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市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1-12-27宋海梅
宋海梅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桑阿镇农林水服务中心,山东 冠县 252511)
关健词:玉米;发病规律;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
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年均气温14.5℃,平均降水量540 mm 左右,夏季降水占全面降雨的60%。玉米是聊城市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超584 万亩。近年来,玉米病虫害发生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需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一、玉米纹枯病
1、症状特征
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也会侵染茎秆、果穗等。发病初期叶鞘基部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之后发展为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边缘分别为灰褐色和深褐色,呈自下而上的蔓延态势。若病害较严重,玉米根颈基部会呈灰白色,根部出现明显腐烂。若雨水较多、田间湿度较大,病部还会长出白色菌丝体。
2、发病规律
病菌在田间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次年春季侵入寄主,病部产生气生菌丝,接触到临近植株后会大面积蔓延。如果没有合理控制田间密度,过度施用氮肥,或田间湿度较大,将会增大纹枯病的发生几率[1]。
3、绿色防治
综合考虑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科学选择玉米品种。一般选择抗逆性和抗病性较强,且叶片大小适中的品种。若生育期较长或叶片宽大,则会影响到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导致病情加重。施足基肥,适量补施磷肥、钾肥、锌肥等,避免偏施氮肥。优化种植方式,可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做好田间杂草的防除工作,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摘除基部的老叶、病叶等,带出田外统一处理。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彻底深耕,杀灭越冬菌源。若地块病害高发,可轮作大豆等非禾本科作物。
播种前可用10%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拌种。当地块病株率达到3%后,可向玉米叶片发病部位均匀喷施5%井冈霉素水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连续喷施2 次,间隔保持在1 周以上。
二、玉米大斑病
1、症状特征
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与苞叶,染病初期有水浸状青灰色斑点,病情加重后变为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的大病斑。一般病害先侵染下部叶片,田间病情较严重,病叶会逐渐枯死,湿度过大病斑上会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2]。
2、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次年侵染其他植株。侵染后2周左右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之后在气流作用下向周围传播。若玉米拔节期至抽穗期内出现雨水天气,病害将会显著加重。若地势较低洼,或没有合理控制田间密度,也会增大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率。
3、绿色防治
贯彻适期早播原则,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期。基肥施用充足,适量增施磷钾肥。苗期开展中耕工作,同步清除田间杂草。若田间密度较大、湿度过大时,可将底部2~3 片叶摘除,降低田间相对湿度,增强植株长势。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集中处理玉米秸秆。
田间出现病害后,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持续2~3次,间隔10天左右。
三、玉米锈病
1、症状特征
玉米叶片、叶鞘、茎秆与苞叶皆会发生玉米锈病,发病初期叶片两面产生淡黄白色小斑,之后变为黄褐色、红褐色孢斑。发展到中后期,病斑附近会产生长椭圆形的黑色孢斑。若田间病情较严重,锈褐色病斑会布满整个叶片,导致叶片枯黄死亡。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田间病株残余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季担孢子在气流作用下侵染寄主作物。田间出现病害后,病部锈孢子逐渐扩散蔓延至其他植株。若地块连年种植玉米,缺乏良好的排水条件,或种植密度较大,通风透光条件不佳,玉米锈病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大。
3、绿色防治
落实轮作制度,轮作非豆科作物。收获后在田外集中处理病残体,并对土壤进行深翻,降低土表越冬病菌存量。优化施肥技术,适当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配套建设排水沟等田间设施,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出现病害后,可使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500 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 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000 倍液等药物喷施。结合田间病情发生程度,连续喷施1~2 次,间隔保持在1 周以上[3]。
四、玉米螟
1、发生危害
玉米螟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扩散能力,昼伏夜出。成虫在夜间集中羽化,雌蛾一生只能完成1 次交配,雄虫则可多次交配。幼虫孵化后,先在卵壳附近聚集,之后四处散开。玉米螟幼虫主要蛀食茎秆,导致养分运输受阻,茎秆易折断。出现玉米螟虫害后,一般会造成10%左右的减产。
2、绿色防治
全面清理田间病残体,消灭越冬幼虫,降低虫源基数。将过筛的煤渣与白僵菌孢子粉次搅拌均匀,撒施在玉米心叶内,可以杀灭幼虫。也可在玉米螟产卵盛期引入赤眼蜂,利用天敌进行生物治虫。通常每亩地设置放蜂点5~10 个,释放1.5~3.0 万头赤眼蜂。进入大喇叭口期后,可向玉米心叶内撒入与1.5%辛硫磷颗粒剂拌均的细砂土,可有效防治玉米螟。
五、玉米蚜虫
1、发生危害
玉米蚜虫成虫、若虫均可刺吸玉米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发红,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心叶部位往往聚集较多蚜虫,蚜虫会分泌蜜露,导致叶片出现大量黑色霉状物。通常植株上部1~5 片叶与雄花易遭到害虫危害,下部叶片危害不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千粒质量降低。抽雄期前玉米蚜虫一般在心叶里聚集,之后向雄穗、雌穗上扩散。
2、绿色防治
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处理,有效防治苗期蚜虫。及时清除掉田间地头杂草,破坏玉米蚜的滋生场所。拔节期内出现中心蚜株后,可喷施0.5%乐果粉剂、40%乐果乳油1500 倍液。田间蚜株率达到40%后,可将40%乐果乳油兑水药液和细砂土拌和均匀,撒施在玉米植株附近。大喇叭口末期时,则可田间喷施2.5%保得乳油2000 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 倍液等药剂。
六、结语
病虫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需坚持绿色防治的原则,优选无公害防治技术,科学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最大程度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