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和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

2021-12-25吕博雅王瀞雯李晓洋黄真真梅永霞张振香张春慧郭二锋

护理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灵性本科生条目

刘 薇,吕博雅,王瀞雯,李晓洋,黄真真,梅永霞,张振香,张春慧,郭二锋

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450001

生命意义感由Frankl 等[1]于1963 年提出,指个体通过思考存在的理由或目的,从而找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也是一种能够赋予个体存在具有一定方向与价值感的目标,并借此目标使人们获得一种身为价值人物的认同感[2]。灵性作为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内在体验,与生命意义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3]。灵性照护,又被称为灵性关怀,是指医护人员通过评估病人的灵性需求,为其提供陪伴、照护或信仰等灵性照护活动,旨在帮助病人寻求生命的意义、希望等,从而使病人恢复内心宁静[4]。有研究表明,生命意义感与人文关怀能力呈正相关[5]。灵性照护作为人文关怀能力中的一种,由于其在国内仍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其相关研究较为缺乏[6]。护理本科生作为未来护理事业的后备人才,拥有良好的生命意义感及出色的灵性照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调查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及生命意义感现况,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构建灵性照护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 年5 月—6 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河南省开设护理学专业的9 所高校中抽取1 251 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21 人,女生1 130 人。纳入标准: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根据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宗教信仰、见习及实习情况、人际关系情况及志愿活动情况等。

1.2.1.2 灵性照护认知量表(Spiritual Care⁃Giving Scale,SCGS) 该量表由Tiew 等[7]编制,包括6 个维度,共35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中文版SCGS(C⁃SCGS)由Hu 等[8]翻译和调适,包括灵性照护特点(13 个条目)、灵性与灵性照护定义(8 个条目)、灵性认知(5 个条目)及灵性与灵性照护价值(8 个条目)4 个维度,共34 个条目。量表各维度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94,0.85,0.84 和0.85,总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94。

1.2.1.3 生命意义感量表(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MLQ) 由Steger 等[9]编制,中文版MLQ 由刘思斯等[10]翻译和调适,包括生命意义感(MLQ⁃P)和寻求意义感(MLQ⁃S)两个分量表,共9 个条目。采用Likert 7 点计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1~7 分,其中条目2 为反向计分,其余均为正向计分,量表得分为9~63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命意义感水平越高。总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1,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 和0.72,信效度良好。

1.2.2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问卷,形成问卷二维码及链接进行线上推广,对于河南省开设护理学本科的高校进行问卷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1 251 份。

1.2.3 统计学方法 通过问卷星导出数据,采用SPSS 21.0 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生命意义感得分(见表1)

表1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及生命意义感得分(±s,n=1 251)单位:分

表1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及生命意义感得分(±s,n=1 251)单位:分

项目灵性照护认知 灵性照护特点灵性与灵性照护定义灵性认知灵性与灵性照护价值总分生命意义感 寻求意义感生命意义感总分条目数(条)13 858 34 459得分64.79±9.86 38.90±6.27 25.02±3.80 40.24±6.08 168.96±24.64 21.03±4.24 25.96±4.60 46.99±8.18

2.2 不同特征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得分比较(±s)单位:分

表2 不同特征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得分比较(±s)单位:分

项目类别人数生命意义感得分P性别男女0.683年级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专升本一年级专升本二年级0.356独生子女是否121 1 130 271 178 331 169 250 52 226 1 025 47.28±10.20 46.96±7.93 47.39±9.33 47.49±8.34 46.84±7.51 45.79±8.50 47.07±8.23 47.73±9.40 47.92±9.98 46.79±7.71 0.058

(续表)

2.3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表3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r 值)

2.4 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生命意义感总分为因变量,将灵性照护认知得分(以原值录入)以及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方式见表4),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灵性照护认知、家庭月人均收入及良好人际关系为生命意义感的预测因素,并解释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总变异的29.0%。见表5。

表4 自变量赋值方式

表5 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现状 灵性照护作为人文关怀能力中的一种,是指护士通过对病人所表达的灵性需求进行有目的的监测和富有同情心的回应,旨在帮助个体找寻意义、关联和平静[11]。本研究显示,1 251 名护理本科生中灵性照护认知得分为(168.96±24.64)分,处于中等水平,可能与灵性护理教育在国内尚未得到重视[12]和国内尚未建立科学、健全的灵性照护教育有关。但其得分高于Hu 等[8]针对临床护士的研究,可能与护理本科生尚未步入社会,对未来充满憧憬,而临床护士则长期处于工作负荷大的环境中,与临床护士相比,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压力更小有关。但本研究结果低于史岩等[13]针对肿瘤科护士的灵性照护认知得分,这可能与肿瘤科护士长期照护具有更高灵性需求的肿瘤病人有关。有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癌症晚期病人在生病、痛苦和死亡过程中都表现有灵性痛苦[14]。而肿瘤病人的信仰、灵性需求及其多样性,可能促使肿瘤科护士照护病人过程中对于灵性照护的认知逐渐深入[13]。提示相关人员可从模拟病人的灵性照护需求等方面着手,构建相关的灵性照护课程,以提升或改善护理本科生的灵性照护认知,为其进入临床提供灵性照护做好充足的准备。

3.2 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现状 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生命目的和意义的感受程度[15]。对于护生来说,由于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必须学会正确认知和面对生命[16]。本研究显示,1 251 名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为(46.99±8.18)分,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本研究结果低于高冉等[17]对护士生命意义感的调查结果,这可能与护理本科生尚未参加工作,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较少有关;也可能与年龄、阅历等有关。有研究显示,生命意义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更积极[18]。本研究结果高于姚梦萍等[19]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调查得分,可能与护理专业能够接触到与生命相关的主题及教育引发护理本科生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有关。

3.3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与灵性照护认知呈正相关,说明护理本科生对于灵性照护认知的感知度越高,其生命意义感越强。护理本科生加强灵性照护的认知水平,对于内心的内在体验的感知程度会增强[3]。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灵性照护认知为影响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为护理本科生的灵性照护认知水平提高时其能更好地识别病人的灵性需求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提高病人幸福感的同时,也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意义感[11]。相关研究表明,灵性照护认知水平与灵性照顾能力呈正相关,较高的灵性照护认知水平能够使本科护生具备更高水平的灵性照顾能力[13]。生命意义感影响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命价值的有效实现[20]。因此,提升生命意义感可从灵性照护认知培训方面着手,提示我国教育工作者需加强护理本科生的灵性照护培训,尽快构建合理的灵性照护课程。此外,家庭经济情况及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均为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此与王枫等[21]对医学生的研究结果类似,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医学生其生活目的性相对较低,因而较少能感受到自身的生命意义。杜丽[22]关于实习护生的生命意义感研究显示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更高。可能与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其感知安全、温暖、生活价值和意义,从而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生命价值观[23]有关。因此,相关人员在提升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的同时,也应考虑其家庭经济的差异及人际关系情况,进行分类培训,使培训更有针对性。

4 小结

护理事业作为最具人文关怀的事业,应该加强生命价值教育,提高护生的生命意义感[2]。本研究显示,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及灵性照护认知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且灵性照护认知是生命意义感的正向预测因素,灵性照护认知得分越高其生命意义感得分越高。但灵性照护教育在国内尚未得到重视,多数院校护理教育中未设置具有独立性和实证性的灵性照护教育课程[12]。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关注本科护生的灵性照护认知,设置相关的培训课程,进而提升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

猜你喜欢

灵性本科生条目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天津市2 057 名护生灵性照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氤氲灵性画图开——傅抱石四十年代绘画展览综述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