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学习我做主”
——“非指示性”理念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2021-12-28夏晓君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考官笔者教材

□夏晓君

(永康中学,浙江永康321300)

新课改浪潮下各个学科的教师都接触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在课堂中有意识地体现“生本”地位,但对如何才能真正摆脱传统的“师本”课堂,常态化地开展新理念的教学,却没有系统的认识与规范的实践。“非指示性”教学最初(二十多年前)是郑逸农教授为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设名,探索学科主要也是语文学科。十多年前,郑逸农教授将“非指示性”教育理念带到了我校(浙师大第一所签约的附属学校),从刚开始的理论讲座到语文学科的尝试,再扩大到其他学科一起探索。下面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非指示性”教学探索,笔者以课堂教学过程为例展开介绍。

一、课前预习:“青鸟殷勤为探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依赖教学参考书来处理教材,单向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有经验的教师(大多是应试心态重的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强调哪些是重点,甚至哪些是往年的中考点。本来挺有趣的一节新课硬生生地蒙上了中考的阴影,许多学生的学习劲头也烟消云散。郑逸农教授建议真正的课堂改革应该从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大刀阔斧地进行,为此他提出了“自选式”“共选式”“先自选后共选”和“先共选后自选”等教学内容的选取方式,让学生拥有自己设定学习目标的权利,在教学开始的那一刻就有自己的学习方向,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笔者的基本做法是:提前布置预习,并请学生用铅笔在文本的标题旁写下本节课的关键词,或写下自己认为的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上课开始前,随机抽取两三个学生响亮地读出自己写下的信息;然后请全班学生举手表决,看看信息的相似度;然后遵从“民意”,有侧重地学习通过“自选”“共选”得出的内容。

如笔者在教授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第四目“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时,先随机抽取了两个学生,请他们说说他们找出或归纳出的重要信息。一个学生找出的关键词是:元朝、成吉思汗、忽必烈改革。另一个学生找出的关键词是:行省制度、对外交流、忽必烈。笔者让其他学生举手补充,之后引导说:“同学们都归纳得很认真,这些词语都与元朝的建立与巩固有极大的关系!那我们就在共选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吧。”

或许有些教师会担心,万一学生通过自选与共选得出的重点、难点等学习点与我们预设的有差异,那怎么办?其实不用担心,在有限的文本中,学生对学习点的选择与教师的选择总会有重合部分的,再说学习难点他们选的才更准;而学生没有关注到的重点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这样做,能让学生更好地以“主人翁”的意识设计学习目标,参与学习过程。笔者把这一环节称为“青鸟殷勤为探看”,尝试了几次之后,我们班级里的这群“小青鸟”积极得很呢!

二、课堂导入:“青出于蓝胜于蓝”

课堂导入很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导入环节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做主”吗?当然可以。既然学生已经完成了预习,并已通过自选与共选对学习目标有了初步了解,那就继续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导入环节。

笔者的基本做法是:在找出重点信息后,即请学生谈谈自学课文后联想到的相关故事案例、历史事件或新闻热点等,然后请他们用简短的语句分析两者的联系,之后导入学习。如果本课文的知识让许多学生都有话可说,就不妨多请几个学生发言,毕竟历史与社会课程本身也要求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史为鉴的能力。这样做能让学生更有主动性与成就感。

如笔者在教授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一目“明清兴替”时,某学生讲述了影视剧上的情节:“《鹿鼎记》中的天地会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它的背景是怎样的?历史上是否真的有那么多的势力反对清政府的统治?明清政权又是怎样更替的?”又如笔者在教授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一目“鸦片战争”时,有学生提出疑问:“我听说鸦片是毒品,是不是这次战争就是因为鸦片烟而起的战争?是我国先发起的战争还是列强先发动的呢?”在他们的激发带动下,同学们兴致大增,于是开始新课学习。

将导入环节放手给学生,有时会比教师绞尽脑汁地编设导入语更接地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是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三、新课教学:“借问酒家何处有”

新课教学是课堂的核心。然而,一味地由教师来“满堂灌”,看似节约时间,实则会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下滑与思维活跃度的下降。因此,与知识传授相比,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笔者的基本做法是:让学生来当命题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如笔者在教授“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时,通过课件展示教学的“三要素”——任务、要求和时间。

任务:自习第106~108页,用铅笔标出重点,并设计命题。

要求:多维、简洁、快速。

时间:自习命题2分钟左右,小组合作3分钟左右,反馈完善4分钟左右。

具体步骤:第一步,每人依据教材,以“元朝的巩固与拓展”为主题,设计命题,然后参与小组交流,形成本组最佳命题,并记录在小组活动本上。第二步,由教师随机抽取一个小组,赋予提问权,由该组发言人向其他小组的成员提问,由其他小组抢答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三步,由其他组互评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补充或纠正。第四步,明确共性的答案。

所有步骤完成后,全班至少能共同学习四个重要的知识点。从设问、提问、点名回答、判断答案到明确答案,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并且提升了自主实践的能力,获得了自主成长。每次在课堂上展示这一环节时,既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的“酒鬼”,也有争先恐后当“遥指杏花村”的“牧童”,课堂气氛非常不错,学生都很喜欢这个环节呢!

四、课堂检测:“你方唱罢我登场”

课堂检测是学习的保障。然而有的教师并没有充分重视这一环节,虽然都知道“趁热打铁”的重要性,但更多的教师是一人包办,时而点名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起来回答,时而让全体学生一起回答。教师很辛苦,但效果很一般,方式也很老套。

笔者的基本做法是: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考官,随机邀请两三个学生来到讲台,由他们针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提问。

如笔者在教授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时,引导学生学完四条重要航线以及相关信息后,先请某中下学习水平的学生借助电子屏幕的地图说说相关内容。之后,由其担任考官,随机提问台下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平时学习不够专心的学生。然后,再把“小考官”的接力棒传交给刚刚回答问题的学生,由他担任新的“小考官”继续提问。又如在学习完中国近代史之后的复习课上,笔者请某中下学习水平的学生到黑板上绘制年代尺,标出1840—1901年间列强侵华的主要战争。同学们集体反馈说年代尺中的知识点有错误,该学生点名请胡同学上来帮他纠正。绘制完“屈辱史”后,又由胡同学和其他“小考官”指定学生上来接力完成“抗争史”和“探索史”等。

“小考官”的做法一旦常态化,全班学生的学习就会更认真,因为谁都不想在同学考官面前失面子。而想当“小考官”的也很多,参与度高,“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五、归纳巩固:“上有黄鹂深树鸣”

归纳巩固既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能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有效提升。但传统教学往往是由教师一人主动地归纳、单向地总结,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讲、机械地接收,效率偏低。

笔者的基本做法是:继续放权给学生,一改由教师根据板书或者教材主动归纳的习惯性方式,随机抽取学生来归纳,用关键词或句子简要概括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或者用自己的话说说学习收获、谈谈学习启示。

如笔者在教授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目“五四运动”时,先请某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关键词。他列举出了“巴黎和会”“北京天安门”“学生游行示威”“上海罢工”等词语,再由其他学生补充了“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一些词语,笔者将这些词语同步列在副板书上。之后请全班学生适当加上一些词语“连词成句”,由此归纳而成的本课重点知识为: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北京的学生罢课,他们齐聚天安门,进行游行示威,称为“五四运动”;之后上海等地也掀起了“三罢”狂潮,体现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有的教师可能会担心学生归纳得不好,浪费时间。但一旦让学生的归纳成为常态,效果可能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归纳之后还要巩固。我校平时已制作了一课一单,笔者在教授新课后发放,让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小组成员调换批改,并帮助解决错题。若讨论后仍有疑问,再向其他小组提问,或向老师提问。这样就把个体学习与集体切磋统一起来,产生相互学习、相得益彰的效应。在这种自主与互助的氛围中,我们时常能感受到“上有黄鹂深树鸣”的动人场景。

以上是笔者将“非指示性”教育理念运用到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几个例子。笔者已经尝试运用了很多年,感触颇深,收获较大。在笔者的课堂上,教师就像是始终放手的教练员,主动实现了从教师为中心的“指示性”教学向“非指示性”教学的转型,“课堂更开放,学生更自主”[1]。当然,“非指示性”并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中还要“重视教师的科学引导”[2],以教师的专业性引导学生走向自主成长。

猜你喜欢

考官笔者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报告考官
面试中的“察言观色”
考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