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茶叙

2021-12-28

关键词:跨文化茶文化语境

殷 召 荣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418)

品茶叙谈是兼具休闲和社交功能的文化行为。“茶叙外交”曾一度成为国际媒体的关键词。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International Tea Day)”,彰显了全球对“茶”的时代认可。2021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茶以崭新的时代姿态展现中国式待客之道。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在文明互鉴的大时代语境下,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中国茶继续以独特的气质与世界对话,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演绎着世界表达。如何用英文讲好中国茶故事?如何借助茶让世界更具体地了解中国文化气质?笔者结合亲历的跨文化茶叙,聚焦茶叙宾主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行为差异,探究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

一、文化语境与茶叙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茶叙,即以一起喝茶、吃点心的方式叙谈。茶叙通常是短暂而又形式简单的茶聚。“外交茶叙”通常是两国关系友好的国际文化行为,宾主品茗共话国际合作。不管是国家层面的茶叙外交,还是社交层面的品茗叙谈,茶叙的氛围皆轻松愉悦。

茶叙离不开特定文化语境。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1935年提出“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概念,是指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即说话者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茶叙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受语境影响。文化语境,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是言语交际(话语建构、话语理解、话语解释等)所依赖的文化环境,很多人称之为“文化背景”[1]。它是由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创造出的语言文化环境,是由言语交际相关的文化背景所营造。话语反映文化,同时受文化语境的制约。

茶,在中国语境中,亦俗亦雅。在西方语境中,茶为“东方瑰宝”。茶空间是茶文化语境的载体,其构筑了茶叙语境。古代文人雅士的茶事活动历来注重品茗环境。唐代文人钟爱郊野品茗,舒畅自得,享受自然。唐代诗人刘言史与孟郊在洛阳北边的山野之泉边品茗,创作了《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北宋文坛领袖苏轼游惠山时,用山中的泉水烹茶,留下诗句“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越。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历史上文人间啜茗清欢见诸很多古诗词,唐宋文人追求的品茗佳境突显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也表现出中国式浪漫。

当下个性鲜明的“新中式茶室”是中国茶室传承传统而又契合时代的文化标签。在新中式茶室的茶叙雅集活动中,主题词 “吃茶去”显示出茶叙之风雅。雅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文化雅聚,以茶聚友。全国各地的“茶空间”也是地域特色茶文化的写照。广州的茶楼形成“叹茶”文化,四川的“茶馆”文化独具特色,杭州的“茶室”文化讲究品茗赏景之雅趣。“茶空间”的地域气质是地域亚文化的写照。“茶余饭后”“粗茶淡饭”等成语折射出茶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勾勒出下午茶时光的惬意;“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出自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千里明月共茶香,“一盏清茗酬知音”均为中国茶语境的写照。中国“茶空间”传承的 “花、茶、器、香”四艺,营造出茶语境的美好与雅性。南宋诗人杜耒的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描绘出冬日围炉煮茶的欢愉。工夫茶的小口品饮,一个“品”字勾画出的茶语境,是西方人难以体会的文化语境共情。文人雅士围坐红泥小火炉茶叙时,烹茶对饮的意境温馨浪漫,茶叙中浸润着中国人生活之雅致与恬淡。

中美茶文化语境截然不同。在美国,茶多在咖啡馆销售。美国人酷爱冷饮,冰茶、拼配茶更常见。甜茶在美国南部最为常见。很多美国人睡前爱喝草本茶(Herbal tea),这有助于睡眠。笔者接触的许多美国爱茶人士认为,美国人需要接触一些中国茶知识的教育,比如如何鉴别优质茶。虽然不少美国人习惯饮英式红茶,但目前,喜欢喝绿茶的美国人逐渐增多。美国人选择茶饮时,比较在意茶中的咖啡因含量。绿茶,因其咖啡因含量较低,对健康有益,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喜爱。许多西方国家的人(英国、美国、法国等)习惯了喝袋泡茶(茶包),他们认为袋泡茶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干净。面对颜色、形状不一的中式散茶,许多西方国家的人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冲泡,还有少数人认为中式散茶不干净。但近年来,有些美国人认为袋泡茶的茶包有塑料成分渗入茶中,感到品饮中国式散茶更健康、科学。中国的热饮习惯和美国的冷饮习惯营造出不同的饮品语境。“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对中国茶的热饮语境,描绘得可谓形象生动。

东西方跨文化茶叙需要宾主文化互知,同时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营造出和而不同的语境。会话交际主体(说者和听者)的文化互知是跨文化会话默契的基础,也是达成共识的重要基础;相反,缺乏文化互知或交际一方的情境性文化意识缺位,可能会导致理解偏差、文化冲突、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2]。

跨文化沟通中不同的品饮文化语境生成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彼此的文化行为因文化语境不同而具有明显的特质。21世纪全球化使跨文化沟通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形态,不同生活方式、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日益频繁。新生的文化关系和文化模式需要跨文化沟通者从新的视角去审视。中国茶在西方人眼中是“温和的香槟”。跨文化语境下的茶叙默契,不单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还涉及语言背后的文化以及交际者的语用能力。茶叙外交既是中国礼仪之道,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中国茶作为文化名片要走出去,跨文化传播者要恰如其分地讲好我们的茶故事。

二、茶叙中的文化行为解读

茶叙品茗,谈情叙谊,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茗,原指茶树的嫩芽或某种茶叶,现泛指茶。品茗叙情呈现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行为。品茶,一个“品”字,刻画出品饮文化的闲适意境。泡茶讲究茶品、茶具、用水等,“泡”的过程彰显着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茶的品种不同,泡的方法及所用器皿也不同,如冲泡绿茶适宜用玻璃器皿,水温在一般在80~85度为好,而红茶用瓷器皿较好,水沸即冲泡,还有近年来“煮”白茶日渐成为时尚保健文化行为。

文化行为是指具有高度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语境价值的行为。文化行为可以是言语的、非言语的、象征的、示意的、语用的等行为[3],是言语行为在具体文化语境中的实现,文化行为的存在和实施离不开文化语境和承载文化身份的交际主体[4]。文化行为是文化积淀下的集体共知共享行为,同理,茶叙中宾主的文化行为根植于彼此的文化语境。

(一)茶礼文化行为

“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素养和美德之一。《孝经》中有“礼者,敬而已矣”。茶礼(Tea Ceremony),即以茶待客中相应的礼节,是中国人待客的日常行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套茶礼文化。

奉茶养礼是中国家庭日常启蒙教育中的文化行为之一。日常待客茶为先,当家中来客人时,主人为客人冲泡一杯热茶双手奉上,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如果子女在场,父母会让孩子给客人奉茶。奉茶养礼显示出家教和待客之道,不仅是对客人的尊重,也体现主人的涵养。在吃中餐时,一般也是茶在餐之前。通常在中餐厅落座后,主人(有时是餐厅服务员)为在座的每位客人倒一杯茶,这一餐前习惯已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餐桌礼仪。俗话说“敬茶有敬茶的相,品茶有品茶的样”,此处“相”和“样”即“姿态”,姿态礼仪是“礼”中的重要部分。礼在中国是为人处世之根本,是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奉茶的顺序为:先给在座的长者倒茶、女士优先、客人优先,彰显了我们尊老爱幼、先人后己的礼仪文化。续茶也是茶礼仪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看到客人杯里的茶水不多时,主人就要起身及时为客人续茶,斟茶时切忌不要把客人的茶杯倒满,茶水离杯口1~2厘米即可,以表主人对客人的敬意。传统婚礼的“敬茶”仪式,也是典型的茶文化行为,新婚夫妇为双方父母“敬茶”,表达新人对父母的敬意和感恩。

“茶礼”除指茶事中的“礼仪”,也指把茶用作相赠的“礼物”。我国的名茶曾作为“国礼”赠与外宾。如1972年,毛泽东将4两“大红袍”作为国礼送给前来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2015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李克强总理以黄山毛峰和祁门红茶相赠。茶,频当国礼,书写着中外友好的邦交故事。茶作为国家层面的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展现了对国际客人的友好真诚,传递给世界“和为贵”的中国精神气质。日常生活中,每逢佳节人们也以茶为礼相送,演绎着传统节日文化行为。如春茶中的明前龙井成为时令高雅茶礼;中秋节茶和月饼组合成礼盒;春节的茶礼包装以喜庆的红色居多,寓意生活红红火火。茶礼传承中华文化礼仪和价值观念,茶礼的款式和表达的主题呈现着时代气质。

(二)茶叙中的跨文化屏障

温馨愉悦的茶叙取决于宾主的文化心理共识。当茶叙宾主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语境时,会话会因文化语境缺失而默契中断。会话中,人们会不自觉地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对方的话语,因文化语境差异,听话人理解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有时相差甚远,有时会产生语意误会。茶叙宾主双方的文化行为体现在会话情景语境中,在特定的情景语境下实现。跨文化茶叙是不同文化行为的延展。下面结合茶形之美的中西语境差异,简要分析茶叙中的跨文化屏障。

中国茶的“形”之美在西方袋泡茶语境中存在文化缺失。赏茶之“形”是中国茶语境之特色。笔者接触的不少美国人在袋泡茶语境下对中国茶之“形”没概念,更不知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形状。中式品茗,不仅品尝茶之味而且欣赏叶之形美。绿茶,常用玻璃茶具冲泡,以赏茶形之美。如毛尖类茶在冲泡过程中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枪林立;西湖龙井的一芽两叶,在冲泡时芽叶舒展,亭亭玉立,就连苏轼都发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感叹。茶形之美,在西方袋泡茶语境中难以体会到。袋泡茶不存在“泡”这一环节。中西文化中同一事物的关联习惯和联想大大不同。东方文化更加擅长在事物间寻找联系,而西方文化更加倾向探寻事物的类别与属性[5]118。茶“形”之美也见诸很多直接以“形”命名的茶名上。如金骏眉的“眉”就是因其细嫩的茶芽形似眉而得名。汉字是表意文字,言简义丰。汉字的表意性,汉字组合的音乐性、灵活性,对语境信息都有很强的申索功能,同时也借鉴欧洲语言的差异化表达形式[6]10-11。美国的食品或饮品的名字通常不会与身体的某一部分联系在一起。金骏眉的英译名,国内有不同的版本译名。在英文翻译金骏眉时,通过增词-shaped,将其译为Golden Eyebrow-shaped Tea,这比较容易让西方人懂得以“眉”为名是指在中国该茶茶形美如眉。标识“茶类”更符合西方人对茶的关注,将金骏眉译为Golden Eyebrow-shaped Black Tea即包含该茶的特征又包含茶类(红茶),尽管此译名是精准英文译名,但实际上茶名中“骏”的涵义依然没有译出。东西文化对“眉”的语境和联想不同,西方人对眉(eyebrow)用在茶名上感觉很奇怪。Jin Jun Mei Black Tea是国内很多金骏眉茶礼的英译。笔者个人倾向该茶的英译名直接采用中文拼音,再加上标识茶类。对于中国文化专有项的英译名直接采用中文拼音,也是很多译者在文化概念翻译中提倡的直译法。科学而又严谨的翻译是跨越文化屏障的桥梁。

茶叙伴随着社会文化互动。跨文化茶叙默契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合作,轻松愉悦的茶叙使宾主之间的互动更加融洽。跨东西文化的茶叙,西方茶客需要克服语言和东方茶文化的双重障碍,东方主人需要具备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基本素养。随着茶文化事业走出去的进一步推进,茶名、茶术语等的外译需要规范统一,需要相关专业人士对该领域进行探究。

三、茶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传播

对外跨文化传播要在中国话语和国际话语之间搭建对外翻译的桥梁。识别交际双方语境并在文化语境差异下准确地理解对方和表达自己的能力即语用学中的跨文化语用能力。跨文化语用能力体现为具体情景语境中语言运用的合乎时宜性。用英语畅谈中国文化的英语语用能力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一项必要能力,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外译起着关键性的媒介作用,特别是就中国文化在非汉字文化圈内的流布而言,外译是绕不过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话题[7]。茶文化走出去的传播效果如何取决于对外话语的表达,即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话语来讲述中国茶故事。跨文化茶叙中,茶文化负载词是否在传播中出现文化流失取决于翻译的质量。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传播行为。异语文化之间的传播既跨语言又跨文化,必须通过翻译才能够实现语言文字的相互传播。针对茶文化负载词,要积极寻求原语文化语境在译语文化中的重构。译入语的文字重构及语境还原,需要译者的智慧和对语言文字的巧妙处理。文化负载词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仅西方交际者面临中国文化语境的缺失,中方交际者也要丰富、梳理相关的文化知识,中国文化缺失是很多交际者英语表达能力的绊脚石。

下面以“茶席”为例,针对茶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略作论述。“茶席”是典型的茶文化负载词。“茶席”是表达品茶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空间语境载体,将其英译为A Formal Tea Table Arrangement比较贴切。这类茶文化专有词在英语中常出现对等词汇空缺现象,这就要求中方传译者不仅要精准把握词汇意思和内涵,还要有踏实深厚的英文功底。中文与英文的对应词因文化差异而存在空缺。翻译是一个语用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符号活动。翻译涉及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涉及特定文本内容的跨文化“旅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及其译文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翻译是承认并呈现语言文化差异的积极跨文化交际行为。“茶席”的英文表达直接用中文拼音拼写成Cha Xi更能突显中国茶文化特色。如紫砂在对外传播中,也是直接用中文拼写Zi Sha,使西方人感觉该器物更有地域文化、更地道。

语言蕴涵语境,同时语言又在建构、强化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影响话语的选择和使用。早茶是广东等地的特色饮食文化现象,英文Morning tea不能完全对等早茶的中文涵义。真正的早茶是特色点心加茶叙。英语当中最接近早茶这个词汇的是 Brunch(breakfast+lunch),但与其中文涵义也不完全吻合。笔者建议采取零翻译直接用中文拼音Zao Cha,更能体现早茶文化的负载信息。“明前茶”也是典型的茶文化负载词,明前(Pre-Chingming)是指清明节前的采茶时间。中国自古讲究“药食同源”,茶与药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故有“茶药”一词。一位运营百花养生茶的茶人,其在推介自家茶时很自豪地说道:“我家这个茶配方有药用价值,有咽喉炎时喝会比较好。”笔者曾参加上海茶展,一位经营白茶的茶农讲解了白茶的药用功效,使人们了解了白茶作为饮品以外的药用功能。时令饮茶是中国茶饮文化特色,“春花茶,夏绿茶,秋乌龙,冬泡红”是饮茶四季有别的写照。

对外传播中国茶文化离不开二十四节气的中国文化语境。讲好中国二十四节气与茶相关联的故事,需要中方传译者具有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功底。二十四节气囊括了季节、时序、农耕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8]21-22。跨文化传播者即是跨文化交际者,又是母语文化使者。语言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国家形象的构建,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保障和手段,是跨文化传播的桥梁和渠道[9]。“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诗句中“火前春”,即清明前采摘的新茶。对“冬日煮雪烹茶待梅开”勾画出的美好茶意境,西方人缺失相关的文化共情。茶名英译的科学性,在茶文化对外传播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中译外是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媒介,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介绍中国的最为关键的手段[10]。茶名英译既要与茶内容相契合,还要符合一定的语言规范。对外话语传播的目的不是单向的自说自话,而是与目标受众积极互动,与对象国营造有利于双方经贸往来、政治互信和技术合作的舆论环境[10]。

四、结 语

中国文化的规范英语表达是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诉求,国际上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强。跨文化传播者肩负着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和文化语用能力的时代使命。展开跨文化翻译策略等研究是跨文化语用学学科研究的重任。识茶习礼,从家庭启蒙做起;执茶施礼,以茶言礼。在文明互鉴语境下,茶演绎着中华文化的传承。讲好中国故事,要用西方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跨越“文化障碍”。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中,科学而又严谨地探寻茶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在文明互鉴的时代语境下,中国茶走出国门,让全球更多的爱茶人士在共品香茗中享受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跨文化茶文化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跟踪导练(三)2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