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发展的方法和路径研究

2021-12-27杨翠艳杜世文

关键词:专职队伍考核

杨翠艳 杜世文

(1.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组织员制度的建立是在长期实践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制度,高校组织员是高校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是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坚持和完善高校组织员制度,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加强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强高校师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高校基层院(系)党务工作质量,保证党的路线方针贯彻落实,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高质量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意义深远。[1]

1 高校组织员制度的历史沿革

组织员制度诞生于革命战争时期,这一名称是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的,初衷是建立一支专职队伍保障党员发展工作,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1983年12月, 《关于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建立组织员制度,可以从教职员的党员中选择一些同志做兼职组织员,协助学生党支部做好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2]1994年1月, 《关于在县(市、区)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通高等学校中设置组织员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提出,根据工作需要配置专职和兼职组织员,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人数和专职组织员的职级。[3]2005年4月, 《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配备数量充足的专兼职组织员,党委建制的院(系)党组织应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组织员。[4]2017年2月,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中提出,每个院(系)至少配备1—2名专职组织员。[5]2018年2月,《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中提出,每个院(系)至少配备1至2名专职组织员,专心专责抓党建。由此可见,高校组织员从无到有,从兼职到专职,从以专兼结合到以专职为主,明确量化标准和选配具体要求,从党委建制层面配备发展为向院系纵深配备,从保障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职能发展到专责抓党建,充分说明高校组织员是高校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的执行者,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要抓手,是高校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巩固和完善高校各项党建成果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2 高校组织员的职责定位

高校组织员包括学校党委层面的组织员和基层院(系)级党组织层面的组织员,在高校党委和院(系)级党组织领导下、在党委组织部门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高校组织员是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组织发展、党员教育管理、日常监督,同时还要协助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委要结合组织员工作的专业性和繁杂性,遵循其工作规范和要求,统筹规划,制定好组织员岗位职责,处理好组织员队伍与校内辅导员队伍、党支部书记、行政工作人员等工作队伍的关系,明确院(系)组织员与本级党委的关系,以及与上级党委组织员的关系,搭建平台,为组织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支持组织员履行好工作职责。组织员要聚焦主责主业,明确自身职责范围,履行好职责定位,一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真抓实干,当好院(系)党组织书记的“参谋员”、党支部书记的“服务员”、基层组织建设的“战斗员”、基层党建工作的“宣讲员”,通过工作实效体现岗位价值,获得师生认可。二是要多与师生沟通交流,增进情感,切实融入到师生党员中,组织员从事的工作事务性较多,比较繁杂,磨刀不误砍柴功,要经常性深入到师生党员一线中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帮助师生党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举措,激励引导广大师生党员成长进步,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效率,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三是要与其他工作队伍配合好,形成工作合力,组织员与校内其他工作队伍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交叉衔接,处理好与其他工作队伍的关系,同向同行、互相协作、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育人工作合力,推动组织员队伍更好的发挥作用。

3 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高校组织员队伍配置还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按照上级要求,基本完成了学校党委层面的组织员和基层院(系)级党组织层面的组织员的配备,按照比例,也基本完成了专兼职组织员的配备,但随着高校组织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人员配置的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一是专职不“专”,有的专职组织员除完成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完成其他一些行政或教学工作,这对专职组织员的工作质量造成影响;二是兼职不“专”,兼职组织员一般由思政辅导员、行政人员、专任教师等人员兼任,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本职工作和事务性工作很多,在党务专业知识和业务上学习不够,不能全身心投入组织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作用发挥的不够;三是由于编制和岗位限制,有些高校聘用一些编外人员作专兼职组织员工作,因身份、待遇、职级晋升等原因,流动性较大,存在不稳定因素,对组织员工作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造成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党务工作弱化和虚化。

3.2 高校组织员队伍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确定了新时代组织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明确了新时代组织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因组织员工作的程序性较多,对政治素质、把握政策的能力要求高,高校组织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势在必行,但从目前高校组织员队伍的现状看,专业化水平还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员素质不均衡,大多数高校院(系)专兼职组织员近几年才逐渐配齐,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专业学科背景不同,党务工作经验欠缺,目前尚未形成一支业务过硬、专业能力强的职业化队伍;二是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事务性工作多,系统性学习少,党建工作研究的不深,上级方针政策把握的不透,除了参加学校或上级组织的培训以外,很少主动学习业务知识,提升自身素质,这对高校组织员专业化素质的养成产生了直接影响;三是相关部门专业化指导还不够,高校组织员一般隶属于院(系)管理,党委组织部门也经常搞一些培训,但往往以会代训,以学习讲座、交流研讨为主,培训方式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够,吸引力不强,缺乏专业性指导和系统性培训,很难达到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对专兼职组织员的理论学习、业务能力专业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

3.3 高校组织员队伍发展保障还需加强

新形势下,高校党委和院(系)党组织应当意识到组织员队伍发展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应当加大保障力度,上级虽然出台了一些关于职业化发展、 “双线晋升”、资金支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文件,但组织员待遇和职级等问题未切实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要组织员“双重身份”和“双线晋升”政策执行力不够,未出台相关岗位聘任实施办法,未制定专职组织员工作手册,不能做到动态管理,专岗专用,专职组织员还有一定的后顾之忧,各高校党委应提升政治站位,参考工作实际,切实把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落实到位。二是要高校组织员的工作交流和学习研修还不到位,没有创造必要条件支持组织员到地方党政机关、企业、基层等挂职锻炼,对组织员在学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大,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保障力度还不够。三是对高校组织员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健全,目前,对优秀组织员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还不够,难以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没有专门对组织员的考核,一般按年度考核进行,应建立健全专门的考核指标和体系,科学客观评价组织员工作质量,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把组织员纳入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序列,选树优秀高校组织员典型。

4 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4.1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制度建设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组织员的成长和发展,应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求,总结、分析、研判、完善、细化组织员规章制度,同时要加强对各高校的业务指导工作。各高校党委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高校组织员工作手册,补充完善组织员工作制度,建立组织员保障制度和待遇规定,健全“双线晋升”制度,保证经费投入,高校党委和院(系)党组织双重管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保证组织员工作循序推进,提高组织员队伍的整体效能。

4.2 加大培训力度,推进职业化建设

高校组织员工作专业性强,对理论政策层面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有较高要求,一是培训要“务实”,先开展对组织员工作的专题调研,针对工作特点,定期开展研讨和沙龙,共同探讨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实际问题,认真制定培训计划,针对突出问题,明确主题,创新方式,丰富内容,启发思考,总结分析,让培训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提升组织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培训要“创新”,新形式下要更新观念,改革培训方法,创新培训平台,充分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好线上、线下统一协作培训模式,加大党史培训力度,用好“结对子”、 “传帮带”机制,推进组织员培训工作向科学化方向迈进,推进组织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三是培训要强“调研”,调查研究能力是组织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要重视强化此项能力,目前,大学生基本上都是“零零后”,高校组织员面对的是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决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务工作,调查研究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调查研究能力,通过课题立项、调查报告等提高调研能力,在调研中总结经验、办法,有利于提升组织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完善考核评价,增强激励效果

完善组织员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充分发挥好考评的引导促进功能、增强激励效果,焕发组织员队伍的工作激情与活力,为开展好高校党建工作打牢基础。一是要建立健全客观全面的考评机制,高校组织员的工作比较具体,也比较复杂,要尊重组织工作的规律,综合运用好大数据、分析研判等方法,强化政治标准,既要定性,又要定量,以平时表现和工作实绩为重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反映出组织员的工作投入、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准确客观地体现出高校组织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二是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将高校组织员考核结果与“双线晋升”、工资绩效、 “一先两优”直接挂钩,对考核结果优秀的组织员,在职称晋升、职务晋升、评选优秀党务工作者时,优先考虑、增加指标或组织员指标单列,对于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应当予以嘉奖,对考核结果为一般的,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查找问题与不足,对考核结果为差的,应当批评并整改,连续两年为差的,应调离组织员岗位。三是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力度,结合考核结果和日常了解,开展日常监督管理,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组织员,通过日常提醒等方式加以纠正,使抓早抓小变为常态化、日常化,切实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回顾组织员制度70多年来的历史沿革,组织员制度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组织员扎根于高校基层,在推进高校基层党的建设、学校高质量发展和科学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组织员制度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级党组织应将组织员制度与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统筹考虑协同推进,从而进一步促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的新提升。

猜你喜欢

专职队伍考核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家庭年终考核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
还剩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