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博物院藏晋绥《人民画报》研究

2021-12-27成凯杨蓉

东方收藏 2021年12期

成凯 杨蓉

摘要:山西博物院藏晋绥《人民画报》,配合当时根据地的政治任务,用通俗易懂的图画艺术方式,启发了根据地群众的政治觉悟,鼓舞了群众的斗争热情,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联系,巩固了党在根据地的地位。对晋绥《人民画报》的研究,有助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挥革命文物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晋绥;人民画报;革命文物

中国史学素有“左图右史”的传统,但这只是历史书写的理想形态。中国古代文人在著书立说时,最为信赖的还是文字。近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报纸、照片、声音、影像等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国传统的历史学理论与实践活动。随着历史研究理论的不断更新,图像作为以往史家看来不甚重要的因素,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彼得·伯克在《图像证史》一书中,曾经讨论过图像怎样作为“可信的证据”来使用这样一个核心的问题,他认为,图像也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证据,因为它涵盖了目击者所看到的有关历史与文化的各种要素。图像本身的时代印迹,为研究人员考察历史提供了清晰而直观的证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革命文物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博物馆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机构,将革命文物研究与利用的成果与观众共同分享,是其中一项重要职能。

本文选取山西博物院藏晋绥《人民画报》作为研究对象,对《人民画报》内容的研究,有助于客观再现那段恢宏的革命历史。

创刊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曾一度僵化、教条地学习苏联攻打大城市的经验,没有放手发动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以致群众基础极为薄弱,大革命最终失败。另外,因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国共产党早期并未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再加上反革命派别的诬蔑中伤,导致中国共产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一度被妖魔化。针对于此,毛泽东提出了“宣传反攻”的指示。之后,能直观反映党的路线、纲领、政策、任务,并能快速广泛地面向群众的报刊,成为共产党人在宣传战线发起反攻的利刃。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痛定思痛,通过認真调查研究,从国情出发,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众多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最终胜利的坚实基础。要做到“农村包围城市”,就必须执行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人民路线。而启迪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智慧,提高农民的参政热情,遂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毛泽东指出,因历史的局限,农民有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通过耐心地教育和帮助来使他们摆脱这种包袱,“大踏步地前进”。关于宣传方式,毛泽东也进一步明确为“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并指出这样会“收效非常之广而速”。

在以上理论原则的指导下,少用文字、以通俗易懂的图画为主要内容的画报,成为根据地内对老百姓做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1946年1月,由中共晋绥分局直接领导、山西画报社编委集体负责的《人民画报》正式创刊,每月出两期。1947年5月,因需调动人员参加晋绥区的土改工作,在出版了32期后,《人民画报》停刊。

现收藏于山西博物院的《人民画报》,由力群于1958年捐赠。力群(1912—2012),山西灵石人,1931年进入国立杭州艺专学习,1940年赴延安鲁迅文学艺术院美术系任教,1945年担任晋绥文联美术部长和《人民画报》主编。据力群回忆,他的艺术和革命生涯受鲁迅影响很深,鲁迅的杂文给了他很多“蔑视黑暗战取光明的力量”。画报副主编苏光也曾说过,画报艺术风格受到了“鲁迅先生提倡的新兴木刻直到延安的革命美术传统”和“来自民间的民族的大众化的美术传统”两方面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文盲与半文盲的农民”,力群、苏光等工作人员主动“向劳动人民学习语言”,在制图、文字、排版等多方面也“不玩花样”,力求用最生动、鲜明、平实的版面来吸引群众。

主要内容

《人民画报》创刊后,紧紧围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并配合中共晋绥分局党报《晋绥日报》(原名《抗战日报》)的内容,以连环画、漫画、木刻、剪纸等形式,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生产生活场景中,宣传党的土地改革、生产建设等方针政策,并向群众公布政局形势的发展,启发并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

结合时局,《人民画报》第一期就开宗明义地展示了全边区群众“反内战的呼声”,并介绍了“高树勋将军反内战起义经过”及“国民党军官同情学生反内战运动”。时值1946年1月,国共双方于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但阎锡山在国民党高层授意下,令其所属各部及“还乡团”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揭露国民党的军事挑衅,展现国民党的内部分歧,树立中国共产党的正义形象,争取根据地乃至全国民众的舆论支持,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重心之一。《人民画报》用幽默、夸张却又非常写实的手法,刻画出国民党、蒋介石、阎锡山等反动派的丑陋形象。对于蒋介石政府的靠山——美国,在调停中国内战失败、美国政府坚决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背景下,从第12期开始,《人民画报》对美国与蒋介石政府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试图让边区群众认清美蒋真面目,更加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1946年1月1日,晋绥边区发布了《一九四六年与我们的任务》,确定了边区的年度生产方针。与之相对应,《人民画报》第二期创作了《今年边区的四大任务》。而且,画报的报道更加简洁、生动,更容易被群众理解和接受。之后,围绕着“诉苦”“翻身”等土改内容,以及“农耕”“农业基础设施”“变工互助”等鼓励生产的内容,《人民画报》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刻画和报道。通过这些内容,“把生产和群众斗争联系在一起,使生产与群众斗争相结合”,号召边区民众积极行动起来,提高耕作技术,发展劳动互助,保卫劳动成果。土地改革与农业生产作为《人民画报》的宣传重点之一,不仅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保证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农村经济的平稳过渡,而且团结了民心,为前方战场提供了充足的物资补给。

另外,在具有纪念意义的日期,《人民画报》还会出版专刊予以宣传,如“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五周年”专刊、“中共为‘七七’九周年纪念宣言画刊”“纪念十一月七日苏联劳动人民翻身节”专刊,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纪念日纳入边区革命建设的话语体系中,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与边区民众的凝聚力;“四四儿童节纪念专号”“纪念‘三八’妇女节”专刊等,则尝试将来自西方的节日介绍给本地民众,有利于稳步推进边区内部的现代变迁。

对于《人民画报》的办刊效果,《晋绥日报》曾指出,“该刊内容适合群众需要……群众很感兴趣……减租减息、冬学、春耕、种棉、纺织、锄奸、儿童、妇女、反迷信、讲卫生等每期占据相当大的篇幅,群众不仅感到红火热闹,且有指导意义。”通过《人民画报》的宣传,共产党与群众增进了互信,边区民众的素质不断提高,广泛动员起来的民众成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人民画报》的图像内容,以及其本身所承载的宣传策略与动员方式,作为重要的历史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好、利用好,真正发挥革命文物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革命精神与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是博物馆人的重要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郑樵.通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2.彼得·伯克.图像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上海鲁迅纪念馆.回忆鲁迅在上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

6.山西文史资料编辑部.山西文史资料全编:第3卷[M].1999.

7.力群.我的艺术生涯[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9.

8.温抗战,梁金保.晋绥根据地大事记[M].中共吕梁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1984.

9.一九四六年与我们的任务[N].抗战日报,1946-1-1.

10.新解放区的减租与生产[N].抗战日报,1946-3-26.

11.边区群众喜爱人民画报[N].抗战日报,1946-9-14.

作者简介:

成凯,文博副研究馆员,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近现代文物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杨蓉,文博副研究馆员,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近现代文物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