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初探

2021-12-27王春

甘肃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管理艺术习惯培养沟通

王春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既是教育的实施者,又是各项班级事务的引导者,是联系学生、家庭和学校的重要纽带。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影响着班级中学生的成绩、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意识。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展开论述,从提升自身修养、加强管理沟通等方面探讨小学班主任落实班级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管理艺术;沟通;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1—0042—02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性格和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班主任不仅是教学管理人员的代名词,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头羊。为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应积极发挥自身的管理价值,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方式、道德意识、个人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从而保证教学活动发挥应有的价值。

一、班主任要提升自身修养

小学生处于学习能力与模仿能力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其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會主动在外界环境中选择观察及模仿对象,从而为日后行为能力的发展、思维意识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作为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频率最高的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应提升自身修养。一方面,班主任应及时导入科学的自我教育理论,为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能够从教师身上获得积极有益的成长经验,对班主任的思维意识、道德素养进行模仿,进而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努力尝试将学生的意见引入到自身的管理理念当中,对管理方法、管理活动进行优化,博采众长,保障班级管理活动的高效性、开放性。

二、营造班级学习氛围

班级等同于学生的第二家庭,班主任应努力尝试与学生构建温馨和谐的新型成长关系,从而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应能够充分理解掌握学生的生活状态以及学习状态,让小学生能够感觉到来自家庭与集体的关爱。班主任需要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为其营造积极开放的学习氛围。教师应积极尝试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用教师的关怀、同学间的关心引导该群体,促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来。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组建学习团队和学习小组,依靠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促使其在攻克学习难题之后正确认识到个体的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进而积极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教学管理活动当中。中等生容易被教师忽略,作为班级管理活动中的“透明群体”,班主任应对中等生投入更多的关注,除帮助其积极提升学习成绩外,教师可在教学环节导入德育理论、社交智慧、成长经验等,依靠多种教学模块的相互配合,为学生创造表达个人智慧的平台。班主任应努力帮助学生克服技能短板的问题,对中等生给予一定的关爱,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尝试解决学习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将学习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依靠技能教育与理论教育相互配合,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

三、因材施教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处于懵懂状态,但其内心活动是丰富的,也是十分敏感的。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避免因管理行为不当而引发的学生心理落差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细致观察每位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部分学生比较开朗活泼,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其能够主动对教师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做出回应;有些学生性格比较为腼腆内向,对于教师所提出的管理要求,其并不能以较高的积极性进行回应。基于此,班主任需要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如果学生的自我表达意识比较强,教师应采取点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指出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帮助其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矛盾,依靠片段式的管理方法落实管理工作。对于内向、腼腆的学生,教师应要求家长一同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来,依靠家庭与教师的共同配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四、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要充分发掘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全面了解学生,尽力营造和谐温馨的班集体。班主任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勿用行动或者是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小学生的心理及各方面都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当教师做出不当言行与过激言行时,学生的反应很可能也会过激,从而对班级管理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多给学生赞赏,用激励的方式促进他们的学习,认可他们的进步。班主任可在班级制定竞争制度,通过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帮助学生勇攀高峰,并在班级中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规范班级的日常管理,班主任可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属于自己班级的规章制度。

五、增强班级凝聚力

一个优秀的班级不仅要靠班主任的管理,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和努力。班主任可在班集体中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出优秀负责且呼声高的学生为班委,让他们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这不仅培养学生平等意识,还加强学生的民主意识。班主任需要对选出的班委进行定期的考核[2],让他们产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时刻关注班级学生的优点,择优而选用,创建一支高素质且负责任的班干部团队,共同为班级服务。如果学生的整体管理积极性较强,自我管理意识比较出色,在对学生进行监管的过程中,班主任可提出“班级干部轮换制度”,为每个学生提供建设班级、管理班级的机会。为保证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班主任应建立对应的监督机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监督管理活动中,对学生干部的不良行为进行举报,保障班级管理工作高效推进。

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优秀高效的课堂需要严格的纪律作为保障,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需要有良好的课堂纪律。班主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营造良好的班风,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对屡教不改、屡错屡犯的学生采取对应的惩罚制度,通过打扫班级、整理图书角、服务同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促使其逐渐改正自身的错误,逐步响应班级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3]。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说服教育逐渐被大多数学校接受,教师应贯彻落实以“说”为核心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导学生,促使其主动认知到自身的错误。如果学生比较顽劣,教师可导入鼓励教育、肯定教育,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微小进步,通过耐心开导,让学生从心底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七、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的发展。例如:在考试前期,学生可能会有焦躁不安的情绪,班主任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可对其进行相应的开导。对于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也可能会产生心理落差,班主任要注意这类学生的情绪变化,对其进行鼓励教育。还有一些学生性格比较腼腆、内向,不擅于人际交往,甚至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针对这类学生,班主任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其进行划分,依靠教学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交流欲望。通过不同教学任务的相互干预,提升该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班主任要善于观察班级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障碍。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只有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优秀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班主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和班级管理水平,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班级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鼓励学生。班主任需要不断探索符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促进班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成凤.小学班主任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6(02):119.

[2]李云洁.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32-33.

[3]李秀英,李春南.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6(04):52.

编辑:宋春宇

猜你喜欢

管理艺术习惯培养沟通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