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颗粒细胞牙龈瘤1例

2021-12-26牛俊霞程敬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轴位颗粒细胞颌面部

牛俊霞,张 焱,程敬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女性患儿,7天,生后发现上牙龈肿物;足月经剖宫产出生,无产伤窒息史,人工喂养;无家族及遗传病史。查体:口腔前部见粉红色肿物,直径1.5 cm,质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可,伴出血。头部MRI:口腔前部见1.9 cm×1.5 cm×1.4 cm不规则团块状肿物,边缘较规整,与上唇、上颌关系密切,T1WI呈等信号(图1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呈高信号(图1B),增强扫描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图1C);高b值(b值=1 000 s/mm2)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可见肿物明显弥散受限,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影像学诊断:考虑为颌面部胚胎源性肿瘤。行颌面部颈深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大体标本为2.5 cm×2.0 cm×0.8 cm灰黄灰红色组织,切面亦呈灰黄灰红色,质软;光镜下见肿物表面被覆薄层鳞状上皮,局部表层变性、坏死,间质由巢状或片状分布的多边形及圆形细胞组成,细胞质内见多量嗜酸颗粒,细胞核较小,呈圆形而嗜碱,未见核分裂象(图1D);免疫组织化学:CD68(+),CD163(+),AAT(+),Vim(+),Ki-67(10~15%+),S-100蛋白(-),CD57(-),SOX-10(-),CD34(-),SMA(-)。病理诊断:先天性颗粒细胞牙龈瘤(congenital granular cell epulis, CGCE)。

图1 先天性颗粒细胞牙龈瘤 A.头部轴位MR T1WI; B. 头部轴位T2-FLAIR; C.头部轴位增强T1WI(箭示肿物); D.病理图(HE,×100)

讨论CGCE是仅见于新生儿口腔的良性间叶肿瘤,发病率仅6/1 000 000;好发于女性患儿,可能与孕期母体或胎儿受性激素影响有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与组织来源尚不清楚;多为单发病灶,常见于上牙槽突。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术后不易复发。本病于MR T1WI多呈等信号,T2WI可呈低或高信号,增强后多呈不均匀强化。鉴别诊断:①婴幼儿肌纤维瘤,常见于6岁以下男童,T1WI多呈低信号,T2WI呈高或低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周边可见高信号;②婴幼儿黑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常见于5个月婴儿,T1/T2WI多呈等或低信号。本病最终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猜你喜欢

轴位颗粒细胞颌面部
体外诱导猪颗粒细胞黄体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利用OPD scan 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小鼠颗粒细胞TGF-β1TGF-βRⅡ、Smad2/3表达的影响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DR跟骨俯卧轴位投照对跟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