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21-12-25张锐
张 锐
(邹平市好生街道办事处农技站,山东滨州 256219)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小麦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小麦作为基本的农作物直接关系着国民的需求。因此,小麦的种植和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只有做好技术升级和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并且农业技术研究人员还需要加深对小麦病虫害防治的研究。
1 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现状
1.1 种植技术和防治技术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小麦的种类也逐渐多样化,提高了小麦种植生产的数量。但很多种植户对小麦种植技术理解不够深刻,再加上当地的宣传部门没有做好技术、品种的宣传工作,导致种植户不能认识到新技术和新品种的重要性,在小麦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上仍然应用传统的工作方式,阻碍了其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无法提高小麦的品质,且难以实现小麦增产。
1.2 病虫害影响大
目前,虽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逐渐普及,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其中病虫害受农业气候造成的影响最大。在小麦种植阶段,种植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认知水平受限,使得其种植过程中不能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小麦的品种特点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有的种植人员甚至不能认识到病虫害能给小麦生长带来的严重危害,进而造成种植人员经济损失严重。
1.3 农药滥用问题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如果农药的使用剂量不正确,也会给小麦的生产质量带来影响。现阶段,存在着农户为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不断增加农药使用剂量的问题。农药本身具有较高的毒性和副作用,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农药的使用剂量,不仅不能达到防治的作用,还会将毒性残留在小麦中,给人类的健康安全带来威胁。
2 小麦的种植技术要点
2.1 更新小麦种植理念
现今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传统小麦种植技术存在的不足逐渐显露,为了大幅度增加小麦的产量需要种植人员转变对小麦种植的理念,首先,要打破在同一片区域反复进行小麦种植的模式,而应采取科学的轮耕方式。因为在同一片区域重复种植小麦,会不断积累小麦在患病时遗留下来的害虫和病原体,等到病虫害暴发时会严重降低小麦的质量和产量。这不仅减少了农户的经济收入,甚至还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2.2 小麦选种技术要点
小麦选种环节是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我国农作物市场中出现更多小麦的样式和品种,提高了种植户选种的难度,因为不同的小麦种子对土地的适应性能都不相同,所以在选种前种植人员需要先考察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还要分析种植土壤的成分,等种植人员掌握准确的数据后,结合数据去选择适合条件的种子。在最后筛选种子时,要注意种子自身的纯度,确保种子的发芽率正常。进行推广小麦品种工作时,需要完成种子连续在当地的种植工作,保证种子能在几年内重复种植后还保持着较高的产率,有稳定经济收益,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推广的范围。
2.3 优化小麦的耕地
小麦的生长周期比其他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长,因此在耕地选择上和事前培育都影响着种植的效率。在选择小麦耕地时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首先在种植前需要挑选地势高的土地,这样方便小麦在排灌的过程中的流动。其次,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这需要选择能够受到光照的耕地。最后,要挑选品质较高的耕地,因为品质良好的耕地能够促进小麦的生长。种植人员在种植过程要结合科学的种植技术对小麦进行轮种。耕地的处理工作需要注意做好深耕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小麦种植时需要注意将翻地的深度控制在25~35 cm左右,这种深度能够让土壤更加疏松,保证小麦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
种植小麦的前期需要完成整地工作和基肥工作,在基肥时可以混合15~20 kg/667m2的氮磷钾复合肥、磷肥、钾肥和腐熟的农家肥约2~3 t。将混合好的肥料洒在将要种植的土壤的表面,在翻耕过程中将肥料翻埋到土壤下面[1]。
2.4 小麦播种技术要点
近几年种植户在小麦播种和收获上加大了对机械设备的使用,通常选用播种机一次完成播种。在应用机械设备进行播种时,要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并且设置好相应的参数,确保播种深度和密度相同。应用机械化的播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要避开病虫害出现的高峰期,并且需要按照当地的规定的种植制度完成播种,这样能够将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2.5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田间管理技术能够直接影响小麦的质量和产量,此项技术包括了小麦的施肥、灌溉、除草和其他管理工作,以下分别介绍这几项工作的内容。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追肥,追肥工作直接决定小麦最终的产量。小麦在生长前期有充足的底肥和种肥,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进行追肥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小麦能够健康生长、提高产量,追肥的主要阶段是麦苗期、返青期、抽穗期。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科学应用灌溉技术能够满足其在旱季健康生长的需求,并且根据种植地区提供已有的种植条件设定灌溉的次数,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一般情况下在旱季时小麦的返青期、拔苗阶段、抽穗期和灌浆阶段对小麦进行一次灌溉。如果当地的雨水能够满足小麦的需求量,可以不再进行灌溉,要特别注意如果雨水存留过多要及时抽走多余的水分,避免出现小麦不结穗情况。
种植土壤如果提供给充足的养分,不仅能维持小麦的生长发育,还给杂草生长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因为杂草的生长伴随着小麦生长的每个阶段,争夺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养料,因此,种植人员需要做好定期除草工作。
3 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3.1 小麦播种期
小麦播种期是其生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期间小麦不会遭受病虫害,给小麦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在播种前,要给土壤做好病虫害的防护,杀死土壤中残留的病菌和害虫。对土壤无害化处理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才可以使用。播种期出现的害虫有很多,例如金针虫带来的危害,金针虫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健康,危害严重时会降低小麦的产量。因此,进行小麦播种时,用甲基柳磷酸乳油,将其均匀撒在将要种植的土壤中,这种药剂可以有效杀灭病虫害。但在应用药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剂一定要经过稀释才能使用,再用喷雾器喷洒。
3.2 小麦返青拔节期
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是其快速生长的时期,如果在这段时期有病虫害发生会大幅度降低小麦的产量,严重时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因此,种植人员需要认识到返青拔节期的重要性,更加注重此阶段小麦的生长。返青拔节期容易出现的害虫有吸浆虫,这种害虫主要吸食小麦的养分和水分,导致小麦叶片枯萎严重时候甚至死亡。防治种虫害可以使用三唑酮乳油。此阶段还容易出现的病害有纹枯病,这种病害给小麦健康带来的影响和吸浆虫相似,可以使用纹枯净可湿性粉剂来灭杀这种病害,药剂的使用方法是:按照一定比例稀释药剂,将药剂喷洒在小麦的秸秆上。返青拔节期如果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防治的效果,不仅可以抵抗住病虫害的袭击,还能维持小麦的健康生长[2]。
3.3 小麦育穗期和抽穗期
小麦的育穗、抽穗时期主要出现的病虫害有麦蜘蛛、赤霉病和白粉病,防治这三种病虫害的出现可以应用7 mL的1.8%浓度的虫螨克乳油与50 kg的水进行混合,用喷壶喷洒在小麦上。白粉病和锈病可以用三唑酮乳油,应用这种药剂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对赤霉素病的防治需要将100 g/667m2、70%浓度的甲基托不津可湿性粉剂和清水进行混合,再将混合后的药剂喷洒在小麦上。
3.4 小麦灌浆期
小麦的灌浆期决定了小麦最后的产量,在此期间需要重点防治麦穗蚜和白粉病,防治的效果直接影响小麦整体的产量。麦穗蚜和白粉病常见的防治方法是:在50 kg清水中加入26~35 mL 25%浓度的快杀乳油和20~30 mL 2.5%浓度的辉丰菊酯乳油,混合这两种药剂,在小麦上进行喷施,由于两种药物有独特的化学性质,两者之间不会进行化学反应,所以可以大面积使用这种防治方法,有效降低灌浆期病虫害发生的概率,进一步提升此期间病虫害治愈率。
3.5 使用毒性低残留低的农药,应用天敌实现调控
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中虽然化学农药的方法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但对种植的土壤造成较严重的损害,因此防治的过程中首要选取低毒性、低残留性的化学农药,降低农药产生的副作用。此外,可以利用天敌对病虫害的调控作用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推广使用生物防治措施,应用更加环保的防治方法。
3.6 积极应用物理、化学防治手段
物理防治的措施应根据害虫出现的特点完成防治工作。例如可以在种植区域的附近安设黑光灯或者振频式杀虫灯,用这两种设备来杀死害虫,不仅能起到防治效果还能让土壤更加健康[3]。
化学防治的措施仍以化学农药作为主要的防治方法,但为了实现小麦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改进农药使用的方法,应该加大生物农药的推广力度,使用低毒性低残留性的农药,并且种植户要减少使用农药的频率,不能过于依赖农药防治的方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麦种植和管理周期较长,想要保证小麦的质量和产量需要加强种植过程中的管理,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期间还会出现各种病虫害,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以应用生物、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实现小麦丰收的目标。