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部建在连上”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经验启示

2021-12-27徐婕

领导科学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

徐婕

摘要:将“支部建在连上”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形成的关于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将学生党支部有效建立在高校的每一个“连队”上,让每一位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党支部发挥好连接学校和师生的纽带作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为做好这一工作,文章梳理了“支部建在连上”思想形成、发展与完善的脉络,以寻求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启示,并提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可以通过健全制度机制、抓好关键少数、创新组织设置、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质量。

关键词:“支部建在连上”;高校学生党支部;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12-0138-05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专业建设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长效机制研究”(2020SJB0780)。

一、“支部建在连上”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础组织,党支部是党组织、宣传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是党在社会和军队中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將支部建在连上”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建设中取得的重要经验。

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党主要是通过建设在团上的党支部实现对军队的领导。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以后,结合部队的客观情况,毛泽东同志在总结起义失败的原因时,认识到党组织建设对军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将党组织建设在军队的重心进一步下移,才能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先分析了革命失败的原因,提出包括“党组织建在连上”在内的三项决定。1928年11月,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写的《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报告中,讲到“军事问题”这部分时写道:事实证明,哪一个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个连就较健全[1]57-84。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写到:“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2]97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针对性分析了党员发展、党内生活、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一一提出纠正方法,对连队党支部建设、班排小组编成、党内教育等方面进行制度化规定,从组织建设和支部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予以巩固。在部队建起严整的党组织体系,为党全面建设和掌握部队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强化了党员士兵对组织的忠诚,极大地增强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和向心力。可以说,“支部建在连上”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战争考验中摸索出的关于党组织建设与军队建设的重要原则和宝贵经验,是党组织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是新型人民军队的“魂”。

二、“支部建在连上”制度的时代意义

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指出,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全党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回顾党的支部工作历程,总结“支部建在连上”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经验启示,即有利于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等重要指示精神,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质量。

1.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组织功能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组织在军队中的设置得到进一步完善,使党的领导能纵向深入军队基层,是实现“党领导一切”的坚实组织保障。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相关指示精神要理解吃透,并能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发展和创新党组织的形式。党的建设来自组织,只有根据高校师生的需要建立起的严密完善、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才能将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必须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执行力

“支部建在连上”明确规定:“部队的重大问题,都必须通过党的组织集体研究讨论之后才能做出决定”。党在军队落实“一切工作到支部”的伟大创举,为党提供了掌握和领导军队的组织依托。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基层党组织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拥护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同时发挥党委会、支委会的议事决策功能,通过党委会、支委会将党的大政方针和基层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调研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高校发展建设的能力。

3.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民主作用

“三湾改编”除了明确将“支部建在连上”,还提出要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主义,保障士兵的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权益,让士兵的精神得到解放。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既要尊重每位党员的主体地位又要保障其基本权利。因此,高校的基层党支部要重视并善于通过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大会来发扬民主精神,广泛听取党员们的建议和意见,认识到良好的党内民主氛围和基层民主环境对激发基层师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4.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政治制度

实践证明,“三湾改编”所提出的建立党代表、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等一系列组织制度,对于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发挥制度优势、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制度建设推向了新的阶段。在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必须重视党的制度建设,用制度使党建标准化、规范化,用制度管人管事。利用好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作用,通过强化日常监督、坚持“三会一课”等方式,管住管好每一位党员,引导学生党员干部自觉履职尽责。

三、高校贯彻“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路径

2018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推行“对标争先”建设计划,要求高校各级党组织积极创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精心培育、总结凝练成熟机制、有效办法、典型经验,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推动高校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然而,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依旧存在骨干积极性不高、“领头雁”作用不强、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两张皮”、制度不健全、战斗力不强、党员政治意识淡薄影响力弱、抓党建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等制约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因此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支部建在连上”这一思想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经验启示,重视其在政治组织功能、政治执行力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切实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学校的每一个基层“连队”即学生党支部上。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发挥激励保障作用

一是建立标准化体系。正确理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要求、内涵,梳理归纳党章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规定和要求,总结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重复性、规律性的问题,构建科学、规范、智慧的支部建设标准体系,杜绝被动、盲目和随意开展支部工作。二是完善考核制度,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制定全过程、全方位考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评价体系,把好学生党员发展的“入口”关。坚持质量为先,从严从实抓合格支部、先进支部、党建示范品牌支部的考核评定,设置明确的晋级标准和退出机制。三是建立支部分类指导机制。立足于学校与院系专业特色,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在学术共同体、科研平台、社团、虚拟空间、宿舍等条件下开展党建工作的有效方式。如2018年教育部评选出的“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中,有多个党支部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服务重大科研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4]。四是建立帮建机制。建立校党委委员、院系党委委员同基层党支部联系点制度,对联系支部实行“解剖麻雀式”蹲点调研帮建;在支部层面,建立支部结对联建和以强带弱两种机制。通过创建、宣传特色党建品牌,让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交流互建,促进协同进步。

2.抓住关键少数,强书记抓支委,发挥“头雁”示范作用

一是要选准配强党支部班子。党支部班子就如同雁群中的“领头雁”,一定要重视党支部班子的选配工作。探索制定并完善党务工作人员培养及培训计划,明确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支部班子成员要从党性观念强、道德涵养好、甘愿奉献、有担当的辅导员和政治理想坚定、业务素养过硬、胸襟宽阔、乐于服务的党员学生中择优选取,切实把好支部班子“入口”关。二是要强化党支部书记的履职意识。党支部书记无论是辅导员、专业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工作和学习中牢记“党支部书记”这个第一职务角色。党支部书记应树立主责意识,既要做好“责任人”,将党建工作时刻放在心上,又要做好履职尽责的“带头人”。三是要加强能力建设。加强政治历练和专业训练,探索党支部书记分类培训,根据学院及院系的专业差异化需求,持续开展新老书记“传帮带”工作,根据党支部书记的不同岗位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工作实效。

3.创新组织设置,严肃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一是创新党支部的设置模式。聚焦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遵循学生成长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索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三位一体互促互进工作方法,使高校党组织与基层师生组织有机嵌合。探索“项目+支部”“实验室+支部”等新模式,以党建促业务,重点关注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痛点问题,通过优秀党支部共建、指派优秀党务工作者帮扶指导、党支部纵向建设等举措,让高校党建立体性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假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设计、网络休闲娱乐和科研等各方面,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二是严肃组织生活,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将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融入支部“三會一课”,通过学习强国、新媒体平台、多媒体微党课、时政点评等形式提升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同学们从党史学习中明白历史的艰辛与辉煌,从中汲取继续奋进的精神动力。增强基层党支部生活的仪式感、严肃性,善于从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伟大的抗疫精神等题材中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三是注重日常监督管理,激励党员学生担当作为。用好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方式方法强化对学生党员的日常监督。注重知行合一,在抗疫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培养、挖掘和宣扬学生党员中的先进典型,加强优秀党支部展示交流,激励担当作为。建立完善党内关怀制度,开展定期的谈心谈话,同时给予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4.增强服务效能,促进协同发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一是将服务效能作为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业务的契合点。学生基层党支部具有“联系学生最直接”“面对问题最具体”的先天优势,要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在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创建校园文化、营造学风校风及科研创新的最前端。大一入学伊始,学生党支部就应主动介入并探索与团支部和班级协同发展,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思想优势转化为服务学生、管理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优势,实现协同发展[4]。二是整合资源,争创党建品牌。根据专业特点,因地制宜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将高校内部党建资源和外部党建平台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扩大党建格局。如通过与政府、企业、社区等校外优秀党支部结对联动,开阔学生眼界;邀请优秀专家、老党员参与支部活动,分享创业、科研及思想的心路历程,拓展支部学生的人生格局。三是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学生党支部要主动站在应对各种思想舆论挑战的第一线。面对错误思潮和言论,要敢于亮剑,要将党的主张和声音以同学们听得懂、听得进、感兴趣的语言形式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党员,教育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院校更应不忘为党育人的初心,牢记为国育才的使命,主动探寻历史中的经验,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发挥“支部建在连上”的精神内涵,发挥好高校学生党组织的作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3]《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Z].2018-10-28.

[4]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moe. gov.cn/srcsite/A12/moe_1416/s255/201805/t2018 0524_337018.html.

责任编辑:陈若水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
高师德育中民族传统文化动力来源与实践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论高校辅导员内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路径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探索与研究
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实践路径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