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陈潭秋
2021-12-28李思慧
□ 李思慧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南郊的烈士陵园中,竖立着一块洁白的大理石墓碑,这块墓碑上刻着董必武的亲笔题字:陈潭秋烈士之墓。陈潭秋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就此长眠于这天山脚下。
一、陈潭秋在武汉领导工人运动
陈潭秋,1896年生于湖北黄冈。青年时期的他非常关心中国时政,是“五四”爱国运动武汉地区积极的参加者和组织者。1920年秋,陈潭秋和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陈潭秋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了我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陈潭秋回到武汉,继续领导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等革命斗争。他领导的湖北女师反封建斗争,持续了八个月之久。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郑州召开,陈潭秋等率领武汉各界代表团及一个乐队前去参加。陈潭秋受命参与领导与协助京汉铁路总工会临时办公处的工作。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始:“陈潭秋等发动武汉的工团、大中学校学生及新闻界、妇女界声援罢工斗争。各界代表组成慰问队,前往江岸,慰问此次罢工工人。2月6日,武汉18个工团和学联的队伍在陈潭秋等人的率领下,齐集江岸召开万人大会,声援罢工斗争,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1]
罢工失败后,陈潭秋来到安源,从事安源工人运动和党建工作。
1924年秋,陈潭秋从安源又调回到武汉,组建中共武昌地委并担任主要负责人。1927年7月21日,中共江西新省委成立,陈潭秋同志任书记。1928年春,陈潭秋又被调到江苏省任省委组织部长。1929年,由于产业工人比较集中的青岛和“满洲”等地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党中央决定派陈潭秋北上加强工作。
二、陈潭秋在中共满洲省委的岁月
1.陈潭秋任第八届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930年8月,党中央为了加强党对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派陈潭秋出任新一届的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此前,陈潭秋同志就曾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到北方检查过工作,因此他很熟悉中共满洲省委的具体情况,到任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1930年9月下旬,陈潭秋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三中全会。10月,陈潭秋回“满”后,立即传达了三中全会精神。11月16日到22日,陈潭秋主持召开了中共满洲省委扩大会议。会上,陈潭秋作了自我批评,检查了过去的工作,指出“左”倾路线下犯了严重错误。在会后,陈潭秋同志积极领导中共满洲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受到中共满洲省委全体成员的信任,使中共满洲省委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
在陈潭秋同志的带领下,中共满洲省委在群众工作上,把从经济斗争入手开展政治斗争、条件成熟后再发动总的同盟斗争,作为发动群众斗争的指导思想。把群众斗争重点放在“三大城市”“三大铁路”“三大矿山”上。努力建立工会组织,争取更多的群众,扩大党的影响。在农村,中共满洲省委把加紧发动与领导农民的抗债抗租斗争、建立与扩大农民协会为工作重点,积极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斗争。在农村的游击区,把加强党对游击队的组织领导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扩大武装力量。对士兵进行宣传,组织士兵委员会,发展党的组织。
在党的建设上,把发展产业工人入党作为重点。在农村中努力做雇农、苦力的工作,培养成熟后,再发展入党。此前遭受破坏的奉天市委、北满特委以及延吉、清原抚顺、大连、台安、长春等地方党组织得以恢复,并在黑龙江、吉林、营口等地新发展了40多个基层组织,党在群众中的组织也有很大发展,组织起的工农群众达15000多人。陈潭秋领导的“满洲”地区革命运动逐渐地发展起来,在东北革命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30年12月7日,陈潭秋去哈尔滨参加中共北满特委扩大会议时被捕。在狱中,陈潭秋立场坚定,对党无限忠诚,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直至1932年7月,在党中央和省委的营救下,陈潭秋才获救。
陈潭秋同志是第八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在任时间虽然不长,却为东北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陈潭秋的领导下,中共满洲省委健全了党的各级组织,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陈潭秋创办了《满洲红旗》。《满洲红旗》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第一份党委机关报,是陈潭秋在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时发起创办的。《满洲红旗》是同时期中共东北地方最高党组织所办的唯一机关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北地区代表性红色文献。《满洲红旗》的宣传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刊登各地工农兵革命斗争资讯、一些短小的评论、劳苦群众的生活状况、立意鲜明的电讯文本、政治漫画等。陈潭秋创办《满洲红旗》是为了扩大党在东北的影响,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抗日任务及策略方针。
《满洲红旗》创刊号于1930年9月15日在沈阳发行,是小32开的油印小册子,非常简陋,却起到了星星之火的作用。封面右侧竖版套印“满洲红旗”四个大字,压题衬图为一面红旗在城墙上高高飘扬。发刊辞里写到《满洲红旗》的使命:“他的使命是非常重大的!在敌人对于一切革命消息的封锁,在布满全国的反动报纸的欺骗中,他不仅要将全国各地以及国际的革命争斗,介绍给满洲的劳苦群众,他也不仅仅是满洲劳苦群众的喉舌,而且他是满洲劳苦群众的灯塔。”[2]
《满洲红旗》第三号是双十节特刊号,于1930年10月10日发行。为了能够顺利发行,这期刊物的封面进行了伪装,封面一是《工商周刊》,封面二才是《满洲红旗》。这期的《满洲红旗》是“双十节”(辛亥革命纪念日)特刊号,刊登了《双十节与拥护苏维埃运动》等文章。《纪念双十节与建立苏维埃政权》一文中提到:“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才能完成中国革命,只有工农兵贫民苏维埃会议,才能解放中国的广大劳苦群众。”[3]
《满洲红旗》创刊号和《满洲红旗》第三号——双十节特刊号这两份珍贵档案现今保存在辽宁省档案馆。
三、陈潭秋被新疆反动军阀盛世才杀害
1939年7月,陈潭秋受党中央指派,赴新疆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抗战初期,新疆在地方军阀盛世才统治之下。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新疆各民族人民共同抗日,保持新疆这条国际援华交通线的畅通,建设抗战大后方,与盛世才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关系,并陆续派出一批干部和党员到新疆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新疆的金融财政、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农牧业生产、文教卫生、人民生活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与改善,同时也从物质上支援了八路军的抗战。但是,当蒋介石集团不断制造反共投降事件时,盛世才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也恶化起来。陈潭秋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领导在新疆的共产党员同盛世才进行斗争。当盛世才与蒋介石勾的结加紧后,党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退。陈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撤退名单,他表示:“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陈潭秋同志最终在1942年9月17日不幸被捕。陈潭秋在狱中与敌人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遭受了种种酷刑的折磨,他以超常的毅力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1943年9月27日,反动军阀盛世才发出秘密处决的罪恶命令,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47岁。
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陈潭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东奔西走,奋力前行,他执着追求真理,无所畏惧,战斗到底,直至牺牲。他用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铸就了经霜傲雪的凛然风骨。陈潭秋同志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