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品格培养
2021-12-27龙应强
龙应强
[摘要] 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通过美术课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领域的教学渗透,把美术教学从学习技能技巧的层面提高到审美文化的层面,充分发挥美术的情感陶冶功能,既“悦目”又“悦心”;既注重“画品”培养,又重视“人品”的培养,逐步养成学生健全人格,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立德树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目标。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品格培养;四大领域
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和丰富化,而美术课程又是美育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开宗明义:“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审美能力和品格培养并不只是所谓主科的事,美术课中认识、教育、审美等各种功能应得以体现,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美术教师,美术课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技巧,还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美术課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领域的教学渗透,把美术教学从学习技能技巧的层面提高到审美文化的层面,充分发挥美术的情感陶冶功能,既“悦目”又“悦心”;既注重“画品”培养,又重视“人品”的培养,逐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品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一、欣赏·评述:“悦目”与“悦心”
优秀的艺术形象常常起着深刻的作用。小学美术教材中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排了欣赏自然风光、动植物、古今中外名作(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民间艺术)、服装、儿童美术等相当丰富的内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合理把握,充分运用“欣赏评述”领域中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内容,寓德育于美术欣赏中,定能影响人、教育人。比如,在欣赏革命历史画时,可以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欣赏历代巧夺天工、光彩夺目的艺术品时,能让学生感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从而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欣赏宏伟壮观的建筑能让学生体验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壮美;介绍中外艺术家时,能激励学生学习艺术家刻苦努力、正直为人的品格……
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感官愉快,正由于其中包含了观念、想象的成分和积淀。它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感受,它是特定的审美感情。所以,美术教学不应只停留在“好看”“不好看”“像”“不像”,而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引导他们怎样认识美、理解美、表现美。比如,欣赏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教师不仅要引导分析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必须对画中纤夫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这样学生才会很快进入这幅画的意境,为俄国人民的悲惨遭遇感到不平,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从而产生悲壮的美感。再如欣赏徐悲鸿的《奔马》,若教师既对画家所运用中西结合的形式作介绍,又对作品象征意义作点拨,学生就可以对作者借“奔马”抒发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感情有进一步的了解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和丰富化”,艺术形象通常可触及人的情感深处。而艺术作品的接受过程,体验是最高阶段,学生如能被作品所感染、心灵被打动,陶醉其中,必然会产生共鸣。可见,发挥作品的“悦目”作用,更深刻地发掘其“悦心”的作用和注重培养学生“眼力”,学生就能在艺术的海洋中吸取各种养分,陶冶情操,理解美丑,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热爱、保护和创造美好的东西,并自觉抵制精神污染。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学生在“看”的过程中能对作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是很自然的。笔者在课堂上也常让学生当“小评委”,对各种作品进行评述。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参与讨论,谈论对作品的感受。这对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步形成珍惜优秀民族艺术和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表达真情实感,学会与他人交流,能起到涵养人文精神的作用,也可以点燃学生所闪现的智慧火花。
二、造型·表现:“画品”与“人品”
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相当丰富,无论是形式上的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或者内容上的风景画、花鸟虫鱼、人物画等内容,都能体现人文情怀,陶冶学生品格。笔者曾以“松”为题布置记忆画,从松树的自然生长到松的象征意蕴都作引导,让学生体会松之精神、松之品格。在学生笔下松树千姿百态,巍然挺立,风骨神韵跃然纸上。描绘山水、风景等内容,固然能让学生体验大自然之美,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描画花鸟虫鱼,也能感悟自然与生命;而在人物画教学中,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体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
在一节美术课中,笔者曾让学生表现《我最熟悉的人》,同学们都完成了各自的作业。其中,《我的班主任》是以学生对老师的感受来描绘老师工作的辛劳与和蔼可亲;《爷爷》画的是布满皱纹的脸上显示出的关爱和慈祥;《同学》表现了一个活泼可爱、憨态可掬、乐于助人的小伙伴形象;《自画像》则把最了解的自己跃然纸上。一幅《妈妈生气时》最使人难忘,所画的是作者妈妈很生气地正举起鸡毛掸的情景:怒目圆睁,手举得高高的,一副吓人的样子。老师问这位学生:“为什么这样画?”她说:“我并不是恨妈妈,知道妈妈是爱我的。”这些作业虽然稚拙,但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真诚地表现出来的内心世界。在课堂小结中,指导学生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凡高的几幅《自画像》,学生在看到凡高包着耳朵的一幅自画像并听了介绍后,都敬佩画家是一个如此真诚的人。此外,还让学生欣赏罗中立的《父亲》,画中那黑亮的皮肤、刀刻般的皱纹、如黄土高原一样的脸庞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定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并抒发出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的热爱。如此,这节课有效渗透了理解、体谅父母,尊敬教师、长辈,坦诚平等待人,注重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学生的“画品”得到了锻炼,“人品”也得到了熏陶。
三、设计·应用、综合·探索:习惯与情感
学生的品质是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幅图案、一件剪纸、一件手工制作要求构思新颖、制作精细,通常经过多道工序。这既是如何构思、安排制作步骤,材料怎样使用等整个操作过程,也是学生养成缜密思考、耐心细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的过程。
在“设计应用”与“综合探索”领域教学中,有计划地结合各种主题、节日、纪念日、环境保护等专题内容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结合各种主题大胆创造,运用各种形式、各种材料,甚至废物利用,變废为美,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得到进一步的塑造。同时,课堂上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表扬偶尔取得的效果,肯定一点点小的进步,指点改善画面质量,并且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会让他们在鼓励中获得自信,在自信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曾有则新闻:“涂鸦墙上发泄心灵秘密”,说是一家餐厅设了一堵墙让客人(多为学生)写上留言、涂鸦。文章指出,现代学生渴望与人交流、渴望被人理解,而心里的情感堆积与心理问题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调节释放,涂鸦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调节方法。我们的艺术教育何尝不是要求发掘教材,寻找切入点,利用各种综合艺术活动,让学生尽情表达,减轻过重压力?因此,在艺术教育中加强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学生形成健全品格,健康成长,有着独特的意义。
美术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包含了对作品的题材、主题思想、人的生活经验、道德判断的认识与理解。唐代画家张彦远提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把绘画的作用与“六籍”相比。同时他又提出:“图画者所以鉴戒贤愚,怡悦情性……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深刻地认识到绘画除认识教化之外还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精神生活,得到美的享受。显然,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理想,而小学生正是求知欲迅速萌发的时期,通过美术课各领域的教学,不仅使他们自然生理的耳目性获得丰富发展并形成观念,也使他们对美的辨别力和鉴赏力得以提高。因此,美术课中除“练手”以外,“练眼”“练脑”,追求真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观也别具意义。
当然,美术课的品格教育不同于纯粹的理论辨析式教育或道理宣示式的法纪教育,它是潜移默化对人的思想进行陶冶,是“移情”,是“积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净化,它可以通过教学的渗透作用达到目的。早在春秋时期,孟子就明确地把人格精神、道德的善与审美联系起来,认为审美包含了道德修养与人格美的问题,涉及善与信和精神愉快,这是美术教学的目标,也是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展望未来,社会将需要更多有创造性、有良好的审美品格、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美育的全面发展功能尤显重要。美术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能使学生耳濡目染,把美聚成甘露,滋润渴求美的心灵。而美术教师应该提高认识,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挥潜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