂。如果不加以引导,对于留学生个体、学校以及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高校应高度重视留学生婚恋观教育,把加强留学生婚恋观教育列为思想教育工作重点之一。

(一)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健康美好的校园环境为留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因条件,根据留学生的特点,丰富留学生第二课堂教育,开展恋爱关系与人际交往专题讲座,播放健康的影视作品,提供优秀的书籍杂志,组织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从而引导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把留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培养社交能力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层面上。

(二)加强留学生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形成入学教育、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 “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全方位提升留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入学教育阶段是引导留学生新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黄金时机,留学生辅导员在做好新生日常入学教育的同时,应开展以两性关系、恋爱行为、爱的责任与能力等为主题的班会,为学生以后发展亲密关系打下基础;[14]高校面向低年级留学生的课程设置中一般会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以《中国概况》《社会学导论》等课程为载体,让留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以及人际交往理论的基础上学习发展和谐的跨文化恋爱关系;在专业课程中,以医学教育为例,通过《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等相关课程,普及两性关系的心理和生理知识。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打造复合型课程思政体系。[15]

(三)提供咨询服务

目前国内提供专业的留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高校较少,一是因为语言障碍,具备较强英语语言能力的咨询师数量较少;二是因为一般咨询师没有接受过跨文化交际知识的相关培训。高校可加强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为留学生提供婚恋心理咨询服务。

当前针对留学生恋爱的实证研究较少,高校和社会应关注这一群体的恋爱思想教育,正确引导是核心。高等教育管理者应进行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留学生恋爱关系与行为课题,基于调查实施切实有效的引导方法,提高留学生管理效力,为留学生在华生活和学习、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以及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跨文化留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