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实验材料,为小学科学深度教学助力
2021-12-27季旭
季旭
实验材料是教师开展探究活动的基础,倘若教师先对实验材料进行选择和组合,再确定实验材料的出现顺序,之后再引导学生基于材料提出和解决问题,则这部分材料就具有结构性。与一般性的实验材料相比,结构性的实验材料具有更丰富的探究层次,能够带领学生步入科学的世界,引导学生完成对科学知识的摸索,以便学生逐步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深度建构。一般来说,结构性实验材料可以分为引导型实验材料、观察型实验材料等,只有针对不同的课程,选择恰当的结构性实验材料,才能够有效体现材料的价值。所以,在现阶段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时,教师也应当主动地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恰当的结构性实验材料,促使学生基于材料的操作,完成对科学知识的探究,逐步发展科学素养。
一、巧用引导型实验材料,自主探究科学知识
在以往的科学课堂上,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科学素养较低,很难自主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索和分析,因此,教师多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为学生渗透科学知识,期望学生基于教师的讲解,深入理解科学现象,加深对科学概念的印象。然而,单向灌输的方式会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引导型的实验材料,并借助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基于引导型实验材料展开科学探索的活动,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物质进行观察,从而逐步验证科学结论。
例如,在《空气占据空间吗》这节课中,教师便可以将引导型实验材料引入课堂,使学生在逐步操作中,完成科学验证活动。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出“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在许多学生说出“空气会占据空间”的答案后,教师为学生提出“口说无凭,你如何证明呢?如果现在只为你提供纸巾、玻璃杯、饮料瓶等实验材料,你能否证明呢?”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之后,学生基于现有的材料进行思考,并完成以下实验:1.将废纸放入杯子底部,将杯子倒扣在水中,观察杯子中的废纸是否被浸湿;2.将塑料瓶中灌满水,然后用力挤压塑料瓶,观察塑料瓶中的水是否会溢出来。在学生操作实验时,教师也设计“透过这些实验,你有什么想法吗?这些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呢?”等问题,促使学生在边思考、边操作中,逐步认识到“空气会占据空间”。
引导型实验材料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基于现有的材料,完成科学验证活动,促使学生基于材料的操作,逐步认识到科学现象和科学概念。
二、巧用认知型实验材料,有效形成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是学生认识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基础,如果学生对科学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学生就无法展开之后的学习活动,科学素养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但是,如果教师采用单向、口述的方式,为学生介绍科学概念,不仅会为学生带来枯燥的学习体验,降低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兴趣,也会缩短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记忆时长,致使整个科学课程教育质量较低。对此,教师可以根据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促使学生在观察材料中自主形成科学概念,从而增强对科学概念的记忆。
比如,在《认识固体》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基于认知型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固体”的概念。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手握两个鸡蛋,其中一个鸡蛋是生的,另一个鸡蛋是熟的,在打碎鸡蛋前,教师为学生提出“当这两个鸡蛋去掉外壳后,大家观察一下,里面是否一样呢?都有什么特点呢?”等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在学生看到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区别后,教师再提出“生鸡蛋中是流动的液体,熟鸡蛋中是固体,那么固体与液体是如何进行区分的呢?换句话说,固体是怎样定义的呢?固体有着怎样的特性呢?”等问题,为学生进行固体概念的探索铺垫基础。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木头、石块、文具盒、铁锤等材料,使学生在观察后,总结出固体的概念和特點。当有学生说出“固体都是不会流动的”的特点后,教师再为学生引入“沙土”这一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固体也是可以流动的,从而不断修正自己总结的概念。
认知型材料的引入,改变了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方式,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观察,逐步总结出科学概念,并对科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在体验科学概念生成过程中,延长对科学概念的记忆。
三、巧用模拟型实验材料,简化学生理解难度
科学的世界是精彩的,但是并非所有的科学内容,都可以以实物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面对这些内容,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按照教材为学生进行介绍,很难唤醒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而模拟型实验材料能够变抽象的内容为形象的内容,化解教材上知识的抽象色彩,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所以,面对一些无法展示实物的科学知识,教师便可以借助模拟型实验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对模拟型实验材料进行观察、操作等,从而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地球》这节课中,教师无法直接将地球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基于对实物的观察,认识到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陆地板块、地形地貌等内容,于是,教师就可以借助模拟型实验材料,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宇航员拍回的地球图片,使学生初步形成“地球是圆的”的意识。随后,教师为学生分发事先准备好的模拟球面实验仪、地球仪、小帆船、小红旗等材料,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况,并提出“人们在海岸上看时,会先看到什么呢?”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发现“会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的现象。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利用蓝色的卡纸和小船进行验证,得到“地球是圆的”的结论。紧接着,对于“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过程,并让学生用红绳连起来麦哲伦的航行路线,以便学生切实地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模拟型实验材料的存在,大大地弥补了以往教学中的不足,将一些无法直接呈现给学生的实物,以简化的方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能够有效化解教育中的难点,真正地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四、巧用探究型实验材料,发现科学世界的魅力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也能够提高综合科学素养,懂得基于科学现象的观察和科学材料的操作,步入科学的世界,发现科学的魅力。所以,在科学课堂上,教师也要为学生引入探究型的实验材料,指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逐步发现科学课程的精彩。同时,透过探究的过程,学生也能够体会科学知识的来之不易,体验到科学家的科研精神,从而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主动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摩擦力》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探索摩擦力的秘密,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究型的实验材料,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后,教师为学生设计“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的问题,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开启探究之旅。在学生做出一些简单的猜測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小木块、弹簧秤、橡皮泥等材料,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如学生对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行改变,或者在同一接触面上,学生变换小木块的大小等。在学生不断变换接触面粗糙程度后,学生能够发现“当接触面越粗糙时,摩擦力越大”的现象,从而清楚地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直接关系”。
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时,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型的实验材料,能够让学生亲历科学结论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发现科学探究的魅力,从而让学生爱上科学课程。
五、巧用拓展型实验材料,助力科学素养成长
科学课程的存在价值,并不单单是为学生渗透科学知识,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探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以便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主动地分析科学现象,并完成科学探究。而拓展型材料的存在,无疑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工具。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以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引入一些拓展型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创造素养、探究素养,以便学生可以基于科学实验的过程,验证自己的猜想,纠正自己的错误想法,并基于自己的探索强化对科学知识的应用。
比如,在《热胀冷缩》这节课中,教师除了带领学生认识热胀冷缩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气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外,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拓展型的实验材料,指导学生开展拓展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提供铜球、酒精灯、火柴等材料,促使学生基于这些材料,完成对液体、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随后,教师再为学生提供一个烧瓶,一个鹌鹑蛋,让学生在不破坏鹌鹑蛋、烧瓶的基础上,将鹌鹑蛋放入烧瓶中。之后,学生借鉴“热胀冷缩”的知识,先将烧瓶加热,再将鹌鹑蛋放在烧瓶上,等待烧瓶冷却,以便烧瓶在冷却后吸入鹌鹑蛋。透过实验的过程,学生能够验证自己学习“热胀冷缩”知识的效果,从而及时地进行补足。
不难看出,在一节科学课程的后半段,教师为学生提供拓展型的实验材料,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拓展性的实验活动,有效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开展实验探究中,强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总而言之,结构性的实验材料能够辅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活动,以便学生在简单的操作中强化科学素养。在现阶段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时,教师也应当继续提高对结构性实验材料的重视,主动地在课堂上为结构性实验材料寻找落脚点,从而基于结构性实验材料的支持,不断提高科学课程的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