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在小学阶段培育团队精神
2021-12-27周少白
周少白
现在的学生由于在平时生活中没有机会与其他同伴互动,一旦进入团体活动中,有很多比较自私、自以为是的表现:有的缺乏爱心和宽容心,受不得委屈,不懂得尊重和忍让他人,我行我素;有的遇到些困难,只想退缩,缺乏责任担当和抗挫能力。这些都是当今孩子存在的普遍问题: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合作意识。
团结精神,古已有之,绵延千年。古语有“人心齐,泰山移”“万夫一力,天下无敌”“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团队事例。团结就是力量,正是全国人民大团结、万众一心建三峡,才使艰辛无比的三峡大工程顺利推进并斩断长江屹立于宜昌三斗坪境内。
一、课程建设政策支撑
1.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对全国开展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规定,要提高中小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其中小学阶段这四方面的具体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参与日常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参与实际的问题解决活动和参与信息化运用活动等多方面来培育学生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遵守,培育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培育集体主义、组织纪律观念的养成,培育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在体验、分享、感悟的过程中获得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快乐价值体悟。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中,对各年级学段开展研学旅行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要求,在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同时,在小学阶段开展以美丽乡村和爱国教育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文件要求小学阶段参与研学旅行时,设计以科普知识、亲近自然、拓展励志资源为主的课程资源整合产品和以美丽家乡、乡土乡情、市情等为主的乡村振兴、红色教育为主的资源产品。
二、课程建设挖掘资源
1.百年三峡梦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是大江东去、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源。从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在振兴中华民族的著名论著《建国方略》中首次提出了三峡工程建设的宏伟设想,并预言“三峡大坝矗立之时,必定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之日。”孙中山先生的一枕“三峡梦”,开启了中国人的“三峡梦”。
2.三峡工程蕴含的精神及内涵
长江三峡因地理位置和地质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幽深险峻、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奇观之外,也滋养了三峡人的强悍劲勇、热情豪放、淳朴善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独特性格,成为三峡地区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基础。
三峡工程的顺利建成,离不开4万余名三峡工程的建设者、数千名工程师和专家,他们长期坚忍不拔,协作努力。它是目前世界上建设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设时间跨度长达十七年。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时间之长、投资规模之巨,乃世所罕见。
三峡工程的顺利建成,更离不开百万移民告别故土、百座城镇集体搬迁。这个用十七年堆积起来的人类壮举,是一份故土难离、家园守望的情感积淀,一份生计更新、末来重置的命运嬗变,一份难舍亦舍、难离亦离的大局情怀,更是一份团结一致、凝神聚力的协作精神!广大的移民在搬迁中互相帮助、互相照应,在异地重建家园、艰苦创业的过程中互相协作,共同发展;村组干部、广大移民干部与千千万万移民群众日日夜夜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呕心沥血、齐心协力,圆满地完成了内迁和外迁的任务。
在三峡工程的百万大移民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三峡移民精神,是新时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同心同德、相互支持,为建设三峡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奏响的一曲社会主义“团结协作”时代颂歌。
3.新时代对“团结互助”精神的传承
三峡百万大移民是一部雄伟的史诗,在移民中产生的三峡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是一座无比瑰丽的精神宝藏,它既继承了民族精神的精髓,延续了三峡历史文化的精华,同时又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当代中国人新的精神风貌。它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继承、不断创新的过程。
三、课程建设传承精神
小学阶段,学生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中参加集体体验、集体学习、集体任务等形式的活动,了解乡村振兴的家乡变化和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培养自主、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实现“协作品格”的打造,提高自身的社会性、协作性和交流性。
1.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三峡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产生的伟大时代精神,三峡工程建设中百万移民续写着三峡文化的历史,而今的三峡文化是为了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而续写的“爱国、奉献、协作、拼搏”的时代音符。三峡精神集中地体现为“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拼搏、克难攻坚的体现,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育人,育人的核心在于德性与价值观的养成,在“立德树人”方针的指引下,结合重庆市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以下简称万州基地)的资源,在实践活动中吸收、借鉴、传承、创新三峡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利用其精髓与内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三峡移民精神与万州基地课程相结合,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团结互助”精神的引导与浸润,打造特色万州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使中国优秀的时代精神发挥应有的作用。
2.实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万州基地位于重庆万州区,处长江上游地区、渝东北部,是三峡库区腹心。拥有万州区的标志性建筑——三峡移民纪念馆。基地作为万州区综合实践育人基地,肩负着为万州区、渝东北、三峡库区的育人任务,为全中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团结互助”是中国青少年培养与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而三峡移民纪念馆,能为基地开展以“团结互助”为主题的系列课程提供重要资源。因此提炼“三峽魂,万众心”为教育思想总纲,在思想上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青少年团结协作的价值追求、担当有为的责任意识、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四、课程建设培育品格
1.课程定位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是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能力发展迅速,生理、心理、思维都开始发生变化,喜欢挑战性、趣味性、游乐性的游戏活动,学习方式变为主动,有独立想法。但分辨是非和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有限。三峡移民过程中发生的许多真实的故事,可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而这时期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意志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此阶段的学生开展活动时,要设计有趣的、便于学生直接参与的动手活动,通过综合实践的室内活动、室外活动及研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新时代“团结互助”的内涵,引导学生发扬团结合作、万众一心、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协作品格”的形成。因此万州基地建设“团结互助”课程体系适用于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课程,课程以三峡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为主线与背景,在主题思想的指导下,依托各种实践活动,实现“协作品格”的育人目标。
2.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团结互助”课程体系是教育部基础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课程,结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营地学习的相关指导文件规定,开设满足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形式,通过对各种实践活动的体验、分享、反思、总结,完成对学生“协作品格”的教育与培育目标。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体验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在体验中反思、在体验中领悟。让学生懂得作为祖国的未来,应学习中华民族中优秀的人物与事迹,牢记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进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明确责任始于足下,感悟“团结就是力量”,以万州特有地域文化精神熏陶学生形成浓厚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课程教学把准要求
1.把握重难点
重点:每个活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向“团结互助”的教育目标实现;在课程结束前的引导分享和价值澄清时针对教学目标的有效组织。
难点:引导技术的合理使用、课程安全的把控与监管、课程实施中教学目标的凸显与课堂元素的整合统一、教学的总结性评价。
2.把握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学科教学和生活教育为本的整合性综合实践课程,在《重庆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教育总纲》的指导下,以“团结互助”为学段主题,培养青少年的“协作品格”,践行“三峡魂,万众心”的教育主题思想。
教学中立足理论与实践结合、体验与探究结合、营地内与营地外结合、训练与教练结合、学习与带领结合等方面。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为平台,以价值为导向,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做”关系,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自主学习体验;教学活动要以自身实践为基础,坚持体验与体悟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体悟检验理论来优化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技巧,并结合课程实际培养责任担当、团结互助、顾全大局等品质,培育爱国、爱家乡情怀;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合理运用讲授、体验、探究、分享、合作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基地及周边教育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专注快乐地投入学习体验活动中。活动结束后认真组织学生分享感悟,教师认真聆听后加以评价来实現课堂的高效率教学目的,达到寓教于乐,培育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以及协作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