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支持农户创业研究
——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2021-12-26许思琪余伯龙何淦荣
许思琪,余伯龙,何淦荣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925)
0 引言
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农民当前的追求目标不再局限于衣食温饱层面,而是希望致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农民创业致富提供机会,农民创业比其他创业主体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尤其在当前不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下。尽管近年来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普惠金融政策支持农民创业,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探索普惠金融支持农民创业的机制,以及相关因素对农户创业的影响,提出促进农民创业的建议,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1 普惠金融支持农户创业的理论机制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可归结为六个层面。由于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农民依靠土地从农业的传统经营中获得的收入是存在上限的。因此,当前农民的农业收入受限制。非农就业为农民收入拓展更宽的路子。存在低素质劳动力的过剩、农村高端人力资本匮乏的困境。新型就业成为关键。我国不断探索新型农业发展路径,农民亟待通过参与新形态、新模式的农业生产,既有助于缓解传统农业发展的约束也有利于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随着政策体系的完善和深入落实,农民创业成为非农就业的重要输出方向也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应然选择。已有研究表明农民参与三次产业、各种形式的创业显著提升了农户收入,通过创业参与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则有利于粮食安全。大量研究表明,在约束农民创业的众多因素中,资金是最关键的因素。创业资金不足是常见现象。满足农民创业资金需求主要有正规金融渠道和民间金融渠道。普惠金融特有的包容性成为解决农民创业资金的关键。农民教育程度、社会网络质量对其金融能力有重要作用。金融能力刻画了农民主观金融可得性,而客观金融资源的获得则通过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和金融支持创业的效率得到体现。教育程度和社会网络质量也直接对农户创业决策、创业绩效产生影响。
2 农户创业现状分析
在受访农户中有创业的农户家庭占比为13.73%,没有创业的农户家庭占比为86.27%,由此可以看出农户创业比例非常低。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新型创业引导与政策支持的空间仍然很大,因地制宜的创业支持也需要加强。
统计分析表明,农户创业利润越高,其家庭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这意味着农户创业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家庭收入,创业的致富效应非常显著。因此,应当通过多政策组合鼓励农户创业,提高农户创业的效益,进而促进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优化农户新型创业的致富效应。
3 普惠金融支持农户创业统计分析
3.1 农户获得金融资源“难”
统计分析表明,农民的借款首选对象比例最高的是“亲戚”,其次是“银行”,这两类合计占比为64.53%。首选银行借款的农户占比为32.04%,说明仍然有更大比例的农户没有把银行作为自己的首选借款对象。银行的金融支持功能在农户心里的可接受程度偏低。银行对农户的金融支持在准入门槛、服务便利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通过实地访谈,发现大部分农户并不认为自己可以获得银行的贷款。这说明银行金融供给与农户金融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
另外有39.24%的农户其首选对象是亲戚或朋友,这一比例超过了选择银行的比例。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对农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原因则在于,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扎根乡土社会的村庄信任机制、高效的信息搜集方式、担保手段多样、道德约束机制强等特点,使得农村非正规金融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治理与规范需要更多的政策规制。
在金融资源可得性调查中,有19.22%的农户存在被拒情况,这说明有近2成的农户资金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没有借过钱的农户占比近3成,因此普惠金融对农户的包容性仍然需要改善。
3.2 正规金融的支农力度“弱”
我们对调查农户的银行贷款情况进行了统计,实际有银行贷款的农户为79家,占比仅9.15%,这说明农户实际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非常低。对于正规金融支农的普惠性而言是明显不足的。有银行贷款的79个农户中,有80%的农户贷款额在30 000元以下,农户获得正规金融支持的规模偏小,正规金融支持农户的力度偏“弱”。
3.3 非正规金融可得性“低”
我们对调查农户的民间借款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有91.19%的调查农户未获得民间借款,有8.81%的调查农户获得民间借款,农村民间金融发生比率不高,但仍然存在。因此,民间金融的惠及范围仍然局限。调查显示,在874个样本中有民间借款的农户有76家,民间借款均值为15 715.49元。有80%的农户民间借款总额小于20 000元。因此,农户获得民间金融支持力度总体规模非常小。
3.4 普惠金融支持与农户创业收益显著正相关
本调研进一步把农户获得的银行贷款和私人借款加总以衡量农户的普惠金融可得性,分析农户普惠金融可得性与农户创业的关系。农户普惠金融获得与农户创业收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获得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资源支持对创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单纯来自正规金融渠道的金融支持效果。民间金融对农户创业的贡献非常重要。
4 普惠金融支持农户创业效率实证检验
为考察普惠金融支农创业效率,创业农户的融资投入(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作为核心投入变量。农户创业利润作为产出变量,取各变量的对数,然后基于C-D生产函数(Battese和Coelli,1992),采用随机前沿模型(SFA)估计普惠金融支农创业效率。随机前沿方法充分考虑了随机冲击,使效率评估更加客观。使用stata14.0,参考陈强(2010)给出的截面SFA命令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有80%的农户普惠金融支农创业效率在0.8以下;有40%的农户普惠金融支农创业效率低于0.3;普惠金融支农创业效率均值为0.5,距离效率前沿面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普惠金融支农创业的机制仍然有待优化,支农政策仍然需要改革。
5 政策含义
应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地方性金融机构的网点和服务下沉,提高农村普惠金融的对农业、农民的渗透度,充分发挥普惠金融支持农户创业、农业产业化转型的主力军作用,促进农民创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农村地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能破解传统金融成本高的问题,提升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可得性。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户风险属性研发设计合适的数字金融产品,监管部门则要统一监管标准,加强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农户自身要加强数字普惠金融能力建设,能理性选择符合自身能力需求的金融产品,并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
针对广东省农村融资担保机构数量少、实力弱等问题,政府统筹整合资源、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政策性担保职能,组建广东省再担保机构,分散担保风险,设立村级、县级、省级融资担保基金、特色农业风险补偿基金等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发展。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创新担保和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