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消解及克服

2021-12-28刘腾子

南方论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历史大学生

刘腾子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武汉 430068)

一、多重“马甲”: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表现

在学术领域,历史虚无主义常以重新评定历史价值的名义,否定中国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来模糊大众对历史认知,迷惑人心。第一,“虚无”革命。李泽厚、刘再复在《告别革命》一书中认为从辛亥革命以来的革命没有一定要发生的逻辑,而“激情有余,理性不足”的革命会使人丧失理智,甚至付出惨重代价。如果不进行革命,就可以避免血腥和暴力。毫无疑问“告别革命”体现的是一种单纯的反对暴力和不流血的抽象人道主义价值观,其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和阶级斗争学说的否定。[1]首先,任何革命的发生都根源于社会经济条件。辛亥革命的发生不是主观选择的结果。其次,从现实层面来看,当时的清政府已奄奄一息,衰朽的思想和体魄已无力承载民族重任。在清末的最后10年间,抗捐抗税、饥民暴动、罢工与罢市、秘密会社起事等各类民变风起云涌,成为晚清社会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2]革命形势俨然已经形成,因此“告别革命”用表面的偶然性否定革命的必然性是不正确的。第二,“虚无”中华民族的起源。有的作品仅凭《圣约》就认定三星堆文明来源西方,无视考古学家的成果,抹掉中国历史的起源。然而中外历史学者通过对遗址和古迹的研究,强有力地证明,在世界先后存的六大文明中,只有中国靠自身文明的包容性和超越性,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3]

在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迎合大众娱乐心态和猎奇心理,通过小说、影视剧、表情包任意编排,夺人眼球,使人不自觉地就迈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前设下的“圈套”。第一,从反面人物中挖材料,有的甚至美化反面人物。比如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对人物形象塑造脱离了事实,有人以此认为李鸿章是迫于局势的压力才选择向西方列强俯首,而忽略了李鸿章所代表的封建阶级立场,与其自身的皇权卫道士身份。也有人想通过细节否定整体,以李鸿章的部分功绩以此证得李鸿章是英雄。还有的特意凸显汪精卫的艺术家形象,称只关注作品,在网上发布他的书法画作,给其建立了不起的书法家人设,给部分群众展示出了一种新的认知图示。这种以局部代替整体,用碎片否认历史整体的做法是不符合史实的。此外,还有刻意截取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图景得出虚假的结论,借此方式来博关注。第二,攻击革命先烈,以低俗恶搞的方式给人民英雄抹黑,如暴走大事件节目中,主持人通过恶搞革命烈士的诗句,对为推进祖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前辈们进行恶意诋毁。这些“随心所欲”的行为不仅是在无情且恶意的消费历史,而且会让其他围观群众走进历史虚无主义圈套。列正如宁所说:“在社会现象方面,用个别事实代表普遍现象更靠不住脚的”,假如是用割裂整体的方式把握事物和人,靠零碎地任意剪辑拼接,那么历史事实就可以被随意地改写了。

在网络领域,以隐性的方式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第一,常以热点话题来发挥,诱发人们的共情,用夸大、编造、拼接素材的形式歪曲真相,用“虚无”的观点植入历史虚无主义。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人们的焦虑、恐慌骗取大众的情况格外严重。比如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的“庚子鼠年是灾年”,罗列出庚子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情况,强调人在重大疫情中活下来靠运气,宣扬命定的错误思想,这种唯心论否定了疫情中一线医务人员的努力,否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领导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各方力量抗击疫情的优势。此外,由于本次疫情中政府在抗击工作中应对不当、和红十字会的监管问题,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借人们对疫情的关注而侥幸混入,由表象就得出感性的结论,引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疑,但却忽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成和各方医护人员协同抗击疫情的事实。第二,强调以普通人的视角,骗取大众的认同。比如在这次疫情中就出现了以个人日记的形式来描述事件的形式,这种形式善于用感性的词语来掩盖实质的空虚,而大众对他人的遭遇总会先联想到自己,出现认知的整合,削弱看问题的理性因素。这种个人视角的记录很容易煽动他人,因为疫情是当下我们面对的共同难题,网友会对个别人的声音格外关注。

二、有意消解: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危害

国家是以族群和血脉进行身份界定的合理存在,既有物理环境的明显界限,又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延续基因,在此差异性上,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的认知、评价和选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心归属感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自主意识就是国家认同。然而西方敌对势力妄图虚无国家之间的差异,将自己的价值观作为标准,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遮蔽“我们从哪儿来”的认识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永续发展的“密码”。对历史的追溯是国家认同感产生的重要前提,是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图景的预判基础。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是通过记忆的不断强化,以典礼仪式、主题活动、纪念馆等形式将政治信仰和道德标准向大学生输出历史的积累,来强化大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的共鸣。正是由于历史记忆的共享,才划分处“我们”的历史经验与“别国”的界限,才使得即使我们处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空间,也能有命运与共的情感和共同的利益。习近平明确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4]同时,历史书写的方式并不是简单、单向的呈现和映照,更在于从不同阶级利益出发来对历史进行重构。这就意味着历史虚无主义有可乘之机,来利用历史书写的选择性对史实进行主观的拼凑和篡改。

大学生由于缺乏多历史事实客观辩证的分析态度,以追求自己的娱乐性和随意性为目的,自然就缺乏了对历史真相的追溯和证实。正是因为没有要弄清历史事实的强烈动机和信念,对国家形成、对党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来龙去脉无法给出客观的评价和认识,在“我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上的迷失,就会导致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模糊,以及无法承担大学生自身的时代使命和时代担当。

(二)动摇“我们要去哪”的信念

“我们要去哪”是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回答,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理想。表达了人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期盼。“任何一种期盼和希望,都是人们依据在实践中形成并认同的一定价值尺度对现实的‘自我’或‘社会’进行深刻理性批判的产物。”[5]人们基于对现实条件的不满而产生对自我和社会新的设想。“我们要去哪”的问题不仅是国家共同理想、共同信念的反映,也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否定必然会动摇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信念是人们对某种理想和思想坚定不移并采取行动积极投入实践的状态。当前社会生活中,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自身思想的不成熟不稳定,对新事物和热点事件没有足够的判别能力,历史虚无主义混杂在其中极易混杂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另外,部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停留在浅知阶段,对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现出困惑的心理。无法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相结合,无法明晰自我和社会、现实和未来的关系,无法科学回答 “我们将向何处”的问题,危害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

三、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策略

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我们必须要有所行动。应该坚持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和党的领导,但它们二者从根源上又被历史虚无主义所否定。所以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来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第一,科学把握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规律。其一,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最终必然消亡。马克思说过:“不同的社会生产条件上,会出现表达不同情感、思想、人生观构成的上层建筑。”不同的社会生产都会形成与之相应的社会思潮。当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其二,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史观,违背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方式总是模糊事件的前因后果,片面地看待历史事件,对人物的评价脱离阶级和社会背景,阻碍了历史与现实的逻辑关联。其三,历史虚无主义总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有关,每一次社会矛盾或热点话题的引出,其背后都有历史虚无主义的参与。它总是特意放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错误,抓住民众的心理,极具迷惑性。因而只有维护好民众切身利益,才能使历史虚无主义无处藏匿。

第二,增强文化自信。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对国家的认同有内在的关联性。文化自信包含了对“我们从哪来”的理性回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历经时代见证的精神标志和文化基因。在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大学生思想观念荼毒的情况下。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根据时代特点和大学生接受能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堂,以适应学生发展的方式,用中国传统语言和故事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同时,也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除了学校、社会、家庭等外力因素的引导外,还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来接触、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体验红色文化,比如纪念馆、革命根据地等,在实际体验中获得心灵洗涤,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历史虚无主义惯常的“伎俩”,就是从瓦解大学生的信念入手,以达到虚无大学生理想的目的。新时期,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在认识的基础上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分析事情。具体情况来说,大学生是认识主体,社会主义是认识对象,认识工具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是认识结论。而这一正确结论能否被大学生接受在于对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理解。所以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学习四史,了解党和国家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来龙去脉,知道我们国家来时的路,明确我们现在的坐标以及未来的方向。以此形成历史认同感,带动学生主体的体悟和觉察。另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贴切他们专业、现实生活的需要,不能将他们的理想“标准化”,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理想也是不同的。要注重大学生的主体的情感和能力需求,以现实生活情境来填充空洞道理,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社会热点事件。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历史大学生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