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江口董家

2021-12-28董山静

闽都文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董氏闽江宗祠

董山静

董氏宗祠当是闽江口琅岐岛上规模最大、装饰最精美的祠堂。这座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重修于19世纪20年代初。1997年董氏宗亲又捐资百万重建,精雕细琢,耗时2年竣工。宗祠融古今建筑风貌于一体,金梁玉柱,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气宇不凡。

宗祠占地面积约1380平方米,主体建筑共有五进,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祠门牌坊为楼阁式双檐歇山顶,雕龙画栋的横匾上写着“正谊堂”三个金色大字。《汉书•董仲舒传》云:“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也是琅山董姓族裔堂号得名来历。

祠前的明埕,立有一对石狮,朱红大门上方刻着“董氏宗祠”,楷书端庄、苍劲有力。董氏后人饮水思源,不忘祖恩,祠边一直保留着两口古井,活水纯净甘醇,流淌至今仍未干涸。“梨园井”开渠于南宋绍兴年间,另一口为明嘉靖年间董伯章所开,并由宰相叶向高命名为“董公泉”。古时候井的作用不仅用来洗衣、做饭、洗澡,还可防火,毕竟宗祠大都是使用木质材料建造的。而在董家后人心目中,这两口古井则更有深意。它们寓示着董姓一族源洁流甘,世代长清。

琅岐董氏宗祠

董公泉

步入宗祠的东大门,映入眼帘的抬梁穿斗木构架,工艺精美,造型生动,可谓巧夺天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木头香味。这种清香有别于祠堂的香火味,悠长绵延而又含蓄深沉,仿佛亲人和乡邻的气息在祠堂上空氤氲不散,温暖而又亲切。

祠内檀椽斗拱,悬钟流金溢彩,藻井人物、飞禽走兽、云龙翔凤栩栩如生。站在天井中央可看到屋面为金色琉璃瓦,飞檐翘角,彰显出庄严肃穆与古朴灵动的气质。

董氏宗祠的后面有一座花园叫“豢龙园”。传说董氏的始祖董父,是轩辕氏黄帝的裔孙,为舜帝驯养扬子鳄(古代称龙),以事有功,得赐“豢龙氏”,即董姓。

在琅岐,每一种传奇风物都浸染了江涛与海浪的气息,董氏宗祠亦是如此。琅山董氏的族谱里记载,九世祖董纯永,原籍河北范阳,大致在今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位置。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铁骑南下,攻占开封,掳走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史称“靖康之难”。随后宋室南迁。南宋高宗绍兴初年,董纯永举族避乱,“衣冠南渡”,成为琅岐董氏的开基先祖。

琅岐,古称琅琦、嘉登岛。琦,美玉之意。闽江好似一条龙,美丽的琅岐岛就像含在龙口里的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物阜民丰的琅岐岛,总面积92平方公里,相当于香港本岛的面积。这里风光绮丽,气候温和,海礁遍布,湿地葱茏,候鸟成群。

当我还是孩提时,爷爷给我讲过闽江口山海经的故事;古时候岛上只有几座山峰屹立在海上,岛礁遍布,千姿百态,其形似虎、龟、猴、鸡、犬、猪等,鬼斧神工,惟妙惟肖于云雾缥缈之间,四周海浪翻腾。从宋淳熙年间编写的《三山志》文字记载可知琅岐开辟于唐代。先民依水而居,以海为田,捕鱼蟹为生,勤劳勇敢,生生不息……斗转星移,沧海变桑田。浮海而来的董氏先人,看到如巨龙般翻滚的闽江之水,看到这座绿意葱茏、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小岛,于是舍舟登岸,择居是地。由此开创了闽江口董氏基业。“豢龙氏”也因闽江之龙而兴盛发达。居住在闽江右岸琅岐岛和左岸琯头的董氏一族,900年来,人才辈出。

宗祠上的“帝世豢龙氏,江都旋马家”楹联

祠内中庭花岗岩盘龙石柱上所刻的27副楹联大多出自历代官宦、名人、书法家之手。其中“衣冠清节传三世,词赋声名著两都”是明朝兵部尚书黄道周手书,说的是董廷钦为官清廉,而且他的词、赋、诗、文名扬天下。

书香世守的琅山董氏受董仲舒儒家文化的影响,历代科甲蝉联,簪缨鹊起,绳绳继继。明朝时董廷钦一门三代连科,祖孙五经博士,父子两广大夫,传为佳话。

宗祠的“怀贤楼”中,陈列着董氏历代先祖画像、传志、家谱、家训、诗词等族史资料,其中就有董应举、董养和等人的手迹。

董应举(1557-1639),字见龙,号崇相,连江县琯头人,曾拜宰相叶向高为师,苦练文笔,辟斋苦读3年,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考中进士。历任广州府教授、南京吏部主事、太常少卿、户部侍郎、工部侍郎、两淮盐政等职。万历四十三年(1615),董公辞官返乡,时年59岁。他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闽江边的青芝山,石奇洞幽,被称为百洞山,却因缺少开发,满目荒凉。董公决心要为乡人谋福祉,举全力开发青芝山。在樵夫、牧童的引领下,董应举与众人披荆斩棘,开辟道路,探山寻景,命名题诗。经过几年的辛勤开发,青芝山水大放异彩,吸引了远近游客前来一睹芳容。站在青芝山的山顶俯瞰闽江口,但见浩浩闽江和大海激情相拥,天风海涛,蔚为壮观。青芝寺有副楹联:“紫竹白衣丈室皈依观自在,千岩万壑名山开辟董尚书。”记载了董应举开辟青芝山之功。

董应举一生勤于著述,有《崇相集》四部传世。后人为纪念他,建造了三处祠堂奉祀,这在福建省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这三座祠堂分别是位于连江青芝山的“董公祠”、武夷山八曲涵翠洞的“见龙祠”、朱紫坊的“董见龙祠”。连江百姓建祠供奉他,是因为晚年董公居乡心系桑梓民生,兴修水利置义田,建寨筑堡防外患,救济贫穷建学舍,培养后秀办公益,以及开发青芝山给后人留下一处旅游胜地。武夷山人祭祀他,则是因为他在这里开课讲学,授业解惑,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福州人建祠纪念他,一是喜欢他的诗词,二是钦佩他的治水之道。

连江青芝山董公祠

宗祠文化底蕴深厚,恰似一部族姓百科全书,浓缩着千年的家族史。人们守护它,不仅是因为一座古建筑,更是守望一种乡愁、传承一种精神。

琅岐董氏一世祖董宗本,其子为董遵诲。董宗本当年是后汉的随州太守,是宋朝皇帝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老朋友。赵弘殷出身将门,然而恰逢朝廷动荡,赵家逐渐衰落,生活举步维艰。赵匡胤为谋取前程,来到随州投靠董宗本。董宗本重义多情,见是老朋友儿子,且相貌堂堂、谈吐不凡,于是收留了他,并安排官职照应。赵匡胤在董府暂住期间,尽管受到董宗本器重,但察觉董遵诲对他不屑一顾,自知此地不可久留,于是告别董府。后来,赵匡胤成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便召见了董遵诲。董遵诲原以为难逃一死,主动请罪求死,但赵匡胤不但免了他的罪,还重用他,授予通远军使一职,并想方设法帮他将失散多年的母亲从辽国接回团聚。宋太祖不杀之恩,成就了董家几百年名门望族,他们之间的恩怨故事也被董家人作为佳话代代相传。

董宗本

宗祠内的“帝座纶音”牌匾

关于宗祠神龛上高悬的那一块金灿灿的明崇祯帝钦赐董养河的“帝座纶音”巨匾来历,民间流传着一段故事。而董养河与兵部尚书黄道周、户部主事叶廷秀所著的《西曹秋思》更是千古绝唱,载入史册,流传至今。

董养河,字叔会,其父董廷钦,明万历七年(1579)举人,历官南京国子监博士、钦州知州、韶州司马、岳州通判、浔州知府等职,著有《剑首吟》诗集。董养河排行老四,他的三位兄长均为举人出身,也都在官府任职,全是文学家、诗人,均有诗集传世。

自幼爱好诗文,9岁便能吟诗作对的董养河,有神童之誉。他少负殊质,入鼓山闭户攻读经史,后又在家乡天竺山罗溪之畔筑室而居,与永福才子黄文焕、鄢正畿,闽县才子林先春为友,经常在一起研究诗文,吟诗作对,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当年明工部侍郎董应举,认琅岐董家为本家宗亲,与董养河以叔侄相称。他时常到琅岐探幽览胜,住在董家,见董养河聪颖好学,才华出众,叹曰:“吾家复见一江都郎也!”遂用心教导董养河,使其学业大进。

明崇祯年间,董养河赴京赶考,却因中途染病,贻误考期,流落京城。一日,董养河在饭庄吃饭,恰与微服私访的崇祯皇帝同桌。皇上见他眉清目秀,文质彬彬,却又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似有苦衷。得知他误了考期后,崇祯皇帝十分同情,便试其文才,论及诗文,问之安邦定国之策。董养河满腹经纶,对答如流。爱惜人才的崇祯皇帝便向店家借了文房四宝,写了批信封好,让董养河把信交给主考官即吏部尚书。

董养河虽觉得奇怪,但还是将信将疑地揣着批信去试试运气。主考官见皇上批信,以为董养河是皇亲国戚,果然破例给予补考。考卷送到金銮殿,皇上展卷阅之,见字字珠玑,文采绝伦,叹曰:“真是人才,何出晚矣。”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皇上于是挥毫批赐进士,并下旨宣董养河进殿见驾。董养河这时才知道同桌吃饭之人乃崇祯皇帝。皇上见董养河,龙颜大悦,御笔题赐“帝座纶音”四字。就这样,董养河以岁贡被崇祯皇帝特赐进士,授工部司务。

董养河

“西曹”是刑部的监狱。董养河因兵部尚书黄道周弹劾杨嗣昌受株连,与黄道周、叶廷秀同关在刑部天牢,三人唱和的诗集,取名《西曹秋思》,诗皆七律,共90首。该书初版推断刊刻于清顺治四年(1647)。

在孤本《西曹秋思》的卷首,可看到董养河小儿子、广东惠州府河源知县董师吉撰写的一篇刻书前记。董师吉在“前记”中说其父董养河病逝于崇祯十六年(1643)秋,他刊刻此书“前记”时,“作令赴粤,怆然数载之中,岸谷陞沈,而先大夫又弃予五年所矣”。董师吉“作令赴粤”的具体地点,据其“前记”所署,为广东惠州。

这部《西曹秋思》写作的大背景是晚明时期,社会种种矛盾日益尖锐,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此时的朱家帝国已是穷途末路,气息奄奄。特别是崇祯皇帝刚愎自用,满腹猜忌,直至葬送了大明江山,还把罪过都推给臣下,笃信自己不是亡国之君。面对颓败的政局,董养河、黄道周等东林党人,奔走呼号,试图重振朝纲,直接导致被捕入狱。

一部《西曹秋思》,让人们想见当年黄道周、董养河、叶廷秀铁骨铮铮的风采,虽身处狱中,仍彼此唱和,互相鼓励,意图通过诗歌,倾吐心声,抒发忧国忧民情怀。整本诗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光阴荏苒,无论世界怎么改变,不管有多么新奇的文化传播方式出现,但我依然相信,文字的功能,还是具有最强大、最深刻、最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力量。

董氏宗祠记录了琅岐董氏的家族历史,而那些从闽江口走出去的后人,即便在异域他乡,仍然坚守着、传承着那份乡愁与执念;每逢清明节、重阳节、春节,董氏后裔包括台湾的不少宗亲都会来到琅岐寻根访祖。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闽江口的董家续写着家族的历史与辉煌,董公祠庇护着子孙的现在与未来。魂萦梦绕的故乡,无论我们相隔多远,无论历经多少岁月的沧桑,只要家国情怀在,心就在,根就在。

猜你喜欢

董氏闽江宗祠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闽江雨情
从宗祠到祠庙剧场——闽东罗源县陈太尉宫的空间演变及其启示
董氏儿科:妙手仁术传承七代
“意”与“法”—董其昌的书家维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跨越八省区市的爱心接力
福州港闽江口内港区失控船舶重载拖带进港探讨
此情应是长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