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多元项目支架,促进语文深度学习
2021-12-27黄巧明
黄巧明
[摘要] “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如何教,是难题,也是课题。项目驱动关键是要确定好的支架,找到好的突破口,并为一线教师教学找到可以借鉴的支撑点,本课的观察为我们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本。
[关键词] 项目学习;支架;深度学习
“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是一个贯穿高中阶段学习的非常特殊的任务群,属于“实践活动类”教学单元,是部编教材的创新编写。家乡、文化、生活,这三个关键词,以及由此组合生成的三个短语——“家乡文化”“文化生活”“家乡文化生活”,为这一单元赋予无限的可能。面对这一单元全新的内容﹐不少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状况:只让学生去做调查,走个形式,师生并不认真对做过的调查进行分析研究;或者以写作之名,让学生写写建议书,然后不了了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实践活动类课程如何定位目标、如何化解活动难度、如何创设活动情境、如何开展评价等存在太多困惑。
笔者在观摩孙长春老师执教的“家乡文化生活”一课时,深受启发。孙老师基于教材编者所设计的第一个主干性学习活动“记录家乡的人和物”,选择“人物志的撰写”这一项目深度切入,努力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高中一线语文教师做了表率。
一、搭建资源支架:让视野从“单一”走向“全息”
资源是实践活动类课程的第一要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度重视学习资源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强调在教学中要“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为满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课程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纸质文本,也可以是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这些论述都高度强调了资源在实践活动类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鉴于全国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多样性,部编教材为这一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无限可能。作为专业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主动的课程开发意识观,进而利用好这些隐性的语文课程资源。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利用一切可能,从不同的领域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拓展教材内容的宽度。
资源从哪里来?我们认为至少可以包含以下三个渠道:一是教师和学生自己的走访。因为研究的是“家乡文化生活”,走访无疑是最直接的游学方式,看名人故居,走访名人后代,了解名人成长的乡土中国以及家庭环境等,这些就让学生真正走进家乡。
二是网上和纸质资料的搜集。信息社会时代如何搜集资料?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百度,这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渠道,但不能忽略的是图书馆这一渠道,家乡的图书馆往往是最能汇集本土资源的宝库。
三是师生的“圆桌会”。这是一个资源集聚和整合的过程,大家往往忽略这一环节。此环节其实是每一个“人”的个体的资源整合,大家一起讨论取舍,哪个资料可信,哪个资料适合课堂使用,哪个资料适合师生写作借鉴,因而是资源的终端,也是教學的起点。
本节课的执教者孙长春老师就是一位成功挖掘、利用地方资源的有心人。教者通过搜集、整理和精心设计,选取了享誉世界的泰州名人——梅兰芳。梅兰芳先生对于本地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既有熟悉感又带有一定的陌生感,这一地方名人的选择在降低学生面对材料生疏感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深入研习求知的欲望,使看起来“高大上”的第四单元教学与学习有效落地,变得接地气,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发生。孙老师在课前暖场环节播放与梅兰芳和泰州有关的视频,在课堂起始环节就抓住“梅兰芳华”四个字,分享自己多次踏访梅园的感受,充分表明教者对地方资源的选择切合实际、易于操作,同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有可行性,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二、搭建范例支架: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部编教材的系统性很强,它的内部血脉是相通的。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之前,就有通讯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学习铺垫,这是教材编者的匠心所在。可以说,课本教学资源是落实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多维度、深层次地挖掘并利用课本教学资源,是一线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本节课的孙老师在这一点上也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性操作。为了落实第四单元“任务群教学”目标,训练学生的采访能力,教者就地取材,利用已学的第二单元中《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和《“探界者”钟扬》这两篇通讯报道,设置了本节课第一个教学活动:温故知新,好问题。首先,投影课文中两段很经典的话,接着老师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一篇文本的写作者,你当时是如何向当事人发问的?这样为学生设置了特定的采访情境,引导学生结合通讯报道中的这两段话,对“袁隆平”“钟扬”两个主要人物模拟采访,要求学生模拟提问题、模拟回答问题。而且利用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熟悉度,再从采访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选文的作者是从何得来通讯的相关内容,又是如何最终变成通讯报道的。
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完成了从对通讯报道文体的认知到对人物访谈文体感知的转变,教者从容地引领学生走入课堂,融入课堂,最后学生成功总结出访谈的基本规律,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第一个教学活动任务。我们认为,这一教学手段的实施无疑为广大一线教师在挖掘已有教材更多价值时提供了一个易操作、可复制的方法与路径。
三、搭建思维支架:让学生从“答问”走向“应用”
温儒敏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中指出:“教案的设计形式要改一改,多往学习活动方面靠拢。不全是授课的讲稿或者程序,而主要是问题(课题)、解决问题(课题)的方法与材料提示、对学习和交流‘活动’的组织引导、读书的引导,等等”“应当认真研究‘单元学习任务’,看怎么把这些‘任务’转化为问题和学习的方法,在‘活动中’去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并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在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中,这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独立探究、培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重要手段。
从部编教材的单元设计思路来说,“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属于语文综合实践单元,活动性、实践性较强,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价值。以语文学习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口语交际和文化阐释力的发展,最终真正地参与到家乡文化建设,增进家乡文化认同,从而落实“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目标。
孙老师在本节课超越了传统课堂的一问一答的教学,在活动中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课题研究的意识。为了落实本单元任务群学习有关访谈的教学目标,孙老师围绕访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精巧设置课堂活动“温故知新,好问题”这一重要环节,让学生在“温故”中利用倒推的思维初步感知访谈的相关知识和规律。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好问题会从哪儿来?好问题要如何问出来?如此一来,访谈的知识框架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在以后开展实践活动类课程时,势必能够更主动地学会应用。
此外,思维支架的搭建还在于读与写的融合共生。“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突出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但我们不能由于强调实践性和研究性的活动方式,而忽略教材对写作的指引。这节课通过微写作的形式把写作训练与访谈有机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