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2021-12-28陈彦桥
陈 彦 桥
(洛阳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便自觉地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源头和重要成果。
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开始研究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泽东文化思想的来源、形成、发展,不同时期毛泽东文化思想,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等。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也是学者关注的重要方面。近20年来,毛泽东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自信态度,是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研究的重点[1]。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阐述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以后,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完善,上升为党的文化理念,学界对文化自信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研究也随之得到进一步深化,内容涉及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内涵、形成原因、当代价值[2]、基本维度、基本特征[3],以及毛泽东对文化自信的探索与贡献[4]等方面。既有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毛泽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西文化的科学态度上[5],侧重于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对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的实践价值[6]。在内涵、时代价值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丰富。
一、毛泽东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不仅立足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之上,立足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之上,还立足于革命文化的精神价值之上,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断发展之上。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构成了毛泽东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自信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山河破碎,民族蒙难,青年毛泽东希望能够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但是,出路在哪里?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各种救国方案都失败了。屡屡碰壁的中国人,产生了疑虑,“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7]1470。此时,以天下为己任的毛泽东也在不断地尝试着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学”与“西学”中,探索救国救亡的可行道路。
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7]1471。1920年夏天,毛泽东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先后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等,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发起留俄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1年,毛泽东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一旦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终生都坚定地以此作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
建党初期,陈独秀等盲目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和俄国革命的模式,盲从共产国际的决策,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带来极大的损失。毛泽东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毛泽东文化自信形成的标志。
求学之时,毛泽东创立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等,都是以当时国人最为关切的“打倒军阀、除列强”为主要关注点。毛泽东较早地关注中国的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其领导下,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等省的农民较好地组织起来,形成了农村大革命的形势。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充分肯定了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走向“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打下了基础。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走上井冈山,最终探索出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土地革命中,毛泽东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8]109,“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8]115,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思想路线。《实践论》《矛盾论》等重要著作,则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对党内的主观主义错误进行了批判,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并从理论上和思想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地位。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亲自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落到实处。通过这次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克服了教条主义以及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来武装全党。
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充满自信。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才使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7]1515。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保留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均植根于这片沃土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重要内容。
从鸦片战争开始,伴随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武力侵略和经济掠夺,西方文化强势进入中国。部分国人对中华文化失去了信心,“言必称希腊”,认为中国“事事不如人”,甚至提出了“全盘西化”的观点;部分国人则极端排外,仇视洋人洋物。崇洋媚外者看不到中华文化的长处和优势,故步自封者则不愿意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这些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毛泽东认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9]428在中西文化之争的问题上,毛泽东始终对中华文化持客观态度,能够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并保持文化的自觉,做到“古为今用”,形成“中国气派、中国作风”。这样的文化定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毛泽东充满历史智慧,能够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找到中国的出路。
少时的私塾学习,使毛泽东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为毛泽东一生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也为树立并为之终生奋斗的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沙求学期间,除比较系统地接触西方文化外,“四书五经”类的古籍仍属毛泽东案头研习的经典。毛泽东认为,要救国,需通中西学术,首先要通国学;读书和研究国情需要做到“略通国学大要”。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深深影响着毛泽东,为其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坚持阅读并汲取古典书籍中的智慧,并要求全党同志多读中国的历史,整理和研究近百年的中国史,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然坚持阅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典籍。除了阅读《四部备要》《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各朝纪事本末等史书,毛泽东还浏览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和各类杂书。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文化十分熟悉,这在共产党人中乃至近代的革命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批判地汲取和继承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地运用中国古代文化阐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了毛泽东鲜明的性格和习惯,这也是毛泽东思想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重要原因。
毛泽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体现在用客观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待民族文化。毛泽东领导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采用民族的形式,立足于本民族的实际,把带有民族特点的中国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崭新的文化,也是民族的文化。毛泽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还体现在对其保护、传承和发扬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毛泽东一再强调,要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10]542。
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都是新文化。这两种新文化采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批判和继承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1]707-708。客观地看待中华文化,“古为今用”,继承、发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重要内容。
(三)对革命文化的自信
革命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毛泽东对革命文化的形成、发展、弘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极高的革命文化自信。
近代以来,面临民族危亡的局面,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证明,要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找到新的理论和社会力量,开辟新的道路。毛泽东认为,近代以来的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11]542。基于对当时国情的科学分析,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面前困难还多,不可忽视。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7]116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了自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政权,开始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探索。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时,毛泽东就主张充分发动群众,建立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工农兵政权。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普遍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调动了广大军民抗日的积极性。“三三制”虽然算不上社会主义制度,但是,这种对于人民民主制度的探索,无疑为后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基本纲领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主张“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12]105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后,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对此是充满自信的。
革命文化是革命道路、革命理论、革命制度的内在要求、思想升华与精神支撑。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了系统性论述。毛泽东指出,新文化为新政治、新经济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主体是人民大众,因而又是民主的、大众的。毛泽东强调,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是由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毛泽东还指出,“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11]706-709。
(四)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社会主义文化,是在社会主义时期,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伟大实践、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为人民大众的立场,反映了毛泽东对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无比自信地指出:“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乞讨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7]1439
1956年底,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对此,毛泽东充满了信心,“这个社会主义的新制度是一定会巩固起来的。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3]268。把建设现代科学文化提到和建设现代工业、农业并重的位置,体现了毛泽东对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期待和信心。毛泽东坚信中国文化一定会繁荣发达,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大放光彩。毛泽东曾充满自信地说:中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14]。
1956年8月,在同中国音乐家协会负责人的谈话时,毛泽东说:艺术的“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音乐“总要有民族特色,要有自己的特殊风格,独树一帜”,“艺术有个民族形式问题,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在政治方面如此,在艺术方面也是如此。”[10]607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问题,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才能建设民族的新文化,才能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大众的,即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理应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倡“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启发人民的政治觉悟,鼓励人民的劳动热情”[15]11。科学的,要求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15]11。
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发展方针。毛泽东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这个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0]570-57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16]108-109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认为,采用这个方针,“我们的文化、科学、经济、政治,我们的整个国家,一定可以繁荣发展起来”[16]123。“双百”方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主次矛盾、整体与局部等哲学理念,同中国共产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突出地体现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既对近代以来形成的中西文化之争做出的基本的总结,也体现了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其本身就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表现。在这个方针中,“今”与“中”是基本立足点,即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本位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借鉴西方的进步文化,为社会主义和工农兵服务。“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17]285。中国要想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需要汲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加以改造,创造出真正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新文化。当然,“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18]19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体现。它与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划清了界限,在今天仍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的文化建设指导方针。
二、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文化自信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贡献,形成了极其宝贵且特色鲜明的文化自信思想,并对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从理论基础上讲,新时代文化自信与毛泽东思想的文化理论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对文化的理解、分析与阐述,是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重要来源与理论指导。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基本原理的深刻把握,毛泽东才有了对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设计与建设。
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其文化理论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基本原理来认识、分析文化现象;又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创造、发展中国自己的新文化,致力于形成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化的、大众化的文化理论。其文化理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近代工业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理论产物,其社会背景、文化渊源等都与中国有着极大的不同。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是马克思、恩格斯未曾经过的,也与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不相同。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它既是对马列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又探索、形成了新的文化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实际结合下发展文化的实践路径。这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社会主义获得发展的重要指导和精神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与突出体现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与突出体现。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未曾论述过的。如何解释、活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避免“水土不服”的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亟需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在理论著作中,经常借用神话故事、孙子和魏征等古人智慧、“三打祝家庄”等耳熟能详的例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与解释,使马克思主义更接近中国的人民大众,因而更有力量。
马克思主义来自异域,与中国的广大民众存在着距离,必须把它同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并始终把解决中国问题、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毛泽东文化思想中关于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发展民族新文化的方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其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毛泽东对“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探索与总结,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新时代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三)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源头与宝贵财富
回顾5 000多年来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回顾180多年来仁人志士的探索奋斗,回顾100年来党的光辉历程,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与必然结果。
“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应是发展的”[19]144。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回答了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问题,致力于建立民族新文化,解决了文化发展的古今中外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需要解决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如何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追根溯源,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源头和思想宝库,其理论成果对今天文化自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是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和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二者共同的文化根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二者共同的精神支撑。
其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0]32相同的建立民族文化的定位、人民大众立场、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宗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一脉相承。
最后,二者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历史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伟大梦想承载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希望,是中华儿女共同的企盼。因为怀揣着这个伟大的梦想,才有前后相继的毛泽东文化自信和新时代文化自信。也正是拥有文化自信,才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精神支撑与保障,二者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促进。
(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1]349。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的前提和基础。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其文化理论、文化自信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思想在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三、结 语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22]44。这既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宣言,也是对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继承与发扬。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继续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我们既要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成果、发掘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也要积极开展、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汲取其他文明的精华,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和自信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中国从一个文化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历史遗产,把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保护好、管理好,并加以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中国人民在传承民族文化、革命文化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