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融合研究

2021-12-27文一娜罗德凌

关键词:控制技术利用计算机

文一娜 罗德凌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技术很强且比较抽象的课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动画模拟的方式来展示复杂的内容,营造接近真实的环境,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深度融合,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结合《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特点,利用C语言编程和机载计算机系统仿真、熟练地掌握Keil C51软件编辑机载计算机控制程序的过程及编译调试方法、能使用Proteus软件对机载计算机控制硬件电路进行设计、能将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进行结合,对机载计算机控制软硬件进行联合调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加快现代教育智慧化发展。

1 信息技术在《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1.1 课堂教学演示的工具

在《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通过PPT或FLASH等方式展示教学内容,采用直观的方式呈现相关知识点的动态变化过程,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链,提高学生对《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内容的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将内容多而零碎、枯燥抽象的知识讲得条理清楚、形象生动,使教学各环节衔接更自然,获得传统模式所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

1.2 师生课堂交流的媒介

《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的强课程,利用教学网络等硬件搭建教学平台,有利于师生之间互动,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辅导,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就存在的问题、疑点和难点进行交流,可以更快速、优质、高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及个别辅导。

1.3 教学资源环境的生成

《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航空类专业的课程,内容涉及到机载计算机的硬件和结构原理、单片机的原理、串行通信电路、机载监控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无法全部用实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利用Proteus软件对机载计算机控制硬件电路进行设计,能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掌握课程学习的内容,从而也能极大的丰富《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资源,这种整合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因而能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1.4 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许多教学软件都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界面支持,根据课程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web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内容,在友好交互式多媒体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处理,将超文本转换为数字学习资源。利用软件KEIL设计电路,仿真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并通过多媒体进行直观展示和可视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2 信息技术与《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融合模式

在采用JiTT教学模式时,主要借助网络平台将各种学习任务发布给学生,学生在课下预习与复习总结,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中相关教学内容、实验、资源等制作成短视频等,并将其发布到班级学习平台中,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2.1 课前阶段

第一,教师结合《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内容,将课程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发布在学习平台中,并针对具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相关测试试题一同发布,要求学生能按时完成预习内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定学习任务的完成时间,并督促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第二,学生利用学习资源,针对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学习教师提供预习的学习资源,完成课前预习的内容,完成教师发布的作业,并对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反思,并利用学习平台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

第三,教师利用平台记录功能,阅览学生上传的预习问题答案,对学生的交流互动情况、预习试题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根据收集到的学生基础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案。

2.2 课后学习阶段

第一,教师发布课后复习巩固的视频与作业,将《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教学视频、重难点解析等发布到学习平台,并将检测题库、课外知识拓展等相关资源发布到平台,设置截止时间,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交流讨论,交流心得,并完成课前检测题。

第二,学生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学习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完成教师发布的作业,巩固拓展知识技能,完成课程的在线模拟实验与仿真等实践操作内容,进行在线测考,教师在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要进行学习反思,并将反思的心得体会上传学习平台,供班级同学分享。

第三,教师查阅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展示优秀作业。通过评价来分析教学质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长、在线交流情况、发布帖子、在线提问、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与师生互动的情况、资源利用的情况、作业提交情况、完成在线测试的成绩等。

2.3 课中教学

《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探究式”教学,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学习,系统的平台能够记录学生资源利用、学习痕迹等。

第一,创设《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情境。由于大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与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参与主动学习兴趣。

第二,发布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了解学习任务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处理在任务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小组分解任务,制定任务学习目标。

第三,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学生在领取任务之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整个过程包括分析、加工、处理学习资源,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与作用,教师要实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提供学习资源与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四,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在小组内进行总结提高,直到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完成整个知识建构,并及时对学生观点进行总结。

第五,总结提高。在完成任务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成果进行总结与完善,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结中需要将学习过程、自我反馈等融合在一起。

3 信息技术与《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融合案例

针对课程的特点,采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模式来优化课程教学,在课前、课后教学主要采用采用JiTT(Just in Time Teaching)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方式进行教学。以课程中《制作流水灯》为例进行教学,具体的步骤如下:

3.1 课前阶段

预习课程内容与测试问题的发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发布《制作流水灯》的学习资源,将整个学习内容分解为若干个项目,每一个项目设置独立的学习时间与具体的要求,学习工具为Keil和Proteus仿真软件,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资料、LED数码管的相关材料,以及视频学习资源,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视频资料掌握Keil和Proteus仿真软件。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并充分利用在线平台、QQ等交流互动,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以指导与提示,完成教师预定的预习目标。测试部分主要包括:学生是否掌握这两个软件、是否理解数码管的引脚功能、编码表、数码管的延时子程序的计算方法等,能否用编制执行指令,4个I/O接口功能是否理解,在具体实验中如何连接?LED数码管是否见过,都有哪些用途,如何让一个发光二极管亮灭?学生在预习时,要认真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及时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并补充相应的学习资源。

3.2 课上阶段

(1)创设情景。向学生展示流水灯显示情况,道路交通灯、LED屏幕显示灯,要求学生了解、并找出那些是LED数码管,对流水灯制作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学习中。

(2)提出问题。如何设计流水灯,LED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如何有效地控制LED的管脚?硬件的设计,如何利用单片机控制LED灯的亮灭?延时程序如何设计?如何用Keil和Proteus来设计电路?试着设计软件程序,完成整个项目的学习任务。

(3)自主探究。根据学习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在了解学习任务之后,带着问题各自学习教学资源,在教学平台上回答上述问题,并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首先要理解LED灯的内部结构,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来设计电路,了解单片机各个管脚的功能,并利用Keil和Proteus软件设计电路,并进行仿真实验,教师根据学生活动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同时教师还要能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针对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导学生完成流水灯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强调学生在完成项目中的安全问题、合作问题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并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

(4)协作交流。在各个小组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在小组内、组间进行讨论、交流补充、完善,形成统一的结论,每个小组代表汇报问题的答案,研究的结论,并上台展示制作的流水灯制作的成果。

(5)总结提高。在学生完成成果汇报与展示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完善知识点和设计过程,最终完成流水灯项目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设计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

3.3 课后阶段

通过班级学习平台发布作业与测试试题,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流水灯的硬件、软件设计的基本流程,并完成单片机的基本知识与各个管脚的功能。要求学生能够利用Keil和Proteus多设计集中流水灯设计的电路图,并利用Proteus软件仿真,选择最优化的方案,从而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学生完成作业与测试。学习通过利用教师发布的学习资源,利用学习平台进行交流与讨论,在完成相应的作业之后,进行自我测试与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借助教学平台查阅学生作业情况与测试的情况,对优秀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对学生的全过程学习进行点评。

4 结束语

学校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调整内设机构的职能,加强综合管理,努力使教学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的融合。作为高职学校的一线教师,应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实现打造金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其潜能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控制技术利用计算机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于人工智能的探测与控制技术”专刊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