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产党宣言》的国际主义精神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2021-12-28严春飞
严春飞
(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 361005)
1848年2月21日,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宣言》德文全文单行本在伦敦发行。这一纲领性文件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1],《宣言》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宣言》还站在“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立场上去阐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纲领,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充分展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2],《宣言》源于马克思时代,又超越那个时代,是整个人类思想史上的精华。《宣言》所展现的国际主义精神对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宣言》中国际主义精神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其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资本逻辑的合理性限度仅限定在市场范围内,一旦僭越到其他任何领域,必然失去其合理性,资本人格化与劳动者的利益博弈始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难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历史向着“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共同撰写了《宣言》,其蕴含的国际主义精神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世界性。
《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3]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空前变革,经营方式和分工不断调整,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4]的现象。市场越是扩大、需求越是增加,资本家就越要开辟新的商品销路。加上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等的扩展,促使资本在全球活跃,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人类历史朝着“世界历史”不断迈进。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世界性。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5]。这种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亦是如此,一句话,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全球化了。
在物质生产方面,《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古老的民族工业逐渐被新兴的工业所取代,过去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生产方式也逐渐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化物质生产[6]。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不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这种社会力量体对世界格局做出了深刻的改变:农村开始从属于城市、未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整个社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进一步提高了全球的社会生产力。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7]。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世界性生产的进步和革命意义。
至于精神生产,《宣言》表明,“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8]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各民族的科学文化知识变成了一种公共财产,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9]。由此可见,精神生产的世界性具有二重性。在精神生产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文明不断发展,但弱小文明也面临着被强大文明所吞噬,甚至灭亡的危险。
《宣言》对资本主义生产跨越国界、不断开拓世界试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科学预见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世界普遍性趋势[10],《宣言》中的国际主义精神奠基于对此种趋势的深刻洞彻之上。
(二)共产党人的全人类情怀
《宣言》写道,“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1],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这一论述,清晰明了地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2],没有任何个人的私利,他们代表的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共产党人的目的是,领导无产阶级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只要私有制一日存在,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就一日无法得到解决,无产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现象就愈加严重。这是一种极其狭隘的私有制度。共产党人毫不隐瞒自己的目的,公开表明要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宣言》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3]这一运动是世界性的革命运动,“无产者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14]换言之,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是国际范围的斗争,是为了全人类解放而努力的斗争。共产党人的全人类情怀,不是针对一国,而是面向全人类。
(三)共产主义运动的国际性质
在自由资本主义竞争时代,资本家为了夺取剩余价值,通过各种方式剥削劳动者,促使人与人的关系被抛在赤裸裸的金钱利害关系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深化。于是,“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15]。这也决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获得统治权力,逐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宣言》认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6],这种全世界范围内的运动正是国际主义精神的生动诠释。
《宣言》还指出,无产者只有联合起来通过斗争的形式保卫自身的权益,才能夺取革命的胜利。而“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17],因为共产主义不是一种狭隘的运动,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就必须联合起来,就必须先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最后表明,“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18]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既是一种政治信念,也是一种必胜的勇气。这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鼓舞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坚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共产主义信念。
总体而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世界性、共产党人的全人类情怀以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国际主义性质,是《宣言》中所蕴含的国际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二、《宣言》中国际主义精神的深远影响
《宣言》科学预见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世界性,阐明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纲领,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一)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生产的世界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一定的风险。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当社会生产、消费和交换等环节都被打上“世界性”的烙印,任何国家想要发展,就要走全球化的道路,“闭关锁国”只会是一种历史倒退。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开展各种不同程度的跨国生产和经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就是说,生产的世界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但经济全球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弊端。从1980 年至今,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张,金融化、金融投机活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非传统安全在全球逐渐蔓延。人类所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恐怖主义、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粮食短缺、公共卫生危机等问题此起彼伏。具体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倡导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排放大量污水和废气,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这些都是人类需要直面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从经济危机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本透过生产变成利润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当世界市场越扩大,每一个资本就越容易存在投机化、行为短期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一旦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矛盾,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当经济危机出现时,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转变生产方式,寻求解决的办法。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以来,各国一方面通过实行信贷制度,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扩大消费;另一方面,采用普遍较低的利率,利用货币去拉动经济发展,以此缓解经济危机。这些举措促进的结果是,世界经济的生产关系、交换方式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革。从本质上看,这又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二)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始终遵循着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宣言》揭示出资本主义背后隐藏的剥削和压迫劳动者的现象,揭露了人为机器所奴役的秘密,表明资本主义必然会在无产阶级的斗争中灭亡。加之资本主义首先生产的是自己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必将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宣言》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周期性经济危机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缺陷使资本主义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尽管《宣言》的发行至今已有170多年,资本主义仍旧存在,这与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空前强大、科学技术不断革新、自我不断改良有很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在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绝不会灭亡的。同样,共产主义在它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也是绝不会出现的。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历史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不会到来。到那时,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摆脱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剥削、被压迫的现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9],这无疑具有重要的世界性、历史性意义。
(三)从社会价值角度来看,实现“真正的共同体”是造福全人类的伟大追求。
《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3]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逐渐摆脱了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物质和精神世界得到满足,真正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所提出的“真正的共同体”。今天,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既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造福全人类的伟大追求。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努力拓宽国家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有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20]。中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目前已同沿线几十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区协定,在沿线20 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贸易范围越来越广泛。2020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93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1],为沿线国家带去了经济发展契机。“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另外,中国脱贫事业对全球的贡献突出表现在:一方面,1978年至今,中国7.7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大大降低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另一方面,中国还为广大发展贫困国家输送减贫人才、提供物资援助,定期举办减贫援外培训班等援助。这既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诠释,也是《共产党宣言》中国际主义精神在当代的实践。
实践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产主义是造福全人类、创造美好世界的伟大追求。
三、《宣言》中的国际主义精神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对《宣言》中国际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正确义利观,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物质生产的世界性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更为紧密,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摩擦。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给出的方案是,坚持正确义利观。正确义利观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访问非洲时首次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构想。其中,“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23]以义为先、先义后利,历来是我国处理义利关系的重要价值追求。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2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对外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东盟、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24]为了维持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是重要抓手。第一,各国在经济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25],既维护本国的核心利益,又不损害他国的利益。第二,要找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契合点,寻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谋求合作共赢。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今后仍要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26]。第三,坚持正确义利观,还要有效应对大国间的贸易壁垒,摒弃零和博弈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各国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在义、利面前,我们要始终站稳立场,坚持正确义利观,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二)尊重文化多样性,构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人类社会。
民族文化独具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和民族特色。精神生产的世界性使得各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交流和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从精神生产的世界性出发,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构建多元文化共生的人类社会。
首先,要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精神生产的世界性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可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不是文化霸权主义,而是文明交流与传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国既要重视他国的文化尊严和独立性,不贬低他国的文化,又要增强本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话语权。要在各国范围内开展世界性文艺活动,搭建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推动世界物质生产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新的世界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交流与传播能力,为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丰富世界文化大花园。
其次,要构建世界文化多元共生的新格局。世界文化圈因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丰富多彩。要构建文化多元共生的新格局,就要始终坚持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内在一致性,加强世界文化认同,倡导多元文化共荣共生,抵制一切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强权主义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是一个互联互通的全球生活单元,核心是在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基础上逐渐形成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身份认同。”[27]只有不断提高各国、各民族文化认同感,构建世界文化多元共生新格局,才能更好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最后,要形成多元文化共融共生机制。世界各国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厘清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减少国家之间因政治对话、经济建设、科技发展而引发的文化冲突,建立各国文化共融共生的机制,规范世界文化和谐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大力提倡世界文化共融共生的思想,促使各国、各民族既注重发展本土文化,又包容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能够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
(三)协力应对国际风险,共建美好的世界家园。
《宣言》所提出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目标,本质上揭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但在物质生产以及精神生产具有世界性的同时,人类面临着环境、气候、粮食、公共卫生、经济危机等领域的风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协力应对国际风险,共建美好家园。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本质上是构建人类命运同体的应有之义。各国要加强全球治理行动与国际合作,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协力解决国际风险问题。其次,要充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必须同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要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高全球治理风险的能力。最后,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主动应对和解决国际风险。各国要通过技术革新、制度创新、观念更新,进一步提高解决风险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结语
《宣言》所蕴含的国际主义精神对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28]我国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继承和发扬《宣言》国际主义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