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2021-12-26顿红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
顿红(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
2020年我国进行了最新的人口普查工作,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为5097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6.11%。虽然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跟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与乡村发展的距离逐步拉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中央政府实施了“乡村振兴”的战略,加快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其中,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重点之重的任务,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决定着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成败。一个健全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我国“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一、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历史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当时农村的组织形式是人民公社,虽然农村的公共服务机构并不多,主要是农业技术推广站,但是受限于当时落后的经济条件,农户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帮助农民提高农业技术,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单一的公共服务推动了当时农村服务事业的发展。
1978年后,我国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为单位对土地进行承包的方式,大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取代了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计划经济时代原有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在全国各地纷纷掀起改革潮,农村公共服务趋向多元化,随着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民生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1]。
在公共服务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试图将公共服务市场化,来缓解财政经费的压力和优化资源配置,因为市场在配置公共服务时带有盲目性,导致了公共服务市场失灵,出现了城市的公共服务产品越来越好,而农村的公共服务产品停滞不前的局面,城市和农村的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来,中央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逐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稳步建立起健全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然而,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当下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尚未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生问题公共服务不到位
民生问题是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其中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然而,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尽完善,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生病后宁愿到药店花钱买药吃,也不愿到医院就诊;在教育方面,因为目前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远落后于城市的学校设备,教学条件有待完善,加上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普遍比城市的低,很多师范毕业生都不愿到农村学校当老师,导致了很多农村学校缺乏师资不得不撤点进行合并,有很多农村家庭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不惜花光储蓄让孩子转到城里的学校读书,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农村的教育越来越落后;在养老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政府财政支付能力有限,年满60周岁老人的基础养老金较为有限,导致很多农村村民都不愿意购买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低下[2]。
(二)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站设施不完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每个行政村点都有一个卫生服务站,但是由于农村的生活环境不好,导致具有高水平医术的医生不愿下乡当乡村医生,加上卫生服务站医生的收入不高,日常需要接待的村民较多,工作繁重导致很多医生都不堪重负,造成了农村卫生服务站招不到优秀的人才[3]。另外,农村卫生服务站的基础设备也有待完善,更新管理落后。部分村级卫生服务站仅刚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疾病预防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一旦出现医疗卫生事故则会凸显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薄弱。
(三)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较落后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也表现在文化体系建设方面。首先,政府供给农村地区的文化形式不够丰富,内容不够新颖,农民自身可以开展的文化活动很少,只能组织“跳广场舞”,农民的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其次,因为经济落后,农村地区群体文化水平也不高,虽然建设了许多农家书屋、文化走廊、乡村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符合农村大众的实际追求;最后,知识的匮乏导致农民的思想也存在局限的一面,容易滋生黄赌毒等不良现象,严重阻碍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
(四)农村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缓慢
当下我国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是由政府一手包揽,然而政府的财政支出有限,我国的农村地区广阔,单靠政府的供给难以为农村的体育建设提供优质的设施;另一方面,政府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对体育的认识不够,认为体育只是游戏的活动方式,有些农村家长一心管教孩子的学习,担心孩子进行体育活动会耽误学习,所以导致农村体育设施利用率低下,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进行体育活动会造成“玩物丧志”,甚至出现刻意破坏体育设施的现象[4]。
(五)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乏资金
我国在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上之所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不到位,造成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一直以来,城市建设都是各地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中央和省级政府把重点项目资金投入到城市,各地政府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建设投入的资金可谓少之又少,这导致了农村建设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很多工作都无法落实。
三、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举措
(一)改善农村民生问题,保障农民养老制度
进一步完善养老制度。在农村养老制度中,一方面专门设立最低生活保障,保证农村贫困人口老有所依,建立一种更有普惠性的养老制度,形成在城乡养老保障上相对公平的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企业、农村集体等多方合作,为农村的养老保障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方式,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的农村养老体系,使农村养老体系更加趋于“现代性”。
(二)建立现代化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积极参考国外做法,学习发达国家在建设现代型农村卫生服务站的优秀经验,再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蓝图。为了保证相关措施可以落实到位,可以成立相关部门对卫生体系的建设进程进行监督,保证农村卫生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让农民切身体会到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带来的好处;与此同时,通过提高相关待遇,大力引进医疗人才,也可以制定政策,吸引本地医学专业毕业生本地就业,共同建设美好的新农村。
(三)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建设文明新农村
首先,改变现有的财政支出政策,鉴于目前农民的文化水平低于城市居民的文化水平,将文化体系建设的资金往农村地区倾斜,可以专门成立农村文化建设启用金,确保里面的每一笔资金都落实到农村文化建设上面,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以满足农村不同群体的精神娱乐需要;其次,鉴于政府的资金有限,可以通过引资合作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企业和政府共同建设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为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以及关心农村建设的爱心人士进行捐赠,并留下纪念牌[5]。
(四)加强农村地区对体育的认识,打造强壮的农村群体
首先,政府要改变农民对体育缺乏了解的现状,通过多种方式来宣传体育的知识,使农村地区形成人人爱运动,家家讲体育的良好风气;其次,鉴于政府资金有限,可以通过政府授权,委托社会组织提供体育器材设施等服务,政府在其中充当监督者的角色,通过简政放权,提高农村体育服务建设的速度。企业组织也可以经常举办相关的体育比赛活动,设立相应的物质奖励来提高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五)构建共建财政体系,引入市场机制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因为资金短缺而导致各方面的不完善,可以采取以下举措:第一,构建多方合作的财政体系,通过政府和村集体共同管理,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和分工,以及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通过政府财政支出向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倾斜,实现城市与农村公共服务平衡化[6];第二,农村区域辽阔,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所需要的资金十分庞大,除了依靠政府拨款,还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建设,村委会要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入金融机构的资金,鼓励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参与到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逐步完善服务体系,增强供给能力,使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得到完善。
四、结束语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一直是重点和难点。为了保证我国“乡村振兴”伟大战略能够顺利实行,首先要建设好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然而单靠政府财政的资金支出,是不能在短期内实现这个目标的,必须多方合作,通过政府和村集体共建财政体系,吸引民间资本,再加上慈善机构的捐赠,才能更快更好地建设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建设更加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